小学美术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中国画基础知识

小学美术中国画基础知识

小学美术中国画基础知识1、称“国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2、墨色变化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之一,用清水和墨汁调出的焦、浓、重、淡、清等不同的墨色,可以适应不同的表现需要,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中国画的用笔十分丰富。

中锋、侧峰是两种最基本的用笔方法。

4、湿变化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之一。

笔中含水的多少决定墨的干、湿。

干、湿变化可以更好的表现物象的特点,增强笔墨的表现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5 、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以毛笔为工具,用墨线勾勒对象。

白描中的线条有其丰富的表现力,线条有粗细、长短、变化,感觉上有滑润、流畅、干涩之别,具有生动的艺术效果。

6 、骨法:直接用颜色或墨画出脸、身体、五官和衣纹。

7 、填法:先用墨线勾画人物形象,然后填上相应的颜色。

8 、勒添色法:勾勒添色法是写意花卉的一种技法,先用线条勾勒物象轮廓,然后添色。

用笔放松,线条和色彩要有变化。

9、淡相破:运用宣纸独特的渗化性,在淡漠上加画浓墨或在浓墨上冲以淡漠,均可产生丰富的墨色变化。

控制水分是泼墨的关键。

浓破淡时,要控制好墨色变化和干湿程度。

淡破浓时,淡漠笔含水要多,否则难以冲开浓墨。

1.如何用笔,用墨.墨分五色,即焦,重,淡,浓,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2、在墨色中加入颜料可成彩墨3、彩墨画法多种多样,在作画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运用。

下面介绍两种画法。

4、徐悲鸿(1895年——1953年)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

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

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

著名油画有《溪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

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于他画马的画卷。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

所以他画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

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

小学名词解释

小学名词解释

小学名词解释小学是指学龄期为6-12岁的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一种学校教育阶段,是教育体系中的第一级别。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对培养孩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是对小学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1. 小学:小学是指学生进入正式学习阶段的教育阶段,也是承接幼儿园教育的第一阶段。

小学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社交技能和品德素养。

2. 课程:课程是指学校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计划。

小学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

3. 语文:语文是小学中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听说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文化素养。

4. 数学:数学是小学中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数的概念、运算、计算、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通过学习数学,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英语:英语是小学中的一门外语学科,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能够提高语言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了解。

6. 科学:科学是小学中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通过学习科学,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现象、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7. 社会:社会是小学中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地理、历史、公民与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社会,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生活、人类历史和社会规则,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8. 体育:体育是小学中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

通过学习体育,学生能够增强体质、培养协作和竞争意识,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9. 音乐:音乐是小学中的一门艺术学科,主要包括音乐欣赏、声乐和乐器演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能够培养音乐审美能力、表达情感和培养兴趣爱好。

10. 美术:美术是小学中的一门艺术学科,主要包括绘画、手工制作和美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

小学美术基本知识点

小学美术基本知识点

小学美术基本知识点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文化修养的学科,它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情趣。

以下是小学美术的基本知识点:一、色彩:了解色彩的分类和运用。

可以通过混合颜料、利用色带进行色彩的调配和搭配。

1.基本色彩:红、黄、蓝是三原色。

它们相互混合可以生成其他的颜色。

2.二次色:橙、绿、紫是与三原色相邻的二次色。

3.中间色:通过原色和二次色的混合可以生成的颜色。

4.冷暖色彩:冷色调的颜色给人以寒冷、悲伤或安静的感觉,如蓝色和绿色;暖色调的颜色给人以温暖、愉悦或活跃的感觉,如红色和黄色。

5.色彩对比:通过对比色彩的亮度、饱和度和冷暖色彩的搭配,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二、造型:了解形状和空间的表现方法。

学习如何通过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来构图。

1.平面造型:利用线条、形状、纹理等表现画面的形态。

2.立体造型:用于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形态和体积。

可以通过阴影、透视和投射来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三、材料和工具:了解绘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学习使用它们制作艺术作品。

1.绘画工具:铅笔、钢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粉笔等。

2.绘画材料:纸张、画布、颜料、颜料盘、颜料刷等。

3.手绘技巧: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察力。

四、艺术常识:了解一些著名画家和艺术作品,以及绘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著名画家:如莫奈、梵高、毕加索等。

2.著名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星夜》等。

3.绘画流派和风格:如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

4.绘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

五、创作:通过创作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静物观察:观察自然界中的物体,练习用铅笔或彩色铅笔进行准确的绘画。

2.风景画创作:通过观察风景,学习用颜色和线条表现不同季节和气候的特点。

3.人物形象创作: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形象,练习绘制人物的头部、身体和动作。

人教版小学1-6年级美术教材详解

人教版小学1-6年级美术教材详解

人教版小学1-6年级美术教材详解第一章: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美术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理解美术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美术的基本概念: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等。

- 美术的表达方式: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

- 美术的表现手法:写实、抽象、夸张、装饰等。

第二课:画直线和曲线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直线的画法,学会用直线和曲线组合成简单的图形。

-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 直线的画法:平直、曲折、粗细、长短等。

- 曲线的变化:弧线、螺旋线、波浪线等。

- 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交叉、相交、平行等。

...(后续章节依次类推)第五章:六年级下册第四十二课:摄影艺术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

-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 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的定义、相机的构造、曝光等。

- 摄影的基本技巧:构图、光线、色彩、拍摄角度等。

- 摄影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分析摄影作品的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

总结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共有12册,涵盖了小学1-6年级。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美术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份详解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湘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复习知识点

湘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复习知识点

绘画的表现手法
线条表现: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虚实等变化表现物象的形态和质感 色彩表现:通过色彩的搭配、对比和调和来表现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构图表现:通过画面的布局和安排来表现画面的主题和视觉效果 肌理表现:通过画面的纹理和质感表现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手工制作知识
第五章
手工艺品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剪纸、泥塑、布艺等
调色板:用于混 合和调配颜料
绘画的构图技巧
利用线条和形状:利用不同 的线条和形状来引导观众的 视线,突出重点。
确定主题和布局:选择一个 明确的主题,并设计一个吸 引人的布局。
运用色彩和明暗:通过色彩 和明暗的搭配,营造出画面
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保持平衡和和谐:注意画面 的平衡和和谐,避免过于拥
挤或空旷。
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雕塑、设计等方式表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情感。
美术作品具有视觉形象性,通过形象、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传达创作者的意图和意义。
美术作品具有审美性,能够引发观众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美术作品具有文化性,反映了不同地域、民族、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艺术风格,是文化传 承和交流的重要载体。
绘画知识
第四章
绘画的种类与特点
油画特点:色彩丰富,覆盖 力强,能表现出厚重感
绘画种类:油画、水彩画、 素描等
水彩画特点:清新明快,色 彩通透,适合表现自然风光
素描特点:以线条为主,注 重光影表现和形态塑造
绘画的工具与材料
画笔:用于描绘 细节和勾勒线条
颜料:用于上色 和创造色彩效果
画板:用于承载 画作的平面
美术创作的基本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和意图,形成初步想法。 构图:根据主题和意图,设计画面布局和构成。 造型:运用线条、色彩、明暗等手段,塑造形象。 色彩运用:根据需要选择色彩,使画面更加生动。 细节处理:对画面进行深入刻画,完善细节表现。

小学美术知识点(1)

小学美术知识点(1)

小学美术知识点一、总知识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2、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4、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5、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6、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坪远、长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7、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8、人言“墨分五彩”,墨色有(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9、雕塑《思想者》的作者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迪·罗丹创作于1880-1900年。

《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吧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10、邮画《梅杜萨之筏》的作者是席里柯(1791—1824)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

11、沈周、文征明、唐扎、仇英合称“明四家”。

12、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建筑师( 约恩·伍重 )设计的。

13、《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五代顾馊中)。

19、《格尔尼卡》是现代著名画家 ( 西班牙杰出画家毕加索 )的作品。

14、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

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吧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

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个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

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15、中国画(亦称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画种,因为民族性格、历史文化传统、审美以及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不同,经过无数画家的努力形成的、带有民族特色的画种,是世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简称中国画。

16、中国画的工具有哪些笔、墨、纸、砚。

小学四年级美术知识

小学四年级美术知识

小学四年级美术知识1.《朝元图》位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的一幅大型壁画,建于元代。

2.《早春之路》日本画家东山魁夷。

3.《桦树林》俄国画家列维坦的油画。

4.《金秋》林风眠的中国画。

5.《冬猎》尼德兰画家波鲁盖尔的油画。

6.《红色的房间》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是暖色的画。

7.《尼斯的英格兰散步大道》法国画家杜菲的油画,是冷色的画。

8.暖色:暖色是给人以温暖感觉的颜色,如红色,黄色,橙色。

9.水日本画家福田平八郎的画,是冷色的画。

10.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

例如:红与紫相比,红就暖,紫就冷。

紫与蓝相比,紫就暖,蓝就冷。

11.《花园里的树丛》荷兰画家梵高的水彩画。

12.《小院子》彦涵的版画。

13.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岩泉河的崖壁上。

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前366年),现存洞窟492个,窟内彩塑2415尊,笔画45000多平方米,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敦煌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14.敦煌莫高窟第420窟天空栏东披飞天(壁画)隋代15.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内飞天(壁画)西魏16.敦煌莫高窟第209窟双飞天(壁画)唐代17.敦煌莫高窟第285句南壁上方伎乐飞天(壁画)西魏18.《未来世界》王晓明油画19.泥玩具:彩色羊(陕西)、大叫鸡(河北)、娃娃鱼(郑于鹤)、麒麟送子(陕西)、大刀关公(河南)20.骨式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21.《衣裳夹》美国奥登堡的雕塑。

21.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极大的加速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被称为"文字之母"。

21.佛经卷首插图唐代22.《资治通鉴》宋代23.《春》意大利阿奇娒博多的油画24.《老牛和小牛》常振芳的农民画。

25.无论是帆船还是轮船,各种各样的船利用浮力航行在江河湖海上。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总结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总结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总结美术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小学阶段,良好的美术基础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小学美术的基础知识,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孩子的美术学习。

一、线条的表现力线条是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之一,它能够表达出形状、轮廓和质感等信息。

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们要教会孩子画直线、曲线、斜线等基本线条,并引导他们学会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特征和表面纹理。

孩子们可以通过模仿自然中的线条、观察实物的线条特点,来提高他们的线条表现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类型创作,如粗线条和细线条的搭配运用,以及直线和曲线的结合运用。

二、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具吸引力和表现力的部分之一。

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孩子认识主要的颜色,如红、黄、蓝,并教会他们发现色彩的阴影、亮度和对比等特性。

孩子们可以通过色彩盘等工具来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如如何调配颜色、如何调节亮度和饱和度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色彩的实践活动,如色彩混合、颜料的运用等,帮助他们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

三、造型的认识造型是美术表达中对物体形状的描绘和表现。

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们要培养孩子观察和感知事物形状的能力,帮助他们了解物体的三维形态和透视关系。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感受事物的质感和形状等来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

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使用不同的画笔和绘画材料,如铅笔、水彩等,以及不同的制图方法,如透视绘画和立体绘画等,来培养他们的造型技巧。

四、创意的发挥创意是美术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丰富多样的创作素材和刺激,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思想和情感。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创意。

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如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帮助他们发现并发展自己的艺术特长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美术 : 艺术得种类之一。

“美术"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语义多变得概念。

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与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与环境艺术等。

2、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得教育门类。

其目得主要就是:延续与发展美术得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与文化得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得基本美术素质与能力,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3、审美:对具体事物与艺术作品中美得因素与形象进行非功利得直觉与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得心理体验.4、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得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与风格得信息、阐释与评价。

5、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得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得作品得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与谐等.6、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得存在方式与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得整体特征。

7、美术媒材: 构成美术作品得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与塑胶等。

8、感知: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与认知相联系得一种过程。

9、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得丰富与微妙,并产生独特得情绪与认识。

1、美术创作: 通过感受、体验与构思,运用一定得物质材料,采用一定得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与情感。

1、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与意义得过程。

1、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得基础上对美术作品得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与判断.1、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得具有代表性得独特面貌1、立体主义:立体主义就是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要求从画家得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得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得组合、装配.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2、美术创作:美术创作就是指通过感受、体验与构思,运用一定得物质材料,采用一定得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与情感。

3、审美:审美就是指对具体事物与艺术作品中美得因素与形象进行非功利得直觉与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得心理体验1、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得基础上对美术作品得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与判断。

2、标志:就是一种视觉识别得图形符号,一种信息传递形式。

标志有就是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很高得审美价值.1、什么就是绘画?绘画就是造型艺术得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与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得形状、体积、质感、量感与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

它既就是生活得反映,也就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得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得思想情感与价值观。

5、什么就是素描?素描一般就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铅笔、木炭、钢笔、毛笔等。

)运用单一得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得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

这种绘画称为素描.8、美术教学设计得关键点有哪些?(1)目标设计就是否在学生需求中生成(2)目标达成就是否在尝试与探究活动中生成。

(3)环节设计就是否在文本得多元中解读生成.(4)思维激发就是否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

(5)教师引领就是否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6)情感态度就是否在创造中生成。

4、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就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得两种不同得表现方式。

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所指得“曹”、“吴”又有两种不同得说法,一说曹为曹仲达,吴为吴道子;一说曹为曹不兴,吴为吴暕。

曹不兴为三国时吴国吴兴人,又名弗兴。

擅长画龙、马、虎及人物,画史有“误墨于素,因势成蝇"得传说。

吴暕为南朝宋代人,擅长画佛像罗汉,时享盛誉.而“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一般多指曹仲达与吴道子. 曹仲达,北齐人,以画梵像著名,其画风在绘画史上有较大影响.素有"曹家样” 之誉,其画衣衫褶纹被人们称作“曹衣出水"。

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就是中国艺术理论得重要命题,它就是由水墨画得创始人之一、唐代画家张璪(约735~785)提出得绘画理论,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得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师造化”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得心源"又就是建立在师造化得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产生好得作品。

董其昌以悟为主得“师法自然”师法论,最得张璪学说得精髓。

“搜遍奇峰打草稿”得画家石涛却将妙悟置于其理论得核心位置上。

1、分析张择端得《清明上河图》(1)宋初市民阶层得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得风俗画.(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得街市景象。

(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

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得质感特征。

(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得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得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得文献价值.1、农民画:农民得画。

也包括渔民与其她劳动者得画。

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农民自己得生活与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自由随意,经常借用民间美术,如剪纸、刺绣、皮影等造型方法,在画法上没有既定得框框,不求形似,不讲透视,总体上呈现出热烈、明朗、质朴、稚拙得艺术风格。

2、版画:在不同得材料得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得一种绘画。

从拓印方法与材质上可分为七个类别:凸版型版画、凹版型版画、平板型版画、孔版型版画、独幅版画、玻璃版画、拓篇。

3、肖像画:人物画得一种.专描绘人物形象之画。

可分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4、二方连续:就是用一个单独纹样,按一定得形式法则,上下或左右连续或重复而成得。

5、雕塑:造型艺术得一种形式,就是雕与塑得总称。

以可塑得或可雕刻得材料,制作出各种实在体积得形象.6、如果物体得一个角与画着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

7、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国画技法得异种。

将两只湿笔种得一只蘸颜色,将颜色涂染要求范围得一部分,再用另一支清水笔沿颜色得边缘运行,同时带少许颜色,一直涂到要求得范围,使颜色产生深浅自然得过渡效果。

8、接染:用渲染得方法,将两个在一个范围得颜色,用清水衔接起来,产生自然过渡得效果。

9、明度:色彩得明暗、深浅程度成为明度。

10、插图:又名“插画",绘画得异中,指插附在书报杂志中得图画。

一般份艺术插图与图解插图。

二、简答题:1、美术课程得性质与价值就是什么?(1)陶冶学生得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得传承与交流。

(3)发展学生得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得创新精神与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得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2、美术课程得基本理念就是什么?(1)使学生形成基本得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得兴趣。

(3)在广泛得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与解决问题得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3、美术课程得教学建议就是什么?(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得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得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得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得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得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得教,也重视学生得学.要确立学生得主体地位,改变教师就是课堂教学得唯一主角得现象,应提倡师生间得情感交流与平等关系.(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她学科得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得联系,培养学生得综合思维与综合探究得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得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影以各种生动有趣得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得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得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与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得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得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她们得美术作品,进行交流.4、美术课程得评价建议就是什么?(1)重视学生得自我评价在重视教师与她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得同时,更应重视学生得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得方式。

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得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她人评价得结果。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得评价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得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得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得整体性与综合性。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得美术作业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得评价方法。

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就是分数或等级,可以就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得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得进行与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得弱点与发展方向。

(4)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得评价体系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得教学行为得分析与反思。

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1、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得兴趣?首先,要平衡冷暖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得特有魅力.其次,要降低学科知识得难度与要求,以活泼多样得课程形式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

第三,应该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得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学以致用得角度激发学生得学习动力。

10、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得“综合•探索”?:新课标中得“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就是指通过综合性得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得美术学习领域(1分)。

其内容应包括⑴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1分) ⑵ 美术与其她学科相综合(1分) ⑶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1分)。

三个方面得内容有不同程度得交叉与重叠(1分)。

⑴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得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她学科得差异与联系,学习领或运用各学科得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得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得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2分).⑵ 认识美术与生活得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得能力(1、5分)。

⑶开阔视野、拓展想象得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得欲望,体验探究得愉悦与成功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