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消毒流程规范

合集下载

口腔消毒规范

口腔消毒规范

魏克立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第一步:手机/器械收集、分检、毁形与传送1、收集(1)核对:由供应室人员统一到各科诊疗室内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

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碧兰麻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和别。

(2)标记:在收取过程中对于特殊器械(除手机外)如碧兰麻注射器、外科手术钳、正畸去戴环钳等需在登记表上做特殊标记,以免造成发送错误。

(3)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收取、发入登记表。

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根据登记表做到收发数目一至无误。

2、分检、毁形(1)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初步分人,将各科的特殊专业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科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2)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先采用1:200的84消毒液初步浸泡,再用毁形后由厂家统一焚烧处理。

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传送①明确划区:在工作中严格划分三个区域,即: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污染区指污物回收分类的区域;清洁区也称消毒区,批消毒、清洗、干燥、检验、维修包装的区域;无菌区也换洁净区,指灭菌储存发放的区域)。

由清洁区进入无菌区需摘取、更换手套并换鞋,以确保预防交叉感染。

②传送要求:器械物品的传送要由污到净,单向循环,不得逆流与交叉穿梭。

第二步:清洗消毒(表1)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1)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口腔从业者必知消毒感染隔离的工作制度

口腔从业者必知消毒感染隔离的工作制度

口腔从业者必知消毒感染隔离的工作制度一、引言口腔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与患者的口腔直接接触,涉及到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工作。

因此,口腔从业者必须严格遵守消毒、感染控制、隔离等工作制度,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在口腔医疗领域,消毒感染隔离工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将详细介绍口腔从业者必知的消毒感染隔离工作制度。

二、消毒工作制度口腔从业者必须做好口腔器械的消毒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消毒工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消毒设备的选择与维护口腔从业者应选择正规的消毒设备,确保设备能够对口腔器械进行有效的消毒。

在使用前应对消毒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口腔从业者在消毒器械时,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书严格按照要求使用。

消毒剂的浓度、温度和时间都是关键的因素,口腔从业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3. 消毒操作流程口腔从业者在进行消毒操作时,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一步都得到严格执行。

消毒工作应该在专门的消毒室内进行,防止交叉感染。

4. 消毒记录的保存口腔从业者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应及时做好消毒记录的保存,记录消毒的时间、方法和结果等信息。

这不仅有助于随时查看,也是对消毒工作的一种监督。

三、感染控制工作制度口腔从业者必须做好感染控制工作,以防止感染在口腔诊疗过程中的传播。

感染控制工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诊疗前的评估口腔从业者在诊疗患者前,应进行患者的健康评估,了解患者的感染病史和传染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防护措施的使用口腔从业者在诊疗患者时,应采取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被患者口腔分泌物、血液等感染物质的接触。

3. 感染防护的培训口腔从业者在工作前,应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防护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提高自身的感染防护意识。

4. 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口腔从业者在进行口腔诊疗时,应严格按照感染控制措施的要求进行操作,如正确使用消毒器械、规范采集患者标本等,以确保诊疗过程中不发生感染事件。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

口腔消毒技术规范口腔消毒是口腔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减少口腔内病菌数量,预防口腔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口腔消毒技术规范不仅可以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口腔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方法及规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口腔消毒技术规范。

一、口腔消毒的重要性口腔内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正常口腔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病毒。

口腔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口腔内微生物的失衡有关。

口腔手术、治疗以及口腔内镶牙等操作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受损,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因此,进行口腔消毒是非常必要的。

口腔消毒可以有效清除口腔内的病菌,减少感染的机会,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在口腔治疗、手术前后,规范的口腔消毒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口腔消毒方法口腔消毒主要包括机械清洁和化学消毒两种方法。

1.机械清洁:通过牙刷、牙线等工具进行物理性的清洁,可以清除口腔表面的食物残渣、细菌和牙菌斑。

机械清洁是口腔日常保洁的重要手段,可以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和引发口臭等问题。

2.化学消毒:口腔消毒中最常用的消毒剂是碘伏、双氧水溶液等。

在口腔手术、治疗前后,医护人员可以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对口腔进行喷洒或涂抹,清除口腔内的病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口腔消毒技术规范1.在进行口腔治疗前,应先对口腔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口腔状况,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2.选择合适的口腔消毒剂,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和需要进行正确的使用,避免过多或过少使用消毒剂。

3.对口腔内表面进行均匀的涂抹或喷洒,确保消毒剂可以覆盖到所有需要消毒的区域。

4.在口腔消毒过程中严格遵守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避免因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或伤害。

5.持续关注口腔消毒后的效果,观察口腔状况的变化,确保消毒的效果达到预期。

结语口腔消毒技术规范对口腔健康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正确选择合适的口腔消毒方法,规范操作,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院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1、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接触患者前后必须用肥皂、流动水,或以1:500洗消液泡手。

2、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3、治疗室、消毒室、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供应室、各诊室等,均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并做空气培养,做好记录。

4、各种无菌器械、容器、持物钳、敷料、治疗巾,必须定期灭菌,药杯、体温表用后及时消毒处理。

5、口腔常规检查器具,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流程规范。

(1)口腔消毒灭菌室消毒规范流程原则1、洗消毒灭菌器械入口与无菌洁净器械发放口必须隔离分开。

2、器械物流方向必须单向流动,不允许回流。

(2)流程设立污染器械入口一器械分类及手工清洗一清洗机进行热清洗消毒干燥一手机注油一分类塑蒸气灭菌一无菌室存放一无菌器械分发口6、消毒室规章制度。

(1)消毒室区域划分染区1、污染器械人口一手工清洗。

2、消毒区:清洗机进行热清洗干燥一手机注油一塑封包装。

3、灭菌区:高压蒸气灭菌。

4、洁净区:保洁存放无菌包一无菌器械发放口。

5、一次性使用器械物品在洁净区外开箱拆包。

6、区域划分原则:A、污染区和消毒区严格隔离。

B、灭菌区与洁净区严格隔离。

C、物流经传递窗口传递。

D、禁止工作人员跨隔离区穿行。

(2)门诊消毒室护士职责①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室规范流程要求,室内工作人员应衣帽整齐,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洗手戴口罩。

②每日上下班负责用消毒液擦洗物体表面,并对消毒室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保持消毒环境清洁整齐。

③负责收取污染器械、手机、敷料、一次性检查器,并进行分拣、清洗、灭菌。

发放无菌物品、手机,注意做好登记工作。

(无菌物品注明灭菌有效日期)④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灭菌后效果指示剂显合格、无湿包,达到要求后方可发放。

⑤负责化学检测、生物检测,并记录结果。

对无菌存放室、包装间、高压灭菌室,每月做主培养;无菌物品培养;每锅灭菌器械应放132指示卡,每月做芽孢活菌检测一次。

口腔消毒程序和要点2口腔护士工作职责

口腔消毒程序和要点2口腔护士工作职责

口腔消毒程序和要点第一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储存等工作程序。

第二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要点是: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当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采用手工刷洗或者使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在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生清洗。

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第三条口腔诊疗器械清洁后,应当对口腔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对于牙科手机和特殊的口腔器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第四条根据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期,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可不封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 小时。

第五条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进行灭菌,或者采用环氧乙烷,等离子体等其他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对不耐湿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选用化学方法进行侵泡消毒或者灭菌,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第六条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官腔30 秒,减少回吸污染,有条件可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

第七条口腔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洁,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口腔护士工作职责护士的工作职责是配合临床的服务,其任务是创造条件,协调护士助手和医生的关系,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为临床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1.熟悉和了解医疗服务行业的规范和牙科各专业的四手配合等业务,熟练掌握口腔门诊常规医疗的业务的护理配合工作。

2.检查护士的日常工作,妥善安排护士工作,保证医生有助手配合。

3.及时了解临床器材使用情况,并做好预购工作,保证诊室不会因缺乏充足的器材供应而影响临床诊治。

口腔科清洗消毒灭菌流程

口腔科清洗消毒灭菌流程

口腔科清洗消毒灭菌流程时间:2012年7月30日地点:口腔科护士办公室主讲人:何娟前言一、操作流程(以口腔科手机为例)回收→清洗(初步、终末)→干燥→上油→消毒→打包→灭菌(标识灭菌有效期)→发放/储存二、各步骤流程及注意事项1、回收(林裕巧)1)使用个人标准预防防护。

2)回收时应仔细认真检查手机是否完好,有无零件脱落;按诊位号做好分类处理。

3)保湿(即置放于存有多酶液的容器中)注意:多酶液不可没过手机腔内4)密闭容器送清洗间清洗。

注意:污染器械不可过夜,应尽快清洗消毒。

2、清洗(初步、终末)(陈艳艳)1)使用个人标准预防防护。

初步清洗:2)用软毛刷先在清水流动水下刷洗,去除手机表面的附着污垢,降低污染物的载量。

注意:不可用消毒液浸泡及用超声波清洗机3)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手机管腔内的污垢。

注意:高压水枪压力不可过大,以免使用时损坏腔内零件终末清洗:4)脱去或更换手套打开净化水开关,在流动的净化水下进行手机腔外的终末清洗。

3、干燥(廖幼青)1)使用个人标准预防防护。

2)检查手机的清洗质量,使用高压气枪吹干手机腔内多余的水分,用干净的无纺纱块擦净外腔。

4、上油、消毒(刘红)1)用干手纸或无纺布包裹手机顶端部,先使用手机清洗剂喷向手机腔内,时间不少于3秒,检查其流出的清洗剂是否干净,若液体浑浊,说明手机腔内仍然存在污垢,应继续喷注清洗剂。

2)后使用手机上油剂喷注手机腔内,时间不少于3秒。

注意:注油是否均匀到位直接影响手机的性能,包括它的转速、扭矩和噪音,最终影响使用寿命。

3)消毒:采用化学消毒法。

即使用75%酒精擦拭余油及清洁手机外部,不可用热消毒机消毒。

5、打包(巫小珍)1)尽量采用独立消毒纸塑包装。

2)打开封口机预热,当显示灯由红转绿时才可使用。

3)检查封口机的封口性能是否良好。

4)包装要求:将手机放入纸塑包装袋中央,上下两端各留2.5cm空间进行封口包装,封口处要求平整无皱折,封口处距切割处相距1cm。

【2024年整理】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2024年整理】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2024年整理】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在医疗机构中,口腔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其操作的特殊性,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消毒技术规范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预防交叉感染,还能维护医疗环境的卫生,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一、口腔科消毒的重要性口腔科的诊疗过程中,医生会与患者的口腔密切接触,而口腔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

如果消毒不彻底,这些微生物就有可能在患者之间传播,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交叉感染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健康风险,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

因此,严格执行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

二、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环境清洁保持口腔科诊疗区域的清洁是消毒工作的基础。

每天诊疗结束后,应使用清洁剂对地面、桌面、治疗椅等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污垢和血迹。

2、器械分类将使用过的器械按照污染程度和材质进行分类。

一般可分为高度污染器械、中度污染器械和低度污染器械。

不同类型的器械需要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3、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在进行消毒操作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等,以防止自身受到感染。

三、器械消毒技术1、高温高压灭菌对于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的器械,如手术器械、拔牙钳等,应首选高温高压灭菌。

灭菌过程应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确保灭菌效果。

2、化学消毒对于一些不耐高温高压的器械,如口腔镜、探针等,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注意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后的冲洗等环节,以确保消毒效果,并防止化学残留对患者造成损害。

3、低温灭菌对于一些特殊的器械,如精密的电子设备等,可以采用低温灭菌的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

四、口腔诊疗设备的消毒1、治疗椅治疗椅的表面应每天使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扶手、头枕等部位应使用一次性防护套,并定期更换。

2、口腔综合治疗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水路系统容易滋生细菌,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口腔用具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

口腔用具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

口腔用具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最新版】前言口腔用具消毒灭菌技术是口腔医疗环节中关键的一环,正确的操作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本文档是针对口腔诊疗机构进行口腔用具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编制,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操作规范一、准备工作1. 确认消毒灭菌区域无异味、无明显污染和温度适宜。

2. 使用便携式空气净化器,持续过滤空气,减少交叉感染可能性。

3. 戴口罩、帽子、手套和防护服,以消除人为交叉污染。

手套和防护服应当穿戴舒适,同时保证操作的方便性。

4. 进入消毒灭菌区域前应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液消毒。

二、消毒处理1. 采用二次灭菌方式,分别进行物品消毒和高压蒸汽灭菌。

2. 物品消毒采用酒精消毒机或二氧化氯物品消毒,有效处理材质为塑料的诊疗用品。

3. 物品灭菌室内空气应平衡,并开启紫外线杀菌灯。

在物品灭菌结束后,物品停留于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室中,确保完全灭菌。

4. 对于注射器、针管等带针器具,则进行特殊处理,进行烘烤杀菌。

5. 使用完成后放于密闭环境内,确保在使用前无明显污染。

三、消毒质控1. 开设完整的操作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方法等。

2. 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3. 定期对环境和工具进行微生物检测,评估消毒效果。

4. 确保对应确诊病人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

5. 消毒不合格器械,不得使用。

结语本文档规定了口腔用具消毒灭菌技术的详细操作规范。

我们应当遵循这些规范,确保口腔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同时,我们应当不断研究和提高自身水平,不断适应和跟进国家科技发展趋势,推动口腔医疗事业发展。

> 作者:Robot LL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消毒流程规范
1、收集
(1)核对:由消毒人员统一收集污染的手机/器械。

在收取过程中,要仔细认真,检查手机、注射器等器械零件是否完备,数量及和别(2)登记:为了做到收发正确无误,对于手机等特殊器械,必须建立手机器械等消毒记录
2、分检、毁形
(1)初步分检:将回收的污染物品首先进行特殊器械分开浸泡,做到分类明确,器械物品不混淆。

(2)一次性医疗器械毁形:对于门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一律毁形后由专门医疗垃圾回收站统一焚烧处理。

如遇传染病(肝炎、结核)等患者使用过的器械需特殊处理,用1:50的84消毒液隔离浸泡30分钟后再毁形,医疗器械隔离浸泡后再清洗灭菌。

3、清洗消毒
凡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不易洗涤的器械(如玻璃板、带残留水门汀的器具和调和刀、托盘等)在进入加热、清洗/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再用手小心翼翼的去除剩污材料,同时进行预清洗一遍,再统一进入加热清洗/消毒机,选择操作程序彻底清洗。

(1)、去污
污物除不净不仅影响去除热原效果,对于仪器也有损坏作用,因此须高度重视。

(2)、玻璃板、调刀洗涤:玻璃板上的粘固剂很难去除,清洗要求高,清洗时用竖力将玻璃板及调刀上残留的水门汀粘固剂去除,并用竖刷蘸适量的洗涤剂(去污粉、消毒液等)初步处理。

(3)拔牙钳洗涤:首先将带血器械上的血污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10分钟,再用竖刷掉。

(4)牙科车针的洗涤:牙科车针(特别是外科手术车针)由于操作中软组织卷覆表面,刷洗时用小牙刷或钢丝刷清车针工作端,必要时用镊子去除覆盖软组织,使工作端没有任何异物。

4、选择程序
目前,我中心采用的是三次预真空高压蒸汽电脑全控制工作中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程序。

5、包装
包装是保持灭菌物品的无菌状态的重要手段。

(1)包装材料有良好的蒸气穿透性,能阻挡微生物侵入;
(2)分类包装
塑封消毒能保证被包装物品在无菌状态下使用,半年内有效,因此除手机外,对于口腔器械,如:牙挻、牙钳、剪都可分类包装,便于使
用。

(3)包装要求
包装好的物品应在袋外标记,包装日期
(4)塑封
手机清洁注油后装入纸塑复合包装袋,塑料薄膜封口塑封
6、灭菌
由于手机是空心,回吸残留各种细菌,再加上纸袋封包,封包时纸袋内存有冷空气,如不排净手机空腔及纸袋内的空气,高温蒸汽是无法进到纸袋内的,达不到灭菌目的。

故应选用带3次预真空的高温高压灭菌器。

(1)包装灭菌时注意确保包装袋之间有良好的间隙,且灭菌袋纸面向上,有利于蒸气流通及空气排出。

(2)混合灭菌时织物包装和器械由下到上的放置顺序是器械包装和织物,且物品之间尽量不要接触
(3)由于各类物品的材料性能不同,所需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及排气方式各异,最好同类装在一起灭菌。

7、灭菌后处理
(1)物品取出时应保持干燥,下排式灭菌包裹水份含量一般不超过3%,超过6%则为湿包,应视为未灭菌,不能作为无菌使用,B级灭菌器灭菌结束时,剩余湿度不能高于0.2%。

(2)进行质控的化学胶带或指示卡未达到灭菌标志的,应视为未灭菌,不得使用。

(3)无菌物品,掉在地上或放置在不洁之处,应视为污染,不得作为无菌使用。

(4)检查灭菌后物品,就注明灭菌日期及操作者姓名或编号,并在记录本上记录灭菌温度、压力及时间。

(5)灭菌物品超过贮存期后应停止发放,重新灭菌。

8、灭菌效果的监测
常规检测
用3M灭菌指示胶带监测。

132℃压力蒸气灭菌化学指示卡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