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作描写素材

合集下载

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

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

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和句子有哪些一、外貌1、词语一表人才风度翩翩披头散发眉清目秀容光焕发眉清目秀2、句子(1)李老师存有一头可爱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淡又墨,她东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摇头,那头发就可以闪过五颜六色地光环。

(2)我的同学萧红,梳着一条大辫子,黑亮黑亮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看起来蛮漂亮的。

(3)这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由于长年在地里吃饭,脸上的皮肤变得很坚硬。

似的好几夜忘不掉上安定法号,他两只眼睛深深地身陷了进来。

(4)李阿姨快四十岁了,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

(5)玲玲没两岁,胖墩墩的。

红扑扑的小脸蛋上,存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

小辫儿朝天吻住,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是两只飞舞的彩蝶。

尤其逗人喜爱的,就是她那张聪慧的小嘴。

(6)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二、神态1、词语眉飞色舞昂首挺胸炯炯有神精神焕发喜笑颜开气宇轩昂2、句子(1)指着他的脸发抖得通红,双眉套索疙瘩,就没了胳膊上的青筋都看看得清清楚楚。

(2)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3)辛辣味熏得我直翻白眼,怨得牙根直发麻,手指骨节肿,想要暴打他一顿。

(4)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5)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咕哝了,说不出来话去。

(6)他们个个心惊胆战,吓得浑身发抖。

1、词语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豪言壮语花言巧语2、句子(1)她讲起话去唧唧呱呱,一串一串的,像是只赖草嘴八哥。

(2)她的话条理分明,而且连数字也似一串串珍珠,从口中滚滚而出。

(3)他的话越说道越快、越脆,像是一摆小炮似的连连作响。

(4)他很少说话,即使说话,也精选每一个字,好像在草拟电报稿。

(5)这几句话从她那刀片一样的嘴唇中间吐出,字字似的带着刀刃。

(6)他话匣子一开,活像自来水龙头,一拧开就哗哗往外流水。

关于人物动作的句子摘抄

关于人物动作的句子摘抄

关于人物动作的句子摘抄
1. 他紧握双拳,眼神坚定地向前迈出一步。

2. 她优雅地挥动手中的扇子,散发着一股娴静的气息。

3. 他快速地抓起刀,毫不犹豫地朝前冲去。

4. 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温柔的笑容在脸上绽放。

5. 他手舞足蹈地跳起舞来,整个身体充满了活力。

6. 她抱着书本,专注地阅读,眉头微微皱起。

7. 他用力地拧开瓶盖,一股清凉的香气弥漫开来。

8. 她慢慢地抬起头,目光迷离地望向远方。

9. 他紧紧地咬住嘴唇,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10. 她轻轻地拍了拍桌子,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这些句子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动作,有些表现了坚定、优雅、决绝的动作,有些表现了温柔、活力、专注的动作,还有些表现了紧张、迷离、控制情绪的动作。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状态。

描写人物动作的好段及仿写

描写人物动作的好段及仿写

描写人物动作的好段及仿写
以下是一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段落,以及一些仿写的例子:
原句:他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进房间。

他的手微微颤抖,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无奈。

仿写:她轻盈地飘进房间,仿佛没有重力似的。

她的手指轻轻弹动,脸上洋溢着愉快和轻松。

原句:他一把抓住我的手,紧紧地握住。

他的眼神坚定而热切,仿佛在说:“我
相信你。


仿写:她温柔地握住我的手,轻轻地上下摇晃。

她的微笑温暖而亲切,仿佛在说:“我支持你。


原句:他跳上自行车,飞快地骑走了。

他的身影在夕阳下逐渐消失,只留下一串欢快的车铃声。

仿写:她滑下自行车,轻轻地停在我面前。

她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在说:“快来试试!”
原句:他站在窗前,静静地望着远方。

他的手指在窗户上轻轻划过,仿佛在寻找什么。

仿写:她坐在桌前,静静地望着窗外。

她的笔在纸上轻轻划过,仿佛在记录着什么。

高考续写作文素材2 动作描写之四肢动作

高考续写作文素材2 动作描写之四肢动作

素材2 动作描写之四肢动作第一组hand 动“手”,手部运动1. be on one's hands and knees 四肢着地The two girls climbed in the narrow tunnel and crawled on their hands and knees.两个女孩在狭窄的地道里四肢着地地爬行。

2.clasp one's hands 紧握双手·Iclasped my hands behind my back so he wouldn't see them shaking.我紧握着双手藏在背后,这样他就看不见我的手在发抖。

3.clap one's hands 拍手·Everyone started to clap their hands. Suzy gave them a shy smile and the applause was deafening.大家开始鼓掌。

苏西羞涩地微笑了一下,掌声震耳欲聋。

4.cup my hand(s)用手做杯状I cupped my hand over the phone so they couldn't hearme.我用手捂住电话,免得他们听到我的话。

5. dive/reach into one's pocket 手伸进口袋He reached/dived into his pocket and produced a note.他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一张纸条。

6. hold sth. tight in one's hand 手里紧紧拽着She didn't say a word, but smiled a watery smile and held my hand tightly in her hands.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含泪一笑,紧紧地握着我的手。

神态动作描写作文200

神态动作描写作文200

神态动作描写作文200大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邮递员。

只见他全身衣服湿透了,裤腿卷得高高的,从膝盖到脚全沾满了泥水,好像刚从泥地里爬起来似的。

他手里捧着一包用油布包着落邮件,顾不上抹脸上的雨水,对屋里人说:“《儿童时代》来啦!”2、姐姐身材苗条,长得很健壮,比我整整高了一个头。

她的脖子稍短些,惹来我生气时,我就可以大喊她“短劲鹿”。

她抠着挺存有精神的运动头,乐得你去,两眼忽闪忽闪的,似的可以骂人。

3、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

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

人们常说道:“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

”可是他却能说会道,就是个平易近人的人。

4、哥哥的眼睛高度近视,处处离不开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只要把他的眼镜摘下来,在我面前他就像绵羊一样服服帖帖。

一天下午,哥哥要洗头了。

他嘱咐我给他拎肥皂换水。

我懊恼地想:嗯!我先给你走跑腿,然后再治身你。

一会儿,哥哥伸长了脖子,把肥皂沫打得满头满脸都是。

我一看时机到了,就悄悄地把哥哥的盆拿走了。

哥哥揉回去后去洗脸,一追捧水,追捧了个空。

他忙碌去找,可以刚一睁眼,肥皂沫就杀死得他直流眼泪。

他像盲人摸路一样,东摸摸,西摸摸,好容易才摸起了毛巾,把眼一擦,可眼睛还是模糊的,就去找他的眼镜。

5、等她走近,我才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大大的,嘴角还带着笑。

上身着一件红色衣服,别着“苏州十中”的校微。

她保守地对我说道:“小妹妹,挤我的车吧!”说道着,她把自行车发推了过来。

6、二哥是卖海产品的,他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非常辛苦。

他个子不高,长相也不怎么太好,有时让人看了不像好人,但他卖的货下得快,周围的商贩都佩服他。

7、车厢里,一位娇小个儿的姑娘,依窗远眺。

她结实,铁人三项。

微微卷曲的黑发拢在脑后,扎成两绺,轻巧地垂挂着。

深红色的运动衫领子,悄悄地露出深蓝色的外套。

做作业时动作描写的作文素材

做作业时动作描写的作文素材

做作业时动作描写的作文素材段落一,笔尖的舞蹈。

哎哟,小明这手速可真快!笔尖在纸上跳起舞来,一串串字儿
像糖葫芦似的串起来。

看他那专注劲儿,连旁边小猫叫都不带理的。

段落二,卡壳的瞬间。

咦?小明这咋突然停下来了?眉头皱得跟小山似的,肯定是碰
到难题了。

他一会儿翻书,一会儿咬笔头,看来得费点儿劲儿才能
搞定。

段落三,灵机一动。

哈哈,小明眼睛一亮,看来是想到啥好主意了!他赶紧拿起笔,唰唰唰地写起来,看这样子,问题应该是解决了。

段落四,搞定啦!
搞定啦!小明一拍大腿,把作业本一合,满脸都是得意。

他瞅瞅自己的作业,嗯,不错不错,这下子可以放心玩去了!。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四篇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四篇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四篇描写人物动作作文篇一我的弟弟非常的调皮,我姥姥的腿又一瘸一拐的,走路非常不方便,但我的弟弟还是很调皮:跑过来,又跑过去,偶尔又撞我姥姥一下。

因为姥姥的腿一瘸一拐的,因此,她走路时看起来一上、一下、一上、一下。

一天,因为姥爷有事出去了,因此姥姥自己在家里面看着弟弟。

一会儿,弟弟搭完积木后要喝水,姥姥一瘸一拐的去给他倒水;一会儿,弟弟上完厕所后让姥姥去冲厕所,姥姥又一瘸一拐的去了;一会儿,弟弟又要出去玩,可是姥姥正在做饭没有时间陪弟弟出去玩,就说:“你自己先去玩吧!奶奶一会就下去。

”弟弟倒也没说什么,蹦蹦哒哒地跳下去了。

因为姥姥没有跟着弟弟,因此不放心,抽空闲忙的从厨房的窗户里往外瞅一眼······姥姥已经快70岁了,但她还是为自己的儿女子孙们操心,真不容易啊。

描写人物动作作文篇二海涛找到了麻雀窝后,就把电筒往腰里一别,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吭哧吭哧地往上爬。

爬到了麻雀窝前,他头一低,对我们说:“喂,看准了,准备接麻雀!”说完,就站在另一枝树杈上,直起身子。

不料,头正好碰到麻雀窝,把麻雀们吓惊了。

只听得窝里一阵蠕动声,接着,几只麻雀不顾一切地冲了出来,海涛一急,伸手一抓,才抓得一只。

他用手电筒往窝里一照,还剩下一只,大概因为挤不出来,叽叽喳喳地乱叫着。

海涛伸手一捉,又得一只,他用塑料袋装好,朝下一扔,正好扔在小胖面前,小胖高兴地捡起来,把麻雀从袋里掏出来,看着麻雀扑腾着,扇着翅膀,他高兴地叫:“真好玩儿,真好玩儿……”描写人物动作作文篇三男孩吃饭中午十二点,王小明的肚子已经饥肠辘辘了。

他悄悄的拿起勺子,紧紧地捏在手心里,怎么也不放开。

他的屁股慢慢浮上来,沉下去,身体半蹲着,眼睛四处张望,竖耳倾听着下课的铃声。

终于“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他伸好长脚,准备冲刺,老师终于说了一声下课,他焦急万分,一个箭步冲出教室,快速跑向食堂,大地被他那脚步声蹬得好像山崩地裂一样。

初中作文素材(描写人物动作的段落)

初中作文素材(描写人物动作的段落)

描写人物动作的段落1、我向前冲了几步,有力地一跳,那矫健而倒立的身影在空中迅速旋转着,又迅速落入了水中。

2、分好了队,我自然是两支队伍中最高的人,而且,我在投篮命中方面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和我一队的“同胞们”,自然都欢天喜地,喜不自胜。

3、我把鱼骨头一根一根地用牙齿咬,用手拨,总算啃掉了半个鱼头,一点鱼肉都没吃到。

4、我把游泳圈一甩,“扑通”一声跳进了奔腾的湘江,像小泥鳅似的游了起来。

5、我把拖把在水池里涮了又涮,再拧干,然后弯下腰,前腿弓起,后退绷着,“哼哧哼哧”拖起地来。

6、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7、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

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8、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

跑到终点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9、轻飘飘的一根针,在我手里好像很重很重似的,每缝一针都让我费很大的劲儿,刚缝了几针就累得我开始冒汗了。

10、我的双脚冻得冰冷,简直快麻木了,双脚不停地跺着。

11、我倒了盆水,先用毛巾湿湿脸,再打上香皂,用劲地抓呀、搓呀,不一会儿就满脸香皂沫了。

12、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

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阵旋风冲过终点。

13、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14、那是由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表演的转伞杂技。

节目开始了,只见一个小女子蹲下射,另一个女孩稳稳地踩在肩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泡坏了,灯泡坏了!”我们嚷嚷着。

何老师听见了,手提工具袋,扛着梯子上了楼。

他来到电灯下,把梯子靠墙放好,然后走到电灯开关下,一拉灯绳,灯泡果然没亮,他又拉了下灯绳。

接着,他移动梯子,对着电灯支稳,双手扶着梯撑,小心翼翼地一撑一撑地爬上去。

到了顶端,他抬起头,用右手扶着天花板,左手慢慢地拧着电灯泡,把电灯泡拧下来后,他又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新灯泡拧上去。

接着,他再一撑一撑地从梯子上爬下来。

走到开关处,拉了一下开关,电灯亮了,射出耀眼的光芒。

我们拍着手又嚷嚷起来:“噢,修好了!修好了!”何老师望着我们,笑着说:“你们这群小麻雀,就会嚷嚷,什么时候才会换灯泡呢!”〔评语〕怎样换灯泡?这段短文十分细致地描述了换灯泡的一系列的动作:提、扛、来到、放、走到、拉、移动、支、扶、爬、抬、拧、掏、望、笑等。

这十多个动词用得恰当,写了手、脚、眼的多种动作。

运白菜“开始运白菜啦!”同学们喊着,笑着,向白菜地里跑去。

抬的抬,抱的抱,丰收的菜田里一片欢声笑语。

我们班的劳动干将陈文锋同学挽起袖子,抱起几棵大白菜先码在一起,然后弯下腰去,伸开双臂,使劲抱起来,他脚下生风,嗖嗖嗖地向菜窑跑去。

王平同学身高力大,他挑着两只大筐,晃晃悠悠地奔向菜地,大喊一声:“收白菜的来啦!”同学们一窝蜂似的向他跑来,把一棵棵的大白菜码满了大筐,他猫下腰,猛一下挑起来了。

李风同学个子矮,抱着大白菜只顾往前,“扑嗒”一下,被土埂绊了一跤,白菜滚在地上,他赶忙站起来,掸掸身上的土,抱起白菜,噔噔噔地向前跑。

他怕摔坏白菜,把白菜举得高高的,脸上滚动着晶莹的汗珠。

田野里,到处是嘁嚓嘁嚓的脚步声,到处是银铃般的欢笑声。

运菜的队伍,就像一条条长龙,从菜地蜿蜒到了菜窑。

菜地里的菜消失了,菜窑里堆满了圆滚滚的大白菜。

〔评语〕这篇短文,在“运”字上大作文章,既写了群体——大家的“运”,又写了个体——几位同学的“运”。

这样,就把运菜的动作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地描绘起来了。

使我们不仅了解“运菜”的全貌,还知道运菜的具体动作。

洗菜我做完作业已十点多钟了,到厨房一看,菜还没洗。

我今天就帮妈妈洗菜吧!想到这里,我便动手干起来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白菜解开来,先用刀把菜根切去。

然后把一张张的菜叶剥下来。

黄的菜叶,我就把它放在一边;绿的菜叶,我就放在簸箕里。

我一棵棵地剥着。

突然,一条大青虫躺在一张叶子上,青青的身子,软绵绵、毛茸茸的。

我吓了一大跳,顺手把叶子扔掉了。

看着扔掉的菜叶,我又想:妈妈长年累月洗菜,不知要遇到多少这样的大青虫,要是都像我这样把菜扔掉,不知要浪费多少菜。

一条青虫有什么可怕的!我壮着胆子,鼓起勇气,从地上拾起那张菜叶,硬着头皮从叶子上抓住青虫,赶快扔到地上,一脚把它踩个稀巴烂。

这时,我真像打了胜仗一样高兴,又接着选菜了。

选完菜后,我再把装菜的簸箕,端到水池边,把每张菜叶两边洗干净,再把菜梗洗得雪白,然后把它整整齐齐地放在簸箕里。

〔评语〕这篇习作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小作者分两步写了洗菜的经过。

一是选菜,二是洗菜。

选菜的一系列动词如:“解开”、“切去”、“剥去”、“扔掉”、“拾起”、“抓住”、“踩”等用得确切,把自己见到大青虫,先怕后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包饺子妈妈擀面皮,我和爸爸包饺子。

妈妈擀的皮中间厚,边上薄,圆溜溜的。

我拿起饺皮,用筷子夹起馅,小心地放在饺皮儿上边,两手使劲一捏,只觉得黏黏糊糊,仔细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声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饺皮儿,馅冒了出来。

我赶紧“急救”,又拿起了一块饺皮儿,堵住破的地方。

可馅又从另一边冒了出来。

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饺皮儿裹住那一边,才算堵住了“漏洞”。

我终于用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

这时,爸爸已经包了五六个了。

我包的饺子排列在它们中间,挺着“将军肚”,真叫我不好意思。

〔评语〕有的同学叙述自己亲自做的一件事,往往用“不一会儿就做完了。

”一句话概括地叙述,内容空洞、干瘪。

这篇作文就不是这样写。

作者用“拿”、“夹”、“放”、“捏”、“挤”、“冒”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包饺子的过程,以及包得不好看的原因,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准确地使用动词,是写好人物动作的关键之一。

摊“黄菜”妈妈的拿手菜之一是摊“黄菜”。

每逢节假日或者有亲戚朋友来,妈妈总要露一手。

我拿定主意,要学学这道菜的做法。

妈妈说:“要学,先得看我怎么做。

”我目不转睛地看妈妈做摊黄菜。

她先坐上锅,哧的一声,划着火柴,打开煤气的开关,只听噗的一声,锅底下冒出了蓝色的火苗,均匀地舔着锅底。

接着,妈妈从竹篮里拿出四个白花花的大鸡蛋放在案板上。

这时,锅热了,她打开油瓶,慢慢地往锅里倒了一些油。

又从碗柜里拿出一个蓝边粗瓷碗放在案板上,一手攥着一个鸡蛋,撞了一下,咚地一声,蛋清蛋黄流到碗里。

她把四个鸡蛋都打在碗里,端起碗,另一只手拿起筷子,哗哗哗地搅打着碗里的鸡蛋,蛋清蛋黄都混在一起,黄澄澄的大半碗。

这时,锅里腾起油烟,放出一股刺鼻的油味,妈妈哗的一下把一碗鸡蛋都倒在锅里,又端起锅,倾斜着转了一圈,锅里的鸡蛋液凝固成一个金黄色的鸡蛋饼,坐在火上,一会儿又端起来,手腕一抖,鸡蛋饼翻了个个儿。

妈妈抄起铲子,叮叮叮敲了几下,一盘油汪汪、黄灿灿、香喷喷的摊黄菜出锅了。

这摊黄菜能不使人唾涎欲滴吗!下次,我该动手学着做了。

〔评语〕这篇《摊黄菜》,小作者写了多少个动作啊!看、坐、划、打开、冒出、舔、拿出、放在、倒、攥着、撞、流、端、搅、腾、放出、转、凝固、抖、抄、敲、翻……,由于细致地描写了动作,所以使人有现场感。

补车胎星期六下午,我到自行车铺去补内胎。

一位修车的老爷爷,把我的车高高挂起,接着他用撬板往瓦圈与外胎之间撬几下,轻而易举地扒开外胎,又用左手小心翼翼地把内胎抽出来。

充气之后,先把内胎放进一盆清亮的水里,只见水里咕噜咕噜直冒泡,老爷爷赶忙拿出车胎。

然后就用木锉把有洞的地方,有节奏地锉几下,那儿的皮子又变得薄薄的了。

他找来一块小小的内胎,剪成一个圆块,又锉了几下,随后把锉过的地方抹上了胶水,粘在有洞的地方。

老爷爷又把内胎放在水中试试,一点一点地移动,仔细检查,确信没有漏气的地方以后,这才放心地放进外胎里,把气打得足足的。

他站起身来,高兴地对我说:“没问题了,可以骑了。

”〔评语〕小作者的眼睛就像一架摄像机,把老爷爷修车的过程一一拍摄下来,然后按动作的先后顺序写出。

记叙富有层次,描写细致入微,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拉面“卖拉面了,卖拉面了。

”一阵悦耳的叫卖声吸引了我。

于是我拉着妈妈爸爸来到“佳兴商场”门前的拉面摊前。

只见拉面师傅头戴白帽,腰系白围裙,双手拿着面团反复揉着。

面和好了,拉面师傅把面团揪啊揪的,揪成一米长,用刀切成几段。

接着,只见拉面师傅双手拿起一段面上下颤动着,越颤越长,越颤越快,面长得快要拖地了,拉面师傅把面的两头合在一起继续颤动着。

经过反复许多次拽拉,面团不见了,变成了无数根细丝般的面条。

最后,拉面师傅把面条放在白面粉上轻轻地滚来滚去,面条全沾上了干面,用刀切去两头,拉面就做成了。

〔评语〕要写好人物,就必须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人物的动作。

本文的小作者就是对拉面师傅进行了细致现察,抓住了人物主要的特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了动词,使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活力。

捉蛐蛐我蹑手蹑脚地顺着叫声寻找着。

突然,一个东西一蹦,钻到了墙边的砖缝中,又继续叫了起来。

我连忙打开了手电筒一照,啊!好大的蛐蛐呀!你看它,两根触须微微抖动,两只后腿强健有力,叫的时候,它那只小肚子忽闪忽闪的,好像在使劲呢。

我刚走近,它就跳到附近的碎砖堆里。

我轻轻地把砖扒开,两手拢成喇叭形,慢慢弓下身,心想:这下你可跑不了了。

谁知一扑竟没扑着,蛐蛐顺着手边又蹦到了墙根处。

我也追近墙根,那蛐蛐似乎知道了我在捉它,索性转身逃进了一个小洞里,再也不出来了。

我焦急地等着,却始终不见动静。

唉,怎么才能捉住它呢?突然,我急中生智,忙向屋里喊道:“小弟!拿杯水来!”一回头,小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蹲在身边,他听了赶忙起身向屋里跑去。

我把水小心地对着洞口倒去,吓,这下可灵了。

只见蛐蛐浑身湿漉漉的,一下子从我眼前跳了出来。

就在它还没站稳的当儿,我看准了,一扑,终于捉住了它。

小东西在手心还一个劲儿地蹬腿哩,我忙把它扣进玻璃瓶。

这时,我那高兴的劲儿就甭提了!心想,捉住你可真不易啊!还得动动脑筋呢。

灯下,我举起瓶子仔细看,那只蛐蛐竖起两只翅膀,立起两根触须,翘起两条后腿,盯着我,好像要和我大干一仗!我自言自语地说:“好样儿的,待我再俘虏一只你的伙伴,你有劲与它较量吧!”凑在我身旁的小弟弟好奇地看着我,我们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评语〕本文的小作者把捉蛐蛐的经过和乐趣,写得活灵活现。

这说明他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对捉蛐蛐的过程:发现——寻找——智擒——乐趣,观察得全面,体验得深刻。

这样,就能抓住富有特征的情节,进行细致地描写。

拦车一位老奶奶被车撞倒了,爸爸拦车救人。

忽然,一辆夏利车停在爸爸身边,爸爸向司机说明情况,那司机摇摇头,“噌”的一声开着车跑了。

人群里发出一阵埋怨声。

爸爸仍然伸出双手,像一个“大”字,站在马路中央拦截着汽车。

一辆黑色的“切诺基”停了下来,爸爸说明情况,那司机从车窗里探出头来,说:“快上车”!爸爸急忙挤进人群,对肇事司机说:“快抬人上车”!那司机好像从睡梦中惊醒了一样,急忙弯下腰去抬老奶奶。

爸爸也跪下身,双手紧抱住老奶奶,那司机抬着奶奶的双脚,一步一挨地向“切诺基”车走去。

到车门口,爸爸侧过身,双腿跪在车厢内,小心地把老奶奶放在后车座上。

看此情景,肇事司机连连说:“多谢你的帮助”!爸爸把手一挥,说:“救人要紧,赶快去医院吧”!汽车喇叭长鸣,向医院驶去。

〔评语〕这篇片段作文写的是爸爸为抢救被车撞倒的老奶奶,拦车送往医院的事。

为了展现爸爸助人为乐的精神,小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动作。

当汽车停下后,爸爸“跪”下身,双手紧“抱”老奶奶。

一个“跪”字,一个“抱”字,写出爸爸救人心切,又小心翼翼的心情。

读后给人留下身临其境之感。

扎小辫星期天到了。

这天早晨,我拿着心爱的红绸子来到关叔叔家,要给兰兰扎小辫。

兰兰见我来了,就高兴地站到我跟前。

我命令似地让兰兰闭上眼睛。

然后,解开皮筋,让辫子松散下来。

我右手拿着梳子,一下一下,慢慢地把兰兰那乌黑的头发梳开,再用皮筋扎紧,这才取出红绸子,左一绕,右一绕,扎上了两只蝴蝶结。

“兰兰,别睁眼。

”我把她领到立柜镜子前面。

“兰兰,快睁眼看看,多漂亮呀!”随着我的喊声,兰兰慢慢睁开眼睛,从镜子里一下看到了我给她扎的两个红绸子蝴蝶结。

她高兴地左瞧瞧,右看看,然后一下子扑到了我的怀里。

〔评语〕描写动作,可以分步写出。

分步写出,就是一件事分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然后一步一步地叙述出来。

这篇作文写的是扎小辫,是分四步叙述的:先写让兰兰站到跟前;接着写解开皮筋,松散头发;然后拿着梳子梳理,用皮筋扎紧;最后写取出红绸子,扎蝴蝶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