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桑树新品种的叶质比较试验

合集下载

13个桑树品种的农艺性状及抗逆性比较

13个桑树品种的农艺性状及抗逆性比较

13个桑树品种的农艺性状及抗逆性比较杜伟;陈松;刘永辉;杨建设;冉瑞法;储一宁【摘要】[目的]筛选适合云南不同海拔地区生态栽培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桑树品种,解决蚕桑生产中桑树品种单一的问题,促进云南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方法]以农桑14号为对照,对云桑3号、云桑4号、强桑1号、强桑2号、鲁插1号等12个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发芽期、发芽率、生长芽率、停止生长期和桑叶硬化期)、产叶量(新梢条数、枝条长、米条片叶量、公斤叶片数和株产叶量)、黄叶率、止芯率及抗病虫性进行调查.[结果]各参试桑树品种的生物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不同,发芽最晚的品种与发芽最早的品种相差近1个月,昌盛、云桑4号、鲁插3号、强桑1号、丰田2号、强桑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等8个桑树品种的株产叶量均较对照(1.790kg)高,且以昌盛的株产叶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21.6%.在养蚕成绩方面,以投喂丰田2号的效果最佳.各参试桑树品种间无明显的抗红蜘蛛、桑橙瘿蚊为害特征差异;鲁插2号、云桑3号、强桑2号、鲁插3号的抗桑褐斑病较强;强桑2号和鲁插2号的桑疫病自然发病率、病情指数均为零,其抗桑疫病最强;各参试桑树品种间亦无明显的抗旱性特征差异.[结论]云桑4号、云桑3号、强桑1号、强桑2号、昌盛、鲁插3号、丰田2号、皖桑1号、鲁插2号的综合表现良好,建议在云南新栽桑园和低产桑园改良中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47)012【总页数】6页(P2157-2162)【关键词】桑树;新品种;生物性状;产量;抗逆性【作者】杜伟;陈松;刘永辉;杨建设;冉瑞法;储一宁【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8.3【研究意义】蚕桑业是云南省重点打造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

五个桑树品种的田间比较试验

五个桑树品种的田间比较试验
3 2号 , 陕桑 3 0 5 、 鲁 插 2号 、 鲁 插 3号 几 乎 无 病 斑 ,
表 5 各品种每米条长叶片数 ( 片/ m)
从 表 5可 知 , 每 米 条 长 叶 片 数 最 多 为 陕 桑 3 0 5 , 其 次是 鲁插 2号 、 强 桑 1号 、 鲁 插 3号 , 各 品
关 键 词 桑 品 种 产 叶 量 田 间 试 验
为 了探寻 不 同 桑 树 品种 在 汉 中 的适 应 性 , 优
化 桑树 品种结 构 , 提高 单位 面积 产 叶量 , 增加 蚕农
收入 。勉 县先 后 从 陕 西 省 蚕研 所 、 省 蚕 桑 重点 实 验室 引进 陕 桑 3 0 5 、 强 桑 1号 、 鲁 插 2号 、 鲁插 3 号等 桑 品种进 行种 植 , 经过 3年观察 对 比和 调查 ,
LI Yi n c h a o 1 , FENG Li j u n , LI U Mi n g l u , XI ONG Xi a o j u n , L I Da n n i , W U Gu i z h o n g , LI Xi u j u a n
( 1 .M i a n xi a n Ex t e n s i o n Ce nt e r o f Ag r i c u l t ur a l Te c h n o l o g y,M i a n x i a n Sh a a n x i 7 2 4 2 0 0, Ch i na ; 2 . Ha nz h o n g Ex t e ns i o n Ce n t e r o f Agr i c u l t ur a l Te c h n o l o g y,Ha n z h o ng Sh a a n x i 7 2 3 0 0 0, Ch i n a )

强桑一号桑树新品种叶质的生物鉴定 (2)

强桑一号桑树新品种叶质的生物鉴定 (2)

种桑叶饲养蚕全龄经 过和五龄经过 的差异不明 显, 蚕发育经过主要与蚕品种性状和养蚕蚕室温 度高低有关。
2007 年秋蚕和 2008 年秋蚕, 安 康学院陕西
表 1 不同桑品种全龄期饲 养比较试验
桑品种
强桑一号 湖桑 32 号( CK 1 ) 陕桑 305( CK 2)
五龄经过
( dB h) 7 B 08 7 B 12 7 B 10
2010( 4)
*
陕西农业科学
# 39 #
强桑一号桑树新品种叶质的生物鉴定
胡必利, 彭云武, 楚 渠, 包立军 ( 安康学院 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 陕西 安康 725000)
摘 要: 试验通过全龄饲育家蚕对强桑一号桑品种进行养 蚕成绩鉴定。结果表明, 强桑一号的 多项成绩 优于 对照桑品种。强桑一号桑品种适宜在安康蚕区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强桑一号; 叶质; 生物鉴定
近几年来, 蚕桑产业效益较好, 一些新育成的 桑树品种因其高产优质性能, 各地都竞相引进种 植。2006 年安康学 院引进示范浙江省农科院蚕
省蚕桑科技专家大院蚕品种选育室。 1. 3 方法
试验设 3 个 区, 即 2 个对照区, 1 个试验 区。
桑研究所繁育的新桑品种- 强桑一号, 作为安康 蚕区桑品种更新的选择品种。桑叶是家蚕的唯一 饲料, 叶质对家蚕的生长发育、生命力成绩、产茧
[ 2] 金卫国, 施 国方, 黄 秀娣, 等. 不同 桑品 种养 蚕成 绩 比较试验[ J] . 江苏蚕业, 2006, 28( 1) : 55- 56.
[ 3] 陆文明, 邹 琴, 朱宏 英, 等. 江 苏省 第五 代新 蚕品 种 的性状及种性 保持 [ J] . 蚕学 通讯, 2005, 25( 4) : 2829 .

农桑系列等5个新桑树品种的品比试验

农桑系列等5个新桑树品种的品比试验
12 试 验方 法 .
桑品种普遍是湖桑 3 2号 , 该品种在生产上栽培使用 已4 0多年 , 作为 主栽 品种大 面积使 用也 有 3 0多年 , 由于栽培使用年代过长 , 品种特性退化、 单位面积产 叶量低 , 已不适 应蚕 桑 行 业 优质 、 产 、 高 高效 的发 展 要求 。为 加快全 州 桑 树 品种 的更 新换 代 , 实 提 高 切
养蚕 水平 基本 一致 、 桑 面 积 在 0 2h 左 右 的养 栽 . m
增 收 。楚 雄彝族 自治 州 茶 桑站 于 20 02年 开 始 组 织 引进 农桑 系列等 5个 桑树 新 品 种 , 楚雄 市 蚕 桑 站 在
蚕 户各 3户 , 1 ( 6个 小 区 , 共 8户 即 3次重 复 ) 进行 5
1 1 供试 材料 . 桑 品种 : 7 . 、 桑 8号 、 桑 l 育 11 农 农 2号 、 桑 l 农 4 号、 盛东 1号 , 由浙 江省 桐 乡市 提 供 ; 照种 为 湖 桑 对
的试 验 户在 5年 中都 采 用 统 一 的栽 桑养 蚕 技 术 标
准 , 适 时进 行 检查 及 技术 指 导 。脱苞 期 、 口期 、 并 燕
单 位面积 的产 量和 效 益 , 促进 农 业 结 构 调整 和农 民
从楚 雄 市 车坪 村 委会 新 品种 示 范 园 内 , 每个 在
品种 ( 7 — , 育 11 农桑 8号 、 农桑 1 2号 、 桑 1 农 4号 、 盛
农 1号 和湖桑 3 2号 ) 中选 出栽 植 品种 较 纯 正 、 管桑
照品种 湖桑 3 2号相 比, 芽率分 别 高 2 . 、0 1 2 . 、4 8 1. 发 54 2 . 、22 1. 、62个百分 点 , 长 芽率分 别 高 1. 、5 6 1. 、 生 86 1. 、7 0 1 . 、03个百分点; 2 0 1. 以建 园后进入盛产期 的 2 o— 2o 0 5 0 6年 2年 的 6 7m 桑 园全年 产 叶量的调 查结果 看 , 桑 8 6 农 号、 农桑 1 、 桑 1 2号 农 4号、 东 1号 、 7 — 较 对照 品种 湖桑 3 盛 育 11 2号分别 高 3 . 、15 2 . 、88 2 . 4 3 3 . 、9 0 2 . 、74个百分 点,

7个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

7个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

7个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桑树的果实,桑蚕的食物,丝绸的原材料,人们对桑树的种植和利用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桑树的营养价值。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农业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发了一批新桑品种,其中包括七个颜色、品质和产量各异的新品种,通过生物鉴定,确保它们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七个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

一、紫丝优紫丝优是新品种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因其果实紫色而得名。

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经生物鉴定,该品种无毒素和有害物质,安全放心。

二、红玫瑰红玫瑰是一种红色果实的新品种。

该品种果实含有大量的多酚、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健康功效,经过生物鉴定,该品种无残留农药和化学肥料,符合绿色环保标准。

三、金多宝金多宝是新品种中最产量丰富的一个。

其果实呈浅黄色,口感香甜,且肉厚多汁,可作为鲜食、加工和出口产品。

经生物鉴定,该品种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质量上乘。

四、金丝甜金丝甜是一种蜜糖色的果实。

其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经过生物鉴定,该品种与传统品种相比具有更高的综合品质和安全性。

五、玉露香玉露香是一种浅黄色的果实,呈长圆形。

其味道清香,颇有茶叶的香气,因此得名。

该品种含有大量的精氨酸、多酚等营养物质,具有保健功效。

经生物鉴定,该品种无病虫害,品质卓越。

六、绿夏绿夏是新品种中产量较高的一个,其果实呈浅绿色。

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品质优异。

经过生物鉴定,绿夏无残留农药和化学肥料,也无其他有害物质。

七、黄金龟黄金龟是一种深黄色的果实。

其果肉呈半透明状,具有鲜明的口感和风味。

该品种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多种保健功效。

经过生物鉴定,该品种无微生物和化学残留,品质保证。

综上所述,这七个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已经完成,其品质和安全性已得到保证。

这些新品种的种植推广,将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健康营养的需求。

五个桑树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五个桑树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3 . 锡 林 郭 勒 盟 第 二 中学 , 内蒙 古 锡 林 郭 勒
0 2 6 0 0 0 ; 4 . 承 德 医学 院基 础 医学 院 , 河北承德
0 2 8 0 0 0 )
0 6 7 0 0 0 ;
5 . 内蒙古民族大学物理与 电子信息学院 , 内 蒙古 通 辽
摘 要 选择 冀 桑 2号 、 鲁 插 1号 、 坎 下白、 椁椤和湖桑 3 2号 , 测 定这 5个 桑树 品种 的 叶 片 绝 对 含 水 量 和 鲜 重
型为 中干无 拳式 养成 , 株 行距 1 m, 土壤 条件 完 全

叶呈 递增 趋势 , 至第 十八位 叶 达 到最 大 值 ; 鲁插 1
号 和椁椤 的 叶片鲜 重及 干重 从第 四位 叶 至第 十一
致, 施肥、 浇 水 和 除草 等 实 行 统 一管 理 , 光 照条
件为 自然光 照 。
鲜 桑 叶和 自封袋 的总重量 , 减 去 自封袋 的重 量 , 即
得 到桑 树 叶片 的鲜重 。将 叶 片转移 至信 封 中进行
烘干 , 烘 干条件为 1 0 5℃ 、 杀青 3 o mi n ; 之后 6 0 ℃ 烘 至恒 重 。叶 片烘 干 后 称重 , 得 到 桑 树 叶 片 的 干 重 。利用 E X C E L 2 0 1 0软 件 分 析 实 验 数 据 , 输 出实验结 果 。绝 对含 水量 和鲜 重含水 量 计算 采用
1 . 2 方 法
位 叶呈递 增 趋 势 , 至第 十一 位 叶达 到 最 大 值 。这
是 因为上 部 叶片 较 嫩 、 光 合 作 用较 强且 营养 物 质
桑 叶 的采集 日期 为 2 0 1 4年 7月 , 选择 天 气 晴

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六批桑品种鉴定(陕西点)试验报告

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六批桑品种鉴定(陕西点)试验报告

•试验研究•北方蚕业2017,38(1)27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六批桑品种鉴定(陕西点)试验报告陈旗苏超薛忠民潘小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摘要2015—2016年对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4家单位的9个桑树新品种进行了共同鉴定。

本批参鉴品种中,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好的品种有鲁插2号、鄂桑2号、陕桑9312、陕桑 8826,其中鲁插2号叶片大而厚、发条力强,鄂桑2号节间密、片叶率高。

关键词桑树品种鉴定陕西点按照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桑树研究组第六批桑品种联合鉴定的工作任务和《北方蚕区桑树品种共同鉴定工作细则》的具体要求,2015 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对来自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安康市蚕桑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本所的9个桑树新品种进行了共同鉴定。

现将试验综合情况筒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参鉴品种: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的鲁插2号、鲁插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的9312、406、8826、蒲选1号,陕西省安康市蚕桑研究所的自选品种(未命名),湖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的鄂桑1号、鄂桑2号。

对照品种:荷叶白(湖桑32号)。

1.2试验桑园概况试验桑园位于本所周至试验基地品种桑园南侧,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土壤类型为渭河阶地的黑油土,比较粘重。

品种鉴定桑园于2012 年栽植,栽植沟深各50 cm,栽前施有机肥700 kg/667m2,栽后灌水,当年施纯氮10 kg/667m2,有效磷2. 5 kg/667m2,之后每年桑园施肥2次,667m2施纯氮35 k g,有效磷35 k g,每 年至少灌溉3次,树型养成以及中耕、除草、防 虫等按常规方法进行,树势保持一致。

鉴定园每品种每小区3行11株共33株,株行距50cm X165cm,设3个重复,连同2行保护行,共计800 m2(l. 2 亩)。

1. 3叶质鉴定叶质鉴定米用养蚕试验鉴定法,蚕品种为菁松X皓月。

桑树新品种在山西的品比试验

桑树新品种在山西的品比试验

桑选 1 酏躲 7 桑 1 2 田金 扣金 K l 桑 桑 躲 2 汜
号 号 号 号 号 号 号
2 0 1 2— 2 0 1 3年连续 两 年对不 同桑 品种 的生 物学 特性进 行 了调查 ( 见表 1 ) 。对 发芽期 的调 查, 引进 的 5个 品种 均 比对 照种 湖 桑 3 2号 提早 3 ~7 d , 其 中强桑 1号最 早 , 比对 照提 早 7 d左 右, 本地 品种 晋桑 l 号 和晋选 7 号 与对 照基本 相 同 ; 对 成熟 期 的调查 , 强桑 l 号、 鄂 桑 l号 、 鄂
供; 晋桑 1 号、 晋选 7 号, 由山西省 蚕业 科学 研究 院提 供 ; 对 照 品种为 湖桑 3 2号 。
蚕 品种 : 菁松 ×皓 月 , 由山西 省蚕业 科 学研究 院提供 。
1 . 2 试 验 方 法
1 . 2 . 1 桑 品 种 栽 培 与 调 查
同一块 地 , 栽 植密 度每 6 6 7 :  ̄ 为 8 0 0株 , 每 品种 3 0 0株 , 随机设 3个重 复试 验 区 , 每 区每 品 种 1 0 0株 。树 型养 成后 进入 调查期 , 时间 为 2 0 1 2—2 0 1 3年 。调 查 内容 为 生 物学 特 性 、 经 济性 状 及抗 病性 , 其 中生物 学特性 、 发 芽率 、 生 长芽率 、 冻枯 率 、 产 叶量 调 查 为 每次 随机抽 取 5株 桑 树 ] , 抗病 性全 部进 行调查 ( 抗 病性 调查 为 自然发 病桑树 ) 。 1 . 2 . 2 叶质 养蚕成 绩鉴 定 养 蚕在 蚕科 院基地 实验 室 , 分春、 秋 两 季进行 , 每 品种 每季设 3个重 复 区 , 每区 4 0 0头 , 1 ~ 3龄 实行共 育 , 4龄 饷食 后第 二次 给桑 开 始分 区饲养 , 定 时定 量 给 桑 , 每 日三 回育 , 上蔟 7 d后 进 行茧质 调查 。所 有条 件均 与对 照相 同 。试 验 时间为 2 0 1 1 —2 0 1 2年 。调查 内容 为 5龄 经过 、 生命 率 、 茧质 成绩及 桑 叶饲料 效率 综合 成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 不同桑品种叶质对茧质成绩的影 响
品种
全茧量 相对 茧层量 相对 茧层率 相 对 (g) 指数 (g) 指数 (%) 指 数
桑品种
Su-T4 Su-T6 Su-T7 Su-G05 Su-G04 Su-D05 CK30 4 CK3 2
结茧率 (%)
9 8.9 9 8.9 9 7.8 9 8.9 9 6.7 9 7.8 9 8.9 9 7.8
供试原蚕品种 “苏菊 ”由江苏省浒墅关蚕种场 提供 ;1 ~ 4龄统一饲育 , 5龄起蚕给一次桑以后开始 分区饲养 ;每个桑品种设 3个重复 , 每个重复 30头 蚕 , 定时定量给桑 , 每日三回育 ;养蚕试验在太仓市 原蚕基地的专用蚕室内进行 ;分别在 5龄蚕期和上 簇后调查蚕的生长发 育情况 (包括蚕体重 、龄期经 过 、幼虫生命率等 )、茧质 成绩 (全茧量 、茧层量 、茧 层率等 )及制种成绩 (产良卵数 、卵粒重 )等 。 1.3 桑叶营养成分分析
相对指数
104.8 99.8 93.0 109.9 99.9
10 0
可溶性糖 (%)
9.63 ±0.66 9.32 ±0.33 6.89 ±0.34 8.03 ±0.41 9.63 ±0.12 9.64 ±0.09
相对指数
99.9 96.7 71.5 83.3 99.9
1 00
粗脂肪 (%)
9.14 ±0.08 7.98 ±0.04 9.14 ±0.02 8.76 ±0.04 10.14 ±0.30 7.84 ±0.05
5.5 2 5.2 2 5.2 7 5.0 8 5.1 3 5.0 8 5.3 8 5.1 3
10 7.6 10 1.8 10 2.7 99.0 10 0.0 99.0 10 4.9 1 00
5.13 4.96 4.94 4.75 4.83 4.74 5.05 4.83
10 6.2 10 2.7 10 2.3 9 8.3 10 0.0 9 8.1 10 4.6 1 00
2008年第 4期
4 7
试 验 简 报
几个桑树新品种的叶质比较试验
周 理 2 池旭娟 1 盛雪岐 3 陈丽芬3 皇甫兴;2太 仓市蚕桑站 ;3太仓市浮桥镇农技站 )
摘 要 为在本地原蚕区选育和推广优良桑品种 , 采用生物试验和化学分析的方法 , 对几个新选育的 桑品种进行了 叶质鉴定试验 。 结
表 5 不同品种桑叶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桑品种
Su-T4 Su-T7 Su-G05 Su-D05 CK3 04 CK3 2
含水量 (%) 粗蛋白质 (%)
7 3.5 2 7 2.7 6 7 2.4 8 7 3.2 6 7 1.4 8 7 2.1 2
26.52 ±0.32 25.25 ±0.56 23.49 ±0.17 27.80 ±0.12 25.30 ±0.36 25.26 ±0.17
差异很大 , 桑品种 Su-T4、CK304的上蔟时间比湖桑 32号及其他品种提早近 20 ~ 24小时 , 说明 Su-T4和 CK304的叶质非常适合于原蚕品种 “苏菊 ”的生长 发育 。从蚕体重的情况来看 , Su-T4成绩比较优良 , 比湖桑 32号增加 6.21% ~ 7.60%, 也 略高于叶质 优良的三倍体桑 CK304, 而 Su-G05 和 Su-D05两个 新品种的蚕体重较低 (表 1)。综合五龄发育经过与 蚕体重的 成绩来看 , 新选育的 桑品种 Su-T4、Su-T6 和 Su-T7都不同程度地超过了对照品种湖桑 32号 。
1 00
Su-T4 Su-T6 Su-T7
2.04 1.97 2.03
1 01.0 97.5 1 00.5
0.59 0.55 0.56
105.4 98.2 10 0
2 8.8 8 2 7.9 0 2 7.6 5
1 04.8 1 01.3 1 00.4
表 4 不同桑品种叶质对原蚕制种成绩的影响
品种
产良卵 数 (粒 )
相对 指数
千粒重 (g)
相对 指数
Su-G05 Su-G04 Su-D05 CK30 4 CK3 2
1.92 1.99 1.94 2.11 2.02
95.0 98.5 96.0 1 04.5
10 0
0.54 0.54 0.51 0.60 0.56
96.4 96.4 91.1 107.1
10 0
2 8.0 8 2 7.1 1 2 6.0 8 2 8.3 7 2 7.5 5
相对 指数
1 01.1 1 01.1 1 00.0 1 01.1 9 8.9 1 00.0 1 01.1
100
健蛹率 (%)
10 0
10 0 9 6.55 9 7.74 9 7.70 9 3.18 9 4.37 9 6.62
相对 指数
10 3.5 10 3.5 9 9.9 10 1.2 10 1.7 9 6.6 9 7.7
表 1 不同桑品种叶质对 5龄蚕生长发育的影 响
桑品种
五龄期经 盛 食蚕体 过 (d∶h) 重 (g/头 )
相对 指数
熟蚕体重 相对 (g/头 ) 指数
Su-T4 Su-T6 Su-T7 Su-G05 Su-G04 Su-D05 CK304 CK32
8 ∶07 9 ∶06 9 ∶02 9 ∶06 9 ∶02 9 ∶02 8 ∶07 9 ∶02
桑叶作为家蚕的唯一实用饲料 , 其品质好坏是 影响家蚕生长发育与饲养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 桑叶 品质涉及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等多方面指标 , 易 受环境条件 、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 其中与桑树品 种的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 , 选育和推广叶质优良的 桑树新品种 , 历来受到蚕业工作者的重视 。 本文以 初选获得的 6个桑树新品种为材料 , 采用生物学试 验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叶质比较试验 , 结果报 告如下 。
相对指数
116.6 101.8 116.6 111.7 129.3
10 0
2008年第 4期
4 9
家蚕新品种 “野三元 ”春期试养调查
汪福定 1 周志平 2 曹启锋 1 杨 梅3 王东祥 4
(1江苏省仪征市蚕种场 , 仪征 211417;2江苏省仪征市蚕桑站 , 仪征 211400; 3江苏省仪征市 新城农服中心 , 仪征 211401;4江苏省 仪征市新城农服中心 , 仪征 211400)
2.2 不同桑品种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在采用生物试验的同时 , 测定了几个品种的桑
叶化学成分 。 结果表明 , 不同桑品种的化学成分含 量存在较大差异 (表 5), 与湖桑 32号相比 , 供试品 种的蛋白质含量是有增有减 , 其相对指数在 93.0% ~ 109.9%之间 , 而 Su-G05的减少最为显著 ;可溶性 糖含量大多接近或低于湖桑 32号 , 其中 Su-G05、SuD05的减 少最多 , 相对 指数 仅为对 照的 71.5%和 83.3%;粗脂肪含量则都高于湖桑 32 号 , 相对指数 在 101.79% ~ 129.34%。 综合 化学成分的分 析结 果 , 可以认为新品种 Su-T4桑叶的营养成分比较均 衡 , 叶质充实 。 与此不同的是 , Su-G05、Su-D05的粗 脂肪含量虽然较高 , 但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减少 , 这可 能是造成其全茧量和茧层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
最后 , 从制种成绩的调查结果来看 , 不同桑品种 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表 4), 其中 新品种 Su-T4 和 Su-T7单蛾产卵数显著高于湖桑 32号 , 而其他品 种都不同程度地低于湖桑 32号 。 从千粒重的调查 结果来看 , 供试桑品种也都不同程度地优于湖桑 32 号 , 变化幅度在 101.6% ~ 109.0%之间 , 其中三倍 体桑 CK304 最为 显著 , 千粒 重 比湖 桑 32 号 增加 了 109.0%。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野三元正反交各 2张 ,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
究所提供 , 2007年晚秋繁育 , 张种卵量 2.7万粒 , 对 照品种为菁松 ×皓月 2张 , 由江苏省高邮市蚕种场 生产 , 2007年春繁 14批 , 张种卵量 2.5万粒 。 1.2 试养地点
仪征市蚕种场二队 1.3 试验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桑品种 供试材料为苏州大学选育的 Su-G05、Su-T6、Su-
T7、Su-T4、Su-G04、Su-D05等 6个桑品种 , 以湖桑 32 号 (CK32)和三倍体桑 304(CK304)为对照桑品种 , 于 2008年春进行叶质鉴定试验 。 各品种树龄均为 5年生 , 在春蚕发育至 3龄时对新梢进行摘芯处理 , 其他按常规要求统一肥水管理 。 1.2 生物学试验方法
果表明 , 新品种 Su-T4 在 5 龄蚕生长发育 (龄期经过 、蚕体重 )、虫蛹生命力 (结茧率 、健蛹率 )、茧质成绩 (全茧 量 、茧层量 、茧层 率 )及制种成绩 (产良卵数 、卵粒重 )等方面都接近或超过了对照品种 , 是属于叶质特别优良的桑品种 。
关键词 桑树 新品种 原蚕用桑 叶质鉴定 中图分类号 :S88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08 -10 -08 -001
在进行生物学试验的同时 , 从新梢上采摘成熟
叶 , 烘干测定桑叶含水率后 , 干桑叶样品用于测定化 学成分 , 其中粗蛋白采用凯氏定氮法 , 灰分采用干灰 化法 , 可溶性糖采用蒽酮比色法 , 每个样品的成分测 定重复 3次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桑品种养蚕成绩的比较分析 从 5龄蚕的发育经过来看 , 不同桑品种之间的
1 04.7 8 5.7 1 07.5 9 8.0 9 7.5 9 4.1 9 4.1
100
0.5 68 0.5 77 0.5 82 0.5 78 0.5 73 0.5 65 0.6 06 0.5 56
10 1.6 10 3.8 10 4.7 10 4.0 10 3.1 10 1.6 10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