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物理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A.双手摩擦能生热B.烧水时水温升高C.锯木材锯子发烫D.钻木取火【答案】B【解析】解: A.搓手取暖时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A错误;B.用煤气烧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 B正确;C.锯木头时锯和木头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锯条温度升高,所以锯条发热,此过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C错误;D.古代的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D错误.故选: B.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B. 一块0\^circ C 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C.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D.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答案】D【解析】解:A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因为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circ C 的冰仍具有内能,故B错误.C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作为冷却剂.故C错误.D、对物体做功或吸收热量,都能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故选D.3.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B. 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乙液体升高的温度多C.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A 、升高相同温度时,甲需要的时间较短,乙需要的时间较长,也就是甲需要的热量较少,乙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
【物理】扬州市中考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扬州市中考物理内能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 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C. 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答案】 D【解析】【解答】A.物体的内能增大,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功,可能是热传递,A不符合题意;B.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C.物体的温度反应组成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不能说热量多,C不符合题意;D.内能是物体内左右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内能是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影响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
2.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103J/(kg•℃)物质水酒精煤油水银冰砂石铝铜比热容4.22.4 2.10.142.10.920.880.39B. 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2.1×103JC.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答案】 D【解析】【解答】解:A、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冰比水银的比热容大。
A不符合题意;B、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1kg冰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1×103J.B不符合题意;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根据公式△t=知,煤油的温度变化大。
C 不符合题意;D、由表中数据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铜。
质量相等的铜和铝,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Q=cm△t知,铝吸收的热量多。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表格数据,利用吸热公式Q=cm△t分析理解.3.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
扬州市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所举的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冬天双手摩擦生热取暖B.用电水壶给水加热C.衣服在阳光下暴晒升温D.火箭起飞加速升空2.有一种压电塑料薄膜,在压力作用下表面会产生电压,若将它用在微型扬声器或话筒上,可将电信号转化为发声振动,或将发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另外,当它受热时还会产生电流,可用来制作火警预警装置,以上信息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内能转化为化学能C.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内能转化为电能3.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热值为4.6×107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越大,煤油的比热容越大B.质量越大,煤油的热值越大C.1kg煤油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6×107J的热量D.完全燃烧1kg煤油可放出4.6×107J的热量4.下列关于热和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B.古人“钻木取火”,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D.内燃机在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5.实验室里的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B.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C.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一半D.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一半,热值不变6.以下现象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A.启动汽车发动机,汽车向前开B.利用电饭煲烧饭C.利用太阳能电池给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供电 D.试管中的冷水放入热水中变热7.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甲:抱热水袋取暖乙:冰熔化丙:丁:冬天搓手取暖A.甲图: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B.乙图: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集的演示实验与热机的如图冲程原理相同,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丁图: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温度若保持不变,其内能可能会改变B.一个物体如果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会升高C.某种燃料的热值越大,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D.1千克燃料用去一半,剩下的燃料热值及比热容均减半9.如图所示,是小普同学跟爷爷学习气功的四个基本动作,由此他联想到热机的四个冲程,以下与排气冲程最相似的是()A.鼻孔吸气B.气沉丹田C.排山倒海D.打完收工10.图1为注射器,小芳迅速下压活塞,注射器内的封闭气体温度升高,接着松开手,活塞上升,注射器内的封闭气体温度下降,则()A.活塞下压时,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气体的内能B.由于活塞和筒壁之间存在摩擦,最终活塞静止时,活塞高度一定低于下压前的高度C.活塞上升时的能量转化与题图2甲相同D.活塞上升时封闭气体的分子动能减小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的热值比柴油的热值大,完全燃烧时比柴油产生的热量多B.用锯条锯木头时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13.关于四冲程内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做功两次B.若转速为4800 r/min,则1 s完成80个冲程C.进气门和排气门既不能同时关闭,也不能同时打开D.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14.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燃料的热值B.使用热值更大的燃料,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C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D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就越大15.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的动能越大,内能就越大B .水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我市冬天的“暖气”输送用水做介质,是因为水比热容大二、填空题16.“六冲程引擎”曾被《大众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
江苏扬州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章内能的应用测试题(含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提高汽油机效率最有效的做法是()A.减小机械间的摩擦B.把火花塞改为喷油嘴C.加大进入汽缸的油量D.改烧热值更高的氢气2.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1kg酒精比1g酒精的热值大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冬日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4.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机效率不能达到100%B.一般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提高热机的效率C.热机的效率越高,在输出同样功的情况下,消耗燃料越少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的热值比柴油的热值大,完全燃烧时比柴油产生的热量多B.用锯条锯木头时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7.有关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只要汽油机汽缸内的汽油完全燃烧,热机的效率就可以达到100%C.汽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汽缸顶部有火花塞D.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8.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质量不变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9.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高B.热机的效率越高,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消耗的能量越多C.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D.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10.关于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气冲程,吸入的成分只有汽油B.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冲程,当转速是1800r/min,1秒钟完成30个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废气带走了大部分的能量。
初三物理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附答案)

苏科版初三物理单元测试(机械能和内能)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轨道ABC光滑,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末端,小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撞击弹簧后又将沿水平轨道返回,接着滚上斜面。
在这整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的情况是()A、重力势能→动能→重力势能B、动能→弹性势能→动能C、动能→势能→动能→势能→动能D、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2、下列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A、直升飞机匀速上升B、人骑车匀速下桥C、火车徐徐进站D、将小球向上抛出,小球在上升阶段3、煤油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油比酒精含有的热量多B、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煤油放出的热量要多些C、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利用煤油刚好能烧开一壶水,那么利用酒精则不能烧开这壶水(效率相同条件下)D、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就越大4、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B、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C、山芋在炉膛内烤熟D、烧开水时蒸汽将壶盖项起5、下列给出的事实中,物体的机械能增加的是()A、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B、载重汽车沿斜坡向下匀速行驶C、电梯由楼底加速上升D、列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6、有质量和形状均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较长时间,取出后立即放在0℃的大冰块上,能使冰块熔化较多的金属块应具有()A、较大的体积B、较大的密度C、较大的比热容D、较高的熔点7、在热传递过程中,被传递的是()A、质量B、温度C、比热容D、能量8、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同,甲的密度是乙的3倍,乙的比热容是甲的1/3,若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A、1:9B、3:1C、9:1D、1:1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铁、铝三种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终温的高低是(c c c >>铝铜铁)( )A 、铜最低B 、铁最低C 、铝最低D 、都相同 10、100g 热水和50g 冷水混合后(不考虑热量损失),则( ) A 、热水降低的温度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B 、热水降低的温度小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C 、热水降低的温度大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D 、热水放出的热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热量11、对盛水试管加热使水沸腾,不一会儿水蒸气会把原先塞住管口的软木塞冲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克服摩擦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 、压缩气体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 、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 、水蒸气的重力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12、一块金属温度从30℃上升到50℃,吸收的热量为1Q ,温度从90℃降低到70℃,放出的热量为2Q ,则( )A 、12Q Q >B 、12Q Q <C 、12Q Q =D 、无法比较 13、汽油机工作过程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14、铜的比热容是酒精的1/6,取铜块质量为酒精的6倍,设初温相同,使它们分别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把铜块放入酒精中,则( )A 、铜块向酒精传热B 、酒精向铜块传热C 、它们之间不发和热传递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5、有关四冲程内燃机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工作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效率可以大于1C 、工作开始时要靠外力启动D 、每一个工作循环,燃气只做功一次二、填空题16、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专项习题】扬州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测试题(解析版)

【专项习题】扬州中考物理内能的利用测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汽车里面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正确使用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C.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D. 司机用力踩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答案】A【解析】【解答】解:A、汽油机在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将燃料燃烧释放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不正确;B、当汽车突然停止,司机和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冲出车外发生事故,正确使用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故B正确;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迅速吸收热量,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故C正确;B、用力踩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D正确.故选A.【分析】(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有些惯性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3)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南海海底蕴藏有丰富的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状天燃气水合物资源,能源总量达全国石油总量的 1/2,燃烧 1m3 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 164m3 天然气相当,则“可燃冰”()A. 具有较高的内能B. 具有较高的化学能C. 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D. 没点燃时只能具有化学能【答案】B【解析】【解答】AC、如何物体在如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AC不符合题意;B.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燃烧1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天然气释放的能量相当,由此可判断“可燃冰”具有很高的热值,即“可燃冰”具有很高的化学能,B 符合题意;D.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燃料在没点燃时即具有内能也具有化学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2)燃料的燃烧过程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可燃冰”燃烧时可以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即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砖木取火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电动机在通电转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点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 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D【解析】【解答】解:A、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错误;B、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C、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点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错误;D、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消耗化学能,得到内能,内燃机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正确;故选:D.【分析】(1)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4)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消耗化学能,得到内能,内燃机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B.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C. 汽油机消耗的汽油可循环使用,是取之不尽的能源D. 热机的使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答案】 A【解析】【解答】解:A. 为使冷却效果好,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故A正确;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B错;C.汽油是一次能源,不能循环使用,故C错;D.热机的使用加重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故D错。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 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C.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 电能可以使灯泡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动地转化为电能【答案】B【解析】解: A .内能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故 A错误;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功,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燃气的内能减少,故 B正确;C .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热汤的温度高,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 C错误;D.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而这些内能无法自动地转化为电能,是因为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性的,故 D错误.故选 B.2.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塞子的机械能减少B. 将乙图装置的玻璃板抽去,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大C. 往丙图瓶中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大D. 丁图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增大【答案】D【解析】解: A.甲图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塞子的机械能增大,故 A错误;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B 错误;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对塞子做功,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故 C错误;D.丁图下压活塞,活塞对管内空气做功,管内空气内能增大,故 D正确.故选 D.3.笔记本电脑发热会影响使用寿命。
【单元练】江苏省扬州中学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四冲程柴油机的转数是960r/min,那么它每秒对外做功的次数是()A.8次B.16次C.480次D.960次A解析:A由题意知,柴油机每秒的转数960r16r/s60s而飞轮每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所以此柴油机每秒对外做功8次。
故选A。
2.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的装置是研究不同物质的热值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装置实验时,需要保持加热时间相同B.甲、乙两装置中液体升高的温度越高,燃料的热值越大C.甲、乙两装置实验时,不需要保持液体质量相同D.甲、乙两装置实验时,不需要保持燃料质量相同B解析:B研究不同物质的热值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燃料的质量相同;为了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要用不同的燃料,应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液体升高的温度越高,燃料的热值越大。
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燃料的加热时间相同,一定要让两种液体完全燃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试管内的高温高压水蒸气从玻璃管中喷出,使小叶轮转动,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相同的是汽油机的()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C解析:C试管内的高温高压水蒸气从玻璃管中喷出,水蒸气具有内能,水蒸气使小叶轮转动,小叶轮的机械能变大,这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小叶轮的机械能;而汽油机的四冲程中,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没有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那么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相同的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故选C。
4.图示是甲、乙两台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及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甲汽油机更换成乙汽油机,机械效率将减小B.若将甲汽油机更换成乙汽油机,尾气带走的能量将减小C.甲、乙汽油机尾气带走的能量占所有损失能量的比例最大D.甲、乙汽油机摩擦损失的能量相同C解析:CA.题图中,对外做功的能量所占比例表示汽油机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物理内能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三物理 内能 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______;(2)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______相同;(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C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J/(kg•°C )。
【答案】电加热丝 质量 吸收的热量 乙 4.2×103【解析】【分析】【详解】(1)[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电加热丝。
(2)[2]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3]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根据转换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3)[4]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知,加热5分钟,甲升高的温度为60°C −20°C =40°C乙升高的温度为40°C −20°C =20°C 即乙升温小,故乙的吸热能力更强。
(4)[5]根据Q c m t=∆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结合(3)[4],故乙液体的比热容为()()3340C 2.110J/kg C 4.210J/kg C 20C c ︒=⨯⨯︒=⨯︒︒2.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酒精灯火焰大小一样的实验器材,如图A 装置进行实验。
(1)图B 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2)三组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象(如图C ),不计能量损耗,则三烧杯中的水的质量:m a ______m b ;m b ______m c 。
由图象还可以判断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以上三空均选填“>”“=”或“<”);(3)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质量为200 g 的水从30 ℃加热到80 ℃,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 。
【答案】47 < > < 42000【解析】【分析】【详解】(1)[1]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50”在“4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47℃。
(2)[2][3][4]由图2可以看出,a 、b 、c 的沸点相同,其中a 、b 初温相同,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则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初温相同,b 的加热时间比a 的长,故b 的质量大与a 的质量;a 、c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平行的,在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相同,故a 的质量等于c 的质量,所以可得a cb m m m =<由图象还可以得出,此时水的沸点是98℃,由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5]水吸收的热量为()34.210J/(kg C)0.2kg 80C-30C =42000J Q c m t =∆=⨯⋅︒⨯⨯︒︒3.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实验装置中的两个烧杯的规格应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烧杯中的水和煤油应具有相同的初温和__________;(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比热容的________倍;(4)若本次实验共消耗酒精20g,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
(q酒精=3.0×107J/kg)【答案】相同质量等于 98 2 6×105【解析】【分析】【详解】(1)[1][2]实验中两个烧杯的规格应相同,烧杯中水和煤油的初温和质量都应该相同,因为此实验探究的是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那么唯一的变量是液体的种类,而其他的量都要保持相同。
(2)[3]加热10min,即加热时间相同,那么两者吸收的热量相同。
(3)[4]由图象乙可知,水开始时温度上升,到98℃时,温度保持不变,即是水此时已经沸腾,所以水的沸点是98℃。
[5]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从68℃升高到98℃,所用的时间分别为20min和10min,即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是煤油的2倍,所以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的2倍。
(4)[6]完全燃烧这些酒精放出的热量Q放=mq酒精=20×10-3kg×3.0×107J/kg=6×105J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加热时间/min01234温度/℃沙子2025293438水2021222324(1)除了图示的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2)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或“加热时间”).(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请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4)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答案】秒表加热时间沙子水【解析】实验中需要记录不同时刻水和沙子的温度所以还需要温度计;因为酒精灯在相同时间放出热量的多少是一样的,加热时间越长表示物体吸热越多,所以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较多.点睛:(1)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3)分析图象分析水和沙子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出结论.5.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_。
(3)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_____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5)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解释的是_____。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D.夏大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答案】相同电加热器加热时间甲 A【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的关系;(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哪些地方;(3)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4)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5)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它物质相比,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较低。
【详解】(1)[1]根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电加热器;(3)[3]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4)[4]由实验数据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升高的温度要低一些,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5)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A符合题意;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是因为蒸发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小红在学习了“比热容”的有关知识后,知道单位质晕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于是她又想到晶体在熔化时,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那么单位质量的不同晶体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昵?带着这个疑问,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1)根据图线,你能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2)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___________?(3)计算出冰的比热容____________;(4)设加热器发出的热量有70%被冰或水吸收,求加热器的功率是多大____________?(5)若规定质量为1kg的某种晶体物质在完全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计算出冰的熔化热_____________【答案】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详解】(1)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熔化,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冰全部熔化之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所以可得信息有: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冰是晶体等.(2)冰的质量为0.5kg,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水的质量是0.5kg,由图象知,水从0℃升高到20℃,所以,水吸收的热量为:3.水从0℃升高到20℃,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4J,需要10min,所以,水1min吸收的热量为4.2×103J.(3)冰从-20℃吸收热量升高到0℃,需要了5min,吸收热量为:,冰的比热容为:.(4)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过程中,,,即,解得:.(5)0.5kg冰从5min到45min全部熔化,需要40min,吸收的热量为:,冰的熔化热为:.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___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实验中便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相同;(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最后的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表明食用油的吸热本领比水______(“强”或“弱”);(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质量吸热水弱控制变量法【解析】(1)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应控制水与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与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最后的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表明食用油的吸热本领比水弱.(4)本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8.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探究水和沙石的吸热能力”时,选用了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分别给沙子和水加热,如图甲是同学们的实验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