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详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制定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健康领域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在健康领域,幼儿应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如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教育建议包括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保证幼儿每天睡 11-12 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 2 小时左右。
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语言领域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应具备倾听与表达的能力,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能听懂日常用语,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教育建议包括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
社会领域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幼儿要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
教育建议有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指南旨在指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和促进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帮助他们全面成长、健康发展。
第二条本指南基于儿童发展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培养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运动等综合能力为目标。
第三条本指南的内容包括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特点、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第二章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第四条3-6岁儿童是一个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具有以下特点:1.学习兴趣强烈: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尝试和探索。
2.想象力丰富:喜欢幻想和角色扮演,通过想象创造丰富的情景和故事。
3.运动能力增强:掌握基本的大运动技能,喜欢活动和游戏。
4.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喜欢模仿和学习新词汇。
5.社交能力发展: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培养友谊和人际关系。
第五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活动和材料。
第三章教育目标第六条根据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制定以下教育目标:1.认知能力:培养儿童的观察、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语言能力: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3.社交能力:促进儿童的社交交往,培养合作、分享和友善的行为习惯。
4.情感发展:帮助儿童认识和表达情感,培养自尊、自信和情绪管理能力。
5.运动能力:提升儿童的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协调性、平衡感和灵活性。
第七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根据教育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和兴趣发展。
第四章教学方法第八条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1.游戏与体验: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角色扮演:鼓励儿童参与角色扮演,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故事讲述: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4.模仿和示范:引导儿童模仿成人的行为和动作,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个关于幼儿早期学习的标准,是在结合国基金会和我们中国教育部共同推动下完成的一个儿童早期学习的标准。
在此特别阐述了《纲要》和《指南》的两个重要的区别。
一是指南是对纲要的细化;二是幼儿园指导纲要是只针对幼儿园的,对幼儿园的指导,《指南》不但仅针对幼儿园,也针对父母和家长。
分析指南学习的内容:《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标准,以促动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准确的教育观点,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并且对三个方面实行了具体分析。
一是幼儿后继学习;在其中具体阐述了入学准备的含义及一是为后继学习而奠基。
为学校生活做准备,详细地阐述了其具体内容,并以具体调研的方法实行阐述了,采访了65名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教师,在案例中讲解了初入学的孩子在哪些反面有困难?在小学教师看来,幼儿园的教育还要需要增强那些反面对幼儿的培养。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1独立性更差,自理方面缺乏,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2一些孩子学习技能薄弱,缺乏积极兴趣,在此要点中提出一个“三年级”现象,就是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那些来自小学化水准极大的幼儿园,把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都学完了,但是过了三年级的时候这样的孩子缺乏后劲,在三四年级以后就逐渐被落下来,因为他们没有形成丰富的多方面的人经验,没有培养出来潜在的学习的水平。
3同伴交往问题.在幼儿园中集体活动中没有4孩子们的知识面不够宽广,知识范围狭隘,有些幼儿园只把教学目标集中在算数十字,拼音等5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发展的不够好,幼儿园为了为小学做准备,补偿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反而事倍功半,而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3-6岁。
6自控水平差,难以遵守规则7一些孩子思维不够积极主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着过早的学习相关8一些孩子动手水平缺乏从这些影响学校孩子适合的问题中能够看出,真正的为学校生活做准备,不但仅是算数十字,拼音,而是语言水平、动作水平、认知水平、情感社会性的学习习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PDF 53张)

目标定位:普通艺术教育
•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 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 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 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 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 和创造美。(《指南》P43)
4~5岁
5~6岁
显性 对家庭和亲人归属
行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感
对幼儿园和班级归属 感
对集体和家乡归属感
1、知道和自己一起 生活的家庭成员及 与自己的关系,体 会到自己是家庭的 一员。
最近 发展 区域
2、能感受到家庭生 活的温暖,爱父母 ,亲近与信赖长辈 。
3、能说出自己家所 在街道、小区(乡 镇、村)的名称。
4、认识国旗,知道 国歌。 ' LOGO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析
1 《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2 《指南》的核心理念 3 《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一、《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1、《指南》制订的意义
• 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 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 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
意义的童年,促进后继学习和终身教育。
•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 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南》)
•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 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指 南》)
目标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年龄
3~4岁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ppt详解.

角度
《纲要》研究者、 管理者
3-6岁幼儿目标和内容宏观, 笼统。如总目标,既没有分年 龄段设置目标,也没有给教师 提供具体的操作建议
国家指导幼 儿教育的上 位的纲领性 文件
《指南》实践者 (教师和 家长)
每个领域将不同年龄段儿童发 展的表现和水平具体化、细致 化和目标化,教育建议更具操 作性和针对性。
3、《指南》不是量表,不是用做筛选幼儿好坏的工具
第41页,共52页。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阶段目标 3-4岁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
1、想加入同伴的游 1、自我中心阶段,喜欢平行游
戏时,能友好地提出 戏或独自玩耍,不会主动发出加入
请求。
游戏或活动的请求
2、在成人指导下, 2、喜欢和熟悉的人交往,交往较
《纲要》是《指南》实施方向的航标灯,
《指南》是《纲要》转化为实践的桥梁。
第6页,共52页。
《指南》与《纲要》的比较
相同点:
具有共同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
例如:以儿童发展为本,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让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
第7页,共52页。
《指南》与《纲要》的比较
不同点:
使用对象
功能层次
第37页,共52页。
• 《指南》将所有目标内容归为2-3个子领域,提 纲挈领,条理更加清楚,重点更加突出,更反 映五大领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核心价值。
• 更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反映问题的实质 • 教师和家长更容易了解和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
和教育目标。
第38页,共52页。
举例:《指南》社会子领域划分的依据
• 与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通过角色 扮演体验所扮角色的心情,从中学习理解别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冯晓霞讲座整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与规划纲要》提出,要“树⽴以提⾼质量为核⼼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提⾼质量作为教育改⾰发展的核⼼任务”。
教育部研制、发布《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深⼊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条”,进⼀步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个重⼤举措。
⼀、《指南》是什么?(什么性质的⽂件)顾名思义,“指南”是⽅向的指引或导向。
《指南》对幼⼉教育⽅向的指引主要通过:1、提出3-6岁⼉童“学习与发展⽬标”帮助家长和教师对⼉童的学习与发展建⽴合理的期望;2、针对⽬标提出达成⽬标的“教育建议”,帮助家长和教师实施科学的保育与教育。
(教育建议、途径和⽅法)(不是⼀个测评⼯具,不可以直接拿过来测评孩⼦。
⽽是⼀个⽅向的指引。
)3、《指南》说明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了该⽂件的⽬的意义:“以为幼⼉后继学习和终⾝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标,以促进幼⼉体、智、德、美各⽅⾯的协调发展为核⼼,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童学习与发展⽬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建⽴对幼⼉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度过快乐⽽有意义的童年。
”4、也可以说,《指南》基于对3-6岁⼉童⾝⼼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的把握,基于对我国幼⼉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经历了6年,在这6年间,要搜寻各⽅⾯的资料,明确各个领域的核⼼价值要怎样定位,各年龄段的孩⼦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之前都是通过⼤量的阅读,再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孩⼦进⾏测评,通过率在80%-50%之间制定对应的⽬标),以⼀整套⽐较科学、明确、具体的⽬标与教育建议,来体现国家对幼⼉学习与发展⽅向的引导和对保育教育质量的要求。
5、研制《早期学习发展指南》是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为确保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童的⼊学准备⽔平⽽开展的⼀项重要⼯作,旨在通过⽂件形式对幼⼉“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进⾏界定,达到“促进家园、幼⼉园及有关⽅⾯达成对幼⼉学习和发展期望的共识,更科学、更有效地实施学前教育”的⽬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注意事项——
幼儿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 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 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 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 灌输和强化训练。
学习 方式
(二)各领域目标及其价值定位
1.正确把握 目标中体现的
核心价值
2. 针对实践中 某些领域或子 领域中
目标定位误 区,突出正确
4-5岁: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
来描述,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
㈡
步探究的兴趣。
科 数学
5-6岁: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 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 认知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2.针对目标定位的
误区,突出正确的 理念和导向。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科 学㈠
3-4岁: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 作所产生的结果
4-5岁: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
科学 探究
胆猜测答案 5-6岁: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3-4岁: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为什么叫《指南》不叫《标准》
方向性 标准化
教育是农业 不是工业
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
学 学习是主体通过与环境 习 相互作用导致能力或倾
向相对稳定变化的过程
发展是个体整体的有序
发 的变化,表现为数量、 展 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主体 积极 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发展期望
5-6岁
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最近 发展 区域
1、知道和自己一起 生活的家庭成员及 与自己的关系,体 会到自己是家庭的 一员。 2、能感受到家庭生 活的温暖,爱父母 ,亲近与信赖长辈 。 3、能说出自己家所 在街道、小区(乡 镇、村)的名称。 4、认识国旗,知道 国歌。
1、喜欢自己所在的幼 儿园和班级,积极参 加集体活动。 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 地的省、市、县(区 )名称,知道当地的 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 观。 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 4、奏国歌、升国旗时 能自动站好。
2、家园关系的转变:从配合到合作
(1)关注点从“幼儿园应该做什么以使家长参 与”转变为“家长、幼儿园和社区能共同做什么 以支持儿童成功”。 (2)家庭的多样性从被关注到被强调。
3、家园合作的条件:家庭支持系统的构建
家访
电话访问
家园联系栏
家庭支持系统
家长学校
家长会
网络:家园互动论坛
4、家园合作的途径
•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
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南》) •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 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指 南》)
目标3
年龄 显性 行为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1、目标是《指南》导向的最主要的方式,体现了《指 南》的理念。 2、《指南》中提出的各领域的目标实际上是各年龄段 的典型性表现,也就是选择了某一年龄段幼儿在目 标方面比较常见的、容易被观察到的一般性表现, 是大多数幼儿末期应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大 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 3、《指南》不是量表,不是用做筛选幼儿好坏的工具
3~4岁 对家庭和亲人归属 感 4~5岁 对幼儿园和班级归属 感 5~6岁 对集体和家乡归属感 1、愿意为集体做事, 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 兴。 2、能感受到家乡的发 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 兴。 3、知道自己的民族, 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 族的大家庭,各民族 之间要互相尊重,团 结友爱。 4、知道一些国家的重 大成就, 爱祖国,为 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