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优质公开课 教案——《悦纳自我》教学设计
七年级心理健康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七年级心理健康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七年级心理健康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设计)一、教案设计的现实意义: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身体走向成熟而心理渴望成熟却仍然稚嫩的矛盾期。
这一时期,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接受自我、悦纳自我对于学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本教案针对八年级同学的心理特征尝试设计。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介绍自我评价的重要性,晓得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关键促进作用。
(2)懂悦纳自我的重要性,客观的评价、重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眼光对待自己。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科学分析自我的方法;学会客观而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评价自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学践行积极主动的自我概念,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评价,正视和发掘自己的优点,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同时又必须勇于直面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和严重不足,用发展的眼光看看自己。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
2、教学难点:敢于拒绝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严重不足,必须扬长避短。
四、教学过程:游戏导入听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搞个小游戏。
恳请同学挤不好,恳请大家跟著我一起搞:用你的右手捏你的右脸。
(教师故意用右手回去捏下巴或上额,以此误导部分同学)不好,停下,看看你搞的对不对?教师总结:老师有两个有意思的发现1、有些人擅长视觉接受事物(指令)、有些人擅长听觉接受事物(指令),2、当少部分同学看到自己的动作跟他人不一致时,就很快否定自己,修改动作以保持跟他人的一致,这是一种从众心理。
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感到羞愧,因为事实上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发出了两套不同的指令。
这就是奇妙的心理学。
我们今天希望从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讲授新课:出示标题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人说道,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快乐,那他就无法指望别人去快乐他、别人对他不好;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快乐自己、悦纳自己。
初中悦纳自我教案

初中悦纳自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悦纳自我的概念,认识到悦纳自我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身缺点,勇于改进自己的态度。
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2.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3. 学会客观评价自己4. 勇于改进自己的缺点5.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悦纳自我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故事主人公能够取得成功。
2. 讲解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悦纳自我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3.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进行。
4. 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引导学生学会用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骄傲也不自卑。
5. 勇于改进自己的缺点:鼓励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努力克服困难。
6.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悦纳自我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2.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分享经验。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悦纳自我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悦纳自我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节课的感受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故事、案例等教学素材。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 作业纸、笔等学习用品。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会悦纳自我,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第一篇:《悦纳自己》教学设计《悦纳自己》教学设计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中学:黄丽辉【教学内容】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小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懂得完善自我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能够妥善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塑造自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评价,认识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实现自我的完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我认识的三方面。
教学难点:如何悦纳自我。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活动法、讨论法、【课前准备】1、下载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2、准备教学课件,随堂测试题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活动一:创设情境教师:《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
穴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
后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
穴鸟的遭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教师:人们常用“自以为是”来形容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如果不自量力,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长处进行竞争,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招致不幸,沦为笑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知之明,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但由于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容易出现偏差,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不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那么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呢?请同学们翻开教材P24页第二单元第一课。
悦纳自我心理课教案(一)

悦纳自我心理课教案(一)悦纳自我心理课教案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接纳能力,实现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了解悦纳自我的重要性•掌握悦纳自我的实用技巧•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提高自我接纳的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节:悦纳自我的意义•介绍悦纳自我的定义和背景•引导学生思考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供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接纳的重要性第二节:了解自己•分析学生自我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认知的作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工具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第三节:克服自我批评•分析学生常见的自我批评思维•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批评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批评思维第四节:积极的自我对话•介绍积极的自我对话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内心对话模式•提供实用的积极自我对话技巧,让学生学会给自己正面的建议和鼓励第五节:提升自信心•讲解自信心的重要性和特点•提供自信心提升的实用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自信心训练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六节:自我接纳与他人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接纳对他人关系的影响•分析学生在他人关系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提供适应不同情境的自我接纳策略教学方法•授课讲解•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个人反思教师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学活动所需的材料•备课过程中积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接纳能力教学评估•随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堂讨论,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观点•个人反思作业,让学生表达对悦纳自我课程的收获和感受参考资料•无第一节:悦纳自我的意义•悦纳自我是指接纳和认可自己的能力,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
•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它能帮助我们减少焦虑、增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学会悦纳自我,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尊心,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第二节:了解自己•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学会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改进自身不足,实现自我完善。
初中 悦纳自己教案

初中悦纳自己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学会欣赏自己。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学会欣赏自己。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做到既不骄傲自大,也不自卑。
2. 如何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尊重他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自己”这一部分内容。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的。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2. 学生参与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学会欣赏自己。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对他人评价的接受程度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欣赏自己,并培养与人沟通、尊重他人的能力。
悦纳自己教案

4)以实物教具盒子以及镜子向学生展示了班上每个同学在老师心中每个同学都是最棒的,又可以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用
时
40
秒
正题部分
【新课讲授】: 演绎《森林大会》的故事
师:那什么是悦纳自己呢?悦纳自己就是喜欢自己,欣然地接受自己。
生:回答问题3
师:我们要勇敢接受自己的不足,小鸟只有两条腿,但是它能自由自在的飞翔,鱼本来没有腿,但是它能在水中快乐地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可怕的不是我们优缺点,而是不敢直视自己的缺点。所以我们的秘诀三就是要:接受自己的不足。
设计意图:
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的演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学生自我肯定,并能更好地完成接下来对悦纳自己的方法的探究,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领悟悦纳自己的方法。
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悦纳自己;掌握悦纳自己的三个方法:客观地对待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
了解什么是悦纳自己;掌握悦纳自己的三个方法:客观地对待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
教学重点
如何悦纳自己
教学难点
如何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思路
1.教师主导教学,整体引导、把握教学过程,学生为主体,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讨论、分享;
【课后练习】
师: 课后作业是要求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个, 运用以下句式, 以“我很棒”为题写一段话, 写出对自我的认识
我可以做到…;
我希望尝试…;
我虽然(不足), 但是我(努力的方向)······ 、
我虽然(不足),但是我(努力的方向)······、
用
心理教案-悦纳自我

心理教案-悦纳自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悦纳自我的概念,认识到悦纳自我对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接纳的方法,提高自我价值感。
二、教学内容1. 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2. 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3. 接纳自己的优点与缺点4. 自我接纳的方法与技巧5. 实践与反思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白板或黑板3. 教学PPT或幻灯片4. 纸张和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活动,引发学生对悦纳自我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的关系。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4. 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对自我接纳的方法和技巧。
5. 练习: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尝试接纳它们。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悦纳自我的短文,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他们对于悦纳自我的理解和实践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关于不同人物如何悦纳自我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并讨论他们的成长过程。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悦纳自我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对话和互动。
七、情感导向1. 情感分享:邀请一位有经验的心理健康专家或老师分享他们如何悦纳自我的故事和经验。
2. 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悦纳自我的理解和感受。
八、小组合作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悦纳自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经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给予反馈。
九、延伸阅读1. 推荐阅读材料:为学生推荐一些与悦纳自我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在线资源,让他们进行延伸阅读。
七年级上册政治《悦纳自我》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认识到自我认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学会在与人交往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七年级上册政治《悦纳自我》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掌握自我认识的基本方法,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2.了解自身优点和长处,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缺点,努力改进并提升自己。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认识和评价。
2.运用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开展小组合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设计富有创意的活动,如优点展示、缺点变优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悦纳自我:阐述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培养自信和自尊。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
1.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给予评价和建议。
2.讨论如何克服自己的不足,提升自我能力。
3.探讨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5.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6.强化课后实践,布置与自我认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实践、反思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渴望独立。
由于不能客观、公正的认识自己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导致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容易走极端。
因此,很有必要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能够客观公正的看待对自己的评价,勇敢的悦纳自己
能力目标:
掌握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提高与人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完善自我,使自己自信的面对生活,走向成功。
三、教学重点
自我认识的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自我的途径
四、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与课本有关的资料、学生准备卡片“我是谁”
五、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问题法、讨论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春秋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意思是了解他人
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智,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
那么你到底是哪种人,大家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活动一:每组派 3 名同学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卡,我是谁,心目中的自己。
成果展示
思考:上述同学分别从哪些方面思考自己?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知道上述同学分别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三个方面来认识自己。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
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呢?
小结:
生理自我:是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包括外貌和风度、健康状况。
心理自我:是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认识,包括能力、性格、智力、兴趣、爱好。
社会自我:是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观察和认识。
活动二:自评:学生分别从习惯、学识、性格、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自己。
个别同学到前面展示自评。
小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优点与
不足,我们要全面的认识自己,在生活当中做一个
明智的人。
活动三: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同学的名字,每组在纸上评价一下指定同学的(分小组展示评价结果)
小结:在自我认识过程中,还应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够
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因此要重视他人的
态度与评价,冷静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
自我完善。
活动四:展示千手观音图片,并向学生做一简单介绍。
(舞者都是聋哑人)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的看待自己自身特点,心理学上没有优缺点之分,我们要客观公正的看待自
己的优缺点,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悦纳自己,
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己。
七、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我们学会了
悦纳自己,通过他人能更加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
足,更加更好的完善自己,勇敢欣然的接受自己的
缺点和不足,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