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3.4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2.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生活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难点】使简单的图案设计包含多种组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已经具备了简单图案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点、线设计与制作图案;用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设计与制作图案;割补、无缝隙拼接,等等.请看,下面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简单的图案设计典例如图,下列4×4网格图是由16个相同小正方形组成,每个网格图中有4个小正方形已涂上阴影,请在空白小正方形中,按下列要求涂上阴影.图1图2(1)在图1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2)在图2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1)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下列基本图形中,经过平移、旋转或翻折后,不能得到右图的是 ( )[答案]C利用对称性可以设计美丽的图案,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方格纸中,有如图所示的四边形(顶点都在格点上).(1)先作出该四边形关于直线l 成轴对称的图形,再作出上面所作的图形连同原四边形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2)完成上述设计后,求整个图案的面积.[解析] (1)如图所示.(2)一个四边形的面积为12×5×2=5,整个图案的面积为5×4=20. 三、板书设计简单的图案设计简单的图案设计{ 用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点、线设计图案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等设计图案割补、无缝隙拼接成图案教学反思在学生熟悉的问题中,复习简单图案设计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知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实际上就是所学过的全等变换,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总结、乐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最新北师大版精选】北师大初中数学八下《3.4.简单的图案设计》word教案 (2).doc

【最新北师大版精选】北师大初中数学八下《3.4.简单的图案设计》word教案 (2).doc

《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2、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1、我们已经具备了简单图案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点、线设计与制作图案;用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矩形设计、制作图案;割补、无缝隙拼接.2、下面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生:用了平移、旋转变换.生:还有轴对称.师:各小组充分讨论教材所示图案的形成过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如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你是怎样分析的?与同伴交流.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欣赏下图的图案,分析这个图案形成的过程,仿照某个图案设计一个图案,与同伴交流,并简述你的设计意图.2、例:欣赏欣赏下面图案,并分析这个图案形成的过程.提问:(1)基本图案是什么?有几个?(2)分析同色“爬虫”、异色“爬虫”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图案是由三个“基本图案”组成的,它们分别是三种不同颜色的“爬虫”(绿、白、黑),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在图中,同色的“爬虫”之间是平移关系,所有同色的“爬虫”可以通过其中一只经过平移而得到;相邻的不同色的“爬虫”之间可以通过旋转而得到,其中,旋转角度为120°,旋转中心为“爬虫”头上、腿上或脚趾上一点.注意旋转中心可以为图形上某一特征的点.三、巩固提高下图是由12个全等三角形组成的,利用平移、轴对称或旋转分析这个图案的形成过程.这个图形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形成的.(1)以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为对称轴作与它对称的图形.(2)将得到的这组图形以一条边的中点为旋转中心旋转180 °.(3)分别以这两组图形为平移的“基本图案”,各平移两次,即可得到最终的图形.。

北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3.4.简单的图案设计》word教案 (1)

北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3.4.简单的图案设计》word教案 (1)

《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2、能力目标:经历收集、欣赏、分析、操作和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3、情感体验点: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及它们的组合进行的图案设计.难点:分析典型图案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在优美的音乐中,逐个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典型图案,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每种图案标志的对象.在欣赏了图案后,简单地复习平移、旋转的概念,为下面图案的设计作好理论准备.对给出的六个图案通过观察、分析进行议论交流,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案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图形变换的思想方法,为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指明方向.2、课本例题:欣赏课本上的图案,并分析这个图案形成过程.评注:上图是密铺图案的代表,旨在通过对典型图案的分析欣赏,使学生逐步能够进行图案设计,同时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是图案制作的基本手段.例题解答的关键是确定“基本图案”,然后再运用平移、旋转关系加以说明,注意旋转中心可以为图形上某一特征的点.3、课内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由每组指定一个同学展示该组搜集得到的图案,并在全班交流.(2)利用下面提供的基本图形,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方法进行图案设计,并简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4、议一议:生活中还有那些图案用到了平移或旋转?分析其中的一个,并与同伴进行交流.5、图案欣赏:6、课时小结:(1)本课时的重点是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是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图案.(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图案的设计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认识?(可以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多种方法来设计,而且设计的图案要能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就是图案的设计一定要新颖,独特,这样才能使人过目不忘,达到标志的效果.)7、延伸拓展:进一步搜集身边的各种标志性图案,尝试着重新设计它,并结合实际背景分析它的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案(表格式)

【核心素养】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3.4 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案(表格式)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主要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师生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案,学生观察图案. 教师可通过提问,如你知道怎这些图案怎样形成的吗,来导入课题.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一:分析图形形成过程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与同伴交流.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对于学生言之有理的答案,教师都应予以正向评价,并从学生发言中引出概念:基本图案、图案的形成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典例精析例1 欣赏图中的图案,并分析这个图案形成的过程.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整理答案:解:图中的图案是由三个“基本图案”组成的,它们分别是三种不同颜色的“爬虫”(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在图中,同色的“爬虫”之间是平移关系,所有同色的“爬虫”可以通过其中一只经过平移而得到;相邻的不同色的“爬虫”之间可以通过旋转而得到,其中,旋转角为120° ,旋转中心为“爬虫”头上、腿上或脚趾上一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总结对于这三种图形变换一般从定义区分即可.分清图形变换的几个最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二:图案的设计典例精析仿阶段,按照图中图案的设计风格,将其中的一些图案更换成其他图形,再经过适当的加工即可,教学时不宜要求过高,要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只要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能比较清晰地表达意图即可.设计意图:这是本节的延伸阶段,要求学生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其他典型图案,如商标、部门标志等,建议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几何的魅力,提高学生审美,将美育融于数学学科课程之中.设计意图:链接中考让学生知道考察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多种答案设计,引导学生多为思考问题,拓宽学生思维方式.例2 怎样用圆规画出这个六花瓣图?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代表展示,若没有学生想到教师展示画图过程,学生模仿画图.教师追问:图中A点的位置对六花瓣的形状有没有影响?对花瓣的位置有影响吗?学生小组交流,预测学生起始点A位置不全相同,可通过观察得出:对形状没影响,对位置有影响.做一做仿照前面的图中的某个标志设计一个图案,与同伴交流,并简述你的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操作(有图仅为参考),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给出适当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议一议生活中还有哪些图案用到了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其中的一个,并与同伴交流.师生活动:教师可提前一天布置收集任务,也可用PPT的图片供学生参考交流.知识点三:图形设计欣赏师生活动:教师可通过PPT让学生感受图案设计的组合美.三、当堂练习,巩固所学1.(玉林·中考) 下图是2002 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弦图”,它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又像一只转动着的风车,欢迎世界各地的数学家请将“弦图”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通过你所学过的图形变换,在以下方格纸中设计另个两个不同的图案.画图要求:(1) 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均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四个三角形到不重叠;(2) 所设计的图案(不含方格纸) 必须是中心对称图形或轴对称图形.图案的设计三、图形设计欣赏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本节旨在通过对典型图案的分析、欣赏,使学生逐步能够进行图案设计,。

4.8 3.4简单的图案设计

4.8  3.4简单的图案设计

3.4简单的图案设计
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审核时间:4.1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

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经历收集、欣赏、分析、操作和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及它们的组合进行的图案设计。

难点:分析典型图案的设计意图。

三、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
1.阅读课本图3—27,看清图案的组成,画一个组合图,小组进行交流。

2.课本例1 欣赏课本85页图3—28的图案,并分析这个图案形成过程。

课上学习:
3.巩固练习仿照图3-28中的某个标志设计一个图案,上课时与同伴交流。

4.议一议:生活中还有那些图案用到了平移或旋转?分析其中的一个,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自我检测:完成学习检测1-3题
五、资源链接
进一步搜集身边的各种标志性图案,尝试着重新设计它,并结合实际背景分析它的设计意图。

六、学习反思
3.4简单的图案设计
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审核时间:4.1
备案
一、新课标
(1)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

(2)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二、板书设计
三、教学反思
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4《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4《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4《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图案设计》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4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如线段、角、三角形等,并对图案设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图案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创意图案设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案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如花纹、标志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如花纹、标志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图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重复、对称、旋转等。

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典型的图案设计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图案设计实例,分析其设计方法,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图案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 3.4 简单的图案设计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4 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内容】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让学生经历操作、实验、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难点:综合利用各种变换关系观察图形的形成。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1.平移、旋转、对称的联系:都是平面内的变换都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和__________,只改变图形的______;区别:①概念的区别;②运动方式的区别;③性质的区别。

:p85—P86第4节《简单的图案设计》【情景导入】如图,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括两个小“十”字,其中一部分能经过适当的旋转得到其他三部分吗?能经过平移吗?能经过轴对称吗?还有其它方式吗?【新知探究】探究一、归纳: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图形变换中最基本的三种变换方式。

实践练习:试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上图中由三个正三角形组成图案的过程。

探究二下列这些复杂的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后形成的,它们中每一个图案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旋转的角度是()A 、︒30B 、︒45C 、︒60D 、︒905、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如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AEFG 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 以A 为中心().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D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6、对图案的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 )它可以看作是一只小狗绕图案的中心位置旋转90°、180°、270°形成的(B )它可以看作是相邻两只小狗绕图案的中心位置旋转180°形成的(C )它可以看作是相邻两只小狗绕图案的恰当的对称轴翻折而成的(D )它可以看作是左侧、上面的小狗分别向右侧、下方平移得到的BC E【知识梳理】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图形变换中最基本的三种变换方式。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4《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4《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4《简单的图案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图案设计》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几何变换》中的一个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等几何变换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等几何变换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移、旋转等基本几何变换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几何变换进行图案设计,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已学的几何变换知识运用到图案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掌握平移、旋转等几何变换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几何变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掌握平移、旋转等几何变换的基本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已学的几何变换知识运用到图案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发现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各种美丽的图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几何变换规律。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图案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收集各种美丽的图案,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平移、旋转等几何变换的基本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图案,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这些图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情境导入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是由三人牵手相连的标志,代表巴西的著名景点“面包山”作为图形的基础,融合充满激情的卡里奥克舞,并且呼应了巴西国旗的绿黄蓝三色.标志象征着团结、转变、激情及活力.在和谐动感中共同协力,同时也体现了里约的特色和这座城市多样的文化,展示了热情友好的里约人和这座美丽的上帝之城.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类型一】分析构成图案的基本图形
分析下列图形的形成过程.
解析:仔细观察图案,分析构成的基本图形,再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和方式.是通过平移、轴对称、旋转中的一种变换还是其中的几种变换的组合,另外要注意图形形成不是唯一的,即基本图形也不唯一,要全面思考,认真分析.
解: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四个图形分别是由以下的基本图形构成的.第一个是由基本图形旋转十次后得到的,第二个是由基本图形平移两次后得到的,第三个是由基本图形旋转五次后得
到的,第四个是由基本图形旋转五次后得到的.因为图形的变换不唯一还可以有其他的变换方式,如(1)、(4)可以由图2(a)、2(b)通过轴对称变换得到.
方法总结:对于这四种图形变换一般从定义区分即可.分清图形变换的几个最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分析左边的树形图案,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就可得到右边的树形图案.
解析:根据左右两图形的位置关系可知,若要由左图得到右图,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1)把左图绕点A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使左边的树形图案与直线垂直,然后再作轴对称变换(要注意对称轴的正确选择),即可得到右边的树形图案.
(2)把左图先做轴对称变换(要注意对称轴的正确选择),使左边的树形图案与直线垂直,然后再作平移变换,即可得到右边的树形图案.
方法总结:图形的变换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变换方式得到,可能需要旋转、轴对称、平移等多种变换组合才能得到完美的图案.
探究点二: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式设计图案
用四块如图①所示的正方形卡片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使拼成的图案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请你在图②、图③、图④中各画出一种拼法(要求三种画法各不相同,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解:解法不唯一.例如:
方法总结:求解时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另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留意身边的各种形状的图案,这样才能在具体求解问题时如鱼得水,一蹴而就.
三、板书设计
1.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1)分析构成图案的基本图形;
(2)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2.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方式设计图案
1.下列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在“几何画板”软件中利用旋转的知识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A.30B.60C.120D.180
2.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沿如图1所示的虚线剪开后,能拼成下列四个图形,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某正方形园地是由边长为1的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现要在园地上建一个花坛(阴影部分)使花坛面积是园地面积的一半,以下图中设计不合要求的是()
二、拓广探索,游刃有余
4.用4块如所示的瓷砖拼成一个正方形,使所得正方形(包括色彩因素)分别是具有如下对称性的美术图案:(1)只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各两个.
5.请你为班级设计一个具有中心对称特征的漂亮的班徽,并对你的设计方案加以解释.
6.观察下列图案,你能利用图2来分析图3和图4是如何形成的吗?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