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液压与气压课程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压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多液压回路原理实验一、实验要求1、掌握调压及卸荷回路、减压回路、顺序动作回路和差动快速回路四种回路的构成和所使用液压元件;2、重点理解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等液压元件在回路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及其工作条件;3、了解液压缸在差动连接和非差动连接时运动速度的差异,并对差动连接的临界条件加深认识;4、初步掌握液压回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介绍四种基本液压回路,包括:调压及卸荷回路、减压回路、顺序动作回路和差动快速回路。

要求通过实验了解基本回路在在液压系统中主要起到的一些辅助作用,掌握各种基本回路的构成和特定功能。

三、实验仪器设备多液压回路教学实验台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调压及卸荷回路1、调压及卸荷回路液压原理图:如图1所示,回路组成元件包括:定量泵1、溢流阀5、三位四通换向阀22、远程控制阀9。

图1 调压及卸荷回路2、实验目的了解调压、远程控制、卸荷回路的组成及各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在实验中观察调压及卸荷回路如何实现调压、远程调压和卸荷功能。

3、回路功能及实验步骤1)回路功能:调压及卸荷可以完成调压、卸荷及远程调压功能;2)实验步骤① 回路采用带远程控制器Y1型溢流阀,用以完成调整系统压力(泵出口压力)的作用,在系统压力大于调压压力时,溢流阀可起到卸荷保护作用。

② 当换向阀22的1ZT通电时,溢流阀5的远程控制接通远程控制阀9后,系统压力P1可由远程控制阀9调节;③ 换向阀22在中位时,1ZT、2ZT都断电,溢流阀5控制P1压力;④ 切换转换开关后,2ZT通电,控制油口接油箱,溢流阀5动作,泵在零压下卸荷。

4、要点问题1)当远程控制口接通调压阀9时,系统的最大压力取决于哪个阀?阀9的调节范围为什么小于阀5的调定压力?答:系统的最大压力取决于调压阀9;只有阀9的调节范围小于阀5,才能使系统的调定压力由调压阀9决定。

2)当远程控制阀接通时,油液如何回到油箱?卸荷时又是什么情况?答:油液通过调压阀9流回油箱;卸荷时电磁铁2ZT得电,油液通过换向阀右位直接流回油箱。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1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1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1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1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院(系)____班级____姓名课程_____实验名称:1 实验目的:实验时间:2 实验设备及料:3 原理图4 实验步骤和实验资料数据指导教师评定: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扩展阅读:201*1129汽车液压压缩机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样式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代码:6010189年级/专业/班:201*级/车辆工程专业/汽设1班学生姓名:学号:实验总成绩:任课教师:开课学院:交通与汽车化学系实验中心名称:汽车交通实验中心西华大学实验报告西华大学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交通与工程学院结构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指导教师学号实验成绩课程代码项目代码项目学分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齿轮泵拆装实验吴涛李磊82345201 实验目的2 实验设备仪器及料3 实验内容3.1般实验(非上机实验):3.1.1实验方案设计与可以选择(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需写该项内容)3.1.2实验原理及实验关键步骤(实验工作物理现象或实验的拉苏特兰主要操作过程)3.1.3实验本人录(核心代码及调试过程)3.2上机实验:3.2.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3.2.2算法设计马克思主义与算法实现步骤3.2.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2.4程序运行的结果注解:理工科实验需本人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图表计算现象观察等,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其它如在计算机上用进行的本人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录本人需程序核心代码以及程序在弓弦乐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人录程序执行的结果。

4 实验总结4.1实验结果分析及风险问题讨论4.2实验总结结语注解:实验总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和表现形式实验要求不样,般理工科类的实验需要对实验结果分析,并且对卢戈韦实验过程中风险问题进行讨论;在计算机上所进行的本人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需要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完整word版液压与气压课程实验报告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液压与气压课程实验报告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实验一多液压回路原理实验一、 实验要求1、 掌握调压及卸荷回路、减压回路、顺序动作回路和差动快速回路四种回路的构成和所使 用液压元件;2、 重点理解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等液压元件在回路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及其工作条件;3、 了解液压缸在差动连接和非差动连接时运动速度的差异, 并对差动连接的临界条件加深 认识;4、 初步掌握液压回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二、 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介绍四种基本液压回路,包括:调压及卸荷回路、减压回路、顺序动作回路和 差动快速回路。

要求通过实验了解基本回路在在液压系统中主要起到的一些辅助作用,掌握各 种基本回路的构成和特定功能。

三、 实验仪器设备多液压回路教学实验台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一)调压及卸荷回路1、调压及卸荷回路液压原理图:如图 1所示,回路组成元件包括:定量泵 1、溢流阀5、三位四通换向阀22、远程控制阀9。

2、实验目的了解调压、远程控制、卸荷回路的组成及各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在实验中观察调压及卸 荷回路如何实现调压、远程调压和卸荷功能。

回路功能及实验步骤回路功能:调压及卸荷可以完成调压、卸荷及远程调压功能; 实验步骤回路采用带远程控制器 Y1型溢流阀,用以完成调整系统压力(泵出口压力)的作用, 在系统压力大于调压压力时,溢流阀可起到卸荷保护作用。

②当换向阀22的1ZT 通电时,溢流阀5的远程控制接通远程控制阀9后,系统压力P13、 1) 2) P1可由远程控制阀 9 调节;换向阀22在中位时,1ZT 、2ZT 都断电,溢流阀 5控制P1压力; 切换转换开关后,2ZT 通电,控制油口接油箱,溢流阀 5动作,泵在零压下卸荷。

要点问题 当远程控制口接通调压阀 9 时,系统的最大压力取决于哪个阀?阀 9 的调节范围为什 么小于阀 5的调定压力?答:系统的最大压力取决于调压阀 9;只有阀 9 的调节范围小于阀 5,才能使系统的调定压力由调压阀 9 决定。

2)当远程控制阀接通时,油液如何回到油箱?卸荷时又是什么情况?答:油液通过调压阀 9 流回油箱;卸荷时电磁铁 2ZT 得电,油液通过换向阀右位直接流回油箱。

20111129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样式

20111129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样式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代码: 6010189 年级/专业/班:2010级/车辆工程专业/汽设1班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开课学院: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名称: 汽车交通实验中心西华大学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结构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3、实验内容3.1 一般实验(非上机实验):3.2 上机实验:,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2.4 程序运行的结果注解:理工科实验需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图表、计算、现象观察等,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它如在计算机上进行的编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需记录程序核心代码以及程序在调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程序执行的结果。

4、实验总结4.1实验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注解:实验总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和类型实验要求不一样,一般理工科类的实验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对实验过程中问题进行讨论;在计算机上进行的编程、仿真性或模拟性实验需要对上机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上机的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其它实验应总结实验过程写出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

说明:各门实验课程实验报告的格式及内容要求,请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手工书写。

实验一齿轮泵拆装实验1、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齿轮泵的拆装,可加深对齿轮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2、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2.1 拆装:齿轮泵。

2.2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游标卡尺。

3、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及步骤3.1实验原理:齿轮泵为液压系统中的常见动力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靠齿轮的轮齿间的容积变化工作的。

了解齿轮泵的困油问题并从结构上加以分析解决的措施,通过实物分析齿轮泵的工作三要素(三个必须的条件)。

认识齿轮泵的铭牌、型号等内容。

掌握齿轮泵和马达的职能符号(定量、动量、单向、双向)及选型要求等。

实验报告--液压与气压

实验报告--液压与气压

5
6 动作顺序
说明顺序动作原理:




序 动






测试项目
记录数据
运动位移 s 运动时间 t
m
s
数据处理计算
运动速度 υ ms
定位油缸活塞杆
外伸运动 缩回运动
夹紧油缸活塞杆
外伸运动 缩回运动
-7-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姓名 实验设备
实验三、自选、自创液压回路实验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目的
一、实验备选原理图: 1、调速阀的短接调速回路
2、差动快速回路
3、节流阀的进油节流调速
4、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
-8-
5、用顺序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6、液压双缸同步回路
7、行程阀控制的顺序回路
8、顺序阀平衡回路
-9-
9、两个调速阀的速度换接回路 1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10、两个调速阀的速度换接回路 2
二、自创实验原理图(或自选回路编号):
-1-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一、液压泵性能实验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实验设备
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 2、掌握液压测试技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测量数据的一般处理方法。 3、绘制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实验原理图:
电功率表: 显示输入电功率
压力计: 显示工作压力
流量计: 显示输出流量
理实验场地。
具体要求: 1、每项数据测试两次,分别记录在 a、b 相应栏内。 2、数据处理计算的输入功率和输出流量两列各行,填写 a、b 两遍测试数据的平均值;

液压与气压实验报告二

液压与气压实验报告二

实验2、液压系统基础设计实验预习报告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本)11级班组姓名学号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页
实验2、液压系统基础设计实验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本)11级班组姓名学号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指导教师同实验者成绩
实验目的:
1、理解液压系统主要元件的工作原理。

2、培养阅读液压原理图的能力。

3、掌握液压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实验要求:
1、掌握主要液压元件,明确各元件的名称、规格、工作原理和作用。

2、根据实际工况条件和要求完成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3、设计相应的电气接线图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相应的运动。

4、实验时注意安全,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实验。

实验内容:
根据下面要求完成“钻孔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并设计相应的电气接线图实现工作机构(在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的连续运动作。

已知:机床工作时的轴向切削力F t=12000N;往复加速、减速的惯性力F m=200N;静摩擦阻力F fs=1000N;动摩擦阻力F fd=500N;快进、快退速度v1=v4=0.1m/s;中进速度v2=0.05 m/s;慢进(工进)速度v3=0.001 m/s。

机床的动作顺序应为:快进→中进→慢进→快退→停止。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m为0.8,D活塞直径/D活塞杆=1.5)。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精编版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精编版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实验一油泵性能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油泵的主要技术性能,测定油泵的流量特性、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2.、掌握小功率油泵的测试方法。

3、产生对油泵工作状态的感性认识,如振动、噪声、油压脉动和油温变化等。

二、实验内容1、油泵的流量特性油泵运转后输出一定的流量以满足液压系统工作的需要。

由于油泵的内泄漏,从而产生一定的流量损失。

油泵的泄漏量是随油泵的工作压力的增高而增大的,油泵的实际流量是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需要测定油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即得出油泵的流量特性曲线Q= f(P).2、油泵的容积效率油泵的容积效率,是指它的实际流量Q与理论流量Q之比,即:式中:Q可通过油泵的转速和油泵的结构参数计算。

对于双作用叶片泵:R、r 分别为定子圆弧部分的长短半径b 为叶片宽度θ为叶片的倾角S 为叶片厚度Z 为叶片数n 油泵转速在实验中,为便于计算,用油泵工作压力为零时的实际流量Qk(空载流量)来代替理论流量Q,所以由于油泵的实际流量Q随工作压力变化而变化,而理论流量Q0(或空载流量Qk)不随压力产生变化,所以容积效率也是随油泵工作压力变化的一条曲线。

通常所说的油泵容积效率是指油泵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容积效率。

3、油泵的总效塞油泵的总效率 是指油泵实际输出功率N c与输入功率N R之比即式中:Nc =601·P·Q(kw),P——油泵工作压力(MPa),Q——油泵实际流量(L/min);NR——104.7M·n(kw),M——电机输出扭矩(N·m),n——电机转速(r·p·m)。

由预先测出的电机输入功率N dR 与电机总效率d η的关系曲线(见图1-1),用三相电功率表测出油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电机的输入功率dR N ,然后根据电机效率曲线查出电机总效率d η,就可以计算出电机输出功率dc N ,这也就是油泵的输入功率N R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报告

液压与气压传动报告

液压与气压传动报告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利用液体在封闭系统内的压力传递力量。

液压系统由一个液压泵、液压缸、阀门、管道和液压油组成。

当泵工作时,它通过管道将液压油推送到液压缸中,液压油的压力使液压缸活塞移动,从而产生力量。

这种力量可以用于执行各种工作,如起重、挤压和控制系统中的动作。

2.液压传动的优势液压传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功率密度:相比于气压传动,液压传动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

•精确控制:液压系统可以通过精确调节流量和压力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动力平稳:液压传动的工作非常平稳,几乎没有冲击和振动。

3.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气压传动利用气体在封闭系统内的压力传递力量。

气压系统由一个气压泵、气压缸、阀门、管道和压缩空气组成。

当泵工作时,它将压缩空气推送到气压缸中,压缩空气的压力使气压缸活塞移动,从而产生力量。

气压传动常用于需要较小功率输出的应用,如自动化生产线上的轻型装配工作。

4.气压传动的优势气压传动相对于液压传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成本较低:气压传动的设备和维护成本通常比液压传动更低。

•安全性较高:气体在泄漏时较容易检测,相比于液体泄漏更加安全。

•简单维护:与液压系统相比,气压系统的维护较为简单。

5.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领域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液压传动:液压系统常用于需要高功率输出和精确控制的应用,如建筑机械、航空航天设备和工业自动化。

•气压传动:气压系统常用于需要较小功率输出和简单操作的应用,如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和轻型装配线。

总结: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都是常见的动力传动系统,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有着各自的优势。

液压传动适用于需要高功率输出和精确控制的场景,而气压传动适用于需要较小功率输出和简单操作的场景。

选择液压传动还是气压传动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来决定,以达到最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磨床工作台纵向运动液压传动系统,在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时,工作台要进行纵向进给运动(左右方向的移动)
@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观察平面磨床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的工作过程
(1)平面磨床磨削运动时的进给运动分别有工作台的纵向移动、砂轮架的横向移动和砂轮架的垂直移动。

(2)工作台的纵向移动工作行程及换向是由两个可调节位置的撞块来控制的,说明是用液压方向控制阀来控制液压油分别进入工作台下面液压缸的左、右两腔的。

(3)工作台的纵向移动速度通过旋转速度手柄可调节其大小,并可实现无级调速,说明是用液压流量控制阀来控制进入液压缸工作腔的液压油流量的。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通过观察可知,任何一个完整的液压传动系统都是由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和辅助装置四大主要部分组成的。

了解了平面磨床工作台的纵向运动特点及控制方式,了解了各液压系统各组成部分元件名称及作用。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齿轮泵的拆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拆装外啮合齿轮泵,对典型结构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有一定的认知。

通过认知和分析,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1)观察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2)外啮合齿轮泵的拆卸;
(3)外啮合齿轮泵的组装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准备拆装工具一套:
包括固定扳手、活动扳手、组合螺丝刀、内六角扳手、内卡簧钳、铜棒、专用钢套、橡胶锤,液压油等。

(2)观察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a、观察泵盖上的卸油孔和卸荷槽,并比较泵体两端的卸荷槽。

b、观察泵的三片式结构的装配特点。

c、观察齿轮泵中存在的三个可能产生泄露的部位:齿轮外圆与泵体配合处、齿轮端面与端盖间和两个齿轮的齿面啮合处。

(3)外啮合齿轮泵的拆卸
a、用内六角扳手拆掉连接前后泵盖与泵体的内六角螺栓。

b、用铜棒和橡胶锤轻轻敲击驱动轴,使后(输出轴侧)泵盖与泵体从结合面处分离。

c、从前(非输出轴侧)泵盖上取出从动齿轮和主动轴。

d、从前泵盖上取出主动齿轮和主动轴。

e、取下泵体定位销和前泵盖。

f、零件拆卸完毕后,用汽油清洗全部零件,干燥后用不起毛的布擦拭干净。

(4)外啮合齿轮泵的组装
a、组装前泵盖和泵体,并安装定位销进行定位。

b、将主、从齿轮轴上的键和齿轮依次装入主、从齿轮轴。

c、将啮合良好的主、从动齿轮及轴装入前泵盖的轴承中,切不可装反。

d、组装后泵盖、轴承、堵头、压环与油封,并安装至与泵体的结合面处。

e、上紧固螺丝,拧紧时应边拧边转动主动轴,并对称拧紧,使几个螺钉均匀受力,以保证端面间隙均匀一致。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通过观察拆装外啮合齿轮泵,了解了其结构特点,泵体内有一对齿数相同的外啮合渐开线齿轮,齿轮两侧有端盖。

泵体、端盖和齿轮之间形成了密闭容腔,并由两个齿轮的齿面接触线将左右两个腔隔开,形成吸、压油腔。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活塞缸的拆装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拆装活塞缸,对活塞缸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有一定的认知。

通过认知和分析,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1)活塞缸的拆卸;
(2)活塞缸结构特点的观察;
(3)活塞缸在拆装时注意事项。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准备拆装工具一套:
包括固定扳手、活动扳手、组合螺丝刀、轴用卡簧钳、吊链、铜棒、橡胶锤,液压油等。

(2)活塞缸的拆卸:
a、用轴用卡簧钳取下导向套上的轴用挡圈。

b、用橡胶锤和铜棒轻轻敲打导向套,使之向缸体内侧移动,直到完全露出卡键。

c、用螺丝刀从缸体的卡键槽中取出三只卡键。

d、用行吊或吊链将液压缸的活塞杆耳环挂牢,打开液压缸进、出油口的防污塞,提升液压缸到一定高度。

e、用铜棒敲击缸体使之向下移动,同时不断提起液压缸的活塞杆,使之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f、在活塞的带动下,导向套、挂环等逐渐从缸体中脱离出来,纸质缸体与活塞杆分离。

g、将液压缸横向放置在工作台上,取出活塞杆,然后取下活塞紧固螺母。

h、取出活塞外圆上的Y型密封圈及耐磨环。

i、用橡胶锤和铜棒从活塞杆上轻轻敲出活塞,取出活塞内圈上的O型密封
圈等。

j、从活塞杆上取下导向套、防尘圈和挡圈等。

(3)活塞缸结构特点的观察
a、观察导向套、活塞、缸体的相互连接关系。

b、观察卡键的位置及与周围零件的装配关系。

c、观察液压缸的各密封部位,观察不同类型的密封圈,了解其密封机理。

d、用灯光照射缸体内部,观察油缸的缓冲结构。

(4)塞缸在拆装时注意事项
a、用汽油清洗各零部件。

b、装配活塞和活塞杆时,注意各密封圈不得被缸体上的卡键槽损伤。

c、用吊装设备起吊时,注意速度要缓慢,不要使缸体离地面太高。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通过观察拆装活塞缸,了解了其结构特点,主要由缸体组件(缸筒、缸盖等)、活塞组件(活塞、活塞杆等)、密封装置、缓冲装置和排气装置等组成,并了解了其工作原理。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溢流阀的拆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拆装溢流阀,对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有一定的认知。

通过认知和分析,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1)溢流阀拆装前的准备工作;
(2)明确主要零件及技术要求;
(3)溢流阀拆装
(4)溢流阀在拆装时注意事项。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准备拆装工具一套:
包括固定扳手、活动扳手、组合螺丝刀、内六角扳手、内卡簧钳、铜棒、专用钢套、橡胶锤,液压油等。

(2)溢流阀拆装前的准备工作:
a、技术资料。

b、结构和工艺分析。

c、分析液压元件中主要零件的精度与装配精度的关系。

d、密封。

e、拆装液压元件时应注意的事项。

f、清洗。

(3)明确主要零件及技术要求:
a、阀体。

b、滑阀。

c、阀座。

(4)溢流阀拆装
a、拆下调节螺母。

b、用扳手拧下4个内六角螺钉,使阀体与阀座分离,取出弹簧。

c、用工具将闷盖拧出,取出阀芯。

d、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

(4)溢流阀在拆装时注意事项。

a、拆下的零件应按次序摆放,不应落地、划伤、锈蚀。

b、拆装螺栓组时应对角依次拧松或拧紧。

c、应更换老化的密封。

d、安装时应参照图或拆装记录,注意定位零件。

e、安装完后密封良好,不得有泄露。

f、安装完毕应推动应急按钮,检查阀芯的滑动是否顺利。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通过观察拆装溢流阀,了解了其结构特点,主要由阀盖、主阀芯、主阀弹簧、阀座、先导阀芯、调压弹簧、调压杆、锁紧螺母、调节螺母等组成,并了解了其工作原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