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提碘教学设计[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从海带中提取碘及教学设计4页

从海带中提取碘及教学设计4页

从海带中提取碘及教学设计4页从海带中提取碘及教学设计1.简介海带是一种富含碘的食物,其中的碘含量较为丰富。

提取碘可以利用海带中的碘化物,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碘化钠,然后通过蒸馏和干燥等步骤进行提纯。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碘的提取过程,并培养其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了解海带中的碘含量丰富;•了解碘的提取过程;•掌握碘的提取实验操作步骤。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教学过程 3.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引导学生讨论哪些食物富含碘。

然后介绍海带富含碘,并引出本实验的目的,即提取海带中的碘。

3.2 实验操作 3.2.1 实验材料准备•海带:新鲜或干燥的海带均可;•碘化钠:用于反应转化海带中的碘化物为可溶于水的碘化钠;•碘酸钠:用于提纯碘化钠溶液;•纯净水:用于溶解和洗涤;•烧杯、漏斗、过滤纸、蒸馏装置等实验器材。

3.2.2 实验步骤•将适量的海带切碎,加入烧杯中;•加入碘化钠溶液,搅拌均匀;•过滤溶液,收集滤液;•加入碘酸钠溶液,搅拌均匀;•蒸馏滤液,收集蒸馏液;•干燥蒸馏液,得到纯净的碘。

3.3 结果观察与讨论观察提取得到的碘的性质和颜色,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碘的提取过程。

4.实验设计思路本实验设计强调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提取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结果观察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实验结果背后的原理和机制,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5.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讨论,评估学生对海带中碘提取过程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6.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海带中碘的作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碘的认识。

教案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教学设计

教案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教学设计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碘的性质和海带中碘的含量,掌握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绿色化学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碘的性质及其在海带中的含量2.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及方法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 实验结果的检测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步骤的熟练掌握,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从海带中提取碘,如何提取等问题。

2.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海带、碘化钾、淀粉、稀硫酸、氯仿等。

2.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容量瓶、滴定管等。

3. 教学课件:有关碘的性质、海带中碘的含量、提取碘的原理和方法等内容。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格式:【导学环节】1. 引入课题:讲解碘的生理功能,引导学生关注海带中碘的含量。

2.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从海带中提取碘?如何提取?【自主学习环节】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碘的性质及其在海带中的含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操作环节】1. 教师演示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环节】1. 学生提交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2.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提取碘的优化方法。

【课堂小结环节】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及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

【课后作业环节】2. 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提高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效率。

海带提碘教学设计

海带提碘教学设计
【煮沸】量取20ml蒸馏水溶解海带灰,将悬浊液加热煮沸2~3分钟。
【过滤】用漏斗过滤,得到澄清滤液(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萃取与分液】向澄清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再向滤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振荡,分液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转化】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逐滴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至四氯化碳层不显红色。分液,将水层转入烧杯,向水层滴加3mol·L-1硫酸酸化,过滤即得固态碘单质。
海带提碘教学设计
课题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
2. 学习从植物中分离提纯无机物的一般方法。
3. 学习萃取的有关原理,并掌握萃取和分液操作,复习掌握过滤的原理及操作。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操作了解一般的分离提纯方法在“从海带中提取碘”实验中的应用体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植物中一些成分有着重要的用途,从植物中提取这些成分是人们对植物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活中的化妆品、食品、饮料、药品中就常含有植物中的提取物。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本节课我们将尝试从海带中提取碘,从而了解从植物中提取物质的一般方法。
【倾听、思考】
了解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行各业。
【教学特色】
1.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由已知推知未知,引导带动学生发现研究方法,获得研究思路,指导学生实践,将其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科学研究的轨道上来。从而达到实验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并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
2.重视设计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纯桐乡高级中学李小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基本原理。

2、知道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操作流程。

3、理解萃取的原理和萃取方法的使用范围。

4、掌握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从海带中分离并检验碘元素的操作,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溶解、过来、萃取、分液等操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操作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试验探究、学生讨论教学过程:学生课前预习,给出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评价—确定实验方案—学生动手实验—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第一部分:课前准备(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布置学生课前分小组搜集资料,解决几个问题:问题一: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含有碘元素的食物,并了解其中碘元素的形态及含量。

问题二:以海带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并进一步分离其中的碘元素。

第二部分:课堂汇报师:碘是生命活动中所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人体主要从食物中获得碘元素的,同学们已经研究过含碘的食物了,常见的有哪些啊?生:海带、紫菜……师:含碘最为丰富的是哪一种啊?生:海带?紫菜?/海带师:到底是什么呢?我这里也查到了一些数据,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看来同学们收获不小啊,我这里也查到了一些资料,我们来看一下食物名称每百克含碘量(毫克)干海带24.000干海菜 1.800蚶0.24龙虾0.06白菜0.0098鸡蛋0.0097大米0.0014葡萄0.0063海盐0.0006-0.0096师: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碘元素在食物中的分布是十分广泛的。

其中以海带最多,而且优势明显,所以我们选择它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海带又名昆布,是生长在海水中的大型褐色藻类物质,富含碘元素,根据大家查到的资料,在海带中碘元素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实验把海带中的碘元素分离并检验出来呢?板书: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提取[PPT]海带的成分:主要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素、褐藻胶、甘露醇、维生素、有机碘化物等。

实验2-3 从海带中提取碘 学案

实验2-3 从海带中提取碘 学案

实验2-3 从海带中提取碘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灼烧、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实验操作;2、通过海带中提取碘等实验了解从原料中直接或间接获取物质的实验方法。

3、学会阅读实验流程图。

【实验任务】已知海带中富含碘元素,这些碘元素以有机碘化物和无机碘化物两种形态存在,在灼烧时海带中的碘元素均会转化为I-。

试分析设计实验流程,从干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固体并进行检验。

【实验原理】灼烧溶液过滤氧化萃取分液干海带------海带灰--------虑液(I-)----水溶液(I2)-------I2(有机溶液)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目标产品---选择原料---确定反应原理---设计反应路径---设计反应装置---控制反应条件---分离提纯产品【实验流程】【自主学习】1、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滤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滤操作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指4、可以选择什么氧化剂将I-氧化成I2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检验溶液中含有I26、反应原理:萃取:分液:7、哪些试剂可以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萃取剂选择的条件:8、萃取和分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是萃取分液时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蒸馏的注意事项:【分组实验】1、六人一组,记录员记录好本组实验中的正常或异常现象,随时记下本组的困惑:2、课后认真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从海带中提取碘教学设计

从海带中提取碘教学设计

从海带中提取碘教学设计1. 引言碘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海带是碘的一种重要来源,其中富含丰富的碘元素。

本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验参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2. 学习目标•了解碘的重要性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了解海带是碘的重要来源。

•掌握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和方法。

•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教学内容1.碘元素的重要性及作用2.海带及其含碘量3.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和方法4.实验设计和实施5.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4. 教学步骤步骤1:介绍碘的重要性及作用(10分钟)在此步骤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碘的重要性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图表、实例和相关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碘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碘缺乏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

步骤2:了解海带及其含碘量(10分钟)在此步骤中,教师将向学生介绍海带及其含碘量。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海带的外观、种类及海带中碘的含量。

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有关海带的知识问答,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步骤3: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和方法(15分钟)在此步骤中,教师将向学生解释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步骤的演示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利用化学反应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

步骤4:实验设计和实施(30分钟)在此步骤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以提取海带中的碘。

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步骤5: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15分钟)在此步骤中,学生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结果,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些可能的实验误差和改进方法。

5. 教学资源和评估资源•PPT或白板•海带样品•实验器材和试剂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学生对碘及其提取过程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能力6. 结论本教学设计以实验参与为主线,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提取海带中的碘,引导学生了解碘的重要性及其在海带中的含量。

教案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教学设计

教案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教学设计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2. 实验材料与仪器3. 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4. 实验注意事项5.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海带中提取碘的必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 讲解:介绍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讲解实验材料与仪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 演示:进行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与方法。

2. 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遵守实验纪律,注意实验安全。

3. 学生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资源1. 实验材料:海带、硫酸、氧化剂、淀粉、碘化钾等。

2.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定管、天平、漏斗等。

3. 教学课件: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等。

4.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步骤1. 准备实验:提前一天将海带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涨发。

2. 研磨海带:将涨发后的海带切成小块,用研钵研磨成粉末状。

3. 提取溶液:将研磨后的海带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加热搅拌,使海带中的碘溶解。

4. 氧化反应:将提取出的溶液冷却后,加入氧化剂,使碘氧化成碘酸根离子。

5. 滴定实验:将氧化后的溶液加入淀粉溶液,用滴定管滴加碘化钾溶液,观察淀粉溶液的颜色变化,计算碘的含量。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海带中提取碘的原理、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2. 演示法:演示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难点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如研磨海带、滴定等操作需要细致准确。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教学设计共38页文档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教学设计共38页文档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教学 设计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电子台秤,剪刀,烧杯(2个),坩埚,坩埚钳,铁架台,泥三角,铁圈,玻璃棒,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刷子,漏斗,分液漏斗,滤纸
实验试剂:干海带,3%过氧化氢溶液,NaOH溶液,3mol·L-1硫酸溶液,四氯化碳,酒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思考】如何得到碘单质?
5.转化:得到固态碘单质。
【操作要领】
(1)检查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是否严密(即检漏)
(2)须经充分振荡后再静置分层。分液时要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保证漏斗内与外界大气相通,且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从而使液体顺利流下。
(3)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灼烧:使碘以无机盐的形式残留。
【思考】接下来要如何进一步处理海带灰呢?作用是什么?
2.煮沸2~3分钟:加速海带灰中的碘元素溶解。
【思考】煮沸得到的悬浊液要如何处理?如何进行固液分离?
3.过滤:得到碘离子的水溶液。
【思考】如何将水溶液中的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如何将碘单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4.萃取与分液:将碘单质从水中提取出来。
3.通过探究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从植物中提取某些成分的重要价值,增强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提高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2.通过具体物质从自然界中分离提纯的实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和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分离提纯物质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引发学生对从植物中提取成分的兴趣和期待。









【问题组】
1.为什么要提取碘?为什么选择从海带中提取碘?
2.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
(1)海带中碘的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式。
(2)如何从海带中提取到碘单质。
【引导】用化学方法分离、检验植物样品中某元素时,通常将待检验的植物样品高温灼烧,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其中的碳、氢、氧等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呈气态逸散,金属或非金属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的形式残留下来,所以第一步可以采取灼烧的方法。
【导入】植物中一些成分有着重要的用途,从植物中提取这些成分是人们对植物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活中的化妆品、食品、饮料、药品中就常含有植物中的提取物。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本节课我们将尝试从海带中提取碘,从而了解从植物中提取物质的一般方法。
【倾听、思考】
了解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行各业。
【教学特色】
1.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由已知推知未知,引导带动学生发现研究方法,获得研究思路,指导学生实践,将其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科学研究的轨道上来。从而达到实验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并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
2.重视设计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实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海带提碘教学设计
课题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与检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
2.学习从植物中分离提纯无机物的一般方法。
3.学习萃取的有关原理,并掌握萃取和分液操作,复习掌握过滤的原理及操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了解一般的分离提纯方法在“从海带中提取碘”实验中的应用体验。
2.通过将I-氧化为I2再进行萃取分离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在物质分离中的应用。
【煮沸】量取20ml蒸馏水溶解海带灰,将悬浊液加热煮沸2~3分钟。
【过滤】用漏斗过滤,得到澄清滤液(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萃取与分液】向澄清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再向滤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振荡,分液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转化】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逐滴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至四氯化碳层不显红色。分液,将水层转入烧杯,向水层滴加3mol·L-1硫酸酸化,过滤即得固态碘单质。
【思考、讨论】
【回答问题】
1.酸化的目的是使溶液呈弱酸性,有利于氧化剂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
2.使I-转化为碘单质。
3.2I-+ H2O2+ 2H+== I2+ 2H2O
通过问题帮助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
拓宽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板书设计】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4)振荡过程要放出多余的气体,同时应多次重复此项操作。
【问题组】双氧水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
【查询资料,小组内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灼烧】称取5g干海带,擦掉海带表面的盐渍和泥沙并剪碎,将海带用酒精湿润后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灼烧,待海带完全燃烧成灰烬后停止加热,自然冷却。(灼烧时可用玻璃棒搅拌使受热均匀)
3.过氧化氢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
【总结】分析每一操作的目的,分别是碘元素的富集、反应生成、分离及精制。
【拓展延伸】介绍反萃法提取四氯化碳溶液中的碘元素,并简单分析其反应的原理。
用NaOH浓溶液反萃取法,使I2转化成碘盐进行富集。,I2与NaOH反应后,能以盐的形式富集。这一萃取进行得十分完全.反应为:3I2+6NaOH==5NaI+NaIO3+3H2O;当NaI和NaIO3富集到相当量时,使体系变成酸性介质(加入足量的H2SO4),使其中碘元素转变成I2单质得以回收.反应为:5NaI+NaIO3+3H2SO4==3Na2SO4+3I2+3H2O.
2I-+ H2O2+ 2H+== I2+ 2H2O
变“提碘”为“如何提碘”,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层层设疑,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方法和能力的教育理念。
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
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反应过程




【提问】如何检验碘单质?(说出所需试剂及实验现象?
【操作】用胶头滴管取出过氧化氢氧化后的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另取滴管滴加2~3滴淀粉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溶液变蓝
结论: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思考、讨论】
【试验、观察】
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组】
1.酸化的目的是什么?
2.过氧化氢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