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故事
家庭美德的故事

家庭美德的故事
故事一,孝顺父母。
有一位叫小明的孩子,他的父母年迈体弱,需要他的照顾。
小明每天放学后都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尽自己所能去照顾他们。
有一次,父母生病了,小明毫不犹豫地请假回家照料他们。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顺父母的美德,也让父母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故事二,关爱他人。
小芳是一个热心肠的女孩,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附近的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
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关爱和温暖,让孤寡老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她的行为不仅让老人们感到快乐,也让她自己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故事三,团结互助。
小明和小华是一对兄弟,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有一次,小明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小华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保护他。
从此以后,
他们之间更加团结,互相帮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他
们的团结互助精神,不仅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也让他们变
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这些家庭美德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孝顺父母、关爱他人、团结互助,这些美德不仅是家庭成员之间相
互关怀的表现,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
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家庭美德,让美德之花在我们的
生活中绽放。
让我们用行动去诠释家庭美德,让美德成为我们生活
中最美丽的风景线。
家庭美德的事迹

家庭美德的事迹有关家庭美德的事迹(通用1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了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
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家庭美德的事迹(通用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美德的事迹1绿色代表生命,代表健康和活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家庭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是祖国大家庭中每个人的职责,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遵循绿色生活方式,养成勤俭节俭的好习惯,为社会节俭能源,用自我的实际行动美化、绿化居住环境。
一是家庭充满了绿色。
我们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老人和小孩都喜欢养花、养草、养鱼,这不仅仅净化了空气,还陶冶了性情。
在我的家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案头、窗台、墙角等无处不在的绿色植物,有碧绿的吊兰、文竹,鲜艳的菊花,有厚厚的仙人掌、燕子掌、绿萝、玉树,尤其是吊兰,散发着植物特有的清香,使人感到回归自然的舒畅。
对这些植物,我们采取个人分养的方式,尤其把调动孩子的进取性,每个孩子分几盆,不仅仅让他们学会养花养草,增长知识,还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心、职责心。
我的家庭还养着美丽的鱼,红的、黄的小金鱼是孩子们的最爱,每一天放学后,孩子都在先去看看鱼,和它们说说话,那些可爱的小鱼已经成为我们家庭中的一员。
二是让生活充满绿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全家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礼貌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尤其是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育,房间里没有人,灯必须是要关的;洗脸的水,能不倒就尽量不倒,留下来冲卫生池;孩子一向坚持干净整洁的生活习惯,自我的书桌自我捡拾整洁,用的器物都要放回原处;在外面从来不乱扔垃圾,看到有的小朋友乱扔垃圾,孩子们都会主动上去劝说。
三是让社会充满绿色。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仅仅自我一家创立成绿色家庭是远远不够的,仅有全社会成员都拥有了绿色观念,那么,整个社会才会更礼貌、更和谐。
好家风好家训故事

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家,是每个人心中的港湾,好的家风和家训是家庭和谐稳定的基石。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好家风好家训的故事。
故事一,孝顺是家风的起点。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的家风非常好,全家人都十分团结和睦。
小明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但小明总是很孝顺地帮助他们做一些家务。
每天放学回家后,小明都会主动去爷爷奶奶的房间问候他们,并且主动帮他们拿东西、倒水等。
小明的父母看在眼里,非常欣慰,也都在家里践行着孝顺的家风。
渐渐地,这种孝顺的家风也影响到了小明的同学和邻居,他们也都开始更加关心和孝顺自己的家人。
故事二,诚信是家训的基石。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叫小芳的女孩,她的家庭非常贫困,但是她的父母一直教育她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有一次,小芳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送到了失主手中。
失主非常感动,感谢小芳的诚信,还送给她一笔酬劳。
小芳回到家后,将这件事告诉了父母,父母对她非常骄傲,他们说,诚信是家训的基石,小芳做得非常好。
从那以后,小芳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信念,也深受周围人的尊敬和信任。
故事三,和睦是家风的体现。
有一户人家,父母经常吵架,家里充满了负能量,孩子们也经常感到压抑和不安。
后来,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开始进行沟通和调解,慢慢地,家里的气氛变得和睦起来。
父母也学会了互相尊重和包容,他们一起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让家庭更加和谐。
孩子们看到父母的变化,也开始更加关心和体谅父母,家庭氛围也变得越来越融洽。
最终,这个家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的气息。
好家风好家训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告诉我们,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好的家风和家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无论是孝顺、诚信还是和睦,都是我们每个家庭需要传承和培养的美德。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好家风好家训传承下去,让每个家庭都充满爱与温馨。
家庭美德的故事

家庭美德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美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指导,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支撑。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家庭美德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孝顺。
有一位年迈的爷爷,他年纪大了,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
他的孙子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爷爷家里,给他端茶倒水,陪他聊天。
有一天,爷爷生病了,需要卧床休息。
孙子放学后,没有去玩耍,而是去爷爷家里照顾他,给他端食物,帮他换药。
爷爷非常感动,他说,“孙子,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好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敬老人,孝顺父母,这样才能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故事二,诚实守信。
有一位小女孩,她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天,她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满了钞票和银行卡。
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送到了失主手中。
失主非常感激她的诚实,他说,“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的父母一定很骄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讲信用,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三,友爱互助。
有一对兄妹,他们之间的友爱互助让人感动。
每当哥哥考试复习的时候,妹妹都会默默地帮他整理书桌,准备好文具。
每当妹妹生病的时候,哥哥都会照顾她,给她端水送药。
他们之间没有争吵和嫉妒,只有友爱和互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友爱互助是家庭美德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能让家庭充满温馨和幸福。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家庭美德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它们告诉我们,家庭美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孝顺、诚实守信还是友爱互助,都是我们应该努力去追求的美德。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牢记这些美德,让家庭成为温馨的港湾,让美德成为我们生活的底色。
愿我们的家庭,永远充满美德的力量。
家庭美德小故事20字

家庭美德小故事20字1.忍让为美德小明的妈妈在炎炎夏日里给他准备了一杯冰镇果汁,但是小明正在玩游戏,一点也不想动。
妈妈看到了,但没有说什么,只是边等边做自己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小明终于玩腻了,妈妈站起来准备倒掉果汁,这时小明突然说:“妈妈,我想喝果汁。
”妈妈微笑着说:“果汁已经变热了,你还想喝吗?”小明想了想,觉得没意思了,就摇了摇头。
妈妈看到儿子主动放弃,心里很开心,她知道,这是小明领悟到了忍让的美德。
2.诚实为美德小芳拿到了班级里的月考成绩单,她发现老师给她多加了10分。
她知道这是老师的失误,但她内心有一丝的不忍。
她开始思考:如果不说出来,她的分数会更高,可以让爸爸妈妈开心,但这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最终,小芳决定去找老师。
小芳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非常感激地接过成绩单,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重新核对了一遍分数,最终给小芳改回了正确的成绩。
小芳所做的事情传到了班里,同学们纷纷称赞她的诚实和正直。
小芳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她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而且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3.关心他人为美德小明的奶奶生病住院了,他知道奶奶肯定很想念他。
于是,他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医院看望奶奶。
一天放学后,小明路过一个小巷子时,听到了一个呜咽声。
他走过去一看,发现是一个小女孩在哭泣。
小明上前询问,原来小女孩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小明心生怜悯,他决定帮助小女孩。
“我去找你的家人吧,你给我说一下你家的地址。
”小明一边安慰小女孩,一边轻柔地擦去她脸上的泪水。
小女孩渐渐地停止了哭泣,告诉了小明她的家庭地址。
小明背起小女孩,按照她指示的方向走了一段路后,终于找到了她的家人。
小女孩的家人非常感激小明,他们连连道谢,并询问小明的名字。
小明微笑着说:“我叫小明,是个普通的孩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小明关心他人,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这种关心他人的美德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出于内心真正的善意和同情心。
4.勤劳为美德小亮的家里开了一家小餐馆,爸爸妈妈忙得没有时间休息。
家庭美德事迹

家庭美德事迹•相关推荐家庭美德事迹(精选23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
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庭美德事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庭美德事迹篇1小孙同志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勤俭克己,用自己的双手来为自己服务,为他人服务。
这种感情也积极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爱国守法,慎诺守信,恪守着一个合格公民的准则。
参加工作以来,小孙同志本着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原则,爱岗敬业,勇于吃苦。
20xx年调到社区工作,她深知社区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居民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解决的困难,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
在日常的工作中,她入户了解居民的困难,为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感受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
她接待居民时微笑热情、耐心解释,与居民沟通直到满意为止。
在工作中,她时时刻刻都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不断提升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严格遵守国家法纪法规,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社区有较高的群众威信,崇尚科学,努力学习,爱岗敬业,高度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高度。
小孙同志的丈夫是八五九农场畜牧科的科长,生活中,作为一个领导妻子,她充分扮演好贤内助的角色,她知道“家庭助廉”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好方法,她时刻提醒自己的丈夫要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做好防微杜渐的监督员、抵御诱惑的守门员。
夫妻俩共同努力严把“权利关”,“金钱观”,“亲情关”,形成“反腐倡廉从我做起”和“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己人”的'从政意识。
相濡以沫人生路,她和丈夫王军结婚二十多年来相敬如宾,善待父母,在家中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
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家庭美德故事范文

家庭美德故事范文装在千篇一律的外衣下的故事——家庭美德故事故事一:爱心的种子从小,小明的妈妈就教育他要善良、关心他人。
每年冬天,小明的家乡总会下上几场大雪,穿梭在道路上的车辆常常滞留。
有一年,小明和妈妈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好多滞留在路上的车辆和行人。
小明的妈妈看到这个情景后,心生一计。
她在路边靠着自家的院子里撒下了一些咖啡豆。
小明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你要撒豆子?”妈妈微笑地回答到:“这些豆子可以让车辆和人们看到我们的家,这样他们就知道有人可以帮助他们了。
”小明听了很高兴,他还拿起一些豆子帮妈妈撒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车辆停在了家门口,司机下车向妈妈道谢。
小明看着眼前这幕,感到非常的高兴。
从那以后,每年下雪天,小明和妈妈都会撒一些豆子,为需要帮助的人指引方向。
故事二:责任与关爱小华是一位小学生,他家的附近住着一位老人,身体不好,没有亲人照顾。
每日里,小华都会帮助老人购买生活用品,并且和她聊天,为她打发时间。
一天,小华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老人家门前停着一辆生病的猫。
小华心生一个念头,他拿来罐头并放在猫旁边,还用自己的围巾给猫盖上,希望给它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小华的妈妈看到这个情景后,非常感动。
她和小华一起照顾了几天的猫。
过了几天,猫的主人听说了这个事情后,非常感动,决定领养这只流浪猫。
从那时起,小华明白了责任和关爱的重要性。
他更加努力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并且向同学们传递着这些美德。
故事三:助人为乐,乐在其中小李是一位年幼的女孩,她很喜欢帮助别人。
有一天,她在公园里遇到了一位摔倒的爷爷。
她走过去询问爷爷是否需要帮助,爷爷非常感激地接受了她的帮助。
过了几天,小李在路上遇到了这位爷爷和他的孙子。
爷爷对小李说,他在找孙子失落的小熊玩具。
小李帮爷爷找了很久,最终找到了小熊。
爷爷感激地抱住小李,孙子也向小李表示了感谢。
从此以后,小李的家庭变得更加忙碌。
她时常组织家庭成员一起做义工,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和关爱。
家庭美德故事

家庭美德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美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组织,而家庭美德则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石。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家庭美德的故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孝顺父母。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非常孝顺父母。
每天,他都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
有一次,小明的母亲生病了,需要卧床休息。
小明知道后,每天早早起床给母亲熬粥,照顾她的起居生活。
他还会在学校放学后去买菜做饭,给母亲做好营养丰富的饭菜。
小明的孝顺让父母感动不已,他们也更加珍惜这份亲情。
故事二,诚实守信。
有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她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次,她在学校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
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把钱包交给了老师。
后来,失主找到了小红,对她的行为赞赏有加,并送给她一份礼物作为感谢。
小红的诚实守信不仅让她获得了别人的尊重,也使她的心灵更加纯净。
故事三,团结互助。
有一家人,父亲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不在家,家里的事情都是由母亲和孩子们一起打理。
虽然生活不容易,但是他们一家人总是团结互助。
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家里的事情,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家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这些家庭美德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社会,家庭美德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培养孩子们的家庭美德意识,让家庭成为温馨的港湾,让家庭美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愿我们的家庭更加和谐美满,愿我们的孩子们能够成为有家庭美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美德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陆陇其孝行感少年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曾担任过嘉定、灵寿的知县。
陆陇其素以孝闻名。
据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京城考试,一听说父亲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赶。
到了家里,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内室,只是席地而卧。
他在灵寿当知县的时候,为政清简,深得人民爱戴。
有一天,一位老妇人来告她的儿子不孝,那是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
陆陇其对老妇人说:“我还没有小仆人,你的儿子可以暂时来帮忙,如果我找到合适人选了,我就给他施用杖刑然后遣送回家。
”从此以后,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陆陇其左右。
每天早晨,陆陇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门外,等母亲起来了,就照应着母亲洗漱、吃早饭。
午饭的时候,他在旁边服侍着,时常逗母亲开心;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东西。
晚饭也是这样。
如果有点空余时间,就陪母亲说笑,讲些故事让母亲高兴。
母亲稍有不适之感,立刻找医生,买药煎药,几夜不睡也不知道累。
这样过了几个月,这个青年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陆陇其问:“你不是和母亲不和,为什么还要看她呢?”这位年轻人哭着说:“过去我不懂事,对母亲不好,现在好后悔啊!”于是陆陇其让他们母子相见,两人抱头痛哭。
青年和母亲回家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后来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
家庭美德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陆陇其孝行感少年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曾担任过嘉定、灵寿的知县。
陆陇其素以孝闻名。
据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京城考试,一听说父亲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赶。
到了家里,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内室,只是席地而卧。
他在灵寿当知县的时候,为政清简,深得人民爱戴。
有一天,一位老妇人来告她的儿子不孝,那是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
陆陇其对老妇人说:“我还没有小仆人,你的儿子可以暂时来帮忙,如果我找到合适人选了,我就给他施用杖刑然后遣送回家。
”从此以后,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陆陇其左右。
每天早晨,陆陇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门外,等母亲起来了,就照应着母亲洗漱、吃早饭。
午饭的时候,他在旁边服侍着,时常逗母亲开心;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东西。
晚饭也是这样。
如果有点空余时间,就陪母亲说笑,讲些故事让母亲高兴。
母亲稍有不适之感,立刻找医生,买药煎药,几夜不睡也不知道累。
这样过了几个月,这个青年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陆陇其问:“你不是和母亲不和,为什么还要看她呢?”这位年轻人哭着说:“过去我不懂事,对母亲不好,现在好后悔啊!”于是陆陇其让他们母子相见,两人抱头痛哭。
青年和母亲回家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后来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
诚实守信曾子是孔子的学生。
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
”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
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
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
”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故事(二)传统美德——大公无私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
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后。
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
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
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
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
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故事(三)传统美德故事——负荆请罪战国时候3,有七个大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
秦国常常欺侮赵国。
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
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
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
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
就先封他为“大夫”,后封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
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
蔺相如立刻吩咐自己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
以后,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
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
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
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惭愧极了。
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
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
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
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
“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故事(四)传统美德故事——林则徐禁烟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
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
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
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
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
虎门硝烟的壮会计毕业论文下载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故事(五)传统美德故事——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
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
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毕业论文格式下载nbsp;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
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 故事(六)传统美德故事——七岁之师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
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故事(七)传统美德故事——苏武牧羊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天,一位汉使在经历了19个不平凡的年头后,又重新站在了大汉的大殿之上,他悲喜交加。
这位就是“留胡节不辱”的苏武。
下面就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吧。
汉武帝晚年,汉和匈奴间在经历多年战争后,正在酝酿重归和好。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
但就在完成任务准备回国之际,因为意外受到了一次刺杀单于行动的牵连,苏武一行被扣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