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设计

合集下载

字体设计基本知识

字体设计基本知识

字体设计基本知识
字体设计是指通过调整字形的形状、大小、间距等元素,来创造出一种具有美感、易读性及风格特点的字体。

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字形:字形是字体设计的基本单位,指的是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字符的形状。

一个字体包含多个字形,每个字形都要具有一致的风格和比例。

2. 字重和字型:字重指字体的粗细程度,字型指字体的风格。

常见的字重有细体、正常体、粗体等,常见的字型有楷体、宋体、黑体等。

字重和字型的选择会影响字体的整体效果和视觉感受。

3. 字形比例:字体设计需要考虑字形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保持整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字形比例的调整可以改变字体的整体形态,影响字体的视觉效果。

4. 字间距和行间距:字间距指的是字符之间的间距,行间距指的是行与行之间的间距。

合适的字间距和行间距能够让文字更易读,而过大或过小的间距会影响文字的连贯性和美感。

5. 字体的适用性:不同的场景和用途需要不同的字体设计。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字体需要能够配合图像和布局,呈现出整体的美感;在网页设计中,字体需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适配性。

字体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需要结合各种设计原则和技术,以及对观众的需求和喜好进行综合考虑。

《字体设计》教案

《字体设计》教案

第一章 字体设计概述课程内容:字体的形成、发展,类别、字体意义:字体的形成、发展,类别、字体意义课程时间:1课时课时教学目的:通过讲授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通过讲授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字体设计的形成和发展,字体设计的形成和发展,字体设计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字体的认识字体的发展历史,明确字体学习的意义。

发展历史,明确字体学习的意义。

教学重点:字体设计的创意方法及设计应用:字体设计的创意方法及设计应用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及多媒体课件:理论讲授及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第一节 文字的形成大约在公元前七八年千年左右,从农业的发展到定居生活的交流,促进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

1、最早: 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古代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最早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

————它标志着人类利用抽象的符号记录事件和思想的开端。

形文字。

————它标志着人类利用抽象的符号记录事件和思想的开端。

2、古埃及文字:(1)、以图形为核心的象形文字。

、以图形为核心的象形文字。

(2)、发明和采用拼音字母,并把拼音字母与象形文字合用。

如秃鹰代表A 字,蜜蜂代表B 字,它们同时又代表着A 字鹰和B 字蜜蜂。

象开化和拼音化混合使用是古埃及时期重要的文字表现方式。

混合使用是古埃及时期重要的文字表现方式。

3、中国:早在新器时代的一些陶器上,已经具有类似符号文字的图形。

中文造字的三种基本方法在周代形成。

三种基本方法在周代形成。

小结:人类最早的文字基本上包括上三种类型。

即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因此,西方字母的发明和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书面传达的方式,提高了人们掌握文字的速度和时间,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 文字的模式及意义一、文字的三种模式:1、符号文字远古时期,人类为了记住某事某物而不被遗忘记,就在腰间系的绳子上打一结,它是文字未产生前用以记述事物的一种传记行为。

《字体设计教案》word版

《字体设计教案》word版

《字体设计教案》word版字体设计教案一、字体设计介绍字体设计是一种类似于把文字构造成一幅艺术作品的设计形式,利用图形设计工具,把字符变成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文字,可以拼接少量字形构成字体,然后再经过处理应用到文字布局、印刷、设计、排版、互联网等不同的环境中。

二、字体设计流程1、构思:设计者根据客户的需求,针对字体设计的主题,加以构思,确定字体设计的基调和风格。

2、调研:调研字体设计的存在状态,探究字体设计的设计和应用要求,明确字体的使用方式。

3、绘画:根据构思和调研,分析和发掘准备开始绘画和草图,完成文字和字形的绘画工作。

4、拼音处理:根据项目需求,对字体进行拼音处理,增强文字在排版中的韵味和艺术感。

5、测试:将字体进行清理微调,并对字体进行严格的测试,以检查字体是否符合要求。

6、发布:字体完成测试之后,可以发布字体成品,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

三、字体设计步骤1、准备:设计者需要准备可行的文字设计草图,包括字体的样式、字距、上下行比、字体设计的框架和字体设计的表达目标等,以及其他一些准备素材。

2、策划:根据文字设计草图,策划字体设计的形式,明确字体设计的共同特征和要素,辅以设计要素、形式规律、基本技法,进行文字设计的组合与搭配。

3、完成:把文字设计的素材组合在一起,按照策划的构想,完成字体设计。

4、调整:对完成的字体设计进行详细检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保证设计成品的完美完成。

5、发布:将字体设计完成后,再发布出去,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四、字体设计注意事项1、选材要求:在选择字体设计的素材时,要优先选择原创材料,以保证设。

字体设计教学大纲

字体设计教学大纲

《字体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1、课程性质:字体设计是艺术设计装潢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2、设置目的:字体设计又叫文字造型或美术字,主要研究字体笔画、结构、性格、编排、内容与字体、字体与图形之间关系等。

字体设计教学运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探讨字体设计的方法和规律。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该课程涉及到《平面构成》《基础图案》的相关知识,是《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装设计》《广告设计》《ci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的重要基础,并产生直接影响。

4、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外文基本字体的书写方法及创意字体设计的基本规律,能够根据文字内容独立完成字体创意绘写的全过程;了解字体与版式编排的基本方法;会运用字体设计简单的平面物,如标语、店面、海报、招贴等,使所学知识在相关课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字体设计能力,解决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5、学时分配:该课程以《中文字体设计》与《字体的应用》两单元为学习重点,其中《中文字体创意》部分为核心,具体课时分配如下:字体设计课程总学时为96学时,周学时为16学时,共计6周。

在第四学期学习。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该课程作为设计手段须下功夫掌握它,同时作为审美的修养重视它。

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认识字体设计的重要性,消除学生对电脑的依赖心,培养学生对字体设计的兴趣。

2、该课程简要介绍汉字的演变,基本字体的书写规律,进行字体的练习和以字为主的标题等专用字体的练习,运用平面构成的原理对字体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3、教师必须全面了解该课程的结构与重点,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字体设计能力,专业知识全面,能够随时将字体设计与相关课程链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上运用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字体设计的要领;在教学手段上采取理论讲授、课堂示范、作业点评、作品欣赏等形式。

并根据学生对本节课具体掌握情况具体指导,使他们尽快掌握难点。

什么是字体设计

什么是字体设计

什么是字体设计?标准字体是指经过设计的专用以表现企业名称或品牌的字体。

故标准字体设计,包括企业名称标准字和品牌标准字的设计。

标准字体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基本要素之一,应用广泛,常与标志联系在一起,具有明确的说明性,可直接将企业或品牌传达给观众,与视觉、听觉同步传递信息,强化企业形象与品牌的诉求力,其设计的重要性与标志具有同等重要性。

经过精心设计的标准字体与普通印刷字体的差异性在于,除了外观造型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据企业或品牌的个性而设计的,对策划的形态、粗细、字间的连接与配置,统一的造型等,都作了细致严谨的规划,比普通字体相比更美观,更具特色。

在实施企业形象战略中,许多企业和品牌名称趋于同一性,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的字体标志设计,已形成新的趋势。

企业名称和标志统一,虽然只有一个设计要素,却具备了两种功能,达到视觉和听觉同步传达信息的效果。

标准字体的设计可划分为书法标准字体、装饰标准字体和英文标准字体的设计。

(一)书法标准字体设计书法是我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汉字表现艺术的主要形式,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主用政坛要人、社会名流及书法家的题字,作企业名称或品牌标准字体,比如: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健力宝等。

有些设计师尝试设计书法字体作为品牌名称,有特定的视觉效果,活泼、新颖、画面富有变化。

但是,书法字体也会给视觉系统设计带来一定困难。

首先是与商标图案相配的协调性问题,其次是是否便于迅速识别。

书法字体设计,是相对标准印刷字体而言,设计形式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针对名人题字进行调整编排,如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标准率体。

另一种是设计书法体或者说是装饰性的书法体,是为了突出视觉个性,特意描绘的字体,这种字体是以书法技巧为基础而设计的,介于书法和描绘之间。

(二)装饰字体设计装饰字体在视觉识别系统中,具有美观大方,便于阅读和识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海尔,科龙的中文标准字体即属于这类装饰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教学教案(全)

字体设计教学教案(全)

光影与透视
利用光影和透视原理,营造字体的三 维效果和空间感。
色彩与质感
运用色彩和质感的表现手法,增强字 体的视觉层次感和立体感。
实例演示
经典字体解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字体,分 析其设计理念和造型特点。
创意字体设计
展示创意字体的设计过程,包括 灵感来源、设计构思、实现方法
等。
字体应用案例
呈现字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如品牌标识、海报设计、包装
广告宣传
创意字体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 ,传达广告信息,提高宣传效 果。
包装设计
创意字体在包装设计中能够突 出产品特点,提升产品附加值 。
书籍装帧
创意字体在书籍装帧中能够营 造特定的阅读氛围,增强读者
阅读体验。
学生作品展示及点评
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设计的创意字体作品, 包括设计理念、创意构思、表现 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手写字体
装饰字体
模仿手写效果,具有个性化和亲切感。适 合用于海报、宣传册等需要突出个性的设 计。
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适合用于海报、标题等需要吸引注意力的场 合。
设计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04
可读性
保证字体的清晰易读,避免使 用过于花哨或难以辨认的字体

一致性
保持字体风格的一致,避免在 同一设计中使用多种不同风格
讲解字体设计的结构原则 ,如平衡、对称、对比等 。
造型方法与技巧
笔画造型
探讨笔画的变化与组合, 创造独特的字体风格。
部首造型
通过改变或夸张部首的形 状,增强字体的视觉冲击 力。
创意造型
运用创意元素和图形,与 字体结构相融合,打造富 有个性的字体。

字体设计的概念和体系

字体设计的概念和体系

字体设计的概念和体系
字体设计是指对字形、字体结构、字体特征、字体风格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调整,使得字体具有美观、易读、适用性强等特点。

字体设计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字形设计:字形是字体的基本构成要素,字形设计涵盖了字的形态、笔画结构、线条流畅度等方面的设计。

在字形设计中,需要考虑字的整体平衡、线宽比例、笔画的粗细、曲线的流畅度等因素,以确保字形的美观和易读性。

2. 字体结构设计:字体结构是指字形之间的组织关系和排列方式。

字体结构设计考虑了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字体的行距、字体的大小等因素,以保证整个字体在排版时能够合理组织和呈现。

3. 字体特征设计:字体特征包括字体的形态、风格、特点等方面。

在字体特征设计中,需要考虑字体的整体风格,如简约风格、装饰性风格、手写风格等,以及每个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独特特征。

4. 字体风格设计:字体风格是指字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定风格和情感。

字体风格设计涵盖了字体的整体气质、风格表达等方面,如正式、朴素、时尚、古典等不同的风格。

字体设计的概念和体系综合考虑了字形、字体结构、字体特征和字体风格等方面的设计要素,通过合理的调整和组织,使得字体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时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观赏性。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字体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培养学生掌握中、外文字基本字体的书写方法及创意字体设计的基本规律,能够根据文字内容及项目要求独立完成字体的创意设计与制作。

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广告设计师技能鉴定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

本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其先行课程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基础》、《图形创意》。

后续课程为《招贴设计》、《版式设计》、《网页设计》、《项目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字体设计的概念。

2.掌握字体设计的功能。

3.了解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4.掌握字体的分类与特点。

(二)能力目标1.掌握文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2.掌握汉字、字母的基本结构及字体设计的表现技巧。

3.掌握组合文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4.能够根据设计内容进行自体的组合设计。

(三)素质目标1.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

2.形成踏实耐心、严谨精细的作风。

3.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4.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调控自身心理情趣,进行有效地自我控制和疏导。

三、参考学时56学时四、课程学分3.5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精心设计了字体设计技巧的学习型任务及字体设计的操作训练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成为主体,以完成项目任务作为主要的途径,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教师为主导,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导航者。

3.“分组实训”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综合项目的训练。

4.“案例讨论”教学法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就案例提出相关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融入到问题之中,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评价方法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所占比例分别是60%和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体设计》教案第一章.字体设计概述一、字体设计的概念和功能价值1、字体设计的定义:文字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设计元素,是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理论基础指导下的的一门实用而基本的应用设计。

涉及到字体的造型、色彩的搭配、字间和行间的编排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字体设计的功能和意义字体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美观,而是为了从抽象和形象两个方面更好的传达信息。

在当代社会,字体设计广泛运用于广告、书籍、包装、网络、会展、电影、多媒体等设计种类当中,字体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因此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字体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广告设计2、书籍装帧设计、3、包装设计、4、网页设计、5、会展设计、6、电影广告设计、7、多媒体设计三、早期的文字和文字的发展(一)、世界上最古老三种文字1、早期文字的产生:人类早期字符的产生演变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只有视觉意义的图画文字。

这种图画文字或符号,通常会比较完整的描述物象。

这一阶段,人们根据自己所能见到的物象,直接在地上或其他材质上,用十分简单的工具,描述物象实景,以便使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人能够看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无论作什么努力,这些符号的痕迹肯定是无法“考证”的。

因为那时的人们,只是想表达自己当时的意思,并没有想到给后人留下“物证”,更不可能有照相、录相、记录技术。

第二步:有视觉意义和简单发音讯号的象形符号。

它仅描述物象的主要特征,现在还能看到的纳西文字,以及在美洲发现的玛雅文字,就带有这个特征。

比如,画羊,只画羊角;画手,只画五指;画脚,只画脚趾;画房子,只画轮廓;画人,只画站立张开四肢的样子等。

这时的人们,通常会用不十分确切的“读音”称呼这个符号,直到多数人能够发出差不多的“音”时,这个符号便有了自己的“称呼”了,也就具备了原始的形声字特征了。

第三步:同时兼有视觉效果和明确读音的形声字。

最初是以不规则、不稳定的线条或粗糙符号,抽象描述物象,并且按照约定的发音或读音在人群中进行交流与使用。

后来,所使用的线条或符号越来越趋于规范与统一。

早期的岩画文字、楔形文字,属于这个阶段的文字。

在汉字领域,因为发展的迅速与快速,直到目前,人们能发现最早的方块字史料,也只有甲骨文、或陶文、或金文了。

但甲骨文、陶文、金文已经远远先进于这一阶段的文字。

第四步:规范字符时期的“大分裂”。

即是说,在字符走向比较规范的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先后形成了两个差异很大的发展方向:一个方向以原始字符为字根,继续沿着“视觉特征为主”的象形文字方向发展,形成以汉字(方块字)为主体的视觉文字体系;另一个方向是从原始字符中抽象出一些比较有特色、有明确代表意义的有限字符,作为基本字符,开辟出一条以读音和听觉为主要特征的“字符拼写”道路,形成了以拉丁字母等为主要特色的“拼音文字”。

曾经一些有意沿着“象形文字发展”的古老民族,因为外来势力的彻底入侵而彻底消亡了,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印第安人、古美洲等。

同时,正因为华夏文明、中原文化、黄河文明的崛起与强大,汉字即方块字才得以完全的保留下来,并且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在字根与笔划的组合过程中,已经发展为十分庞大的“汉字世界”,也才能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得以顺利、持续走向今天,并且依旧保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不难预测,因为汉字的视觉特征、单音节、延续思维等特点,必将承担着未来人类主体文字的历史重任!以字根和笔划为基本特色的形声字,汉字是唯一的完整代表。

这种文字,不仅保留了视觉功能和发音效果、而且在后世的造字、用字、精简、规范、整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现着人类自始至终的思维脉络。

因此,说汉字即方块字,是至今一直沿用、而且发展最为完善、完美、实用的唯一原始文字,并不为过。

在方块字的基础上,因造假夹注而产生了日本文字、因造字喃而产生了越南文字,因用方块拼音而产生了朝鲜文字和韩国文字、因借用或仿造而形成了我国多个少数民数(如水族、白族、纳西族、布依族等)的文字。

口头语言——结绳记事——图画符号——初期的简单文字2、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埃及尼罗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被看做早期文明的起源,历史上最早的三种文字就产生于这三个地区:⑴、5500年前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

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

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

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得起火烧。

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一千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

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几十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⑵、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古代埃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古埃及人就以其聪明才智创造了文字,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约公元前3500年,埃及先人为了记事的需要,便发明了最初的文字。

这种文字是由原始的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可见于当时埃及的一些陶器、印章、石片和骨片上,多是古埃及人用简单的笔划形象地描绘下来的图形和符号。

这种图画文字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象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产生之初,凡任何一种能画得出的物体都可用该物的图形表示,如画一圆圈中加一点表示“太阳”;画三条波浪线表示“水”,这就是表意符号。

表意符号也可表示具体的动作,如表示“吃”,就画一个人把手放在嘴里;表示“走”,就画一前一后迈开的双腿。

表意符号还可表达出图形的引申义。

例如,圆圈中加一点不仅表示“太阳”,而且进一步引申为“白天”、“日光”等意;“吃”的动作符号,也表示“想”、“饥饿”、“说话”、“热爱”等意思。

对于一些难以用具体图形表达的抽象概念,则采用引申和表意相结合的办法。

例如,“真理”是用一根鸵鸟羽毛的图形来表示,因为鸵鸟两翼羽毛的长短是一样的;“年”则是用棕榈树枝的图形来表示,这是由于古埃及人观察到棕榈树一年只长出12杈树枝的缘故。

象形文字的进一步发展,便有了表音符号。

表音符号是由部分表意符号转化而来,它们原本是表意的,后用于表音,就失去了原来图形的含义,变成了纯粹的发音符号。

例如,画一张嘴表示r音,画一只脚表示b音,嘴和脚的图形都放弃了自身含义而被赋予一定的声音,分别表示辅音r和b。

埃及象形文字中的表音符号,有24个单辅音(一音一符)、大批双辅音(两音一符)和三辅音(三音一符)符号,并以24个单辅音最为常用。

⑶、3300年前殷商时期中国人创造的甲骨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

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

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载汉语的文字体系了。

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

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

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

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

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二)、东西方文字的发展1、拉丁字体的发展:⑴、受埃及文字的影响,荷马时期,古希腊产生了字母符号,并逐渐发展成熟;到古罗马时期,将古希腊文字完善改进,形成了最为理想、完美、成熟的古代字体形式——古罗马体。

古罗马体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装饰线,也就影响以后所形成的庞大体系——饰线体。

同时,人们为了能在羊皮纸上快速书写,也产生了手写体。

⑵、公元4世纪到7世纪,产生了能够快速书写的曲线体——安设尔体和法国的卡罗琳小写体。

这些字体流畅美观,对后来的欧洲文字影响深远。

⑶、12世纪中后期,受耸立向上的歌特式建筑影响,产生了歌特体,装饰花哨,一直延续到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

⑷、16世纪,活字印刷的发明和盛行,对字母的笔形要求更加规范,开创了拉丁字母的新风格。

主要字体有托利设计的字体和罗伯特·艾斯坦纳设计的美术字母体系。

⑸、11世纪,阿拉伯数字从印度传入欧洲。

⑹、18世纪,洛可可风格盛行,字体多采用华丽的书法体系,花体字成为当时的流行字体。

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后,产生了现代罗马体。

⑻、19世纪工业革命极大发展,新的印刷技术导致新的字体出现。

英国当时在字体设计上有几个比较突出的表现:一是以卡斯伦为核心的的一系列简明典雅的新字体系列。

另一个则是从古典字体中提炼改造出来字体,如“埃及体”。

⑼、20世纪,无装饰线体开始广泛运用,英国人创造的“时报新罗马体”结合罗马体和现代字体的基本视觉要素,典雅、传统又现代,成为20世纪最活跃的字体之一。

⑽、20世纪50年代,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标准体”兴起。

⑾、60年代美国的字体设计。

2、汉字的演变: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