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绿色建筑工程实例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环境因素,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1. The Edge(荷兰)The Edge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栋办公楼,被认为是全球最可持续的办公楼之一、该建筑使用大量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系统,减少了能源消耗。

建筑采用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照明、供暖和通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该建筑还实施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2.花博园(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上海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花博园,以展示具有环保理念的建筑。

花博园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此外,花博园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3. One Central Park(澳大利亚)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建筑项目,包括公寓、商业空间和公共绿地。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例如使用自然通风和天窗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建筑外墙安装了垂直花园,提供了额外的隔热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此外,建筑还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4. Bullitt Center(美国)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Bullitt Center是一座办公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该建筑的设计考虑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建筑使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再生水处理系统。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策略,如优化采光和通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

这些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证明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启示。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1. 纽约的One Bryant Park大楼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这座高楼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如高效的隔热材料、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以及雨水收集系统。

同时,大楼还采用了可持续材料和节能设备,使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 中国的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也是一个著名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和光伏板等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鸟巢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覆盖屋顶,使其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日本的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是一个典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利用能源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展览中心还设置了大量的绿化空间和自然采光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舒适和环保的展览体验。

4. 德国的弗劳恩霍夫能源研究中心是一个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以及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使其能够实现零碳排放。

此外,研究中心还设置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照明等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艺术博物馆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以及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使其能够实现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

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提供了一个环保和舒适的展览空间。

6. 美国的芝加哥市政厅是一个著名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使其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市政厅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公共建筑。

7. 英国的伦敦市政厅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使其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市政厅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经典案例

绿色建筑经典案例

绿色建筑经典案例那我得给你讲讲上海建科中心这个超酷的绿色建筑案例。

这个建科中心啊,就像一个绿色的魔法城堡。

从外面看,它的屋顶就很有特色,那上面可不是简单的平平的屋顶,而是长满了各种植物,就像给大楼戴了一顶超级大的绿色帽子。

这些植物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环境卫士。

夏天的时候,它们能挡住炽热的阳光,让大楼里面不会热得像蒸笼一样,这样就可以少开好多空调,超级节能呢。

再看看大楼的外墙,它的设计也很巧妙。

就像是给大楼穿了一件会呼吸的衣服,能够根据外面的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让里面的人总是感觉很舒服。

而且,大楼里面的采光也棒极了。

窗户的位置和大小都是精心设计过的,白天的时候,阳光可以直接洒进来,就像大自然给大楼开了免费的灯一样,能减少很多电灯的使用。

还有哦,这个建科中心的水资源利用也很绝。

它有一套复杂又厉害的雨水收集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水桶在默默地收集雨水。

收集来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浇灌屋顶的植物,还能用来冲厕所,一点都不浪费水资源。

另外一个很棒的案例是英国的贝丁顿零碳社区。

这个社区啊,就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绿色小世界。

那里的房子长得都很有趣,它们的朝向都是为了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

房子的屋顶上装着好多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就像一个个小太阳,把阳光转化成电能,供给房子里的居民使用。

社区里还有很多风力发电机,只要风一吹,它们就欢快地转起来发电。

所以啊,这个社区的居民用电很多时候都不用依赖外面的电网,自己就能搞定。

社区里的垃圾处理也很有一套。

他们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把垃圾扔掉,而是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比如食物垃圾,会被用来堆肥,变成滋养植物的好肥料。

而且社区里到处都是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就像住在一个大花园里一样。

这里的居民出行也很环保,很多人都骑自行车或者坐社区里的电动小巴士,尾气排放什么的,在这个社区里几乎不存在。

这两个绿色建筑案例是不是很厉害呢?它们就像绿色建筑界的明星,给其他建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 上海市生态建筑示范楼
外观图
绿色建筑实例筑实例
2. 建筑节能 太阳能集热器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外墙外保温
LOWLOW-E玻璃
外遮阳
绿色建筑实例
3. 自然采光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中庭采光效果 夏季
冬季
绿色建筑实例
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 4. 绿色建材
常州北港生态小区规划
(2)构建植被网络末端,并与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连通。通过植被 构建植被网络末端,并与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连通。 布局和配置,提高该地块的绿量和植被的生态功能。 布局和配置,提高该地块的绿量和植被的生态功能。 (3)利用生物净化和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和雨水,用于 景观用水或 利用生物净化和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水和雨水, 洗车冲厕。 洗车冲厕。 (4)通过建筑布局和场地的植物配置,优化风环境。 通过建筑布局和场地的植物配置,优化风环境。 (5)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利用周围环境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设计
绿色建筑实例
5.空调方式 5.空调方式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①冷却顶板 ②个性化送风 公共区域空调方式 ③ 置换通风
办公室空调方式
①冷却顶板 ②置换通风 ③动态送风装置
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6.能源系统 6.能源系统
50kW燃料电池 50kW燃料电池 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阳能新风除湿系统
绿色建筑实例
国内绿色建筑案例
7.太阳能利用 7.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光电系统
生态型高层商业建筑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考莫兹银行总部大厦, 德国法兰克福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经济、适应性等方面,旨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

以下是一些关于绿色建筑的案例:
1. 南京绿地缘江国际生态城:该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是一个集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城。

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绿色建材等,以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斯达尔市的零碳城市:该项目是一个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的城市,目标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零碳、零排放的城市。

项目包括办公楼、住宅、商业中心、公园等设施,都采用了最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3. 德国柏林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该教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在二战中被摧毁。

重建的教堂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装置、绿色屋顶等,以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4. 印度班加罗尔的IIMB-IBS中心:该中心是一座集教育、培训和会议于一
体的建筑,采用了多项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绿色建材等。

该中心的建成也对印度的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些案例只是世界各地绿色建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绿色建筑出现。

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案例

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案例

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案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在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国际合作案例。

一、德国与中国的被动房合作项目德国在被动房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此背景下,两国开展了一系列被动房合作项目。

位于中国河北省的某住宅小区,就是中德被动房合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这个项目采用了德国先进的被动房设计理念和技术,通过高效的保温隔热系统、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以及高效的新风热回收系统,显著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

在合作过程中,德国的技术专家与中国的建筑团队紧密合作。

德国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中国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掌握被动房的建设技术和工艺。

中国团队则充分发挥其在本地市场的经验和资源优势,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通过这个合作项目,不仅为中国引入了先进的被动房技术,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提升。

而且,这种合作模式为未来更多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新加坡与日本的绿色城市综合体合作新加坡和日本在城市规划和绿色建筑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两国合作打造的绿色城市综合体项目,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在这个项目中,充分借鉴了新加坡在城市绿化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日本在建筑节能和智能化系统方面的先进技术。

综合体内部的建筑采用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使用需求,自动调节能源供应。

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绿化景观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

建筑的外立面也采用了绿色植被覆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隔热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此外,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出行便利,项目还配备了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

这个合作项目展示了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为全球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积极采用环保和节能的设计理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和资源浪费,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同时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品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展示它们在实践中的成果和效益。

我们可以看看新加坡的“花园理想城市”项目。

这个项目是由建筑师理查德·卡森设计的,旨在打造一个生态友好的城市社区。

整个项目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比如雨水收集系统、节能灯具、太阳能板等。

建筑物的设计还考虑了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减少室内能耗并提高舒适度。

通过这些创新设计,花园理想城市成功实现了环保和节能的目标,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且宜居的社区。

另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案例是荷兰的“特拉维夫市中心办公大楼”。

这座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工作场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师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比如绿色屋顶、太阳能板、高效隔热材料等。

建筑物还设置了很多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设计元素,以降低能耗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通过这些创新设计和技术应用,特拉维夫市中心办公大楼成为了荷兰乃至整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建筑之一。

除了以上案例,还有许多其他成功的绿色建筑项目,比如美国的“华盛顿州立大学凯恩大楼”和中国的“北京国贸三期”。

这些项目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都充分利用了各种绿色建筑技术,比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地下循环系统等。

通过这些创新设计和技术手段,这些绿色建筑物成功实现了节能和环保的目标,同时提升了建筑物的利用效率和舒适度,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典范。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利用效率。

通过学习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提供借鉴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内外绿色建筑经典项目工程内容摘要摘要: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本文以国内、外成功的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并详细列举了所应用的各项节能技术。

关键词:绿色建筑国内外成功项目节能技术Abstract: Green architecture is to provide mankind with a healthy, comfortable working, living, active space, while achieving the most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with minimum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gives some example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uccessful green building projects, and listed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in details.Key words:green architecture, domestic and foreign, successful project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目录1.绿色建筑的定义 (4)2.绿色建筑的发展 (4)3.国内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 (4)3.1 住宅建筑——聘望骊都华庭(1、8——15号楼)[2] (4)3.1.1 项目概况 (4)3.1.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 (5)3.1.2.1 活动外遮阳 (5)3.1.2.2 空调系统 (5)3.1.2.3 排风热回收系统 (5)3.1.2.4 雨水回用系统 (6)3.1.3 项目小结 (6)3.2 公用建筑——绿色建筑科技馆[3] (6)3.2.1 项目概况 (6)3.2.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 (6)3.2.2.1 被动式通风系统 (6)3.2.2.2 外围护系统 (7)3.2.2.3 高能效的空调系统和设备 (7)3.2.2.4 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 (7)3.2.2.5 水系统规划设计 (8)3.2.3项目小结 (8)4. 国外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 (8)4.1 BDP曼彻斯特办公楼(BDP Manchester Studio) (8)4.1.1 项目概况 (8)4.1.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 (9)4.1.2.1 自然通风系统 (9)4.1.2.2 低光能排放 (10)4.1.2.3 建筑屋顶 (10)4.1.3 项目小结 (10)5. 结语 (11)浅析国内外绿色建筑经典项目工程正文: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建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绿色建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Eco1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

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20世纪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英、法、德、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

同时,由于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不少办公楼存在严重的建筑病综合症(SBS),影响楼内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

以健康为中心的建筑环境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

30多年来,绿色建筑的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形成了较成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方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

一些发达国家还组织起来,共同探索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 reen Building Challenge)行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行综合优化设计,使建筑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所消耗的资源、能源最少。

日本颁布了《住宅建设计划法》,提出“重新组织大城市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满足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适应住房需求变化。

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为美国绿色建筑学会的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3.国内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3.1 住宅建筑——聘望骊都华庭(1、8——15号楼)[2]3.1.1 项目概况项目主要拟建为小高层商品住宅,其中将配建社区商业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幼儿园、菜场、公厕、垃圾站等公用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约15.5万m2。

项目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的理念展开设计工作。

3.1.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3.1.2.1 活动外遮阳本项目为外遮阳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各向窗均采用卷帘外遮阳,遮阳系数为0.33。

遮阳卷帘安装位置在室外窗上侧。

为了增强卷帘窗抗风性能,采用加深导轨,导轨采用硅化毛条密封。

这种毛条的优点是密封性好、防水性好。

3.1.2.2 空调系统本项目采用地源热泵冬季制暖、夏季制冷,24小时全热回收的独立新风系统,空调末端采用了毛细管辐射系统。

图3.1.2.2-(1)为空调系统流程图。

地埋管采用垂直并联双U型埋管,以异程方式接入建筑物地下室外墙侧检查井汇总后接入热泵机房;共分为1296个闭式地源回路,100m深的垂直埋管。

垂直地埋管。

垂直地埋管内设置分区域的温度测量装置,随时检测地下土壤的温度变化。

热泵主机夏季总制冷量为7500kW,冬季空调制热量6000kW,冬季生活热水制冷量1250kW,夏季生活热水利用制冷的冷凝热(免费提供)制取。

主机系统配备冷却塔系统,以保证地下土壤的热平衡。

同时本项目开挖地下室,作为地源热泵机房、消防水池与泵房、配电房等公建设施用房、合理布局,充分开发利用了地下空间。

图3.1.2.2-(1)空调系统流程图3.1.2.3 排风热回收系统本项目新风系统选用2台地源热泵机组,采用全热回收和新风处理系统,冬、夏季全热回收率均大于60%。

投资回收期小于5年。

3.1.2.4 雨水回用系统南京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水量1036mm。

本项目雨水处理后用于景观水池补水。

景观水体面积952m2,水深0.33m,采用循环泵进行水景循环。

雨水机房有单独的管路出水用于景观补水,并设置计量水表,经过水量平衡,雨水可以满足全年补水量。

3.1.3 项目小结本项目重点突出对江南夏热冬冷地区的空调选型进行了环保技术探索和示范,并对目前住宅建设领域的新型技术进行了选择性集成。

本项目成为环保节能新技术的示范平台,倡导环保节能的展示窗口。

3.2 公用建筑——绿色建筑科技馆[3]3.2.1 项目概况本项目占地1348m2总建筑面积4679m2,建筑高度18.5m,集研发、展示、技术交流于一体,科技馆运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采用大量国内外最新的建筑技术,整合建筑功能、形态与各项适宜技术,通过绿色智能技术平台,系统化的集成应用了“被动式通风系统”、“建筑智能化控制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节能高效照明系统”等十大先进绿色建筑系统体系。

3.2.2 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3.2.2.1 被动式通风系统针对杭州的气候特点,该项目引入了被动式通风系统。

该系统的原理是在凉爽的的夏季夜晚和过渡季节,被动式通风系统开启。

中庭总共设立了18处拔风井来组织自然通风,室外自然风进入地下室后,充分利用地下室这个天然的大冷库,对室外进入的空气进行一定的冷却,然后沿着布置在南北向德14处主风道以及东西向德4出主风道风口进入各个送风风道,在热压和风压驱动下,沿着各个风道经由布置在各个通风房间的送风口一次进入各个房间,带走室内热量的风进入中庭,通过屋顶烟囱的拔风作用排向室外,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的空调负荷,减少空调机组运行时间和空调冷负荷,利用建筑物的隔热性能,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或湿度。

图3.2.2.1-(1)为主动和被动模式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3.2.2.1-(1)主动和被动模式气流方向示意图3.2.2.2 外围护系统建筑物南北立面、屋面采用法国钛锌板,东西立面采用陶土板,这两种材料均具有可回收循环使用、自洁功能。

建筑物门窗采用了断桥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和高透光双银Low-E中空玻璃,使夏季窗户的得热量大大减少,空调负荷从标准建筑的41.71W/m2下降到23.53W/m2,但对冬季采暖的负荷影响不大。

3.2.2.3 高能效的空调系统和设备绿色建筑科技馆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克服了常规空调系统中的难以同时满足温、湿度参数的问题,避免了室内温度过高或低的现象。

温度控制系统由四台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送风末端装置组成,通过盐溶液向空气吸收或释放水分,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

采用新风作为能量输送的媒介,同时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

每台热泵式溶液除湿量为80kg/h,加湿量为25kg/h,COP一般在5.5以上。

3.2.2.4 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绿色建筑科技馆三层选用索乐图日光照明系统。

阳光经采光罩聚集并直接折射到传输管道,光线沿管道向下反射穿越房顶到达顶棚,最后经漫射洒落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光线在管道中以高反射率进行传输,光线反射率达99.7%,光线传输管道科长达15m。

通过采光罩内的光线拦截传输装置(LITD)捕获更多的光线,同时采光罩的设计可以滤去光线,同时采光罩的设计可以滤去光线中的紫外线。

3.2.2.5 水系统规划设计用水总体上可分为市政自来水和独立中水系统。

本建筑以办公、展览为主,因此排水量不大。

但杭州地区降雨较为充沛,降水量在1100~1600mm之间,能够保证中水处理原水水量。

在充分考虑能源节约,保证水质和用水量前提下,采用雨水收集及中水回用技术。

3.2.3项目小结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最且切合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对较为成熟的绿色技术进行系统集成,而非新材料、新技术的简单堆砌。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各种有效数据的的收集、保存、整,使之成为可推广、可借鉴、可应用、可复制的绿色办公科研建筑。

本项目采用多项先进的绿色、生态以及节能技术,不仅是项目达到自然和谐,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4. 国外绿色建筑成功项目案例4.1 BDP曼彻斯特办公楼(BDP Manchester Studio)4.1.1 项目概况六层楼高的BDP曼彻斯特办公楼坐落于运河南部迪西大街(Ducie street)上,该项目是其皮卡迪利海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