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急救与护理体会
心肺复苏学习心得_3

心肺复苏学习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实习报告、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心肺复苏学习心得心肺复苏学习心得[精选5篇]心肺复苏学习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心肺复苏学习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心肺复苏学习心得(精选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心肺复苏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因为心脏骤停而失去生命。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死亡率极高。
而心肺复苏(CPR)作为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对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我参加了一次心肺复苏培训,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对心肺复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性、急危重症,其特点是心跳停止、呼吸停止、意识丧失。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在4-6分钟内得到救治,否则脑细胞将因缺氧而死亡。
而心肺复苏正是为了挽救这短暂的时间窗口,为患者争取生机。
在我国,心脏骤停的死亡率极高,这与我国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密切相关。
因此,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提高全民急救技能,对于降低心脏骤停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肺复苏的要点1. 确认现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2. 评估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患者,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无反应,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检查呼吸: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听诊患者是否有呼吸声。
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呼吸微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 按压胸部:将一只手放在患者胸骨下半部,另一只手交叉叠放在这只手上,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部,按压深度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5. 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后仰,抬高下巴,使气道畅通。
6. 进行人工呼吸: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确保患者胸部有明显的起伏。
7.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按照30:2的比例,交替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救护人员到来。
三、心肺复苏的实践与感悟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在模拟操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2. 团队协作: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一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急救护理体会

一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的急救护理体会目的:分析一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方法:2015年7月我科救治一例呼吸心跳骤停5分钟的患者,医护人员紧密配合,争分夺秒,积极行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控制呼吸,电除颤数次,升压,纠酸等对症治疗。
结果:经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努力,抢救11分钟后患者恢复心跳,2小时后恢复自主呼吸,继续下一步治疗。
结论:对于心跳骤停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紧密配合,及时有效救治,成功率有效提高。
标签:呼吸;心跳骤停;胸外心脏按压心跳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搏,射血功能终止,脉搏消失,呼吸停止,意识丧失[1]。
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脉搏消失等症状,心肺复苏主要用于突发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患者。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以“意识不清8小时,心跳呼吸骤停5分钟”之代诉于2015年7月10日15:45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一直行透析治疗,2015年7月10日下午从杨凌准备去西京医院进行治疗,途经西安大兴新区时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急送我院急诊科抢救,于15:45进入抢救室,主治医师立即接诊,快速评估患者:颈动脉搏动消失,立即予以150焦耳电除颤一次后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无自主呼吸,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有条不紊,经过2个循环后进行评估,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心电图呈一直线,呼吸、血压均为0,主任再次给予连续2次120焦耳电除颤,静推盐酸肾上腺素2mg后继续胸外心脏按压,4分56秒后,心电监护仪出现室颤波,“再次予以双向波120焦耳电除颤2次,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主任指示持续胸外心脏按压,2分钟后出现室性异位心律,即刻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ml+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15:56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变化,P114次/分,呼吸机辅助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
心肺复苏心得

心肺复苏心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挽救因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而导致生命威胁的患者。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通过人工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来维持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以保证身体组织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进一步的医疗救治争取时间。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学习和实践心肺复苏过程中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按压胸部来维持心脏的循环功能,同时通过人工呼吸来维持呼吸功能。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然后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接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没有意识且没有呼吸,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其次,正确的按压和人工呼吸技巧非常重要。
在进行按压时,要确保患者位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用双手交叉放置在患者的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每次按压的深度应该是至少5厘米,按压的频率应该是每分钟100-120次。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先抬起患者的下巴,然后用手捏住鼻子,用嘴对嘴或者用面罩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的时间应该是1秒钟,每次呼吸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
此外,心肺复苏的持续时间也非常重要。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持续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或者直到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时刻留意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操作方法,以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最后,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够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我强烈建议每个人都参加心肺复苏培训课程,学习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和步骤,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挽救生命。
总之,心肺复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紧急救护措施,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护理急救学心得体会及收获(通用20篇)

护理急救学心得体会及收获(通用2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护理急救学心得体会及收获(通用20篇)写心得体会是对自身成长和提高的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手段。
心跳骤停复苏的抢救护理

心跳骤停复苏的抢救护理临床上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多由综合性因素所致,如各种意外事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严重紊乱、手术及麻醉意外等。
复苏抢救包括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三部分。
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关,若能在心跳骤停4分钟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8分钟内进行心脏除颤,则存活率可达40%,越早抢救复苏成功率越高。
基础生命支持:1、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突然意识丧失、颈(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心跳停止,即能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救。
2、体位:去枕平卧,身下垫按压板或睡于硬板床上。
3、开放气道:(1)仰面抬颈法。
(2)仰面举颏法。
(3)托下颌法: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不应抬颌、颈,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脊髓。
(4)清除口咽部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4、人工呼吸:(1)口对口。
(2)口对鼻。
吹气量>500ml,频率12-14次/分。
5、建立有效循环:(1)心前区叩击。
(2)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单人2:15,双人1:5,按压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评价按压效果。
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标志:①缺氧情况明显改善,瞳孔由大变小,按压时可扪击大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8Kpa(60mmHg)。
②无效标志:按压时摸不到大动脉搏动,己出现的有效指标又消失,瞳孔始终散大或进行性散大。
【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征。
2、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有无发现危险性心律失常。
3、观察每小时尿量。
4、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1、密切监护病情,送入CCU行全面的监护,预防心脏再次停搏。
2、遵医嘱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90/60mmHg。
3、保持有效静脉通路,保证药物疗效。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5、用冰帽保护脑细胞。
6、及时纠正各种心律失常。
7、监测每小时尿量。
尿量<30ml/h,应及时报告医生。
32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32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与护理体会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属于急危重症,死亡率极高。
心脏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最基本、最重要的医疗技术和方法。
复苏后的护理如不及时、不得当,会增加患者再度发生心脏骤停的危险。
现对32例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
年龄40~73岁。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
冠心病10例,脑出血2例,心肌炎3例,药物中毒4例,电击伤1例,失血性休克6例,溺水2例。
12抢救方法121心肺复苏①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松解衣带,清除口腔、鼻分泌物。
②立即尝试拳击复律,从20~25 cm高度向胸骨中下1/3段交界处拳击1~2次,如无心跳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③开放人工气道。
必要时气管插管,插管后机械通气。
④尽早建立静脉通路2条以上,首选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其次为肘静脉或以上静脉,行套管针穿刺,并留置套管针,不宜使用手背、足背静脉。
⑤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生压药物。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静脉通道不能建立,可由气管内给予复苏药物,例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但剂量要增加,是静脉给药剂量的25倍。
122复苏后的护理①早期加强脑复苏,减少脑损害的发生。
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只有4~6 min,心跳恢复到能测到血压后,尽快采取头部降温,能有效缩小脑组织的体积,降低脑组织代谢率和耗氧量。
给予头部戴冰帽或在腹股沟处、颈部、掖下放冰袋冷敷。
保持头部温度28℃~30℃,肛温30℃~32℃[1]。
降温过程力求平稳,避免波动过大。
降温过程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心律及血压的变化,测量1次/h。
要保护好耳廓和枕部,避免冻伤。
还可遵医嘱应用药物,例如氯丙嗪、异丙嗪、甘露醇、激素等,或配合高压氧的治疗,对急性脑水肿和皮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②专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气管内有分泌物需要及时吸痰。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与护理

纤维颤动 。 若呼 唤 病 人 无 回 应 , 眶上 、 下无 反 应 , 压 眶 即可 确定 病 人 已处 于 昏迷 状 态 。 注 意 观 察 病 人 胸 腹 部 有 无起 伏呼 吸运 动 。 再
如 触 颈 动 脉 和 股 动 脉 无 搏 动 , 前 区 听 不 到 心 跳 声 , 判 定病 人 心 可 已有 心跳 骤停 。 脏骤 停 4 r i 内是 心肺 复苏 的 关 键 。 心 ~6 n a 本文 就 2
年 来 我 院 抢救 心 脏 骤停 的患 者 的情 况 及 护 理 体 会 总 结 如 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资 料 .
本组 选 取2 0 年3 08 月至2 1年5 00 月我 院 抢救 的 心 脏骤 停 患 者3 6 例 , 中男2 例 , 1例 ; 其 1 女 年龄 1 ~7 岁 , 均4 岁 。 5 9 7 平 8 致病 原 因 : 祸 车 伤、 伤等1例, 、 摔 l 心 脑血 管 意 外 2 例 。 5
6 n 可 造 成 永 久 性 损 害 因此 , 旦 患者 出现 呼 吸 、 跳停 止 , mi就 一 心 应 不 失 时 机 地 建立 人工 气 道 。 证 呼 吸 通 畅 、 速 恢 复有 效 循 环 , 保 迅
同时 , 快 进 行 胸 外 心 脏 按 压 及 建 立 静 脉 通 道 , 患 者 实 施 基 础 尽 对
脏骤停患者的过程 中, 须分秒必争 , 救患者的生命。 必 挽
参 考 文 献
[] 许新 新 . 压 电击 伤 致 心 脏骤 停 的 护 理 体 会 【】 中 国 中 医 急 1 高 J.
症 , 0 9, 86 : 1 5 2 0 1()10 .
[ 邹芳 春 . 2 】 急诊 心 肺 复苏4 例临 床分 析 【 . 国现 代医 药 , 0 7 0 J 中 】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急救与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10-25T14:48:16.0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作者:罗春梅[导读] 心肺复苏主要是对各类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进行急救和护理的过程,通过心肺复苏可以防止心脏骤停患者发生死亡。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临床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40例心脏骤停患者,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与护理,总结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结果:40例心脏骤停的患者,有25例死亡、8例成功、7例存活;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时,复苏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结论:由于心脏骤停患者极其容易发生死亡,因此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与护理,保证患者获得及时的救治,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临床急救;护理
心肺复苏主要是对各类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进行急救和护理的过程,通过心肺复苏可以防止心脏骤停患者发生死亡。
在患者复苏以后,还要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应处理,防止患者发生并发症。
本文以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4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临床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研究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的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40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0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8岁,平均年龄为(51 3.26)岁;20例患者为冠心病、3例患者为风湿性的心脏病、13例患者为脑卒中、44例患者为电击伤。
1.2心脏骤停诊断
第一,突然丧失意识,双侧的瞳孔散打且固定;第二,大动脉的搏动出现消失;第三,呼吸骤停;第四,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直线或是心室颤动。
1.3复苏时机与方法
(1)在10秒以内做出相应判断以后,及时进行心肺的复苏,每分钟按压频率需要超过100次,深度在4-5厘米之间,然后对胸骨的中下部进行按压,放松和按压比例是1:1,在必要时需要行气管插管,再连接上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呼吸和按压比例为2:30。
(2)心肺复苏的时间。
在40例患者中,复苏时间在5分钟以内的患者有9例、复苏时间在6-10分钟之间的患者有14例、复苏时间超过10分钟的患者有17例。
如果患者出现室颤情况需要及时除颤,同时和心肺复苏进行交替。
首次注射1毫克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而后按照患者并且对剂量进行调整。
患者心肺复苏结束并且恢复自主呼吸与自主心律以后,转到重症的监护病房,予以进一步护理与治疗。
1.4心肺复苏的成功特点
自主心律完全恢复;患者的面色渐渐红润;出现自主的呼吸;患者瞳孔从大变小;心音与大动脉搏动渐渐恢复,并且收缩压超过60 mm Hg,1mm Hg等于01.33 kPa。
1.5护理方式
1.5.1瞳孔和神智意识的观察
在心肺复苏以后,脑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心跳骤停患者的脑功能恢复属于当前的一个难点与重点。
因此,一旦心肺复苏以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对光反应、神志与瞳孔大小等,一些脑缺氧引发昏迷的患者,需要及时使用脑复苏措施,避免延误复苏时机。
1.5.2准确评估病情状况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体征、疾病状况以及临床症状全方位检查,重点查看其肢体活动性、意识形态以及瞳孔状况等,同时对患者呼吸指数、血压指数、脉搏指数以及心率指数等进行监测,结合观察指标评估患者病情,再选定适用药品。
1.5.3呼吸干预及对症处理
第一,将患者转换成平卧体位,于其背部放置一块硬板,使患者皮带以及衣领保持松弛状态,确保其头部呈现出侧偏状,并充分清除机体口腔组织中的分泌物成分,避免误吸。
第二,如果患者戴有义齿,还需将其义齿取出,再展开吸氧程序。
第三,给予患者创建两条静脉通道,予以静滴250.0ml甘露醇+静注20.0mg呋塞米,确保机体颅内压指数维持常规水平。
第四,如果患者血压指数出现异常,还需应用降血压类药品,在有效控制给药速率的基础上,还要注重避光。
1.5.4转运干预
第一,对患者进行转运时,需对其病情状况进行追踪观察,并对患者血糖指数以及瞳孔状况进行测定,确保机体呼吸道的通畅性。
第二,对患者用药速率进行严密监测与控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调整给药速率,避免用药过快。
第三,嘱咐司机保持车速的同时,需严格控制行车平稳性,防止过于颠簸加重患者病情。
第四,加强与急诊科接诊医师的密切沟通,详细介绍患者状况与表现,并告知其救护车行驶方位,嘱咐医师做好各项交接准备,以提升急救工作有效性。
2.结果
2.1基本情况
40例心脏骤停的患者,有25例死亡、8例成功、7例存活。
2.2心肺复苏术开始时间和复苏的结果
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时,复苏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见表1。
表1 心肺复苏术开始时间和复苏的结果(n)
3.讨论
心脏骤停也可以叫做循环的骤停,主要指因为各类原因引发心脏的停搏,属于意外非预期的死亡,也叫作猝死[1]。
临床主要表现出:瞳孔散大、丧失意识、大动脉的搏动消失与呼吸停止。
在机体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很多重要器官短时间以内会出现退行性的变化,尤其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对于缺氧相对敏感,如果大脑皮质彻底处于缺血与缺氧状态超过4-6分钟,就会引起永久性的损害[2]。
所以,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停止与呼吸停止的情况,需要及时建立人工的气道,确保患者呼吸的畅通性,还要建立静脉的通道与行胸外的心脏按压。
此外,还要进行必要的护理,例如:生命体征的监测、呼吸道的护理等,准确判断患者情况,以便进行抢救[3]。
本次研究显示,40例心脏骤停的患者,有25例死亡、8例成功、7例存活;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时,复苏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
综上,由于心脏骤停患者极其容易发生死亡,因此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与护理,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陈凤辉,梁芳,林素兰.新疆大学生灾害救援心肺复苏知识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灾害学,2016,31(2):123-126.
[2]刘礼杉,魏蔚.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CPR救治中的疗效比较[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22(12):84-86.
[3]罗建宇,王晓源,蔡天斌.心肺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呼吸机潮气量与气道高压报警值设置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0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