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优秀教案(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优秀教案(3页)

课题:必修二专题八第一节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高碑店一中杨铁柱一、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根本史实,分析其建立的目的和影响,掌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根本情况,讨论“三大支柱〞的国际影响和历史地位。

概述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并结合二战后初期的相关史实,通过材料阅读法、讨论法、数据分析法,进一步认识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然性以及对战后世界经济开展的影响。

小组讨论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的关系,进一步讨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认识到美国在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通过对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理解,认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表达,也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理解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关系,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我们要放眼世界,放眼将来。

三、教学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导入】:学生回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加强。

老师分析导语,二战后世界经济形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开展可追溯到新航路开拓,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914—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使全球化进程出现倒退。

二战以后,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适应经济全球化开展的趋势。

【讲授】: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整体介绍本节内容:一个主导:美国。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

知道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目标】识记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和《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开发银行成立的目的和宗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理解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背景、国家实力与外交的密切关系,辩证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重、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教学方法】线索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材料解读法;自主合作学习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

你认为呢?【讲授新课】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背景1、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性2、西欧国家普遍衰,尤其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英镑国际货币地位不保;——契机、可能3、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物质基础、动力提问: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美国已经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国民生产总值、黄金储备(书本104页历史纵横)(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布雷顿森林会议(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1)召开:时间:1944年7月,地点: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参与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名称: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2)内容:《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实力,最终迫使与会各国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方案,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精品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精品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内容主要包含“一次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两个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则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趋势由此确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至今犹存: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由关贸总协定演变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更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最为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上学期的政治课《经济与生活》模块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货币的产生、职能、国际货币汇兑等与本课有关的经济学概念;在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课中,他们也初步接触了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本课中涉及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内容对他们而言属于新知识。

这些知识专业性较强,在教学中应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本课上出“历史味儿”,不要上成“经济学”。

【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理解其形成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能够说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名称,比较分析它们职能的异同点;(3)利用相关史料,感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约束,认识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发展性目标:用历史的观点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评价其他历史事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精品表格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精品表格教案

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导入:(直截了当导入)
教师: 今天我们将要进入第八专题的学习,第八专题讲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进展的全球化趋势,总的来说,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
幻灯片出示,教师进行讲解:
第一个时期,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在资本主义阵营里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进展,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其表现之一。

第三个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教师:以上三个时期实际上也确实是我们课本中三节课的内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第一时期的内容。

就像我们作业本中有一段材料中提到一样:美国曾经提出要建立以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通过联合国的建立美国达到了建立以其领导的政治秩序的目的,那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又是如何建立的呢?这节课的内容将会我们答案。

讲授新课:
㈠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教师: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的第一步确实是以美元为主导的。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标:让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1.2 内容:介绍二战后全球经济状况,战后的欧洲和美国的经济状况,以及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重要性和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视频资料,了解二战后的全球经济状况。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进行小组报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美国的经济政策2.1 目标:让学生了解美国在二战后的经济政策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2.2 内容:介绍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税改政策,以及其对战后经济发展的贡献。

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4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视频资料,了解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税改政策。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美国经济政策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进行小组报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欧洲的经济重建3.1 目标:让学生了解二战后欧洲的经济重建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3.2 内容:介绍欧洲的Marshall 计划,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以及其对战后经济发展的贡献。

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4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视频资料,了解欧洲的经济重建。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欧洲经济重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进行小组报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日本的经济重建4.1 目标:让学生了解二战后日本的经济重建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4.2 内容:介绍日本战后经济政策,以及其快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4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历史视频资料,了解日本的经济重建。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日本经济重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进行小组报告,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教案:专题八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 Word版含答案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教案:专题八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 Word版含答案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内容主要包含“一次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两个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则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趋势由此确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至今犹存: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由关贸总协定演变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更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最为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上学期的政治课《经济与生活》模块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货币的产生、职能、国际货币汇兑等与本课有关的经济学概念;在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课中,他们也初步接触了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本课中涉及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内容对他们而言属于新知识。

这些知识专业性较强,在教学中应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本课上出“历史味儿”,不要上成“经济学”。

【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理解其形成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能够说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名称,比较分析它们职能的异同点;(3)利用相关史料,感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约束,认识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发展性目标:用历史的观点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评价其他历史事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944年夏天,二战的第二战场刚刚开辟,全世界的注意力正集中在硝烟弥漫的欧洲。

而此时美国新罕布什尔州风景优美的布雷顿森林却迎来了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730多位客人。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理解其形成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能够说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名称,比较分析它们职能的异同点;(3)利用相关史料,感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约束,认识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发展性目标:用历史的观点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评价其他历史事件。

【学习目标】1.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主要史实和二战后主要的经济组织。

2.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3.激情投入,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树立国际意识。

导入:1929—1933年经济危机造成了世界经济的无序而引发了二战,所以战后如何重建一种稳定的经济体系,确保世界经济稳定发展,避免重蹈战争的覆辙成为战后各国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自学引导】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问题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第一目第一段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2: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时间、内容、性质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段的有关内容回答问题3:按照《布雷顿森林协议》成立了两个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世界银行宗旨:成立初期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1945年成立,1946年正式运行。

截止至2007年1月,拥有成员国185个,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地位。

世界银行拥有的法定资本达1806亿美元,其资金包括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营业收入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款。

现有总资产155亿美元。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教案设计2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教案设计2套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系统的形成》讲课稿一、说教材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系统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八单元第 1 课,学时为 1 课时。

《历史必修Ⅱ》一书用古今贯穿、中外关系的八个专题来侧重反应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度中的重要史实。

从第一单元勾画“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构造与特色”,持续到第五单元“新航路开拓、殖民扩充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逐渐打破世界各地域间相对隔断的状态,再到第八单元“此刻世界经济的全世界化趋向”,以历史唯心主义看法清楚说明经济全世界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乞降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定趋向。

b5E2RGbCAP第八单元的标题是《此刻世界经济的全世界化趋向》,作为最后一单元,从内容上讲,有激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是全书内容的总结与升华展望。

提起“全世界化”这个十年前才初次出此刻美国《商业周刊》的新名词,此刻倒是地球人都知道了。

但是终究什么是全世界化?作为一历史现象,全世界化有其自己内部严实完整的系统,此中中心之一即是制度、规则的全世界化,而这正是本课内容的着力点。

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系统是怎样逐渐成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经过“布雷顿丛林系统” 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又经过《关税与贸易总协议》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系统。

世界银行、国际钱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议》的签订,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系统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应。

这既是对本书前方第 6 单元第 3 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的响应与深入,又启领本单元第 2、3 课即《世界经济的地区公司化》和《世界经济的全世界化趋向》内容,故本课在教材中承前启后,地位的重要性不问可知。

p1EanqFDPw2、讲堂目标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详细要求,联合学生认知特色并综合该课在整本书知识体系的地位,确定这课的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布雷顿丛林协议》的签订,国际钱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成立“布雷顿丛林系统”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第一节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由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这个体系包括: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构成调整世界经贸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这既承接了专题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又启领本专题第2、3课即《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起到了衔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2)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国际自由贸易体制的确立。

(3)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知识点,并认识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的必然性,以及它对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美国全球霸权的体现,也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充分认识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强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应当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学情分析】
(1)高一阶段的历史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培养一定的历史学习思维。

(2)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该专题内容相对比较陌生,基础不够扎实。

而且他们在学习历史时存在一些问题:学习方法有缺陷,知识体系不完善,重视程度不够等。

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注意考虑本节课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重点要突出鲜明;三是上课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
2.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

【教学资源】
1.教科书
2.校内资源: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第二次科技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二战后,资本新一轮扩张——全球化时代
2、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①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②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处于优势地位。

③企图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

(2)建立:
①时间:1944年7月
②地点:美国的布雷顿森林
③参与国:美、苏、中、法等44个国家
④签定《布雷顿森林协议》
(3)《布雷顿森林协议》
①确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固定汇率制
②确定了美元的地位:美元等同黄金、美元中心地位
(4)实质: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5)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补充:主要负责经济的发展,向各成员国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属于“救贫”性质的机构。

主要负责通过提供短期贷款来调节汇兑关系,稳定汇率,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来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属于“救急”性质的机构。


(6)评价:
①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
②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④有利于形成统一、成熟的国际金融市场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7)瓦解:
①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
②原因: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各国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3、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1)背景:
①二战后初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③美国为扩大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2)建立:
1947年10月,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1948.1.1,正式实施
(3)宗旨:
缔约方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4)评价:
①性质:二战后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制,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

②作用: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世界银行
③关贸总协定
(2)影响;
①它构成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拥有特殊地位;
②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5、练习: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美国如何确立由其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且通过战后设立的经济组织强化了其主导地位。

这是本课的目的。

因此,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重视教材资源的应用,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环境,使其有机会摸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