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7课

合集下载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虎门销烟》精品课件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虎门销烟》精品课件

17
虎门销烟
互动课堂
读课文,想一想:虎门销烟是一 个怎样的事件?
值得纪念、壮举
17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 的日子。 应该纪念,有纪念的必要和意义。 强调了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17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沉重地打 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 再次赞颂了虎门销烟的意义重大。
苏 17 教版 虎门销 语文 烟三年级 下册
17 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7
虎门销烟
在一百多年前,外国烟商大肆把鸦片运往中国, 给中国带来无尽的灾害。清政府委派林则徐到虎门 销毁鸦片,救民于水火之中。今天我们将走进销烟 事件,去感受它的伟大壮举。
17
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林则徐( 1785 - 1850 年), 福建侯官县人,字元抚,是清朝 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 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 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 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识字方法
加一加:门+活=阔 其 + 欠 =欺
比一比:销(销毁)——消(消失)
根据形声字特点识字: 咆哮:都与嘴有关,所以都是口字旁。
17
虎门销烟
易写错
kuān
不要写成“贝”


17
虎门销烟
shǐ
不要多写横。

巧记 : 一“口”分 撇、捺。
17
虎门销烟
识字游戏
一起来运货
17
虎门销烟
词语解释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
都不能泄出。课文形容前来观看虎门销烟的人非常多。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跟踪台风的卫星》课文、练习题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跟踪台风的卫星》课文、练习题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跟踪台风的卫星》课文、练习题及教案【导语】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描写了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台风,时刻报告台风的动向,全心全意地人类服务。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

嘿嘿……”“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气象卫星还想说下去,可是话音早给台风的怒吼声打断了。

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300千米公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哼,我要把你甩掉!”台风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处奔去。

不知奔了多长时间,他的眼前忽然出现一座美丽的城市。

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

”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台风一听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

气象卫星迅速地转过身,又紧紧地跟踪着,监视着……【习题】竟竞1小蝴蝶()敢落到我的身边的花朵上。

2.春天来了,花儿()相开放。

二、我会读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出下面的词语吗?试试看吧!嘲笑惊慌监视厉害怒吼甩掉泄气跟踪我会写下面的词语你都会写了吗?dīn��zhùlìhài jiānshìqìxiàn�馈�wèixīn��()()()()() shuǎidiào xìeqì�括�nzōn�馈�tánxiào fēn��shēn��()()()()()三、我会写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教案反思

教案反思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课时)柳州景行小学钟步然教材分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进述的是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

作为三年级的孩子文章的内容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篇文章其中蕴含的道理。

对这篇课文,我采用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将自身情感融入角色之中,把自已就当成是文中的汤姆和爸爸,通过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与文中主人公进行真诚对话,让学生对生活,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做人。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用观察,比较法识记生字。

理解词语意思,学习作者用词的精准。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语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词。

1.导语:考考你,这些生字是否都会了。

2.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

3.指名学生逐行认读。

纠音后,全班齐读生字词。

4.导语:有两个字很容易混淆,你发现了吗?有什么办法区别它们。

板书:钓学生观察比较后,指名回答。

钩二.激趣,释题,读文,整体感知。

1.导语:同学们,谁钓过鱼?看看钟老师怎么钓鱼,注意听老师的动作要领。

2.多媒体出示,师范读:我把鱼饵套上鱼钩,然后甩起鱼竿,把钓线抛向远处3.问:有哪些动作要领?4.多媒体出示,师继续范读: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

5.问:“涟漪”是什么?6.多媒体出示,师继续范读: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

突然,水下有了动静。

7.问:怎么了?8.多媒体出示,师继续范读:我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

哇,一条大鲈鱼。

9.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

师强调动作要领,生自由练习朗读。

10.谁学会了钓鱼,站起来读一读。

举手示意的部分学生齐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17课第一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17课第一课时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幻灯片、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江上渔者》。

2、生自读。

二、观看鲈鱼,初步感知。

1、出示鲈鱼图片。

面对画面上的这条鲈鱼,你有什么感觉?2、交流。

1、得出:这条鲈鱼真大。

2、练说:哇~~~~~~一条我从未见过的大鲈鱼!3、体会说话时的情感。

(惊讶、高兴)4、倘若你钓到这样的一条大鲈鱼,你会怎样?三、由画入文,尝试复述。

1、自读课文2~4段。

2、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3、再读,联想钓鱼时的情景。

4、出示词语: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恢复平静觉察动静一阵惊喜小心翼翼拖出鲈鱼5、生尝试复述课文,师相机板书。

(钓上大鲈鱼)过渡:当汤姆正高兴的时候,有人对庄重地对他说了一句话——生述“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四、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1、师板书:你把这条鱼放掉2、生纠正。

师补:“必须”和感叹号、双引号。

3、指名读。

4、齐读。

5、生自读5~12段。

6、情境演示。

(1)同座间分角色演一演。

(2)师生之间情境表演。

(相机理解“允许”并用“允许”说话。

板书:放掉大鲈鱼)7、汤姆放掉这条鲈鱼时的心情怎么样?(遗憾)8、汤姆是不是一直都这样遗憾吗?9、学生交流畅谈自己的理解。

10、交流。

明白人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五、畅所欲言,升华情感。

1、生自读最后一节。

2、爸爸坚定的话是什么?——“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温暖都应该遵守规定!”(板书)3、生大声读。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虎门销烟》课件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虎门销烟》课件
阅读
形近字 宝塔
能读能写 guān
官 斤
jīn
结构 部首 组词 形近字 上下 宀 官员 军官 官府 宫殿 管家 饭馆 字形 具字里面是三横,不要写错。 提示
结构 部首 组词 独体字 斤 公斤 一斤 字谜 独具匠心 识字 形近字 斥责 木匠
能读能写 chén


结构 部首
左右
组词
沉重 深沉 沉醉
形近字
人流如潮 络绎不绝
咕嘟咕嘟
鸦片不仅侵蚀着中国百姓健壮的身体,还使中国的白银、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 侵略者。我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弱,进而成为外国侵略者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但是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林则徐在政府支持下,突破重重压力,到虎门销烟来了。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课文解析
读课文,想一想:虎门销烟是一个怎样 的事件?

没有
字形 右上部是不能写成宀。 提示
juàn(试卷)
juǎn(卷起)

dàn(重担)
dān(担心)
词语解释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
都不能泄出。课文形容前来观看虎门销烟的人非常多。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人山 人海,水泄不通。
词语解释
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 沸腾: 急剧转化为气体,产 生大量气泡。文中比 喻情绪高涨。
听到这个喜讯后,人群沸腾 起来。
整体感知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大致经过怎样?
___________, _______ 1839年6月 林则徐 在虎门滩 监督销毁了近两万箱______ 鸦片 。
课文的段落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 1 ):写虎门销烟的_______ 时间 。 第二部分( 2-5 ):写虎门销烟的_______ 经过 。 第三部分( 6 ):交待了虎门销烟的________ 伟大意义。

起承转合,尽在情流中涌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起承转合,尽在情流中涌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起承转合,尽在情流中涌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
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吴昌龙;朱延桂
【期刊名称】《语文知识》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学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教材简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回忆了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吴昌龙;朱延桂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江苏省涟水县教学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片断及评析 [J], 杨芸萍(执教);刘岭南(评析)
2.依标扣本,探寻中年段复述教学的最佳路径r——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为例 [J], 储莉
3.三重对话,读懂“必须”背后的意涵--苏教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有效教学谈 [J], 张永
4.《"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 [J], 计亚萍
5."鱼"钓了,但没放掉!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基于学情视角下的教学反思刍议 [J], 张珊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春新苏教版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虎门销烟》公开课精品课件

2019春新苏教版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虎门销烟》公开课精品课件

8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 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 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 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 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 国商人。
9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 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 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 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 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 国商人。
虎门销烟
1
______ ______ 在_____ _____, ______。
(什么时候) (谁) (哪儿) (干什么) (结果怎样)2ຫໍສະໝຸດ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吸毒人数: 200 多万 /35 年 35000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331 20000 12576 15000 7889 10000 4000 5000 年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10
11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洒下盐巴,再把收 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 石灰倒下去。
12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洒下盐巴,再把收 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 石灰倒下去。
13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洒下盐巴,再把收 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 石灰倒下去。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文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文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夜幕初垂,一轮明月从湖面上慢慢升起。

汤姆和爸爸摇着小船来到湖中小岛上钓鱼。

汤姆把鱼饵套上鱼钩,然后甩起鱼竿,把钓线抛向远处。

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

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

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

汤姆一阵惊喜,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赞赏的目光。

汤姆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汤姆急忙把大鲈鱼提到岸上。

这时,耳边传来爸爸低沉的声音:“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爸爸指指手表:“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汤姆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

汤姆说:“放心吧,爸爸,没有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在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从爸爸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了。

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

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综合资料导航台一、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导读你钓过鱼吗?钓鱼需要耐心和准确的判断力。

耐心地守在平静的水边,等待着鱼儿上钩,鱼竿动了一下,接着向下弯,赶快收线,果然有鱼上钩。

正当你满心欢喜的时候,有人对你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你会怎么做?这篇课文讲述了汤姆和爸爸去钓鱼,在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小时时,他钓上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并在父亲的要求下自觉遵守规定把鲈鱼放回湖中,告诉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应该成为自觉的行动。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晚上,汤姆和爸爸去钓鱼。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3.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读通读准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词,学习理解“钓鱼”部分内容,练习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读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这个课题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个人说的一句话。

学生质疑:这是谁说的话?(爸爸)(板书:爸爸)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2.小结:“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

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下面我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二、预习展评
1.放声读课文,让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

(生自学课文)
出示生字新词,指导读正确。

(1)正音:“垂、斩”为翘舌音;“遵”为平舌音;“铭、汤”为后鼻音。

“竿”读第一声。

(2)认读生字“汤、钓、钩、拖、规、竿、毫”。

说说记忆方法。

①以旧代新法:如“豪”代“毫”。

②部件1﹢1法:如左边是“夫”右边是“见”合起来就是“规”。

③儿歌会意法:如区别“钓”和“钩”:一点鱼饵钓钓钓,带上弯钩钩钩钩。

记忆“竿、拖、汤、规”:长竹用来当鱼竿,手儿拖起大鲈鱼,汤儿莫忘三点水,规定未见也执行。

2.出示生字词:必须汤姆铭刻允许从未见过钓鱼鱼钩鱼竿泛起涟漪遵守规定夜幕初垂小心翼翼斩钉截铁
读准生字新词,努力读得正确、流利。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比较:“钓”和“钩”“未”和“末”“允”和“充”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涟漪铭刻小心翼翼斩钉截铁允许必须
听老师范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

三、整体感知
1.谁能在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爸爸低沉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斩钉截铁语重心长意味深
长坚持自己的意见
2.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防掉。

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请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
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交流。

在还没有允许钓鲈鱼的时候,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鱼,爸爸诚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后来,汤姆很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

正当汤姆想违反规定,把大鲈鱼拖上岸的时候,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从爸爸的语气中听出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只好把鱼放掉。

4.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

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学习“钓鱼”部分
1.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觉得两个字特别重要。

(板书:钓放)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汤姆是怎样钓鱼的?课文哪几小节写汤姆钓鱼?
2.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

放声读课文。

3.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

“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

4.什么是涟漪?(鱼饵抛下水面时,荡出的一圈圈波纹。


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重在欣赏美景。

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不仅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

5.指名读课文,读出情趣,读出鱼的大,汤姆的惊喜。

6.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想考考大家会不会说。

逐组出示四组词语: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察觉动静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拖出鲈鱼
读读这几组词语,看看有没有联系,快速把它记住。

(生积极记背这几组词语。

)7.谁能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我是怎样钓鱼的?
谁再来说,这次,老师要把这几组词拿掉。

8.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我钓鱼你会写吗?要注意什么?(要注意用上准确的动词。

还要注意周围的环境。


9.小结:写一件事情一定要写清楚动作,还要有周围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情,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五、巩固生字,描红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