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智慧教室的精准定位

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智慧教室的精准定位
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智慧教室的精准定位

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智慧教室的精准定位

在“互联网+教育”大时代背景下,全国大部分城区努力发挥互联网络在建设“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深度集成和聚合升华的作用,提升教育的创新力和质量,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创建面向未来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智慧教育环境。道里区作为哈尔滨市的核心城区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虽取得一定创造性成果,但仍低于一线城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在建设智慧教室过程中出现过瓶颈,通过介绍对该区教育现状、智慧教室建设方案、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思路。

一、道里区教育信息化现状

道里区现有中小学77所,中小学51所,中职学校2所, 教学点24所,教职工5196人(其中45岁以下教师3422人), 信息技术专职计算机教师174人(其中47名教师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占总数的27%);中小学生共计52859人,教学班共1463个。接入宽带互联网的学校有77所(城区53所, 教学点24所),占全区学校的100%,接入带宽10M以上学校仅32所,且多为小区光纤;接入带宽10M以下学校45所;区教育信息管理中心10平方米的主控机房,仅有3台服务器,用于网站发布及部分应用。

二、智慧教室建设方案概述

(一)拟建设使用面积550平方米以上,涵盖数据中心主机房、UPS机房、维护办公室、数据备份中心、办公区、功能教室、会议室、展示区等区域的道里区教育数据中心,按照“信息安全二级等保标准”设计建设主控机房,基础环境建设包含机房装修、UPS配电部分、机房网络部分、机房空调、机房线缆部分、防水槽、防雷、防火、等电位、配电系统、网络设备、服务器与存储、安全设备等;软硬件建设包含釆购汇聚交换、出口路由、KVM系统、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vmware虚拟化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oracle 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按照“集成一体化架构,系统模块化设计”的建设思路,形成“低能耗、高产出”的绿色数据中心; 为学校提供虚拟服务器、主机托管、云存储、应用系统发布等服务。

(二)建设“六个系统一个平台”,即:1、互动教学系统,整合互动电子白板、实物投影机、即时反馈系统、内建多种实用教学小工具、定时拍照及录像功能、特有的多文件比较功能、连接云端运算诊断分析服务,使教学活动更完整, 并提供多种活动模式供教师选择。2、智慧学伴系统,课堂中教师上课的电子笔记,即时反馈的历程资料,智慧型录制系统所录制的补救影音,以及教师上课的课件、自动网络阅卷系统所产生的诊断分析报告等,都会汇流到云端补救学习平台,数据汇流所产生的大数据,即通过智慧学伴系统来帮助学生的课前课后的学习。3、自动网络阅卷系统,支持多种答题卡来源方式,每次考试后都能够形成

单人、班级、学年的成绩统计分析及档案,形成大数据,并能直接与云端诊断分析服务连接开展自动诊断分析。4、智慧型录制系统,不仅可同时录制教师电脑画面、教学现场摄像机等视频画面,而且高度整合互动教学系统来操控录制系统。更重要的是,应用每位学生说手上的即时反馈系统或电子书包学习系统,学生即可自己标记个别重点或难点,达到个性化、个别化的录制与补救功能。5、即时反馈系统,是高互动课堂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随时开展调查、测试等考核活动,学生同步反馈,教师能立即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研判,调整教学思路,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上课更专注,可开展E 化评量,立即产生反馈统计结果与分析报表。6、电子书包学习系统,教师平板电脑开展电子书阅读、搜寻研究、互动反馈、学习诊断、补救学习等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互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协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个平台即:云端补救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完善课件管理服务,教师能轻易组织共同备课,掌握学生预习状况,实践翻转课堂,可以开展课件阅读、作业缴交、测试等在线活动,学习测验自动批改、课后作业辅助批改等线上成绩管理。班级公布栏发布及班级之间活动、竞赛活动策划,掌握全校学生学习能力指标,支持云端诊断服务,提供学习诊断分析报告,完整记录个人学习历程,以及教师教学互动的历程记录。整合智慧教室云和端:互动教学系统、电子白

板、即时反馈系统、实物投影机等设备的应用。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在智慧教室发展之初,部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理念还不强,在学校中的地位依然处于做课件辅助教学等相对较窄的范畴之内,缺少自主开发意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硬件建设水平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没有一所学校能够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工作亟待提高;资金投入不足以支撑建设目标;由于方案的敲定过程较长,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滞后于当前需求;教学资源出现过度购买、不实用的等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一是,在资金不能一次性投入到位的情况下,建议将建设数据中心成为首要步骤,使之成为集中城域网建设的中心节点。多条线路釆用引流方式引进多个运营商,定期选拔主数据流运营商,以期通过运营商的竞争相互制约价格和服务品质,减少投入成本;

二是,校园网光纤到桌面建设方面可以釆取阶梯抽取试点学校,通过试点校探索新的模式,尝试新做法,摸出经验进行推广。

三是,在全省网络生态环境(包含但不限于网络安全环境、网络速度)不好的情况下,先建设道里区私有云,再搭建公有云,将相关公用应用投放到公有云中;

四是,“智慧教室实施方案"的制定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具有滞后性,由于方案定稿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并先于智慧教室

实际建设,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教育时代里,“方案”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然而“方案”既要满足规定要求又要有具体动作和特色、既要脱贫又要致富,要符合标准又要有拔高,建议在参考一线城市智慧教室建设实际及趋势将目标相应提高。

五是,在搭建资源平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资金浪费、深度不够、应用性不够强等问题,建议多听取一线教师、家长的意见,寻求迫切需求,不盲目釆购,但可购买被广泛认可的优质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此外,未来我们将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进入“融合和变革”阶段,所以在资源构成上应该多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多一些对应用空间的思考,多一些教育融合的渗透。

六是,网络安全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起到管理监督的职能,在技术水平上可能不如专业公司,所以数据中心机房的网络安全可考虑委托第三方来完成;不论是中小学校园网络还是数据中心机房都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设专人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管;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安装漏洞补丁程序、利用入侵检测和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对可能引起黑客入侵的漏洞进行检测,尤其要对系统关键部位进行扫描,并至少按天填写网络安全日志。

四、小结

案例中的道里区已经进入第一个建设阶段,完成对学校智慧教室设备的安装,教室智慧性的追求不仅限于技术装备、系统的组成,未来更加任重道远,如何实现智慧教学,为孩子创造一个

智慧未来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探求的重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