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竞赛试题及答案
感染性疾病竞赛试题

感染性疾病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A、杆菌B、弧菌C、球菌D、螺旋体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未被列入分类3.霍乱属()A、国家检疫传染病B、地区检疫传染病C、国际检疫传染病D、局部地区检疫传染病4.霍乱的传染源哪项不正确()A、轻型患者B、隐性感染者C、带菌者D、来自流行区的人5.霍乱的治疗原则不包括()A、严格隔离B、预防治疗C、及时补液D、抗菌治疗6.霍乱的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正确()A、普遍预防服用抗菌药物B、建立腹泻肠道门诊C、加强引水消毒和食品管理D、疫苗接种7.典型霍乱患者脱水期不包括哪种表现()A、循环衰竭B、代谢性酸中毒C、电解质平衡紊乱D、首先发生抽搐、昏迷8.关于霍乱患者补液治疗哪项不合理()A、轻度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B、液体多选择541溶液C、重度脱水通常采用两条静脉通道补液D、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补液9.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不合理的措施为()A、不去疫区旅游B、改善卫生设施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10.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A、PCPB、隐球菌脑膜炎C、弓形体感染D、以上都是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A、消化系统B、免疫系统C、循环系统D、骨胳系统1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A、发热B、咽痛C、淋巴结肿大D、口腔真菌感染13.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A、血常规B、尿常规C、HIV抗体筛查试验D、 HIV抗体确诊试验1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15.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性接触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C、蚊虫叮咬D、母婴垂直传播16.急性乙型肝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是()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17. 急性乙型肝炎最晚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是,()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抗-HBc18.属于DNA病毒的是()A.HAVB.HBVC.HCVD.HDVE.HEV19.属于缺陷病毒的是()A.HAVB.HBVC.HCVD.HDVE.HEV20.控制乙型肝炎传播和流行最关键的措施是()A.接种乙肝疫苗 B.接种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 C.注射时,一人一针一管 D.尽量不输血和血制品 E.牙刷和剃须刀不共用21.水痘和带状疮疹的病原体是()A.水痘病毒 B.带状疱疹病毒 C.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 D.一种肠道病毒 E.一种呼吸道病毒22.水痘和带状疱疹是()A.两种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 B.两种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C.一种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D.病原体相同,而临床表现不同的两种疾病E.临床表现相似的两种疾病23.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B.血液传播C.性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E.动物源性接触传播2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最主要传染源是()A.患者 B.隐性感染者C.病原携带者 D.受感染动物 E.治愈患者25.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A.呼吸困难,频率大于30次/分 B.低氧血症 C.休克 D.ARDSE.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大于30%2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首发症状是()A.发热 B.咳嗽 C.呼吸困难 D.全身酸痛 E.腹泻27.SARS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飞沫传播 B.接触传播 C.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损伤皮肤受染28.关于SARS治疗以下措施不恰当的是()A.严密的呼吸道隔离 B.氧疗 C.抗病毒药物 D.使用大剂量抗生素 E.有指征的使用糖皮质激素29. SARS的传染源不包括()A.急性期患者 B.潜伏期患者 C.果子狸 D.狸猫 E.已康复患者30.狂犬病毒属于()A.DNA病毒 B.肠道病毒 C.弹状病毒 D.逆转录病毒 E.杯状病毒31.下31.列哪项不是狂犬病病毒的特征()A.狂犬病毒属于RNA病毒 B.狂犬病毒煮沸2分钟可被灭活C.狂犬病毒核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 D.狂犬病毒传代可用地鼠肾细胞 E.狂犬病毒分街毒株和固定毒株32.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A.病人 B.病犬 C.家猫 D.野狼 E.吸血蝙蝠33.下列哪项不是狂犬病诱发的因素()A.受寒、惊吓、疲劳 B.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 C.伤口被缝合包扎D.咬伤1个月后注射狂犬疫苗 E.以上都不是34.下列哪项是狂犬病早期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A.低热、头痛,全身不适 B.恶心、呕吐 C.烦躁、失眠D.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麻木、蚁走感 E.对声、光、风敏感35.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隔离期为()A.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 B.腮腺开始肿大至肿大后9日C.腮腺肿大前1日至肿胀完全消退D.腮腺开始肿大至肿胀完全消退E.发病后3周。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A3版含参考答案)全文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限制或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D.以上均是2、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病防控期间,落实晨、午(晚)检的对象包括:( ) A.学生 B.老师 C.保洁人员 D.食堂工作人员E.以上都是 4、不须予以隔离治疗的疾病病人是?( )A.痢疾病人B.艾滋病病人C.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D.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E.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5、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性措施错误的是?( ) A.只需要在儿童1岁时进行一次免疫接种 B.使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常规接种C.在流行季节,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减少集体活动D.定期开展对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流腮知识宣传 6、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依据? ( )。
A.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B.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C.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或疱疹性咽峡炎。
7、红眼病主要传播途径是?( )。
A.空气飞沫传播B.接触传播C.粪-饮水-口传播 8、水痘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B.秋冬季C.冬春季D.春夏季9、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 )天。
A.3 B.5 C.7 D.9 10、以下关于正确洗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在流动水下洗手B.洗手应持续至少20秒C.七步洗手法可简记为“内、外、夹、弓、大、立、腕”D.洗手后要用纸巾或专用擦手巾擦干E.以上均是 11、咳嗽或打喷嚏时不正确做法是?( )A.低头或转身避开他人B.如无纸巾需手肘挡住口鼻C.无遮拦直接咳嗽或打喷嚏D.及时用流动水或免洗消毒液洗手E.纸巾掩住口鼻,之后妥善丢弃纸巾12、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要保持环清洁和通风。
应急传染病消毒知识竞赛笔试题(附答案)

道里区传染病及突发事件防控处置能力技能竞赛(笔试部分)单位: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单选答题区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判断答题区1 2 3 4 5 6 7 8 9 10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C、以支持疗法为主D、主要是抗菌治疗2、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A、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B、普通病例、重症病例C、疑似病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D、疑似病例、确诊病例3、下列哪个不是手足口病的住院指征:()A、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B、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C、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D、手、足、口出现皮疹4、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蛋白中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是()A.膜蛋白 B.核衣壳蛋白 C 多聚酶 D.转录酶 E.内切酶5、流感的临床表现,不符合的是()A、全身症状重B、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或不明显C、年老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情可持续发展D、肺外并发症多见6、猩红热病主要涉及的脏腑是( )A 脾胃B 脾肾C 心肺D 肺胃7、关于消毒的定义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B.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C.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D.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E.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或抑制无生命有机物内的微生物,防止其腐败的处理。
8、有效氯是()。
A.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
B.是指含氯消毒剂所含氯量。
C.是指消毒剂所含氯量。
D.代表含氯消毒剂的氯含量。
E.代表高效消毒剂。
9、疫源地终末消毒是指()。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技能操作题

1、操作使用喷雾器进行消毒问题:喷雾器容易发生故障的主要部位有哪些?答:唧桶阀门、封口橡胶圈、喷头步骤:(1)根据消毒目的、对象和空间大小确定消毒剂种类、浓度和用量;(2)选用固体消毒剂,在配置溶解后应进行过滤除去残渣,混合均匀后,在装入消毒桶内;(3)装入喷雾器桶的溶液不能超过规定的刻度线;(4)将盖盖好,并拧紧;(5)打气加压,桶内压力达到足够时,拧开喷杆阀门,对消毒对象进行喷雾消毒;(6)如压力不足,关紧阀门,打气加压后再使用;(7)消毒后,要用清水刷洗清除喷雾器内残余消毒剂和沉渣,擦拭清洁干爽后备用。
2、A级防护装备着装顺序穿戴:(1)在着装前必须对防护服进行检查和压力检测,确保服装完好,着装要有另外一个人帮助。
(2)如环境温度低,要在防护服目视镜里面涂上防雾剂。
(3)防护服内穿长衣裤,衣裤上不要有笔、首饰、证章等可能损坏防护服的物品。
(4)脱掉鞋,袜子套在裤脚上。
(5)按要求检查携气式个体防护器及其连接,但此时不要佩戴。
(6)将双脚放入外套靴里,拉下套靴上面的罩,将裤子提起,站起扎上腰带。
(7)打开空气供应装置,佩戴面罩,确定供气系统工作正常。
(8)将手臂和头放入防护服里,拉上拉链,合上拉链覆盖。
助手检查确定拉链及拉链覆盖是否拉紧,面罩视野是否清晰,所有空气管路是否紧密结脱去:在气瓶尚有足够空气时离开工作现场,脱去装备也需要有另外一个人帮助,此人应根据现场要求穿戴一定级别的防护装备。
如果在现场解除了有毒化学物、致病微生物等,要在脱去前用水冲洗等方法去除致病物。
按穿防护服相反的顺序脱去防护服,脱去时勿接触防护服上可能沾染有化学物的地方。
如果可能,对防护服进行全面清洗,检测以备再次使用。
如果防护服不能进行洗消,应用安全的方法将防护服抛弃。
3、C级防护装备着装顺序:(1)参照产品说明安装滤盒,检查防护服表面是否有破损,确认其完好。
佩戴呼吸防护器,以半面罩为例,检查面罩佩戴后气密性。
佩戴眼罩穿防护服,戴帽子,不能将头发露在外面穿防护靴戴防护手套(2)摘帽子,脱去防护服连同防护服一同脱去防护靴和防护手套,脱得过程中手不能触摸到防护服及防护手套、防护靴的外表面。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突发急性传染病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于200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2、甲类传染病是包括鼠疫和霍乱。
3、对乙类传染病中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因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而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给予补助、抚恤。
5、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该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6、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7、传染病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8、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以及实验室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10、鼠疫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
肺鼠疫病人是续发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
11、卫生应急体制的功能系统是由指挥决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物资保障系统和专家咨询系统构成。
12、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要求。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4、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15、《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突发急性传染病知识竞赛

突发急性传染病知识竞赛1、名词解释疫点正确答案:通常是指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
2、填空题有些病原体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可能产生保护作用,利用免疫保护机制合理使用生(江南博哥)物制品保护易感宿主,建立(),终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正确答案:人群免疫屏障3、名词解释应急状态正确答案:指为应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在某个地区或者全市范围内,政府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在一段时间内依据非常态下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采取的有关措施和所呈现的状态。
4、填空题疫苗接种途径包括()等四种。
正确答案: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口服法5、单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高发年龄是()。
A、3岁及以下B、3-5岁C、5-10岁D、10岁以上正确答案:A6、名词解释基本再生数正确答案:一个病例进入到易感人群中,在理想条件下可感染的二代病例个数。
7、填空题()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正确答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8、填空题提出和制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控制措施,应遵循以证据为基础、()和符合伦理6项原则。
正确答案:特意性好、效益好、接受度高、可行性好9、填空题霍乱典型的临床表现()三期。
正确答案:吐泻期、脱水期、恢复期10、填空题《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或者在(),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正确答案:治愈前;排除传染病嫌疑前11、多选某县疾控中心组织在某乡镇小学、中学同时开展驱虫药服药行动,半小时后中、小学均发生学生中毒症状,表现为手脚发麻、头晕、腹疼和呕吐症状,发病人数超过150人。
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至现场处置但效果不佳,出现数百村民围都县政府大院的社会事件。
请问下列哪些措施是必要的?()A.县疾控中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B.县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C.县人民政府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D.县人民政府同时向省、市人民政府报告E.县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事件原因调查正确答案:A, B, C, E12、名词解释高危AFP病例正确答案:凡满足下列条件,均定义为高危AFP病例:(1)任何年龄小于5岁、接种脊灰疫苗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的AFP病例;(2)同一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AFP病例,发病时间间隔在2个月以内,临床高度怀疑为脊灰,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
传染病竞赛试题及答案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竞赛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将你认为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脊髓灰质炎病毒最主要的感染类型是〔A〕A、隐型感染B、急性感染 C 、慢性感染D、潜伏感染E、慢性感染2、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于〔B 〕内进行网络直报。
A、1小时B、2小时 C 、3小时D 、4小时E、6小时3、在传染病爆发现场调查中,以下哪一项工作是首要任务( D ) 。
A、采样B、转运病人C、采取控制措施D、核实疫情,证实爆发4、以下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A〕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呼吸道合胞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假设干个等级,以下哪项不是其中之一〔 D 〕A、一般B、较大C、重大D、比较重大E、特别重大6、接种卡介苗的部位及方法是( C )。
A.股外侧肌,皮下注射B.三角肌,肌内注射C.三角肌下缘,皮内注射D.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E.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7、2021年国家卫计委对局部法定传染病病种进行了调整,以下哪一项关于我国现行的法定传染病分类说法是正确的〔 C 〕A、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B、38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0种C、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D、39种,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E、40种,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8、国家卫生应急工作中常说的“一案三制〞中的“案〞指的是〔B〕9、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C 〕10、以下传染病中,其病原携带者不需要进行网络直报的是〔B〕A、霍乱B、乙肝C、脊髓灰质炎D、艾滋病E、甲肝11、世界公认的控制布病流行的最正确措施是〔B〕A、畜间预防接种B、隔离疫畜C、人畜间的预防接种D、淘汰疫畜E、培育健畜12、消毒体温表需要0.2%过氧乙酸溶液2000ml,需要浓度为18%过氧乙酸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毫升?〔A〕A、22ml,1978mlB、12ml,1988mlC、4ml,1996mlD、10ml,1990ml13、?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C)A、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梅毒C 、鼠疫、霍乱D 、手足口病14、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A 、性传播B、静脉吸毒C 、输血D、母婴传播1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A 〕A、 2004年12月1日B、 2004年8月28日C、 1989年09月1日D、 1989年2月21日16、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 D )。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话题: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知识竞赛知识竞赛通报批评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染病一、单项选择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B)。
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C)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B)。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B)种。
A35B.37C.406.流行性感冒属于(C)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B)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C)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9.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10.(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11.(B)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C.疑似传染病病人12、(C)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竞赛试卷答案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将您认为正确答案前得字母填在括号内)1、脊髓灰质炎病毒最主要得感染类型就是(A)A、隐型感染B、急性感染C、慢性感染D、潜伏感染E、慢性感染2、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于( B)内进行网络直报.A、1小时B、2小时 C 、3小时D、4小时E、6小时3、在传染病爆发现场调查中,下列哪一项工作就是首要任务(D ) 。
A、采样B、转运病人C、采取控制措施D、核实疫情,证实爆发4、下列病毒最易发生变异得病毒就是(A)A、流感病毒B、麻疹病毒C、呼吸道合胞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若干个等级,下列哪项不就是其中之一( D )A、一般B、较大C、重大D、比较重大E、特别重大6、接种卡介苗得部位及方法就是( C )。
A。
股外侧肌,皮下注射 B.三角肌,肌内注射ﻫC。
三角肌下缘,皮内注射D.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E。
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7、2013年国家卫计委对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进行了调整,下列哪一项关于我国现行得法定传染病分类说法就是正确得( C)A、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B、38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0种C、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D、39种,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E、40种,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8、国家卫生应急工作中常说得“一案三制”中得“案"指得就是(B)A、方案B、预案C、文案D、法案E、条案9、流行病学得研究对象就是( C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10、下列传染病中,其病原携带者不需要进行网络直报得就是(B)A、霍乱B、乙肝C、脊髓灰质炎D、艾滋病E、甲肝11、世界公认得控制布病流行得最佳措施就是(B)A、畜间预防接种B、隔离疫畜C、人畜间得预防接种D、淘汰疫畜E、培育健畜12、消毒体温表需要0、2%过氧乙酸溶液2000ml,需要浓度为18%过氧乙酸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毫升?(A)A、22ml,1978mlB、12ml,1988mlC、4ml,1996mlD、10ml,1990ml13、《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得甲类传染病为(C)A、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梅毒C、鼠疫、霍乱D、手足口病14、在我国最常见得艾滋病传播途径就是(B)A、性传播B、静脉吸毒C 、输血D、母婴传播15、《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与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 A )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C、 1989年09月1日D、 1989年2月21日16、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得方针就是( D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17、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与血吸虫病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D)A、甲,乙,丙,丙B、甲,甲,乙,乙C、甲,甲,乙,丙D、甲,乙,乙,乙18、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得,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 D )。
A、处罚措施B、强制措施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19、流动人员中得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与疑似传染病病人得传染病报告、处理由(C)负责。
A、出发地B、目得地C 、诊治地D、户口所在地20、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得场所、( A )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得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就是否批准得决定。
A、所在地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国家卫计委D、国务院21、有关重大传染病得概念不包括(B )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罕见得或已消灭得传染病D、新出现传染病得疑似病例22、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B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得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23、对暴发得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得控制措施中不包括( B )A 、对患者与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B、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重点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C、收治医院应有符合国家卫计委要求得传染病病区得严格分区D、隔离区有专用诊断治疗设备E、要有患者与医护人员专用通道24、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得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得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A)A、灭菌要求B 、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25、凡就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得接触皮肤、粘膜得器械与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B)A、无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26、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得传播途径就是(A)A、接触传播B、注射途径传播C、性传播D、空气传播27、确定核心信息得原则最准确得就是:(D)A、科学性、准则性B、客观性、及时性C、适用性、准确性D、及时性、针对性、科学性、适用性、指导性、通俗性、准确性、持续性28、世界卫生组织应急风险沟通原则就是:(D)A、信任、透明B、尽早宣布、计划C、听取公众得声音并使其参与进来D以上答案均就是29、危机发生时面对媒体得信息发布技巧不包括下面哪一项:(C)A、不停得重复信息B、信息简洁扼要、中心突出C、信息全面详细、篇幅较长D、尽量使用肯定句30、灾害后得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以下哪项?(D)A、严重得精神失常B、木讷、痴呆得神经C、消极怀疑、无安全感D、只会以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不会表现为具体得疾病31、O157:H7大肠埃希菌感染得潜伏期一般为(A)A、3—4天B、7-14天C、14—21天D、15-30天32、细菌性痢疾就是由(B)A、大肠杆菌引起B、志贺菌属引起C、粪链球菌引起D、空肠弯曲菌引起33、流行性出血热得主要传播源就是(B)A、蚊B、鼠C、钉螺D、恙螨34、流行性乙脑就是乙脑病毒感染所致,多发于(A)A、夏、秋季流行B、冬、春季流行C、一年四季均可流行D、春、秋季流行35、动物粪便污染土壤后,通过皮肤传染给人而引起得疾病就是(B)A、吸血虫病B、炭疽病C、破伤风D、蛔虫病E、痢疾36、疾病得三间分布就是指(E)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37、脱防护用品步骤中得第一步就是(B)A、摘口罩B、摘防护眼罩C、脱防护服D、脱手套38、穿戴防护用品得第一步就是(D)A、戴口罩B、戴手套C、戴眼罩D、戴帽子39、麻疹得传染期就是以下哪项:(D)A、发病到皮疹消失B、发病到疹后5天C、发病前2天到疹后7天D、发病前4天到疹后4天4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得?( A)A、2003年5月9日B、2002年5月9日C、2002年9月5日D、2003年9月5日二、多选题:(20题,每题2分;将您认为正确答案前得字母填在括号内)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现场调查包括以下哪些工作内容(ABCD).A、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与传染病发病原因、发病情况、疾病流行得可能因素等调查B 、相关标本或样品得采样、技术分析、检验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确证D 、卫生监测,包括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与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地及相邻省市同时进行E、对现场病人进行医疗救治2、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描述正确得就是?(ABC)A、突然发生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C、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与其她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得事件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就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得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行为?(ABCD )A、按规定报告B、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核实C、采取必要得控制措施D、及时报告调查情况4、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得目得就是什么(ABCDE)?A、查明病因或寻找病因线索B、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终止疾病爆发或流行C、预测疾病爆发或流行得发展趋势D、评价控制措施效果E、培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5、流行病学得研究方法有(ABCD)A、描述流行病学B、分析流行病学C、理论流行病学D、实验流行病学E、基础性研究6、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遵循(AB )A、分级负责B、属地管理C、异地管理D、户籍管理7、麻疹得传播途径主要就是( A E )A呼吸道飞沫传播B垂直传播C 血液传播D蚊虫叮咬E密切接触者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消息来源(ABCDE )A、各类疾病与公共卫生监测系统B、卫生行政部门领导指示与部门信息系统C、社会举报D、媒体检索E、国际通报9、对乙类传染病中得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得预防,控制措施(ACE)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艾滋病C、炭疽中得肺炭疽D、病毒性肝炎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0、下列哪些疾病就是乙类传染病(ACE)A、狂犬病B、流行性感冒C、流行性乙型脑炎D、麻风病E、血吸虫病11、国家实行有计划得预防接种制度,哪些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得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AB)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12、下列属于传染源得就是(ABDE)A、带狂犬病毒得狗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得人C、体内带有疟原虫得蚊子D、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得人E、艾滋病抗体阳性得病人13、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得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在本单位及责任地段内承担下列工作:(ABC)A、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B、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C、卫生部门指定得卫生防疫机构交付得传染病防治与监测任务D、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得行为,实施行政处罚E、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得行为,监督管理14、构成传染病得流行过程,必须具备得三个环节就是(ACD)。
A、传染源B、自然环境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E、社会环境1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ABCDE)A、隔离B、控制传播C、对病人得陪同人员与其她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D、其她必要得预防措施E、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16、感染性疾病科与分诊点应当采取(ABC)A、标准防护B、严格消毒C、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得规定处理医疗废物D、监督检查传染病人E、保护易感人群17、医疗机构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下列有效证件:(ABD)A、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B、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C、说明书复印件D、有效证件得复印件应当加盖原件持有者得印章E、销售者得合法身份18、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派得其她与传染病有关得专业技术机构,可以进入传染病疫点、疫区进行调查、(BC)A、监督检查B、采集样本C、技术分析与检验D、疏散居民E、做好治安19、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ABCD),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