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文化境界与当代发展
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始终扮演着文化传承和艺术发展的重要角色。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和文化意识的日益提高,中国书法艺术正在呈现出新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时代的书法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书法的传播方式和呈现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到优秀的书法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数码和网络技术,在电子媒体和互联网上进行书法创作和展示。
中国的著名书法大师们也开始探索数字书法的艺术,通过电脑和电子笔等工具进行创作。
数字化书法不仅可以节省纸张和水墨等传统材料,也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传播。
二、个性化与时尚化的书法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下,个性和时尚成为了人们追求的关键词。
书法作品也不能例外,中国书法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将繁复的传统书法与现代的时尚元素相融合,以此打造出新的书法风格和形态。
在书法中加入时尚元素不仅让作品更具现代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推动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创新。
有些大师作品引入了西方绘画和动漫人物的元素,以更具创造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书法艺术。
三、污染与保护书法艺术的发展在创新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书法艺术面临的危机。
环境污染对于传统书法材料的影响不容忽视,书法大师们正在寻找更环保的书法材料和工具来保护书法文化的发展。
此外,虚假书法作品也正在威胁着书法艺术的纯正性和公信力。
国家对于文化艺术作品的管理和规范也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在公正公平的文化氛围下,才能够更好地保护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中国当代书法艺术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数字化、时尚化的书法与传统书法的结合,将书法文化推向了一个更加广阔和互联的未来。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书法文化进行更好的保护和管理,让中国书法艺术在更加健康和具有活力的环境中生长和发展。
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书法艺术空前的繁荣发展也侧面体现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更高要求,对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审美需要。
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新版目录,将“美术与书法”正式列为一级学科,自2023年下半年启动招生的研究生培养按新版学科专业执行,引起社会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成为新时代当代书法艺术的新征程。
这一举措,极大地鼓励更多的人重视书法艺术的学习,同时对于今后书法学科的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也传递出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与发展,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普及逐步成熟与书法创作的多元化审美需求。
书法作为造型艺术的种类之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汉字作为载体运用点画线条、墨色变化、结构章法等艺术语言,来表达书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念。
“笔墨当随时代”,传统的书法艺术传承至今,“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它始终参与和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书法创作与不同学科领域交叉有机结合和碰撞,激发了当代书家书法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书法作品的创新与形式感,同时也满足不同群体的审美需要,全面推动书法创作与生活、与人民的结合。
1.艺术创作环境的转换当代书法艺术作为一种书法现象,是中国书法由古典向当代转换创新的时代发展。
新时代的社会氛围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促进书法艺术的形式丰富和传播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媒介和新的艺术种类、艺术形式的出现,网络媒体、线上展厅、设计装潢等书法艺术载体的影响,不仅改变书家创作的心理结构,同时推动了书法艺术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新,推动书法艺术形态的发展。
另一方面,书法作品中的情感首先来源于书家本身丰富的精神情感,包括书家的禀赋、修养、才情、人生阅历、生命状态、审美理念等导致的情感变化都在书法的一笔一划间自然流淌出来,是书家内心的外化。
书法的“技进于道”与“技道两进”观及其当下意义

]观厂书法的“技进于道’’吴振锋]蟹一点L与技道两进"观及其当下意义l关于“道”与“技”的关系,古代先贤早有灿烂的思想需要我们承继。
在《庄子》中,借用一系列故事揭示了道技的关系。
约略言之,有这样一些意思:其一,有c扔万Z庄子是十分重视技巧的。
而且这些技巧须得达到手与心应,指与物化的程度;其二,手与心应之心,是心与物相融于心,即主客一体;其三,达致心与物相融的通麦季娶雾道即所谓“心斋”,坐忘,是艺术家修养的起点,也是终点;其四,庖丁所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进乎技,是由实用的要求与拘束而达到心灵的自由;其五,庄子之“道”,与艺术家的关系在于“体道”,来自庄子所体现出的艺术精神的蒌、杯童Z根源性,完整性。
可以说,庄子的思想一直在中国古代士文化阶层尤其是在艺术中发挥着作用。
所谓“道,进乎技矣”,是技的熟练到最高境界的描述。
事实上,《庄.妻。
耋f壬子》在肯定“游乎心手众虚之间”的同时,也没有否定“规矩钩绳”的作用。
后汉赵墨始芝壹《非草书》中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
”实际也是从心与手相应的角度对“艺与道”的落实。
而在苏东坡那里,&,匹’:孑P4号l l百t雩I?-●_^4几这一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
苏东坡很深刻地认识到,心手关系的实质也就是道与~矽1对。
乙艺,道与技的关系。
他说,“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难形于心,不形于手。
”℃.t莓省氟要使物了然于心,必须把握事物内在的道。
他在《跋秦少游书》中说:“少游近El苫日不童台√、义坷草书,便有东晋风味,做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
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
少游乃技道两进也。
”在他看来,“草书”与“做诗”是“技(艺)”,但这不是“道”,“道”是能够提升“艺”的精神,指导“艺”的方向,赋予艺以意义的东拿仓1次西。
所以,“技”进“道”亦进。
如果“技”与“道”错位,那么,就会出现“技”浮于“道”,“技”是虚“技”,“技”不足以体“道”,道则无从显现。
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趋势浅析

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趋势浅析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历经千年沧桑,如今依然在当代社会中绽放光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中国现代书法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本文将从传统与现代、技术与创新、国际交流与交融等方面对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一、传统与现代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创新,可以使书法艺术更加走向多元化发展。
现代书法家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创作出了一系列别具新意的作品。
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书法的特色和气韵,又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创新元素,使得书法艺术更富有活力和时代感。
现代书法家还在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验,引入了更多的新元素,开拓了书法艺术的表现空间,使其更具现代感和时代性。
二、技术与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书法艺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书法创作方式受限于纸墨、笔墨等传统材料和工具,创作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书法作品可以更加便捷地保存和传播,也使得书法艺术更加接近现代生活。
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书法艺术带来了新的表现方式和可能性。
技术与创新的结合,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
书法艺术家可以通过数字化绘制、调色、加工等技术手段创作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作品。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书法作品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进行更加立体和生动的展示,使得观者能够更加贴近作品,感受到更加强烈的审美享受。
在书法艺术的传播和推广方面,新技术也为书法艺术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得书法艺术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到全球各地。
三、国际交流与交融中国书法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也在不断走向多元化和多样化。
在国际书法比赛中,中国书法家以优异的成绩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许多奖项和殊荣。
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书法艺术也在与其他国家的书法艺术进行交流和对话,使得中国书法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成为世界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演变

中国书法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演变中国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书法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本文将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阐述中国书法的艺术风格和演变历程。
一、六朝隶书中国书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最早的书法形式是甲骨文、金文、篆文和隶书。
而六朝隶书,则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六朝隶书是指在东晋、南北朝时期,隶书发展到成熟阶段所形成的一种书法形式。
它采用细长的笔锋、瘦劲的笔画、结构紧凑、构思精细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被誉为“书中之圣”。
二、唐楷书唐朝是中国书法的“黄金时期”,唐代的书法艺术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在唐代,发展出了一种新的书法形式——楷书,唐楷书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唐楷书与六朝隶书相比,其风格更加圆润大气,注重笔墨的节奏感和艺术效果。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楷书作品至今仍被誉为书法艺术的经典之作。
三、宋欧体书宋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历程中又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具有文采华丽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宋欧体书就是在此时期中形成的一种书法风格,它的代表人物是苏轼。
宋欧体书的特点是笔法凝练、线条流畅、构图和谐,重视意境的表现和艺术效果的营造。
四、元、明、清的发展元代的书法特点是气韵凌厉、雄浑大气,代表人物有赵孟頫、李邦华等人;明代的书法则更加注重笔墨的训练和技术的创新,代表人物有董其昌、文征明等人;清代的书法则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以正、行、草、隶四种书体并行不悖的书法风格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有王铎、尚稷等人。
五、当代书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书法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也在不断地改变和演变。
当代书法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而是更加开放、多元化和个性化。
一些当代书法家的作品呈现出了新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如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草书等,展现出了中国书法的无限潜力和创造力。
心善贵千金, 人勤生百福!书法

心善贵千金,人勤生百福,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又是一种文字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代表着作者的人格魅力和情感表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本文将从心善贵千金、人勤生百福和书法艺术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共享书法的美与魅力。
一、心善贵千金1.心善是一种内在修养心善是指内心善良、善于修身养性的品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心善受到高度的推崇,被看作是人格的基本素养。
而书法就是一种体现心善的艺术形式,它要求书法家心地纯正,情感真挚,才能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
2.心善在书法创作中的体现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家要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作品,用真挚的情感去书写每一个字,每一笔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正能量。
从书法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书法家内心的善良和美好,这也是书法作品具有强大魅力的原因之一。
3.心善与书法的关系心善不仅是书法家创作的内在动力,更是书法艺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书法作品通过对心灵的净化与超越,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品格和修养,更能够传递正能量,激励人们向善行善,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受益良多。
二、人勤生百福1.人勤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勤是指勤奋努力、不断进取的品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勤是受到极大尊重的,也被认为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而书法正是一种需要不懈努力与勤奋的艺术形式,只有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才能取得成就。
2.人勤在书法创作中的体现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家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心血,进行刻苦的练习和不断的钻研,才能获得成功。
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各种技法的精妙和情感的深刻。
3.人勤与书法的关系人勤与书法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
书法艺术中的勤奋努力成就了优秀的书法作品,而书法作品也激励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勤勉与进取的态度。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也是在教育人们努力进取的正能量,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书法中的古法与今法

书法中的古法与今法
书法是一门传统的中国艺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其中的古法与今法则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分步骤阐述。
一、古法
书法中的古法一般是指古代书法的创作方式、技巧、风格等,它是在我国书法发展历程中形成的。
1.创作方式
古时候的书法创作方式一般是对着墨的配制、纸的制作、笔的选择、字的排列等等都非常注意,这些细节都对书法的写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2.技巧
古代书法技艺是非常高超的,其中的技巧主要是指笔法和结构。
这两个方面的技巧是古代书法区别于今天书法的一大特点。
3.风格
古代书法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形式、韵律、意境都非常出色,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深受文化人士所喜欢。
二、今法
书法中的今法则是指当代书法的创作方式、技巧、风格等。
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创新,更加强调自由、多元、创新等。
1.创作方式
当代书法的创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局限于古代的传统书写方式,更多是发展了一些现代技术,如笔的改良、颜料的配制、纸的选择等,也更多地继承了古代书法中的一些优秀的传统。
2.技巧
当代书法的技艺也追求创新和多元化,当代书法家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灵活的创意思维,更加注重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3.风格
当代书法的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形成了多种的书法风格,比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等,每种书法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和意境,彰显着当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性。
总之,书法中的古法与今法,虽然是有着不同的创作方式、技巧和风格,但它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着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
楷书字体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

楷书字体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楷书字体,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智慧传承。
其历史悠久、流派丰富,并在当代得到了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从楷书字体的起源与发展、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当代创新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起源与发展楷书字体,又称“正楷”,起源于汉朝,当时的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汉代书法家颜之推广普通楷书的模范字,为楷书的前身。
随着朝代替换,楷书的起源与发展也渐渐丰富与完善。
楷书字体在隋唐时期达到了巅峰,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为楷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柳公权的《白马篇》等作品,成为了后世楷书发展的经典典范。
二、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1.颜体颜真卿是楷书字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以“骨力雄健、笔势遒美”的书风著称。
他的《颜勤礼碑》字迹磅礴有力,检讨楷书的标杆之作。
2.柳体柳公权是楷书字体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唐代著名的《白马篇》中创造了一种柳体楷书,成为了后来柳体楷书的代表。
3.欧阳体欧阳询是楷书字体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他的楷书作品独具韵味,以造型稳重、笔画厚实而著称。
《九成宫醴泉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丰富的线条描绘,展现出楷书字体的艺术魅力。
三、当代创新与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楷书字体在当代也得到了创新与应用。
电脑字体领域的发展使得楷书字体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生成和应用。
许多设计师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了各种颇具创意的楷书字体。
此外,楷书字体在当代书法艺术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许多书法爱好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他们通过楷书字体的笔画优美和书法作品的独特构思,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与创新。
总结楷书字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在当代依然保持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楷书字体不仅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现代创意设计和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楷书字体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要在当代探索创新的可能性,使其继续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早期岩画
10
甲骨文
11
《青川木牍》,(战国)秦 武王二年(前309)
《上博楚简》(战国)
12
(三)、道德境界:书如其人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
如其人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书概》
13
[宋]秦桧《偈语》(局部)
14
[宋]岳飞《还我河山》 (抗日战争时期周承忠集岳飞字)
2
四、书法创作的工夫积累 (一)、取法:与古为徒 1、释“古” 2、选帖——名家名帖;印刷精致 3、读帖——精研点画;意随心动 (二)、临帖:循序渐进 三个层次——对临、背临、意临 五、创作:借古开新 1、纸法 2、笔法 3、墨法 4、字法 4、章法 5、心法
3
一、汉字书写何以成为艺术?
——谈书法的艺术境界
——书法与“Calligraphy”
23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4
笔 之 四 德 : 尖 、 齐 、 圆 、 健
25
笔 毫 的 丰 富 变 化 ( 书 法 )
( 宋 ) 黄 庭 坚 书 杜 甫 《 寄 贺 兰 銛 》 诗 局 部
26
笔 毫 的 丰 富 变 化 ( 中 国 画 )
( 清 ) 八 大 山 人 写 意 花 鸟
4
39
油画笔
40
41
42
43
44
45
46
俄 文 “ 书 法 ”
47
阿 拉 伯 文 “ 书 法 ”
48
“书法”一词怎样翻译?
书法——Shufa(偏重艺术创作)
Calligraphy——美术字(偏重文字设计)
49
50
三、传统的尴尬——书法在当代
51
日本墨象派书法 旅美艺术家徐冰为代表的书法游戏
(1)选墨:新墨、宿墨;磨墨、水墨;彩墨(如朱砂、金粉、绘画颜料) (2)用墨:浓墨、淡墨、枯墨、湿墨
4、字法:根据纸笔及书写内容选择适合的书体 5、章法:立意、布局、钤印、落款、装裱 6、心法:意在笔先,心手相应
73
谢谢大家,敬请指正!
74
中国当代的流行书风
52
日本书法家手岛右卿的“少字书”
53
日本现代书法——井上有一
54
井上有一作品——山
55
井上有一作品——骨
56
日本现代书法——井上有一
57
旅美艺术家徐冰的书法游戏
58
徐冰的“新英文书法”——自由 鸟
59
徐冰的“新英文书法”——延安文艺座谈会系列
60
汉 字 部 首 ? 英 文 字 母 !
4
(一)、自然境界:结绳记事
《周易· 系辞· 下》:“上
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 之以书契。”
汉代郑玄《周易注》:
“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 小结其绳。”
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图形
5
(二)、神圣境界:伏羲八卦与仓颉作书
1、伏羲八卦
《尚书· 序》:“古者伏羲
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造 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 是文籍生焉。”
36
笔 毫 书的 法丰 中富 的变 “化 涨( 墨) ” 效 果
——
( 明 ) 王 铎 行 书 轴
2
37
笔 毫 水的 墨 写丰 意富 中变 的化 墨(
色 效) 果
——
( 清 ) 八 大 山 人 写 意 花 鸟
3
38
笔 毫 水的 墨 写丰 意富 中变 的化 意(
境 营) 造
——
齐 白 石 《 莲 蓬 蜻 蜓 图 》
6
7
2、仓颉作书
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西汉]《淮南子》 黄帝史官仓颉, „„初造书契。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 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 言孳乳而寖多也。著于竹帛谓之 书。书者,如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8
关于“书契”
(东汉)郑玄:“以书书木边,言其事,刻其 木,谓之书契也。” (唐)陆德明:“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 书其侧。”(误解)
61
中国当代的“流行书风”
62
王镛作品
63
沃兴华作品
64
曾翔作品
65
邱振中作品
66
何应辉作品
67
石 开 作 品
68
四、书法创作的工夫积累
69
(一)、取法:与古为徒 1、释“古” 2、选帖——名家名帖;印刷精致 3、读帖——精研点画;手随心动
70
(二)、临帖:循序渐进 三个层次——对临、背临、意临
71
五、创作:借古开新
72
1、纸法:
(1)生宣、熟宣、半熟宣 (2)皮纸、连史纸、洒金纸、金笺、绢绫 (3)立轴、横批、斗方、对联、中堂、册页、卡纸、扇面、百衲
2、笔法:
(1)选笔:狼毫、羊毫、兼毫;长锋、中锋、短锋、斗笔 (2)执笔: (3)用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逆锋、回锋、裹锋
3、墨法:
27
油画笔
28
29
30
31
32
俄 文 “ 书 法 ”
33
阿 拉 伯 文 “ 书 法 ”
34
“书法”一词怎样翻译?
书法——Shufa(偏重艺术创作)
Calligraphy——美术字(偏重文字设计)
35
( 唐 ) 怀 素 《 自 叙 帖 》 局 部
笔毫的丰富变化(1) ——书法中的“飞白”效果
15
[宋]岳飞《前出师表》(局部)
16
[宋]蔡京《题画诗》
17
[宋]蔡京书牍
18
[宋]蔡襄《脚气帖》
19
(四)、生命境界:书为心画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西汉]扬雄
20
[唐]颜真卿《祭侄稿》
21
[ 唐 ] 颜 真 卿 《 祭 侄 稿 》 ( 局 部 )
22
二、东方与西方:道与器
书法的文化境界与当代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
吴鹏
1
讲座大纲
一、汉字书写何以成为艺术?——谈书法的艺术境界 (一)、自然境界:结绳记事 (二)、神圣境界:伏羲八卦与仓颉作书 (三)、道德境界:书如其人 (四)、生命境界:书为心画 二、东方与西方:道与器——书法与“Calligraphy” 三、传统的尴尬——书法在当代 (一)、日本墨象派书法 (二)、旅美艺术家徐冰为代表的书法游戏 (三)、中国当代的流行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