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与目标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旨在培养能够承担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专业目标为:培养具备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实践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
1.幼儿心理学: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具备幼儿心理评估的能力。
2.幼儿身体发育与营养:了解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掌握幼儿合理膳食的指导原则。
3.幼儿教育学: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幼儿教育方案的编写能力。
4.幼儿卫生保健学:了解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掌握幼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5.幼儿行为管理:了解幼儿行为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具备幼儿行为管理的能力。
6.幼儿发展评估与干预:掌握幼儿发展评估工具的使用和幼儿发展的干预方法。
7.幼儿园管理与组织:了解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掌握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方法。
8.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实践:通过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
1.实习:学生在幼儿园或相关机构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实习,通过实践锻炼并提升实践能力。
2.社会实践:学生组织参与社区、学校等相关活动,深入了解幼儿健康管理的实践工作,拓宽视野。
幼儿发展培训计划

幼儿发展培训计划一、教学背景从事幼儿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幼儿时代是孩子的黄金成长期,培养良好的教育素养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发展培训计划,以帮助幼儿全面成长,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培训目标1.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
5. 关注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三、培训内容1. 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各种小组活动和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3. 智力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各种启发式教学、多元智能开发活动和语言表达培训,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审美情感和艺术素养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感和审美素养。
5. 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通过户外运动、体能训练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采用引导式提问,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独立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2. 游戏教学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 多元智能开发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和潜能,开展多元智能训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各种情景,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实物教学引导幼儿亲身操作、观察、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3. 互动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幼师与幼儿互动等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1. 定期考核设立定期考核,评估幼儿的学业水平和学习态度,为幼儿的成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儿童身心健康及教育发展领域的工作者和专业人员,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与行业视野、扎实全面的儿童教育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实际的操作能力。
毕业后既可胜任儿童教育教学、儿童营养健康研究和管理工作,又能在儿童健康管理机构、儿童教育机构、儿童营养研发机构、儿童运动研究机构、媒体、图书出版部门、公司等从事相关的工作;为在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运动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宽适应性、实用性与专业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主要学习幼儿健康发展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参与幼儿成长实践的训练和开发,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备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健康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幼儿健康发展研究领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掌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6.掌握基本的婴幼儿身心保健知识,能够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婴幼儿成长进行科学指导,具备从事育婴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7.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具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学制为三年三、培养模式本专业教学在突出基础性、权威性、前沿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性。
通过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专题研讨、见习、实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社会招生)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社会招生)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代码:690306。
二、入学要求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及以上的社会人员。
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为5年。
四、职业面向(一)所属专业大类和专业类。
本专业属于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6903。
(二)对应行业和主要职业类别。
对应行业为健康管理与服务业(8090),职业类别为健康服务人员(4-14<GBM41400>)。
(三)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岗位类别为幼儿发展有关健康咨询服务人员,公共营养师或健康管理师。
(四)主要职业技能等级。
基础能力(必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证书、全国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NIT)证书;核心技术(能):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乙等级以上);岗位(群)技能:儿童营养管理师证书或初级营养保健师证书;专业拓展技能:幼儿教师资格证。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淮南市城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事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理念,掌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有关的幼儿教育、幼儿健康管理以及幼儿营养咨询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面向婴幼儿保教机构、婴幼儿健康管理机构、儿童营养研究机构、儿童运动研究机构等从事婴幼儿保育、儿童发展与健康管理服务与咨询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简介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简介
一、概述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简介: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
该专业的修业年限是四年。
面向保育师、健康照护师等职业,婴幼儿保育、卫生保健、机构管理等岗位(群)。
二、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婴幼儿照护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婴幼儿生理学、婴幼儿发展心理学、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学习与发展、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合作共育、婴幼儿照护机构管理概论。
2.专业核心课程: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婴幼儿照护机构环境创设、婴幼儿游戏活动设计实施、婴幼儿观察与评估、婴幼儿伤害预防与急救、婴幼儿常见病预防与护理、婴幼儿养育指导、婴幼儿照护机构建设管理实务。
三、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婴幼儿生理学、发展心理学、卫生保健、营养喂养、急救护理等知识,具备婴幼儿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婴幼儿观察与评估、伤害预防与处理、疾病识别与护理、照护者指导与咨询、机构创立与管理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婴幼儿的生活照料、学习支持、安全保障、健康管理、合
作共育以及婴幼儿照护机构建设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能并举、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的婴幼儿教育与保育,家庭教育指导、健康管理等岗位,从事婴幼儿发育监测与评价、婴幼儿健康指导、婴幼儿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二)核心能力目标(1)学校培养目标及核心能力内涵与表述表学校通识能力指标描述表专业核心能力指标描述表1、素质(I)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婴幼儿教育事业和婴幼儿健康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3)掌握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生活照料、常见疾病的特点及预防等保健知识(4)掌握婴幼儿心理、儿童保教、早期教育等相关基本理论知识;(5)掌握婴幼儿游戏和日常生活等活动组织的有关知识;(6)掌握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领域的教育内容、教育计划、教育组织、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7)熟悉婴幼儿保健相关的行政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具备儿童健康调查、幼儿心理评估、幼儿园教育资源规划等工作所需的技能。
3.具备幼儿园管理与组织能力,能够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并能够进行园务管理。
4.能够熟悉幼儿发展的各个阶段特点,了解幼儿学习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幼儿家长、幼儿园员工有效沟通和协作。
二、培养内容
1.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2.幼儿保健学:学习儿童健康与疾病预防知识,了解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方法。
3.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习幼儿园办园管理和幼儿教育组织、实施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幼儿教育学:学习儿童学习与教育原理,了解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和方法。
5.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幼儿教育政策和规范。
6.实践能力培养:参与幼儿园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幼儿教育实践、健康试验和园务管理。
三、教学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课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课堂互动: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协作能力。
3.实习实训:设置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幼儿园等实践场所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四、评估方式
1.期末考试:通过口头或笔试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完成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的表现。
幼儿保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幼儿保育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及代码专业类别: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类(代码:20)专业名称:幼儿保育(专业代码:770101)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劳动素养,掌握跨入学前教育及托儿所服务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能,以及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胜任托幼园所保育、婴幼儿照护以及相应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具备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面向五、培养规格(一)综合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2.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遵法守纪、履行公民道德规范和中职生行为规范。
3.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热爱儿童、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具有理性思维品质,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6.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文化成果,能够通过1~2项艺术爱好,展现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7.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形成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为,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8.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儿童身心健康及教育发展领域的工作者和专业人员,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与行业视野、扎实全面的儿童教育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实际的操作能力。
毕业后既可胜任儿童教育教学、儿童营养健康研究和管理工作,又能在儿童健康管理机构、儿童教育机构、儿童营养研发机构、儿童运动研究机构、媒体、图书出版部门、公司等从事相关的工作;为在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运动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宽适应性、实用性与专业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主要学习幼儿健康发展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参与幼儿成长实践的训练和开发,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备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健康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幼儿健康发展研究领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掌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6.掌握基本的婴幼儿身心保健知识,能够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婴幼儿成长进行科学指导,具备从事育婴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7.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具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
学制为三年
三、培养模式
本专业教学在突出基础性、权威性、前沿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性。
通过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专题研讨、见习、实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
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育婴师、健康管理师、营养保健师、幼儿教师、早教开发教师等。
四、主干课程及主要内容
1.管理学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属于公共管理大类中针对幼儿成长教育方面的管理,因此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是从事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构建。
2.幼儿心理学
本课程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讲授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促进幼儿活泼、积极、乐观的成长,帮助解决幼儿成长中心理结构变化中遇到的问题。
3.幼儿教育学
本课程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讲授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实施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幼儿教育观念,初步了解幼儿教育机构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幼儿活动的方法和原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
4.营养学
本课程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研究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健康饮食与营养搭配,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5.幼儿卫生学
本课程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讲授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生活保健制度、幼儿营养卫生、托幼机构安全教育及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等知识。
重点讲授幼儿的保育方法,培养学生幼儿保育的能力和运用卫生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教育实践三大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
本类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及公共选修课程等。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部分,是学生从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1)专业基础课
本类课程包括管理学、幼儿教育学、健康管理学、幼儿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幼儿教育学.营养学、幼儿医学基础、生命教育概论。
2)专业技能课
包括幼儿疾病预防与照顾、儿童发展评估、优生学、幼儿艺术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发展心理学、运动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心理与行为测评等课程。
3)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宽和提高,是发展学生专业特长的重要途径。
包括儿童营养研究、儿童问题行为与校正、现代教育技术、亲子启智游戏等。
3、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课,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
实践活动对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了解幼儿,熟悉幼儿特点,巩固专业思想,培养管理和研究的实际能力。
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教学进程表
说明:教学时间结构:教学总时数中:公共课834学时,占36.77%;专业必修课1272学时,占56.08%;专业选修课192学时,占8.5%;其中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总计1238学时,占总学时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