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
05 第五章 原点、极限调整

5. 原点、极限调整5.1 使用工具:4mm L型扳手、6mm L型扳手。
5.2 调整步骤:1.将极限及原点块固定于预定位置上2.调整极限开关深度位置,(滚轮轴心中间附近)3.用慢速度将面板移动到预定行程位置外约10m m处,固定硬件极限块(+-方向都做,并检查极限键作用是否正常)(预防撞机),如图4.将原点块置于预定原点位置前方约20m m处(如图)5.将面板置于行程中段位置往原点方向做原点动作,直到原点动做完成。
※(X轴Z轴做法与Y轴相同)6.利用直尺检查原点位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放松连轴器转动螺杆来调整位置,(调整过程中须注意计算机屏幕上0点位置是否正确)(如图)※原点误差量小时也可运用原点补正参数补正。
7.位置确认后再重做原点,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有时会差一个原点距离,可调整原点块位置来配合)。
8.检查原点位置到原点键脱离位置是否在一个原点距离的50%至60%内。
(如不正确须调整原点键相对位置)(配合屏幕原点键讯号切换屏幕,自我诊断0M:D I A G N O S T I C,16、18M:P M C S I G N A L S T A T U S)(如图)9.检查原点剎车减速距离是否正确,检查方式为做原点时能清楚看到计算机屏幕上数值时为准(X 、Y 、V 在20m m 以上,Z 轴在10m m 以上)(如图)10.将极限键调整至正确位置,(以正确行程,+-方向各加9~11m m )11.设定软件极限(以正确行程,+-方向各加5m m )(1)检验事项:X、Y、Z、V轴原点校正(2)检验工具:L型板手4m m、8-10开口板手、300直尺(3)检验说明:a)先将X、Y、Z、V极限架及感应锁至正确位置。
b)依照机械配备表,将极限位置固定。
c)检测计算机屏幕上原点距离是否与实际相符附图1d)检测原点位置与实际是否正确附图2e)检测原点到脱离位置是否为伺服马达一圈距离的50%至60%附图3。
b)检测极限位置是否正确,以手动最慢速开到极限附图4c)检视煞车距离位置不得低于20m m附图5d)Z轴原点±极限抓法为a离面板2-12m m处为-极限,b离面板262-272处为原点,c原点上升10m m为+极限(4)图解说明:1原点复归距离设定:螺桿節距減速比馬達一圈應走距離原點應走距離結果X軸Y軸Z軸V軸A軸B軸C軸原点距离参数:O M:57016M:182118M:1821※马达一圈距离O M C计算机最大只能设为32m m,如超过此值请以马达一圈距离的一半为设定值(一圈双原点设法)其余计算机规格没有最大值限制。
05第五章员工培训与开发

第五章员工培训与开发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培训与开发:培训(Training)与开发(Development)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词。
一般而言,培训是企业向员工提供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开发是依据员工需求与组织发展要求对员工的潜能开发与职业发展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的过程.2.新员工导向培训:又称为新员工定向培训、上岗培训或社会化培训,主要是指向新聘用员工介绍组织情况和组织文化,介绍工作任务和规章制度,使之认识必要的人,了解必要的事情,尽快按组织要求安下心来开始上岗工作的一种培训.3.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组织的相关人员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组织、工作及人员三者的相关情况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如何培训的一种活动。
4。
培训效果评估:它就是一个依据特定的培训目标,在培训结束后搜集相关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的过程。
5.工作轮换法:它是一种在职培训的方法,是指让受训者在预定的时期内变换工作岗位,使其获得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扩展受训者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胜任多方面的工作,同时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和乐趣。
6.角色扮演法:它就是为受训者提供一种真实的情景,要求一些培训者扮演某些特定的角色并出场表演,借助所扮演角色的演练来增强其对所扮演角色的感受,并培养和训练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1.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的集中培训,这种方式叫做(A)。
A新员工导向培训B在岗培训C离岗培训D业余自学2。
“在培训中,先由教师总体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的培训方式。
”是(B)。
A讲授法B研讨法C角色扮演法D案例分析法3。
(A)是一种信息双向性交流的培训方式,其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两者融合到一起,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培训方法.A案例研究法B角色扮演法C头脑风暴法D个别指导法4。
05 第五章 卖家交易订单管理、物流管理

5.2 卖出第一单,如何快速发货(熟悉发货流程)
• 淘宝卖家店铺信誉累积是通过交易完成后买卖双 方互相评价后产生的,好评加1分,中评不得分, 差评扣1分,因此开店初期,建议每个交易环节都 做好用户体验,维持良好健康的店铺状态。
5.3 “我要寄快递”及物流工具使用技巧
• 淘宝平台开通了服务商,发货时优先显示选定快 递商,其他没开通的全部隐藏,大大提升发货效 率和正确率。
第五章
卖家交易订单管理、物流管理
5.1 淘宝支付宝担保交易流程详解
• 新开店卖家要持别注意,订单状态为“等待买家 付款”时切记不能发货,否则钱货两空。
• 当有人在旺旺上与你对话并截图告诉你“已经付 款了,请立即按某某地址发货“,或者截图告诉 你“已经付款但不想要了,直接支付宝转账退 放”,切勿轻信”这时应该立即用测览器打开 “卖家中心-已卖出的宝贝”界面,用买家昵称搜 索,查询是否有订单,订单状态是什么,核实后 再处理,避免上当受骗。
款到支付宝(付给支付宝公司而非付给卖家)→卖 家发货→买家确认收货(把货款从支付宝公司转到 卖家账上)→交易完成→评价。 • 3.从买家创建订单到交易完成互评,整个交易流程 中要非常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淘宝规则中买 家拍下商品可以72小内付款,72小时后还没付款系 统自动关闭交易:
5.2 卖出第一单,如何快速发(熟悉发货流程)
• 当卖家完成发货后,订单状态为“卖家已发货”, 实物类商品在平时正常状态,发快递的派送时间 多是2-7天。
• 如果买家收到货后手动确认收货,之前付到支付 宝的钱转到卖家支付宝账户上;如果买家没有手 动确认收货,订单默认10天自动打到卖家支付宝 账户上。如果是全网大促活动,比如“双1”、 “双12”等,确认收货时间会按需延长。
05第五章 非法人组织

• 一、合伙概述 • (一)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 (二)合伙与法人的区别 • (三)合伙的分类 • (四)设立合伙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
• 例题:王东、李南、张西约定共同开办一家餐馆,
王东出资20万元并负责日常经营,李南出资10万 王东出资20万元并负责日常经营,李南出资10万 元,张西提供家传菜肴配方,但李南和张西均只 参与盈余分配而不参与经营劳动。开业两年后, 餐馆亏损严重,李南撤回了出资,并要求王东和 张西出具了 "餐馆经营亏损与李南无关"的字据。 餐馆经营亏损与李南无关"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司法考试卷三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司法考试卷三 第一题第2 第一题第2题) A.王东、李南为合伙人,张西不是合伙人 B.王东、张西为合伙人,李南不是合伙人 C.王东、李南、张西均为合伙人 D.王东和张西所出具的字据无效
• • • •
• 二、合伙的内部关系 • 例题:2000年3月,甲、乙、丙开办一合伙企业, 例题:2000年
同年6月甲与丁结婚。2005年 同年6月甲与丁结婚。2005年8月,双方协议离婚, 约定将合伙企业中甲的财产份额全部转让给丁。 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2005年司法考试卷三第 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2005年司法考试卷三第 二题第63题) 二题第63题) A.合伙企业中甲的财产份额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B.如乙、丙同意,丁依法取得合伙人的地位 C.如乙、丙不同意丁入伙,必须购买该财产份额 D.合伙企业应清算,丁分得甲应得财产份额
• •
• 例题:甲与乙、丙成立一合伙企业,并被推举为
• • • •
合伙事务执行人,乙、丙授权甲在3 合伙事务执行人,乙、丙授权甲在3万元以内的开 支及30万元内的业务可以自行决定。甲在任职期 支及30万元内的业务可以自行决定。甲在任职期 间内实施的下列行为哪些是法律禁止或无效的行 为?(2003年司法考试卷三第二题第62题) 为?(2003年司法考试卷三第二题第62题) A.自行决定一次支付广告费5万元 A.自行决定一次支付广告费5 B.未经乙、丙同意,与某公司签订50万元的合同 B.未经乙、丙同意,与某公司签订50万元的合同 C.未经乙、丙同意,将自有房屋以1万元租给合伙 C.未经乙、丙同意,将自有房屋以1 企业 D.与其妻一道经营与合伙企业相同的业务 D.与其妻一道经营与合伙企业相同的业务
05 第五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资源 ok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的类别
• (三) 家庭资源 • 幼儿科学教育的家庭资源包括幼儿的家长和幼儿家里的物资资源。 • 首先,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丰富的背景、专长和兴趣,他们是幼儿园
二、 科技角
• (一) 对材料的要求 • 1. 具有安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选择无毛刺、无缺损、无毒无害的材
料供幼儿操作。要从科学性角度考虑,材料要体现周围物质世界中物体的形、 色、声、味等。材料要具有可操作性。 • 2. 材料要种类丰富,数量充足,保证幼儿有丰富种类的材料去探索、去发现。 • 3. 注意层次性。教师要为幼儿分别提供难度高于、等于和低于本层次发展水 平的操作材料,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也使一些学有余力 的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 4. 重经济实用性。可以购买一些仪器及成品,但也要多选用自然物或废旧物 品,鼓励师生自己动手制作。
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园地和科学发现室的创设与管理
一、 科学园地
• (一) 种植园地 • 1. 选择种植内容 • 适合幼儿园种植的植物种类很多,一般以常见的蔬菜、农作物和草木花卉为
主,大前提是管理方便、无毒无害。可供选择的有: 蔬菜类、果类、作物 类、花卉类。 • 虽然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很多,但在具体选择的时候还应考虑以下三点。 • (1) 应考虑学前儿童种植活动的教育作用 • (2) 应考虑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 • (3) 应考虑幼儿园所处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
• 班级科学区的墙壁,可以悬挂或粘贴部分操作材料,也可以张贴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的示 意图,还可以张贴幼儿的实验记录图表,有些弯管实验、传声筒实验材料可以直接固定在 墙上。为方便幼儿查找资料,丰富知识经验,还可以将与探索主题相关的图书或画册挂在 墙上幼儿随手能够到的地方。
05_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5-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机械能可完全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却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的热效率一定小于1。
(3)循环功越大,则热效率越高。
(4)一切可逆热机的热效率都相等。
(5)系统温度升高的过程一定是吸热过程。
(6)系统经历不可逆过程后,熵一定增大。
(7)系统吸热,其熵一定增大;系统放热,其熵一定减小。
(8)熵产大于0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解】(1)对于单个过程而言,机械能可完全转化为热能,热能也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例如定温膨胀过程。
对于循环来说,机械能可完全转化为热能,而热能却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2)热源相同时,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是最高的,且小于1,所以一切热机的热效率均小于1。
(3)循环热效率是循环功与吸热量之比,即热效率不仅与循环功有关,还与吸热量有关。
因此,循环功越大,热效率不一定越高。
(4)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与其工作的热源温度有关,在相同热源温度的条件下,一切可逆热机的热效率都相等。
(5)系统温度的升高可以通过对系统作功来实现,例如气体的绝热压缩过程,气体温度是升高的。
(6)T QdS δ>>系统经历不可逆放热过程,熵可能减小;系统经历不可逆循环,熵不变。
只有孤立系统的熵只能增加。
系统经历绝热不可逆过程,熵一定增大。
(7)g f dS dS dS +=,而0≥g dS ,系统吸热,0>f dS ,所以熵一定增加;系统放热时,0<f dS ,此时要比较g dS 与f dS 的大小,因此熵不一定减小。
(8)熵产就是由不可逆因素引起的熵增,所以熵产大于0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
【5-2】某人声称发明一个循环装置,在热源1T 及冷源2T 之间工作。
若1T =1700K ,2T =300K 。
该装置能输出净功1200kJ ,而向冷源放热600kJ ,试判断该装置在理论上是否由可能。
【解】据能量守恒原理,装置内工质从高温热源吸热net W Q Q +=21=600+1200=1800kJ装置热效率1Q W n e t t =η=18001200=66.67% 在同温限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卡诺循环热效率为121T T c -=η=17003001-=82.35% 比较t η和c η可知,此装置有可能实现,是一不可逆热机。
05第五章 相对论

第5章 相对论基础5-1 相对性原理1.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一切彼此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对于描写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来说是完全等价的,并不存在任何一个比其它惯性系更为优越的惯性系,与之相应,一个惯性系的内部所作的任何力学的实验都不能够确定这一惯性系本身是在静止状态,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解释:在一个惯性参照系K 中,质点的质量、位矢、速度、加速度和质点所受的力分别为:Fa v r m ,,,,,在另一个相对于参照系K 以速度R v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照系K '中,该质点的质量、位矢、速度、加速度和质点所受的力分别为:F a v r m '''''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指出,无论在参照系K 中,还在在参照系K '中,描写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的牛顿定律应该具有相同的形式:在参照系K 中:a m F =在参照系K '中:a m F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来源:在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是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得到的坐标变换为伽利略坐标变换,由伽利略坐标变换得到,在参照系K 和参照系K '中的加速度相等,经典力学认为,在参照系K 和K '中,质点的质量和所受的力都相等,所以在参照系K 和K '中描写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的牛顿定律具有相同的形式,所以经典力学的概念满足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坐标变换:t v r r R -=',t t ='得加速度变换为:a a=' 经典力学认为:m m =',F F ='所以由参照系K 中的牛顿定律:a m F =可以推出参照系K '中的牛顿定律:am F ''=' 两个参照系中的牛顿定律形式相同2. 洛伦兹坐标变换● 洛伦兹坐标变换的来由:根据伽利略坐标变换,电磁学方程在参照系K 和K '中具有不同的形式,电磁学方程不满足相对性原理,为了使电磁学方程满足相对性原理,洛伦兹提出了洛伦兹坐标变换。
05第五章 应变分析

2、主应变、应变主轴和主剪应变
?
A)主应变、应变主轴
x ij yx zx
xy y zy
yz z
xz
I1 I 2 I 3 0
3 2
I1 x y z I2
y zy x
yz z xy y zy
?
同理,应变张量和应力张量一样具有张量的一切特征:不变量(第一不变量当 体积不变时等于零)、应变张量的分解、主应变、主剪应变、应变莫尔圆等。 等效应变与等效应力形式上类似,仅系数不同:
1、应变张量的分解
m 1 ( x y z ) 3
x 0 ij yx zx
?
对于B点,可以看成是: 1)刚体运动至B’点,位移为u,
u x v x
2)在x方向移动至B’ ’点,位移增量(B’ B’’)为
3)在y方向移动至B’ ’ ’点,位移增量(B’’ B’’’)为 同样,对于C点,有
du dv
dx dx
C’ C’’=
dv du
v y u y
?
y
C’’ C’
C’’’
v( x dx, y dy ) v ( x, y ) v x dx v y dy v dv
C dy
u
A’ v
B’’’ B’’ B’
A点移动到A’,位移为u和v 。那么, 与A点分别距离为dx和dy的B点和C点
位移是多少?
A
o
dx
B
x
三、 几何方程(续)
练习二:冲头自上而下压下 其位移场。
h ,使圆柱体其均匀变形,求
练习三:物体一平面的法向为主应变方 向。在该平面上贴应变片测得 0 0 0 方向正应变。 0 , 45 , 90 试根据莫尔圆上的几何关系求 各主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众所周知,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基本上是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即使发生公共生活也是在很有限的范围内,在近代乃至我们建国初期,以至改革开放以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在特定的范围内,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就是人活动的主要场所。
那么,公共生活究竟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自古以来公共生活都具有什么基本特点。
这是我们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提问导入:1、请大家想一想,人们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公共生活中,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哪些场所范围?人们之间又会形成什么关系或角色?人们需要遵守什么行为规范?场所角色行为规范出门上路----------行人----------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乘车------------ 乘客----------顺序上下车,上车买票去商场购物--------顾客----------公平交易,买后付钱去影剧院----------观众----------不能大声喧哗、随意走动2、在公共生活中,你经历过不讲社会公德的事吗?通过上例,我们认识到社会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得遵守其领域的行为规范。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1.私人生活(1)什么是私人生活:私人生活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2)私人生活的特点:具有封闭性和隐秘性。
2.公共生活(1)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
(2)公共生活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3)公共生活的发展历程人类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农业社会(公共生活较大发展)-----工业社会(公共生活得到极大的扩展)以及当代社会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不同阶段。
提问:你是如何看待下列两段话:①以追求个人自由为目标的私人意识常常会把个人生活看成是公共生活完全相隔绝的领域,对社会公德及法律规范的介入产生强烈的抵触和提防心理,排斥站在社会普遍价值的立场上对个人生活进行“品头论足”,把“私人生活”完全变成个人自由的标签。
②私人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私人意识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公共生活秩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
在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强公共生活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来发展自己的个性。
结论:第一段中,私人意识同人们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生活的法律意识的确立和发展相背离。
第二段是理性地对待两者的矛盾,这和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自由不能没有纪律、个性并不排斥共性是同样的道理。
(4)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①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新兴的证劵交易所、人才市场、网络的虚拟世界等。
②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以往“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与陌生人打交道。
③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
案例分析大学生张某每逢周末,经常邀请老乡来寝室唱卡拉OK和跳舞至深夜,高兴时常大喊大叫。
周围寝室同学无法正常休息,多次与他交涉无效,张某认为这是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你是怎样认为的?在了解了公共生活的发展脉络和主要特征后。
我们对于公共生活有了一个基本的概貌性的了解。
那么我们接着会问一个问题,有了公共生活,是不是需要维护公共生活的秩序呢。
答案是肯定的。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列宁曾经说过,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一)公共秩序1.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
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2.公共秩序(1)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公共秩序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等。
(3)表演:请学生和老师一起做一个表演,请大家观察、比较表演中的两个场面,指出两个场面说明什么道理?场面(一)教师:“今天下午看电影,请同学们自己到我这里取电影票。
”场面(二)教师:“今天下午看电影,请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到我这里取全组的电影票,然后按座位顺序发给每一位同学。
”结论:两个场面说明有无要求即行为规范大不一样。
说明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说明这个道理的现象,请大家列举。
例如:上学上课遵守时间纪律;体育比赛有赛场规则;食堂就餐要排队买饭等等。
这些现象提示共同道理:无规矩不成方圆①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②公共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公共秩序。
学生讨论:无序的教学秩序、交通秩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3.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思考:如何构建和谐宿舍、和谐班级、和谐校园案例讨论:讲文明只为国家形象么?走出国门,国人的许多不文明现象引起当地人的反感。
我们常常从有损国家形象的角度加以提醒。
对此,一些人还是振振有辞:国家形象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也顾不了那么多。
我有钱,我出国,怎么自在,怎么舒服,我就怎么样。
事实并非如此。
不文明的举止损害的不仅仅是国家形象,也使许多国人的海外之旅不那么自在,不那么舒服。
据报道,我国派出上百名记者采访德国世界杯,阵容庞大。
然而,少数记者倒卖采访球票,引起国际足联不满,致使中国媒体后来提出的许多采访票申请被拒绝。
结果不少记者无法进入现场,只能在球场外的新闻中心观看大屏幕。
导致正常的工作都没法做了。
出国讲究文明,还包括尊重当地人的习惯和风俗。
有一次,有个仁兄在华盛顿航空博物馆参观。
在电梯上,他看到一位非洲裔小孩的卷发,顿生好奇,便伸手抚弄起来。
他没有注意到,旁边一位女士随即拨通了手机。
走出电梯,在大厅参观不到两分钟,一位警察走来,不由分说将他带走:据事后了解,他被指控企图性骚扰。
等待他的,不仅仅是行程被迫中断,还有警方的讯问,直至官司。
遵守当地的规章制度,也是文明的一种体现。
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对携带动植物产品入境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可一些中国游客明知故犯——他们想给远在异乡他国的亲友带去国内的土特产品。
结果多数人被查出,情节严重的还被拘押多时。
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并不可取,后果更是得不偿失:有的被罚款,有的受到警告,还有的在再次申请时被拒绝。
去年,许多人到法国巴黎观摩“中国年”活动。
在埃菲尔铁塔上,一群中国游客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地上电梯。
电梯因为超载发出警告声,大家不是谦让着下来几个人,而是你推我搡起哄着让别人下去。
里面的几个外国游客气愤地挤了出来。
我们的同胞不但没有自责,反而哈哈大笑。
超载是很危险的,不为了国家形象,不为了文明,你至少也得考虑考虑自身的安全。
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不仅给自己的出行带来麻烦,还给后来出国的同胞带来许多麻烦。
因为经常携带违禁动植物产品,中国游客在机场办理出入境手续时被要求开箱拆包的几率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因为抽烟损坏床单被褥,一些中档饭店不再接待来自中国的旅游团。
至于国家形象,更是因为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受到损害。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讲文明,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和中国人在国外特别引人注目。
而中国出国人数的急剧增加,客观上为他们观察和了解中国提供了机会。
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人们突然发现中国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因而也就特别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
这次世界杯期间,也有其他国家的记者倒卖采访票,但他们人数少,国家小,所以媒体并不太在意。
中国记者却格外引人注目。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文明程度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但近二十多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并没有带来文明素质的同步提高。
发达国家个人举止的文明程度高一些,并不是他们的“人种”好,而是因为他们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
中国经济的发展起步晚,文明程度的提高也就慢了一拍。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经济上有条件走出国门时,不经意间许多不文明举止被带到国外。
一些人口袋里钱多了,便觉得了不起,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可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个出国的中国人,都是中国的形象大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海外形象,甚至关系到中国的软实力的消长。
过去,出国多是公事,主办单位通常会进行出国行前教育,介绍当地风俗习惯,提醒出国人员注意文明举止。
现在因私出国占了大多数,特别是出国旅游,参团的多数是普通百姓。
这种介绍与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但许多人觉得,文明不文明,形象不形象,那是国家的事,与我个人无关。
事实说明,即使不从国家形象考虑,举止文明也是确保自己出国旅途顺利和心情愉快的必要条件。
旅行社和其他出国组团单位不妨至少从这个角度入手,为出国人员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
案例分析:在山西省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上课。
忽然一声沉闷的响声(附近在开山爆破),教学楼开始晃动,就听外面有人喊:“地震了!”这时学生们惊慌失措奔出教室,纷纷冲向楼梯。
拥挤中,一个学生被挤倒,紧接着倒下一片,其他人纷纷被推挤着从他们身上走过……这次事故造成一人当场死亡,一人送往医院死亡,三人重伤,多人轻伤。
社会公共场所靠什么来维持和维护呢?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一)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纪律、道德、法律等)。
(二)两种基本手段------即道德与法律。
(1)两者共同目标是什么?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两者的作用有何不同,只取其一行吗?分析:道德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
法律的作用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广泛,它能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社会生活多方面和人们精神世界,可道德的实践规约作用是弱势和有限的,它作用的方式主要靠社会舆论的褒贬和劝说,依赖良心的自我把持和自由意志的高度自觉,它不像法律有社会强力机构的支撑,有明细精确的条文,有具体而现实的处罚措施。
对于心地善良者,道德会起到巨大的鼓舞与鞭策作用,但对于顽劣不化者,除了言论上的谴责外,还要运用法律来惩罚,因此说:“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法律则以“他律”的形式体现了道德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