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期末

合集下载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试卷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试卷选择题1.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特殊的认识过程、知识的在发现过程)2.教学目标是指(预期的教学效果)3.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教学科目、教学进程、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4.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技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同化、顺应)5.下列化学课中,属于巩固知识、机能为主的课是(化学复习课)6.若以w1和w2表示浓度为amol/l和b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小)(w2>2w1)7.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今年逐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有机物)8.今年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结构式: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9.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FeCl3溶液,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所需的NaOH物质的量最少是(1.5mol)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查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的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

上级要求小分队在三天内必须炸毁它、结果他们用十多只涂有化学试剂的老鼠完成了任务。

据你推测这种化学药剂是(白磷的CS2溶液)填空题1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12.构建主义教学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要素13.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基本内容由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六大块组成14.化学教科书过程以实践、实验为基础,必须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是指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有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两个“转化”是指知识转化为真知和真知转化为能力15.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着着重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分别是观擦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简答题16.化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答:(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和过程的要素的多项性(2)主导性与主体性(3)活动与过程的多维性(4)自然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17.简述化学教学方法的分类(1)第一层:以语言文字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讲解法等(2)第二层:以实践、实验为传递媒介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参观法等(3)第三层;新的综合法,如启发法、探究法、发现法等18.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启发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因素(2)循序渐进的学好双基和发展智能相结合(3)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受化学教学信息(4)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5)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19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教中的基本要求(1)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引入演示——介绍媒体——操作控制——指导观擦与思考——整合与结论(2)基本要求:a、实验的目的性b、保证实验的成功c、确保安全、无污染、环保d、实验操作规范e、边示范边讲解f、尽量提高可见度20.化学教学中,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1)目标明确、切合实际,2)内容正确、难易适中3)方法得当、运用灵活4)语言生动、言简意赅5)结构紧凑、组织有序6)以情感人、积极性高设计题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验证事实、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整合应该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钠与硫酸铜反应的探究。

专升本-自考本科期末考试《化学教学论》试卷【附答案】

专升本-自考本科期末考试《化学教学论》试卷【附答案】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内…………○…………装…………○…………订…………○…………线…………○………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装订线内不许答题得分评卷人四、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0分)1、通过“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锈蚀情况”的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2、通过“从碳酸饮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0分)1.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这一化学教学原则。

得分评卷人化学教学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答案ADADBCBCBADA二、判断题1-5 √ × × √ √三、简答题1.(1)体现了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2)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3)较强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4)高考理科综合形势下,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题1.通过“铁钉在不同环境下的锈蚀情况”的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答:[创设情景]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每年因钢铁生锈造成的经济损失。

[提出问题]铁为什么会生锈?在不同条件下对铁的生锈产生哪些影响?[提出假设] 1与空气接触;2与水蒸汽接触;3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实验验证]实验1:取一只干燥试管,放入一根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实验2:取一只试管,放入一根铁钉,加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实验3:取一只试管,放入一根铁钉,然后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结 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或隔离空气只与水反应都不生锈,当铁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时才会生锈。

因此铁生锈的原因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 G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每小题有 1 ~ 2 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若正确答案有两项的,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1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 、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D )A. 教学科目B. 教学进程C. 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 前三项都包括2 、化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AD)A. 特殊的认识过程B. 实践过程C. 科学认识过程D. 知识的再发现过程3 、用于指考试的可靠性、一般性指标是(A )A. 信度B. 效度C. 区分度D. 难度4 、皮亚杰认为适应就是主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而这种平衡依赖于有机体的两种机能的协调,这两种机能是指(BC )A. 图式B. 同化C. 顺应D. 平衡5 、探究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CD )A. 第一层级B. 第二层级C. 第三层级D. 新的综合的方法6 、 8 、已知 Q 与 R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9 : 22 ,在反应 X + 2Y = 2Q+R 中,当 1.6gX 与 Y 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 ,则参加反应的 Y 和生产物 Q 的质量之比为( 2005 年全国高考题)( D)A. 46 : 9B. 32: 9 C . 23 : 9 D. 16 : 97 、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 2000 年全国高考题)(C )A. 有放射性B. 易燃、易爆C. 能导电D. 有剧毒8 、 10gMg 、 Zn 、 Fe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气体 4.48L (标况),则 Mg 、 Zn 、 Fe 总的物质的量是( A)A. 0.2 molB. 0.3 molC. 0.225 molD.0.4 mol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有侦察小分队到德国法西斯一座十分隐蔽且戒备森严的军火厂。

化学教学论王磊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王磊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1师X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双基2、探究式教学3、活动表现评价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

2、你认为新课程高中必修教材有哪些特点?从内容、体系和呈现方式进行说明。

三、论述题(共25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教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金属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都含有哪些内容?写出这些内容在现行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大体学习顺序,并简要分析这样学习顺序的原因。

(3)谈谈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师X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任课教师XX:胡久华X小英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科学素养2、探究式教学3、档案袋评价二、简答(每个5分,共10分)1、请说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并进行简要分析2、简明分析现行高中教材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

三、论述题(共25分)1、请概括现行化学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2、请设计“盐类水解”一课时的教案。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师X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本试卷共三道大题一、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双基答题要点:传统的双基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包括: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最基本概念和初步原理;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重要事实及其基本规律;实验观察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简单化学计算的技能;运用科学语言和化学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技能。

(3分)现代双基中的基本知识除了包括传统中的基本知识外,还有能够反映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进步相互关系的知识以及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性知识,有关化学问题的知识。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测试(含答案)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测试(含答案)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测试一、填空1.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在充分汲取化学、()、教育学、()、科学方法论乃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同时,形成学科内涵的特色发展。

2.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

3.()是课程计划规定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必须开设的课程,()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进行选择学习的一类课程。

它们共同承担着对初中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任务。

4.()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的互助性学习。

5. 讲解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年龄、()、兴趣、所处环境等情况,尽量使讲解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多举()身边和教师自己的例子。

6. 随着教学评价改革的深入进行,纸笔测验的功能、()、命题的内容等,均有较大的变化,越来越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7. 化学教案是以()为单位设计的化学教学具体方案,是化学教师课时()工作的成果。

8.化学课外活动是()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化学教学独特的()和组成部分。

9.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习者兴趣,引起注意。

10. 教育是艺术,教育是(),教育更是事业,中学化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简答题1. 学科课程的优点2. 初中化学课程目标的特点3. 什么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三、论述题1. 化学课程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价值2.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3.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方法《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测试答案一、填空1.哲学;心理学2. 组成;创造物质3. 必修课程;选修课4. 合作学习;责任分工5. 知识能力水平;学生6. 命题的原则;以学生为本7. 课时;教学设计8. 化学课堂;形式9. 图像;信息传输手段10. 科学;化学教师二、简答题1.学科课程的优点(1)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完成人类知识传递的任务;(2)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3)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化学教学论试卷B卷

化学教学论试卷B卷

xx 学院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B 卷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 试卷适用范围:2011级化学专业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10分钟1.教育部于( )年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A .2000 B .2001 C .2002 D .2003 2.下列不属于化学实践活动的特点的是( )。

A .综合性B .趣味性C .启蒙性D .开放性 3.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

A .课程教学计划B .课时教学计划C .课题教学计划D .学期教学计划 4.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包括( )。

A. 2个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B. 2个必修模块 ,4个选修模块C. 2个必修模块,6个选修模块D. 2个必修模块 ,8个选修模块 5.教学目标是指( )。

A .预期的教学效果B .教学目的C .培养目标D .课程目标 6. 低层次的教学策略是具体的教学策略,又可以称为( )。

A .预期的教学效果B .教学目的C .教学思路D .教学思想7.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层级结构是: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课程标准。

其中一级主题有( )个,而每个二级主题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要素:即“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和“学习情景素材”。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8. 下列属于化学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是( )。

A. 自主性B. 探究性C. 合作性D. 以上都对 9. 以下属于教师职业一般能力的核心成分的是( )。

A. 记忆能力B. 思维能力C. 观察能力D. 想象能力10.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化学实验是一个系统,以下属于化学实验的构成要素的是( )。

A. 实验者 B. 实验对象 C. 实验手段 D. 以上都是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由4个部分构成,即 、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 ,它对化学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若干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化学教学论新的高中化学分为几大模块?有什么作用和特点?答:新的高中化学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课程模块有两个,即化学1和化学2,选修课程模块有六个,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与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

作用: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它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关键的要求。

选修课程则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下功能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有的着力反映现代化学的原理基础,有的则充分体现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特色:1、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化学课程标准由四部分构成:即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的作用:指导、限值、评价Ⅰ、化学教学设计有哪些基本环节?1、设计准备2、设计教学目标3、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4、设计教学过程5、设计教学媒体6、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7、设计总成和编制方案Ⅱ、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3、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型课程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Ⅲ、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教学的过程、教学的结果密切相连。

课程实质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Ⅳ化学探究教学有哪些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假设3、实验事实4、验证假设5、得出结论6、整合应用Ⅴ基本的化学教学模式?1、系统的陈述知识模式2、解答问题模式3、验证知识模式4、研究(解决)问题模式5、历史发展模式Ⅵ化学教学的目的和目标?教育(教学)目标描述的是教师预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生的变化,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结果,但不涉及过程,不涉及教师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对教学意图的概括和总的说明,它常常只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Ⅶ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和作用?先行组织者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在后继学习的内容之间建立桥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化学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开/闭卷 闭卷A/B 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学分2命题人(签字) _____________ 审题人(签字) __年 月 _ 日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些是化学课程目标的特征( A )A 、突出科学探究目标B 、确定科学探究的问题C 、设计并进行科学研究D 、增进对科学的认识2、下列著名化学教材中,哪一项属于第一类教材理念?( B ) A 、《社会中的化学》 B 、《化学体系》 C 、《化学:与变化的世界相联系》 D 、《索尔特化学》3、下列哪个选项为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的正确顺序? (C ) ○1建立教材的内容框架 ○2确定教材整体目标和基本思路○3从整体对各个单元教材的功能和内容呈现进行评价 ○4研究每一单元的围观组成 A 、○1○2○3○4 B 、○4○2○3○1 C 、○2○1○4○3 D 、○4○3○2○14、初中栏目设计偏______和______。

(A )A 、启蒙性 实用性B 、实用性 启蒙性C、启蒙性功利性D、实用性理论性5、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 C )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心理素养B、学习素养C、科学素养D、学习能力6、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作用。

这是属于情感作用的。

( D )A、全面性B、发展性C、全程性D、可接受性7、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有(C)A、听课、自学、练习、讨论、复习、实践B、听课、自学、讨论、练习、合作、实践C、听课、练习、自学、合作、讨论、探究D、听课、自学、练习、实验、讨论、探究8、(B)是老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引发,引导学生做出思考做出正确回答,姨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从而传授教学,检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A、提问B、谈话C、讲授D、副语言行为9、(B )是实验者发挥主体性,控制和认识实验对象的重要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化学班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不出圈,难度不大,基本上是变着法的考大题。

还考了一道“下列选项那个不是化学选修模块”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简答题,居然给你材料。

以要点为主,不要联系太多材料,因为要写很多字,时间紧张。

第一题给了某教师创新讲课手法获得好评的事例,回答“教材内容动态生成的意义”和“如何创造性的选择教材内容”;第二题给了四位教师《过氧化钠性质》的教学流程,第一问让你评价并分析四个案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两两组合),第二问让你解释“化学探究教学策略”。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问题:结合材料回答“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具有思考价值问题的特征”。

1. 不仅要答上直接相关的知识点,还可把其他有关知识一并写上,从多个角度解释一份材料。

以本题为例,除答上思考价值问题的特征,还可答上“教师教材观”、“探究教学策略”等;
2. 注意应举例说明每一个要点。

以问题“以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有几种可行方案,哪种方法最佳?请分别写出化学方程式并给出取舍理由”为例,证明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需要“较大的思维容量”;
以问题“如何在教师演示乙醇与钠反应的基础上证明乙醇分子的结构是CH3CH2OH而不是CH3OCH3”为例证明“具有适宜的难度”;
以“仔细观察元素周期表并抛出问题组,内容层层递进”为例证实“具有合适的梯度”。

四、教学设计(每题30分,共30分)
写到这里你就明白两章试卷为何要配上三张答题纸,为什么两个小时依旧时间紧张,为什么化教论考完头大手疼……建议简答、论述使用一张到一张半答题纸,剩下的写教学设计。

题目是:给你提供了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空气》的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的课本影印,内容包括“一、认识空气的组成”和“探究实验4-1”,要求设计教学片断,但在此基础上有所差别。

1. 不建议使用列表法,画表格太费时间也很难看;
2. 教学设计评分时先看结构,再看内容。

结构一定要完整,否则是硬伤;
3. 考试时间有限,留给你思考的时间不多,按照课本的流程来设计是最稳当的,当然有自己的
创新也不是不可以;
4. 考虑到时间与篇幅的双重限制,可以删去学情分析中的“学法分析”,简单写写教学设计思路,
直接书写重难点省略分析过程,建议教学过程按照课堂引入→讲述分析→演示实验→总结复
习的思路进行,模块再多就可能写不完。

【附录】
一、基本情况说明
2013级卓越教师班(以下简称“卓教”)的课程设置与化学一、二班(以下简称“化学班”)不同。

卓教的《化学教学论》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而化学班安排在大三上学期。

卓教使用旧题型,全部是大题(简答、论述、教学设计),其考试重点在第五版知识总结中用“★”表示,共30条;
化学班采用新题型,除了简答、论述、教学设计之外,还包括选择题,其考试重点即第四版知识总结的全部内容。

亓英丽老师给2013级化学班上课时会涉及课本上的大多数内容,还会补充“化学事实性知识的讲述”、“化学概念性知识的讲述”两章,但是考试的时候体现不大。

注意亓老师不让拷课件。

二、2013级化学班期末重点(第四版知识总结范围)
划去第二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二章全部内容;绪言第二节、第三章第二节、第五章第一节、第九章第三节、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三节全部内容
划去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问题“科学素养的发展与涵义”;第二节第一个问题“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第二个问题“化学教学目标的分类”
划去第三章第一节第三个问题“提升教师的教科书素养”
划去第五章第三节第一个问题“认知结构的涵义和特征”
划去第六章第一节第三个问题“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探究活动的类型”;第三节第一个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构成”、第二个问题“化学探究教学的PIC模式”
注意绪言第一节、第三节;第九章第一节、第二节只看标题;看“标准链接”、“直击课堂”(不过本次没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