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冷却塔集水槽的最小容积及补水量
冷却塔用水量(环评)

想评估一天冷却塔补水量,粗略就行,800rt天补水多少呢?暂还不想装水表衡量,有没有其他的理论公式之类的,看规范为水流量的1/100,好象不可能吧,象良机800rt那补水不得6T/H.吓人哦!大家有好办法没,介绍介绍,在下不胜感激!穷,没龙币以下是引用片段:冷却塔之补给水量计算说明1、循环水量在冷却塔运转当中,因下列因素逐渐损失:A当热水与冷空气在塔体内产生热交换过程中,部份水量会变成气体蒸发出去;B由于冷空气系借助机械动力(马达与风车)抽送,在高风速状况下,部份水量会被抽送出去;C由于冷却水重复循环,水中之固体浓度日渐增加,影响水质,易生藻苔,因此必须部份排放,另行以新鲜的水补充之。
2、补给水量计算说明:A 蒸发损失水量(E)E = Q/600 = (T1-T2)*L /600E 代表蒸发水量 (kg/h) ; Q代表热负荷(Kcal/h);600代表水的蒸发潜热(Kcal/h); T1代表入水温度(℃);T2代表出水温度(℃); L代表循环水量(kg/h)B飞溅损失水量(C)冷却塔之飞溅损失量依冷却塔设计型式、风速等因素决定之。
一般正常情况下,其值约等于循环水量的0.1~0.2%左右。
C定期排放水量损失(D)定期排放水量损失须视水质或水中固体浓度等因素决定之。
一般约为循环水量之0.3%左右。
D补给水量(M)水塔循环水之补给总水量等于 M=E + C + D冷却塔用于空调时,温度差设计在5℃,此时冷却塔所须之补给水量约为循环水量的2%左右。
哥们,按你这样说也差不多是循环水量的1%,可这循环水量水量是指那的能?看一台铭牌(800RT,??M3/H)算出来是6T/H,那夏天如果运行12H,不得72T.工厂中央空调的,是不是很大点?在下非专业,疑问多多!在下是评估用水,想该用浓水做空调补水,这水量不好算,很多不一样的不在同一起的装水表太多,所以想找一种理论且合实际的法子.谢谢制冷设计规范中是这样规定的:8.1.2 冷却水宜采用淡水,其水质应符合表8.1.2的规定。
冷却塔补水方式探讨及建议

七、降低實际补水量的建议
通过以上探讨及原因分析我公司现行冷却塔补水方式调整困难并且存在着节能降耗空间,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以提高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一)具体方案1、方案一: Nhomakorabea(1)措施:对冷却塔补给水泵加装一套变频装置,以方便运行人员及时调节冷却塔补水。
(三)方案的经济性对比:
对两个改造方案进行经济性对比,列出冷却塔补水方式改造方案经济性对比表,见附表四。
结语:方案一和方案二都能达到方便准确地调节冷却塔补水量和节能降耗的目的,但从附表四可以看出方案二较方案一经济,所以推荐使用方案二。
1、冷却塔补给水泵最大出力为600 m3/h,在实际运行中受到管道阻力、水池液位高低、进口管道及泵体严密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水泵以接近最大出力长时间运行时会因电流过大而引起保护动作或烧坏电机,所以冷却塔补给水泵不能达到或长时间达到最大出力。
2、冷却塔补给水泵出水流量靠出口手动门调节,运行人员很难把流量准确地调整到位,当单台泵出力过大时水泵运行就不稳定,电流、振动、声音都很大;因此运行人员通常采取关小水泵出口手动门降低单台泵的出力以稳定水泵的运行工况,补水流量不足时就投运两台泵的运行方式。
水在循环过程中,除因蒸发损失和维持一定的浓缩倍数而排放掉一定的污水外,还由于空气流由塔顶逸出时,带走部分水滴,以及管道渗漏而失去部分水,因此补充水是下列各项损失之和。即:
补充水M=蒸发损失E+风吹损失D+排污损失B+渗漏损失F
(一)蒸发损失E(m3/h)
冷却塔中,循环冷却水因蒸发而损失的水量E与气候和冷却幅度有关,通常以蒸发损失率a来表示。进入冷却塔的水量愈大,损失的E也就愈多,以式表示如下:E=a(R─B)(m3/h)a=e(t1─t2)%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循环补充水量的计算方法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循环补充水量的计算方法工业项目中用水的相当一部分是用作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其中补充水的绝大部分是用来弥补因蒸发而引起的循环冷却水量的损失。
环评报告中在进行水平衡分析时考虑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用量时即遇到一个问题,补充水量到底怎么去核算呢?蒸发水量的准确计算对于水平衡分析和废水污染源分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注1]中,循环水是通过对流、蒸发、辐射三种方式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
夏季蒸发传热掌控总传热量的主导地位,冬季对流传热占总传热量的一半左右。
总体来说循环冷却水损失量以蒸发损失为主,严格来说,要精确计算蒸发损失水量应根据进入和排出冷却塔的空气的含水量计算,实际上是不可行的,通常环评报告、期刊规范中冷却循环冷却水蒸发水量计算是采用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公式1:Qe=Qr*△t*C/γ(式中:Qe指蒸发水量;Qr指循环冷却水量;△t指冷却水进、出冷却塔的温度之差;C指水的热容[注2];γ指蒸发潜热[注3])此公式的意义:冷却水由进口温度t1一降低到出口温度t2时放出的显热[注4]需要通过在进口温度t1下蒸发一定的水量而带走。
此公式的缺点:只考虑了对流、蒸发、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中的一种。
其中,化工、石化项目中,进却塔温度通常为40℃,出却塔温度通常为30℃,为了计算方便,直接使用公式:Qe=0.0015Qr×△t Qm=Qe+Qp,N=Qm/Qp(式中:Qm为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量,Qe为蒸发水量,Qp 为排污水量,N为系统浓缩倍数。
)一般的,循环冷却水量Qr、冷却水进、出冷却塔的温度之差△t、系统浓缩倍数N是已知的。
根据公式:N=Qm/Qp=Qm/Qm-Qe=Qm/(Qm-0.0015Qr△t),假设Qr△t=1,则N=Qm/(Qm-0.0015),Qm=0.0015N/(N-1),得出函数曲线图:当系统浓缩倍数N超过5时,循环水系统补充水量Qm无明显变化。
冷却塔的详细说明

冷却塔(The cooling tower)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
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冷却塔•外文名称Cooling tower•别名凉水塔•作用为凝汽器提供凉水源基本简介冷却塔[1]按水与空气相对流动状况不同,不同类型冷却塔优、劣,是冷却塔业界在学术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种争论有力地促进了冷却塔的技术的发展,在争论中各自扬长避短,使冷却塔技术不断完善,向节能降耗,提高效率,降低投资等目标不断技术进步。
冷却塔热力性能好坏、噪声高低、耗电大小、漂水多少是衡量冷却塔品质优劣的关键,是用户及设计师在选用冷却塔时反复考察比较中最观注的焦点。
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
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冷却塔是利用空气同水的接触(直接或间接)来冷却水的设备。
是以水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塔内循环水的温度,制造冷却水可循环使用的设备。
随着冷却塔行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冷却塔,也有很多企业进入到了冷却塔行业并发展。
设计参数1。
标准型:进塔水温37℃,出塔水温32℃2.中温型:进塔水温43℃,出塔水温33℃3。
高温型:进塔水温60℃,出塔水温35℃4。
超高温型:进塔水温90℃,出塔水温35℃5。
大型塔:进塔水温42℃,出塔水温32℃主要应用冷却塔主要应用于空调冷却系统、冷冻系列、注塑、制革、发泡、发电、汽轮机、铝型材加工、空压机、工业水冷却等领域,应用最多的为空调冷却、冷冻、塑胶化工行业.具体划分,如下:A、空气室温调节类:空调设备、冷库、冷藏室、冷冻、冷暖空调等;B、制造业及加工类:食品业、药业、金属铸造、塑胶业、橡胶业、纺织业、钢铁厂、化学品业、石化制品类等;C、机械运转降温类:发电机、汽轮机、空压机、油压机、引擎等;D、其他类行业……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体内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中。
空调水系统的补水量及膨胀罐

空调水系统的补水量1、空调水系统运行中,一般来说,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水问题,如阀门、水泵等设备由于密封原因造成漏水,也由于管理原因造成水量损失。
因此,在空调水系统中,为补充系统漏水量,需要设置补水系统。
2、理论补水量应该等于漏水量,为了设计计算简单,在确定补给水泵的流量时,可按系统的循环水量估算。
通常,取循环水量的1%作为正常补给水量。
但是选择补给水泵时,补给水泵的流量应满足上述水系统的正常补水量外,还应考虑发生事故时所增加的补水量,因此,补给水泵的流量不小于正常补水量的4倍。
6.2 补给水泵扬程及设计问题1、补给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补水点压力加30-50kPa的富裕量。
2、精确计算公式Hp=1.15(PA+H1+H2-рgh) Pa式中:PA-系统补水点压力(应通过对供热系统水压图的分析确定,取回水干管起点压力。
即最远用户回水干管末端压力),PaH1-补给水泵吸入管路的总阻力损失,PaH2-补给水泵压出管路的总阻力损失,Pah-补给水箱最低水位高出系统补水点的高度,m3、补给水泵宜设两台,一用一备,以保证系统的可*补水。
4、补给水泵加压装置中采用的压力调节阀及电接点压力表应保证灵敏可*。
电接点压力表上下触点的压力根据承压能力和系统不汽化两个因素决定。
5、热水采暖系统安全阀泄压装置应装设在锅炉的进口侧,以避免锅炉承受超压危害。
泄压装置的排放能力,可按供暖系统每分钟膨胀量的2-3倍考虑。
6、每台补给水泵在压水管侧应装上止回阀,以免当水泵停止工作时,水泵和吸水管要承受到过多的压力。
7、补水泵压力管侧的阀门应为截止阀,以便于调节给水量及便于很快地把水泵关掉。
在补给水泵的吸水侧应装设闸阀,以便降低水流阻力,防止水泵的气蚀现象。
备注:补给水泵单台水量怎样选取,是否可以取系统循环水量的2%,两台一用一备,事故时两台同时开启。
6.3 补给水箱的选择及安装1、给水箱的容量及个数的确定。
1)补水箱的容积可按贮存1.0-1.5小时的补水量来确定。
补水量计算

黑龙江安瑞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00m3/h循环水场补水量计算一、循环冷却水补充及损失水量计算本工程循环冷却水用水总量为:正常循环水量:Q=12000m3/h供水温度:t2=42℃, 回水温度:t1=32℃;温差:Δt=10℃;(1)冷却塔蒸发损失水量:(干球温度=26℃,K取0.146)Q e=P e·Q/100P e=K·△tP e=0.146×10=1.46式中:P e——蒸发损失率(%);Δt——冷却塔进水与出水温度差10℃;K——系数(1/℃),按表5.6.1选用,中间值按内插法计算。
表5.6.1 系数K(%)干球温度,℃-10 0 10 20 30 40 K,1/℃0.08 0.10 0.12 0.14 0.15 0.16=1.46×12000/100 =175.2m3/h;故:Q e正常(2)冷却塔的风吹损失水量按下式计算:Q w=P w·Q/100冷却塔的风吹损失水量:Q w正常=0.005×12000/100 = 0.6m3/h;式中:P w——除水器的除水率,根据我公司收水器性能,取0.005%。
(3)排污损失水量根据循环水水质和浓缩倍数的要求计算确定,按下式计算:Q b=P b·Q/1001)1(---=C C P P P w e b式中:P b ——排污百分率(%);C ——浓缩倍数取1.6(水质恶劣;业主反映在1.3-2之间);排污百分率: P b = [1.46—0.005(1.6-1)]/(1.6-1)=2.428 排污损失水量:Q b 正常=2.428×12000/100 =291.4m 3/h ;(4) 补充水量计算:Q m =Q e +Q w +Q b补充水量: Q m 正常=175.2+0.6+291.4=467.2m 3/h ;。
冷却塔补水计算

冷却塔补水计算本项目空调系统夏季采用水冷螺杆机组+冷却塔+空调末端的形式,设置制冷机组3组,根据暖通专业提供资料,制冷机组参数为(制冷量:1074.9 kW 功率:199.6 kW;蒸发器:184.9 m3/h,46 kPa;冷凝器:230.7 m3/h,52 kPa;制冷剂:HFC-134a;运行重量:5399 kg)1、冷却塔选型1.1 循环冷却水量计算公式如下:Q=Qc1.163∆t式中:Q - 制冷机循环冷却水量(m3/h)Qc- 制冷机冷凝热量(kW)(取1.3Qe)Qe- 制冷机设计参数下的制冷量(kW)∆t- 冷却水温升(C°)(取5 C°)则Q=1.3×1074.9/1.163/5×3=240.30×3 m3/h=720.90 m3/h1.2 冷却塔出水温度取32 C°,参照郑州气象条件,夏季大气压力99.17kPa,干球温度35.6 C°,湿球温度27.4 C°。
1.3 根据以上条件,选择冷却塔6台,参数如下:冷却水量:154 m3/h管程压损:6.20 m电机功率:5.5 kW 2台喷淋泵功率:1.5 kW 2台运行重量:8270 kg2、循环水泵选型2.1 扬程计算公式如下:H=H1+h1+h2+H2+H3式中:H - 水泵扬程(m)H1- 制冷设备水头损失(m)(取5.20 m)h1- 循环管沿程水头损失(m)h2- 循环管局部水头损失(m)(取0.3 h1)H2- 冷却塔配水管所需压力(m)(取6.00 m)H3- 冷却塔配水管与冷却塔集水池(盘)水面的几何高差(m)(取4.00 m)循环管流量为720.90 m3/h,管径为DN400,流速为1.711 m/s,单位水损为i=0.011026 mH2O/m,循环管长度为290m。
水泵扬程考虑1.1的安全系数,则H=1.1×(5.20+1.3×0.011026×290+6.00+4.00)=21.296 m2.2 设置循环水泵3台,数量与冷冻机组相匹配。
水系统补水的设计原则

水系统的补水设计原则(1)循环水系统的小时泄漏量,可按系统水容量VC的1%计算,系统的补水量,宜取系统水容量的2%。
(2)空调水系统的补水,应经软化处理。
仅夏季供冷使用的单冷空调系统,可采用电磁水处理器。
补水软化处理系统宜设软化水箱、补水箱的贮水容积,可按补水泵小时流量的0.5~1.0配置(系统较小时取上限,系统较大时取下限)。
补水箱或软水箱的上部,应留有能容纳相当于系统最大膨胀水量的泄压排水容积。
(3)循环水系统的补水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侧;当补水压力低于补水点的压力时,应设置补水泵。
仅夏季使用的单冷空调系统,如未设置软化设备,且市政自来水压力大于系统的静水压力时,则可不设补水泵而用自来水直接补水。
(4)补水泵的选择与设置,可按下列要求进行:1)各循环水系统宜分别设置补水泵。
2) 补水泵的扬程,一般应比系统补水点的压力高30~50kPa;时,应注意校核计算补水管的阻力。
当补水管的长度较长3) 补水泵的小时流量,宜取系统水容量的5%,不应大于10%。
4)水系统较大时,宜设两台补水泵,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两台泵同时运行。
5)冷/热水合用的两管制水系统,宜配置备用泵。
(5)循环水系统的补水、定压与膨胀,一般可通过膨胀水箱来完成。
水系统的定压与膨胀,可按下列原则进行设计:1)系统的定压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人侧。
2)水温(t)95℃≥t>60℃的水系统:定压点的最低压力可取系统最高点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10kPa。
3)水温t≤60℃水系统:定压点的最低压力可取系统最高点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5kPa。
4)系统的膨胀水量应能回收。
5)膨胀管上禁止设置阀门。
6)膨胀管的公称直径,可按下表确定:(6)闭式空调水系统的定压与膨胀方式,应结合具体建筑条件确定。
条件允许时,特别是当系统静水压力接近冷热源设备能承受的工作压力时,应优先考虑采用高位开式膨胀水箱定压。
当缺乏安装开式膨胀水箱条件时,可考虑采用补水泵和气压罐定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