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发展
天然气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

天然气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1、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发展动态(1)加大管径和提高压力加大管径和提高压力既可以提高管道的输送能力,又可以节约投资和降低钢材消耗。
输气管道的直径在1000mm及其以上的管道属于大口径管道。
目前国际上长输管道最大直径为苏联至欧洲的1420mm输气干线,著名的阿意输气管道直径为1220mm,我国的西气东输一线管道直径为1016mm、钢级X70、设计压力10MPa,西二线管道干线:管径1219mm、钢级X80、设计压力12MPa,也进入了近年来世界性的大口径输气管道行列。
高压输送是当前输气管道技术发展趋势。
管道采用的最高输气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家输气管道的整体技术水平。
目前欧洲和北美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压力普遍在10MPa以上。
加拿大至美国的ALLAINCE输气管道设计压力为12MPa,是目前压力最高的陆上长距离输气管道。
我国的西气东输一线管道采用10MPa的输气压力,西二线采用12MPa,达到了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2)增大输送距离采用超长管道输送天然气被认为是最为经济的方法。
20多年来,欧美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大批长距离、大口径的输气管道。
美国为了开发阿拉斯加的天然气资源,于1980~1986年建成了美国横贯阿拉斯加输气管道系统,该系统贯穿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境内,向美国本土的48个州输气,管道总长为7763km。
我国最长的西气东输一线天然气管道(已投产,二线在建干线全长4859km,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000km。
)总长近4000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输气管道之一。
(3)采用高钢级管道钢目前,世界上干线输气管道均采用高强度合金钢,以达到减少钢材耗量,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加拿大的统计分析表明,每提高一个钢级可减少建设成本7%。
国外输气管道普遍采用X70管道钢,少数采用了X80管道钢。
某些公司正在研制X100及更高等级的管道钢。
国内X70级管道钢和钢管生产技术已趋成熟。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受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愈发举足轻重,从而推动了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的蓬勃发展,但跟发达国家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存在一定的不足,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在实现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关键设备国产化、开启数字化管道建设三方面入手,将有效推动我国天然气市场的良性发展。
标签: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1.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在当今“低碳环保”大形势下,我国能源结构不断转型,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愈发举足轻重。
我国进口天然气管道陆续开通,同时国家基干管网基本形成,部分区域性天然气管网逐步完善,非常规天然气管道蓬勃发展,我国天气运输“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格局已经形成。
当前我国已建成建成由跨境管线、主干线与区域联络线、省内城际管线、城市配气网与大工业直供管线构建的全国性天然气管网。
截至2018年底,我国运行的长输天然气管线总里程达到7.6万千米,国内油气长输管道主要集中在三大石油公司手中,其中中国石油占比最大。
干线管道总输气能力约3500亿立方米/年。
我国的基干天然气管网主要由西气东输管道系统、陕京天然气管道系统、和联络天然气管道组成。
我国的进口管道气主要来自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缅甸等国家,目前运行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线A/B/C线以及中缅天然气管线,在建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道D 线以及中俄东线和西线。
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天然气管网构成了我国重点区域天然气管网。
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指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藏气,伊宁—霍尔果斯煤制天然气管道是我国第一条煤制气管道,大唐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是我国第二条煤制气外输管道。
页岩气外输管道有三条,分别为四川长宁地区页岩气管道、威远页岩气集输干线和涪陵—王场页岩气管道。
煤层气产地主要集中于我国山西省等华北地区,目前煤层气产量相对较低,优先满足周边地区消费,多余气量外输。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多用途的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能源需求的增长,对天然气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而长输天然气管道是连接产地和消费地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目前,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已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国-缅甸天然气管道等为代表的管网体系。
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最大的工程,它将西部地区的丰富天然气资源输送至东部地区,填补了东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不足的空白,满足了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中亚天然气管道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重要管道,为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天然气资源,弥补了国内天然气资源不足的缺口。
而中国-缅甸天然气管道是中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拉近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关系,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尽管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在国际上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管道规模不够大、经营模式不够多样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国家沿线发展速度不均、天然气消费量总量较大,管道运力还不足以满足需要,导致了一些地方天然气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出现了天然气滞销的情况。
二、发展趋势分析1. 增加国内长输管道建设投资力度未来,我国将继续增加国内长输管道的建设投资力度,加快管道建设,满足天然气资源的长期供给需求。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天然气管道网规划》,强调加快天然气管道网建设,提升管道规模和运力,加快推进西气东输、中亚天然气管道等工程。
建设新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将有利于提高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率,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2. 推进天然气管道与其他管道的联网未来,我国还将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与其他管道的联网,形成多种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
2024年管道气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管道气市场前景分析概述管道气是指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能源。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环保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对化石能源减少的压力,管道气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管道气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市场概况管道气市场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多个因素的推动。
首先,全球对环保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
其次,管道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稳定供应和低成本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重视。
此外,管道气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工业、居民和交通等领域。
发展趋势1.区域合作推动市场增长: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区域合作,建立跨境管道输气项目,促进管道气的输送和流通。
例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和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将有助于增加管道气的供应量。
2.科技创新提高产能和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管道气的生产和输送效率将得到提高。
通过应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智能化技术,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加生产能力。
3.多元化的用途拓展市场规模:管道气不仅可以用于发电和供暖,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随着多元化用途的拓展,管道气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挑战与对策1.管道建设成本高昂:由于管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建设管道的成本可能会成为一个难以克服的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和资金支持来降低管道建设的成本。
2.竞争对手的存在:管道气市场虽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其他能源形式的竞争,例如液化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
针对竞争对手,管道气行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和推动技术创新来争取市场份额。
3.环境政策和监管的影响:管道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环保政策和监管的影响较大。
政策和监管的变化可能会对管道气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在应对这种挑战时,管道气行业需要与政府合作,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监管体系建设,以确保合规运营。
我国天然气管道发展趋势

我国天然气管道发展趋势文|刘洋1·我国天然气管道现状我国天然气管道是在油气田周边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天然气从开始的石油附属品,产量增多,逐渐发展为重要能源,带动了管网的大规模建设。
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的建成投产,我国天然气管道开始大规模建设。
2010年西气东输二线投产,我国天然气产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当年消费增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
至此,我国天然气管道初步形成了全国一张网,管网里程达到8.5万公里,形成了以西气东输、陕京线、川气东送、中缅天然气管道、永唐秦等为主的主干网络,以冀宁线、兰银线、忠武线、中贵线等联络线为主的联络管道,实现了川渝、长庆、西北三大产气区与东部市场的连接,实现了储气库、LNG接收站、主干管道的联通。
完成西北、西南及东部沿海三大进口通道,形成了“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格局。
表我国主要管道参数图1 我国天然气管网图2·我国天然气管道发展趋势未来将重点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新疆煤制气管道、鄂安沧煤制气管道、中海油煤制气管道、西气东输四线、西气东输五线等为主的主干管网,LNG外输管道、地区联络线为主的联络管道,全面建成全国性一张网,实现国产气与进口气,常规气与非常规气,管道气与LNG等间的不同属地、不同气源联通。
完善四大进口通道,全面实现“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应格局。
地下储气库与LNG调峰互补,实现多气源、多储气库与市场连接。
建成华北、东北、长三角、川渝、中南等区域性管网。
2·1四大进口通道1)西北中亚管道气进口通道西北进口通道包括,中亚天然气管道A/B/C/D线:中亚天然气管道A线是中国第一条跨国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于2009年12月建成投产,开始为我国输送进口中亚天然气。
天然气管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天然气管道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1世界天然气管道技术现状(1)长运距、大管径和高压力管道是当今世界天然气管道发展主流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世界上新开发的大型气田多远离消费中心。
同时,国际天然气贸易量的增加,促使全球输气管道的建设向长运距、大管径和高压力方向发展。
1990 年,前苏联的天然气管道的平均运距达到2 698 km。
从20 世纪至今,世界大型输气管道的直径大都在1 000 mm 以上。
到1993 年,俄罗斯直径1 000 mm以上的管道约占63%,其中最大直径为1 420 mm 的管道占34。
7%.西欧国家管道最大直径为1 219 mm,如著名的阿—意管道等.干线输气管道的压力等级20 世纪70 年代为6~8 MPa;80 年代为8~10 MPa;90 年代为10~12MPa。
2000 年建成的Alliance 管道压力为12 MPa、管径为914 mm、长度为3 000 km,采用富气输送工艺,是一条公认的代表当代水平的输气管道。
(2)输气系统网络化随着天然气产量和贸易量的增长以及消费市场的扩大,目前全世界形成了洲际的、多国的、全国性的和许多地区性的大型供气系统。
这些系统通常由若干条输气干线、多个集气管网、配气管网和地下储气库构成,可将多个气田和成千上万的用户连接起来。
这样的大型供气系统具有多气源、多通道供气的特点,保证供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前苏联的统一供气系统是世界最庞大的输气系统,连接了数百个气田、数十座地下储气库及约1 500 个城市,管道总长度超过20×104km。
目前欧洲的输气管网已从北海延伸到地中海,从东欧边境的中转站延伸到大西洋,阿—意输气管道的建成实际上已将欧洲的管网和北非连接起来。
阿尔及利亚—西班牙的输气管道最终将延伸到葡萄牙、法国和德国,并与欧洲输气管网连成一体.(3)建设地下储气库是安全稳定供气的主要手段无论是天然气出口国家,还是主要依赖进口天然气的一些西欧国家,对建造地下储气库都十分重视,将地下储气库作为调峰、平衡天然气供需、确保安全稳定供气的必要手段.截止到1998 年,全世界建成储气库605 座,总库容575.5亿立方米、工作气量307.7立方米.工作气量相当于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11%,相当于民用及商业领域消费量的44%。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是指用于将天然气从产地输送到市场的管道系统。
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背景介绍一方面可以从我国近年来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趋势说起,另一方面可以介绍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庞大的长输天然气管道网络,其中包括西气东输、中石油管道等重要管道。
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和天然气的地位不断提升,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现状的概述,掌握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基本情况,为后续深入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通过分析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产业的规划和布局提供指导和建议。
还将重点关注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展望,以期为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研究长输天然气管道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地位日益凸显。
长输天然气管道是实现天然气资源从生产地到消费地输送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深入研究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我国能源发展的方向和战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包括技术难题、环保问题、安全风险等。
天然气管道行业市场分析

天然气管道行业市场分析一、行业概述天然气管道行业是指建设、运营天然气输送管道和相关设施的行业,包括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建设、安装、维护和管理等一系列环节。
天然气管道是将天然气从生产地输送到市场、工厂或家庭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天然气工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二、市场规模天然气管道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增天然气管道达到3.6万公里以上,累计天然气管道总长达到75.4万公里。
中国天然气管道技术有限公司预测,到2025年,我国天然气管道总长有望超过100万公里。
由于天然气资源丰富,国家发展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天然气管道行业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天然气管道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较为雄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
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放宽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在天然气管道领域涌现。
例如,中石油、中石化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中俄天然气管道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合作案例。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的并购重组与资本运作将会进一步加快。
四、市场发展趋势1.逐步形成统一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网络。
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需求的增加,建设跨区域、远程输送的天然气管道成为发展的趋势。
重点发展天然气主干管线和支干线,形成统一的运输网络,提高天然气的输送能力和覆盖范围。
2.推动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
加强不同地区之间天然气管道的互联互通,实现天然气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加强与国际天然气管道的对接,推动跨国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合作开发。
3.发展多功能的天然气管道。
提高天然气管道的智能化水平,引入先进的技术,使天然气管道不仅仅是输送天然气的设施,同时具备监测、控制、调度、安全保护等多种功能。
4.加强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
天然气管道行业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管道的安全性能和抗震能力,并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上海浦东LNG装置 10
进 技
中原绿能LNG装置
15
新疆广汇LNG装置
150
新澳涠洲LNG装置 海南海燃LNG装置
15
术
25
中海油珠海LNG装置
鄂尔多斯LNG装置 60
100
上海浦东 河南濮阳 新疆鄯善 广西北海 海南福山
2000-02 2001-11 2005-08 2006-03 2006-03
全液化装置、MRC制冷 全液化装置、MRC制冷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 膨胀制冷
全液化装置、氮气膨胀制冷
全液化装置、MRC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膨胀制冷、部 分液化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 膨胀制冷
15 泰安LNG工厂
苏州LNG工厂
7 LNG实验装置
2
山东泰 安
江苏苏 州
黑龙江 大庆
2008-03 2007-11 2007-12
各种天然气输送方式费用比较
一、国内外天然气工业发展概况
我国管输天然气气质要求
4 管输气质要求
右表所示:国内外 一般都要求管输天然 气无游离水,无杂质, 酸气含量低,有较高 热值。
国外管输天然气气质要求
一、国内外天然气工业发展概况
• 5天然气管道分布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输气干线近150万千米,并以1.4万千米/ 年的速度增长,现有输气管道主要分布在欧洲、独联体、北美等地 区,其中美国约46万千米,独联体约23万千米,分居世界前两位。
合肥LNG工厂
8
泸州LNG工厂
5
山西顺泰LNG工厂
50
四川成都 宁夏银川 鄂尔多斯 四川犍为 江苏江阴 辽宁沈阳 青海西宁 青海西宁 河南安阳
山西晋城 山西晋城 鄂托克前旗 青海西宁 安徽合肥 四川泸州 山西晋城
2008-08 2009-10 2009-06 2005-11 2006-10 2007-09 2008-01 2008-08 2009-02 2008-10 2009-09 2009-04 2009-06 2009-05 2007-03
建
福建
260+240
2008/2012
在
上海
300+300
建
珠海
和
浙江宁波
300+400+300 300+300
在
深圳
200+200
规
海南粤东粤西 200+100
划
江苏
200+200
大连
200
唐山
350+300
山东
300+300
350+300
300+200
2009 2010/2015/2020 2013 2013/20202012 2012/20202014 2011 2011 2013 2012
全液化装置、氮 气膨胀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 膨胀制冷、部分 液化
全液化装置、
MRC制冷
合计 729(其中引进技术规模为375×104 m3/d,国产技术规模为354375×104 m3/d)
类别表2项已目名建称 、在规建模(和104规t/a)划所属中公司LNG投项产或目拟投表产时
间
已
广东LNG项目 370+4701) 中海油 2006/06
• 油气管线建设投资巨大,且涉及钢管、电机、天 然气压缩机等多种设备材料采购,
管道中游经营状况
• 中国天然气中游输配市场格局将形成一个 “管输+水陆车(船)槽运+LNG卫星气化站” 的多轨并行
类别 名称
中国LNG产业现状
表1中国已建和在建的商业化液化装置表
规模(104 地点 m3/d)
投产或拟 采用的液化工 投产时间 艺
百分比
2005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水电
核能
2005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水电 核能
一、国内外天然气工业发展概况
4 天然气输送方式
右图为各种输送方式 的费用情况,可见对于天 然气,海底管道输送费用 高于陆上管道输送的费用, 而对于较长距离的管道, 液态天然气的输送费用低 于气态天然气。
未来五年天燃气管道发展
• 到2015年,国内油气管道总长预计达14万公里左 右。
• 重点加快建设塔里木、西南、长庆三个年产量 200亿方级大气田,积极开发海上天然气资源。
中国油气管道长度已达7万公里,未来5年,还将新建约5万公里。 预计油气管线建设共需约3500亿元投资,其中,天然气管道建设需 2500亿元,成品油管道需500亿元,原油管道需500亿元。
2008-11
全液化装置、氮气膨胀制冷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 膨胀制冷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 膨胀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单级膨胀制冷、 部分液化
利用管网压差、单级膨胀制冷、 部分液化
全液化装置、(氮气+甲烷) 膨胀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单级膨胀制冷、 部分液化
全液化装置、氮气膨胀制冷
利用管网压差、双级膨胀制冷、 部分液化
到2015年,国内油气管道总长度预计达到14万公里左右,其中约一 半为天然气管道
• 中海油正以广东、上海、秦皇岛等沿海LNG接收站为依托, 构建天然气沿海大动脉管网,占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 海等发达地区市场,积极发展陆上天然气管网;中石化正 加快建设川气东送管道及沿线支干线管网建设,意在开拓 山东、长三角等主要目标市场。同时,规划建设中石化塔 里木天然气出疆管线,与川气东送贯通相连,为长三角地 区供气。
广东珠海 鄂尔多斯
2008-10 2008-12
法国索菲公司级联式液化 流程(CII) 法国索菲公司级联式制冷 循环 德国林德公司的SMRC 美国SALOF两级膨胀机制 冷循环 加拿大PROPAK公司氮气 循环两级膨胀制冷流程 美国B&V公司Prico液化工 艺(SMRC) 美国B&V公司Prico液化工
艺(SMRC)
国
龙泉驿LNG工厂10产源自宁夏LNG工厂30
鄂尔多斯LNG工厂
15
技
犍为LNG工厂
4
术
江阴LNG工厂 沈阳LNG工厂
5 2
西宁LNG工厂(一期) 6
西宁LNG工厂(二期) 20
安阳LNG工厂
10
晋城LNG工厂
25
晋城LNG工厂(二期) 60
内蒙古时泰LNG工厂
60
西宁LNG工厂(三期) 20
• 合计 360+3310+300
一、国内外天然气工业发展概况
3.4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右图为2005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可以看到煤炭占到了69%,石油占22.3%, 天然气仅占不到3%。
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目前 仅占我国能源消费量的9%,能源结构很不 合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随着国家鼓励清洁能源政策的执行, 天然气的发展潜力巨大,估计到2015年我 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1500亿方左右, 比例将提高到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