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 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诗歌《小池》: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大意,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故事《荷叶伞》:学习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歌和故事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小池》中的一些生字词,如“荷”、“蜻蜓”等;故事《荷叶伞》中的一些生字词,如“伞”、“青蛙”等。

2.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和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字卡片、挂图、实物(荷叶、小池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荷叶和小池,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学习诗歌《小池》,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诗歌内容,学习生字词。

3. 例题讲解:以《荷叶伞》为例,讲解故事内容,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关爱他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朗读、写字、绘画等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小池》:生字词:荷、蜻蜓、立、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诗歌大意:描述了夏日小池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故事《荷叶伞》:生字词:伞、青蛙、荷叶、下、雨、帮助。

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关于荷叶伞的温馨故事,传递了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荷、蜻蜓、立、尖尖角、早有、立上头、伞、青蛙、荷叶、下、雨、帮助。

根据所学内容,画一幅夏日小池的画。

编写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小故事。

2. 答案:生字词抄写:见课本。

画作:见学生作品。

小故事:见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朗读、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生字词,理解了诗歌和故事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和句型,巩固基础知识;2.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用词语进行写话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字词句的运用、写话能力的培养;2. 教学重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字词句运用:展示课件,带领学生复习生字、词语和句型,进行互动问答,巩固基础知识。

3. 写话练习: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词语进行写话。

4. 朗读与背诵:选取本单元的课文,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5. 课外阅读:推荐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拓展阅读视野。

六、板书设计1. 字词句运用:列出本节课复习的生字、词语和句型;2. 写话:展示图片,旁边附上学生写话的示例;3. 朗读与背诵:列出本单元的课文题目,标注重点段落;4. 课外阅读:推荐课外读物,注明作者和出版社。

七、作业设计a. 抄写本单元生字,每个字写5遍;b. 用词语造句,至少3个句子;c. 选择一篇本单元的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

2. 答案:见课本和课堂笔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词语接龙、看图说话、阅读分享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用词语进行写话的能力”;2. 教学难点中的“字词句的运用、写话能力的培养”;3. 教学过程中的“写话练习”和“朗读与背诵”环节;4. 作业设计中的“用词语造句”和“朗读与背诵”。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学会构建不同类型的句子和段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句子和段落的构建。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句子与段落学习:通过例句展示,教授不同类型的句子和段落构建方法,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4. 阅读与欣赏: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并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以卡片形式展示,方便学生查看。

2. 句子与段落:以例句和示意图形式呈现,直观易懂。

3. 阅读材料:以文本形式展示,方便学生阅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并用它们各写一个句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以及句子、段落的构建。

1. 生字词学习:本节课生字词的选择应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句子与段落构建:教授不同类型的句子和段落构建方法,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以及简单句、复合句等。

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掌握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 掌握生字词: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为语言表达提供丰富词汇。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该页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园地七》一、二、三课时教学课时第1、2 、3课时教学课型综合课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课时我的发现: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4扩展练习:“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

(氵)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日积月累: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1. 词语盘点: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的词语。

2. 读一读,记一记:通过朗读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词汇积累。

3. 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名言警句,提高语文素养。

4. 读读背背:通过朗读和背诵,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提高语感和记忆力。

3. 引导学生积累名言警句,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和名言警句的积累。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朗读和背诵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字词卡片,名言警句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a. 词语盘点:让学生自读生字词,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朗读,检查掌握情况。

b. 读一读,记一记:学生齐读,教师指导朗读技巧,要求学生课后自行背诵。

c. 日积月累:教师出示名言警句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要求学生课后积累。

d. 读读背背:学生分组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突出重点。

2. 名言警句:用红色粉笔书写,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抄写名言警句,并解释其含义。

c. 背诵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见课后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掌握情况如何,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a. 开展“名言警句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提高语文素养。

b. 组织“词语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园、地、里”等生字。

(2)会写“天、气、下、雨、安、全”六个字。

(3)正确朗读词语和句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朗读词语和句子。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提高记忆效果。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美丽的公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2.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

(2)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字卡片组词,如:“园”字可以组成“公园”,“地”字可以组成“大地”。

(3)教师讲解生字笔顺、笔画和结构,让学生书写生字。

3.学习词语(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理解词语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造句,如:“天气”可以组成“今天天气真好”。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词语规律。

4.学习句子(1)教师出示句子卡片,让学生读一读,理解句子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用句子进行仿写,如:“天上的白云像棉花糖。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仿写句子。

5.课堂小结(2)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语文园地的美丽。

6.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

(2)仿写句子,描述语文园地的美丽。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讨论环节,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七 精华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七 精华版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习谚语,感受中华文字的独特魅力。

培养大胆交流的自信心,学会文明有礼的传统美德。

语言运用: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思维能力: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进行识字;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感受故事的趣味,从而热爱阅读。

课前解析语文园地七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14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姐、妹”等5个生字,女字旁1个偏旁,会写“爸、妈”2个字。

“字词句运用”由三道题组成:第一题为汉字相似笔画的比较,八个笔画,两两一组,共四组;第二题是引导学生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第三题编排的是一首关于辨别方向的儿歌,引导学生借助儿歌,复习巩固已学的方位词。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四句谚语,让学生在读背的同时,大致了解谚语中蕴含的道理。

“口语交际”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通过三个有代表性的场景图,引导学生具体感知所处的场合不同,说话的音量也要有所不同。

根据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音量是一种社交礼仪,也是一种交际原则。

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缺乏的,需要引导示范,帮助他们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谈。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有趣的故事《猴子捞月亮》,引导学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和1个偏旁,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读好词语中的轻声。

会写“爸、妈”2个字。

2.能区分弯钩和竖钩、撇折和竖折、竖弯钩和竖弯、斜钩和卧钩的不同,并正确书写。

(重点)3.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重点)4.朗读、背诵儿歌。

进一步感受方位词,初步了解借助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难点)5.能朗读、背诵谚语。

初步了解谚语蕴含的道理。

6.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2篇)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2篇)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精选12篇)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1【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

2、启发学生发现用一个部件和几个部件组合,构成几个新字的识字方法。

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积累,巩固学过的生字。

4、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课前准备】1、学生:“字词游戏”中汉字的字卡。

2、教师:口语交际《该怎么做》课件。

第一、二课时(或1.5课时)〖我的发现〗1、我会认:⑴认读这些汉字,去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先读第一组:饿、饼……,要求读准字音。

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是“食”字旁,都与“食”有关。

⑶学习第二组:猴、猫……,要求同上。

⑷识记生字。

⑸鼓励学生自己用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2、我会填:⑴引导学生思考,“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⑵试着加一加,看是不是加上这个字都能组成另外的字。

如果行,就对了。

再把这个字填进圆圈里。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其他同学商量)⑶拓展练习:如:“少”“工”“气”“羊”“先”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日积月累〗1、读读记记:⑴先读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的意思。

⑵记背这两个句子。

⑶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背诵这类给人以启发的句子。

2、我会写:⑴先读一读“冷”“热”,想想这两个字是相反的意思,再说出另外五个字的反义词。

⑵把这五个意思相反的字分别写进对应的田字格里。

提醒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姿势。

3、我会读:⑴学生自读,读正确、读流利。

⑵边读边想,了解大意。

⑶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互读互听。

〖展示台〗1、用学生说、老师写的方式,比比谁认的字多。

2、玩“字词游戏”:⑴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练习组新字的游戏,边组边读。

⑵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的方式组词语,边组边读,还可以与另外的字组词语。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个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个案
备课时间11.21主备人孙改仙
主备人
所在单位
城内小学
复备时间11.21授课教师郑琳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石河小学
课题语文园地七
课型新授
课时分配3第2课时上课时间11.24项目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
能力
区别笔画相似、写法不同的字。

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过程
方法
区别笔画相似、写法不同的字。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教学难点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顺
教学、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读音节
教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画上都有什么?
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

发挥想象,试着让学生说一两句话。

在田字
格中写一写。

二、日月积累
(一)出示句子,学生借助拼音熟读。

(二)指名读,教师领读。

(三)学生试着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四)教师逐句讲解意思。

(五)全班齐读。

三、和大人一起读
(四)“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
在文中出现四次,朗读时候声音要洪亮,以
表达猴子们着急的心情。

(五)月亮真的掉进水里了吗?
(六)读熟之后可以把故事向大家讲一讲。

(一)借助拼音把故事读通
顺。

(二)标自然段。

(三)指名读课文。

读一读




语文园地七
课后反
在这堂课中,我能体现课改新理念,驾驭课堂。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一)年级(上)册(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11.25主备人孙改仙
主备人
所在单位
城内小学
复备时间11.25授课教师郑琳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石河小学
课题语文园地七
课型新授
课时分配3第3课时上课时间11.27项目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
能力
积累谚语,朗读故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过程
方法
朗读故事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谚语,朗读故事
教学难点积累谚语,朗读故事
教学、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挂图、字母卡、音节卡、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生对家里的人说反义词
教学环节二、日积月累
(一)学生先自行拼读谚语,然后教师
领读。

(二)学生猜猜这些谚语的含义,并小
组讨论。

(三)教师解释这些谚语的正确意思。

三、和大人一起读
(一)学生根据课文标注的拼音,轻声
读,标出自己认识的字词以及不理解的句
子。

(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指名
朗读。

(三)拓展实践,续编故事。

小组内讲故事。

指名让学生上台讲给大
家听。

讲故事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七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这堂课中,通过朗读故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