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金色花》课堂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金色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2.品读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亲情;3.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能力目标:1.通过各种朗读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感悟思考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花”和“妈妈”这两个词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此导入课文。
二.走近作者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多媒体显示泰戈尔的介绍。
多媒体显示: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有诗集《吉檀(tán)伽(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1924年访问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徐志摩、冰心等都深受其影响。
三.品读《金色花》1.齐读,教师指出朗读要求:准确流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2.同学评价齐读情况,并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朗读基调:欢快、舒缓、深情。
3.请一位同学朗读,再次感受诗歌美的意蕴。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并用“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的句式来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体会诗歌中的形象美。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引导。
多媒体显示: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慈爱、温和、爱孩子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活泼、调皮、爱妈妈的孩子。
5.诗中这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是怎样与妈妈嬉戏逗乐的?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的句式来说话。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金色花》教案(3篇)

《金色花》教案(3篇)七年级课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板书花朵形状)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
1) 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
嗅(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篇一」一、教学设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
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四、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幅老师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DD《金色花》。
(二)整体感知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范读课文前提:扫除字词障碍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衍(yǎn)(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孩子与母亲这样一个嬉戏的世界中)要求学生想像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节。
教师朗读课文过渡:真希望老师刚刚能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孩子的游乐世界中,下面3、聊一聊如果你刚才在朗读中看到了些什么,请你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还担心说不好,那就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段课文。
A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宝贵的想法。
B集体讨论。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
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生:因为他沐浴着母爱。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金色花》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齐读、分角色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散文诗的优美、闲适、自然的语言,并尝试背诵课文。
2、让学生在品读重点语句中,深刻体会作家在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纯洁的天性,和母子之间和谐、温馨的爱。
3、联系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母亲寻找儿子的那一段文字,提升学生对母爱情感的进一步体悟。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精美的语言和蕴含其中的浓浓母爱深情。
2、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品味散文诗中的蕴含的情感,并联系生活情感经验,感悟无所不在的母爱深情。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1、导入:故事导入法:讲述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从猎狗的嘴巴中勇夺下自己的孩子。
(故事略)。
作者说,“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母爱)是啊,一只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颂过崇高的母爱,大家印象中有没有关于母爱的“古诗”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很好,其实在我们东方,除了我们国家以外,还有许多古国在他们的文明中都歌颂过母爱的光辉,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瞧一瞧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如何来歌颂母爱的。
(板书:金色花,泰戈尔)2、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让他们边听边想,用笔圈出重点的字词、语句)明确:我是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活泼的孩子。
如:“假如我变成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体现了孩子的调皮,好动。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体现孩子天真、俏皮、撒娇,与妈妈捉迷藏,又懂得体谅妈妈的可爱形象。
《金色花》说课稿(精选4篇)

《金色花》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色花》说课稿(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色花》说课稿1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金色花》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4课的一篇文章。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
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的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外界充满好奇,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愿意交流。
但他们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逐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目标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感恩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我本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首先,播放歌曲《鲁冰花》,接下来顺势导入本堂课的课题《金色花》。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教师进行范读并请学生思考:本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再次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3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3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二、激情诵读,注意生字和词意,感悟亲情朗读课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ì)笑祷告(dǎo)花瓣(bàn)衍(yǎn)2、解释下列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金色花》课堂教学设

《金色花》【教学目标】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3、走近文学巨匠泰戈尔,品味泰戈尔诗歌的风格特点。
4、放飞想象,学会以物代言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难点】1、走近文学巨匠泰戈尔,品味泰戈尔诗歌的风格特点。
2、放飞想象,学会以物代言抒发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实录】一、画面导入1、配乐图画朗诵有一个人,无论你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她的温暖;有一种爱,从没有刻意珍藏,却永远不会忘记。
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
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母亲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却不求回报。
2、师生互动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母亲吗?母亲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会用什么方式来报答自己的母亲呢?(生回答)同学们表达对母亲的爱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有的用物质表达,有的用精神表达。
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印度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泰戈尔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报答母亲。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①扫清字词障碍;②点评老师的朗读。
●明确:①扫清字词障碍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
②应该带着一种轻松活泼的感情去读,因为文章写的是孩子与母亲嬉戏,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和对母亲的爱。
2、集体朗读,带着轻松活泼的感情基调,思考问题:诗中描绘了“我”与妈妈嬉戏的哪几个场景?请用“当妈妈……时,我……”的句式回答。
●点拨朗读,明确: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当妈妈读书时,我投影书页;当妈妈拿灯去牛棚时,我变回孩子。
(板书三个场景)三、品读研析1、品读质疑以最喜欢的方式朗读,提出文中不理解的部分,讨论解答。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①为什么“我”会选择变成金色花?②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跟妈妈嬉戏,却不让妈妈知道?③妈妈非常爱孩子,为什么找到了以后却要说他是坏孩子?④为什么诗人要写这样几个场景来表现孩子与妈妈嬉戏?2、合作探究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亲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感受母爱,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点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课之前先做一个智力小游戏,激发一下大家的想象力,热热身。
给你们两组词,请发挥想象,说一句话,把二者联系起来。
(出示多媒体)学生,蜜蜂;妈妈,花。
过渡语: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而奇妙,有一个孩子,他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玩起了捉迷藏,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看看吧。
二、走进作者与作品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一生创作丰富。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此外,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创作对中国诗歌(尤其是散文诗歌)的影响是广泛的。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
本质属于诗。
它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
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三、感知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出示要求:扫除字词障碍;有节奏;有感情。
(指明男女读,比比谁最棒)2、学生点评,并明确本文朗读时应用的感情,语调。
3、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并用“我读出了一位xx的妈妈(孩子)”交流读书感受,并找到文章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花》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3、走近文学巨匠泰戈尔,品味泰戈尔诗歌的风格特点。
4、放飞想象,学会以物代言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难点】
1、走近文学巨匠泰戈尔,品味泰戈尔诗歌的风格特点。
2、放飞想象,学会以物代言抒发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堂实录】
一、画面导入
1、配乐图画朗诵
有一个人,无论你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她的温暖;有一种爱,从没有刻意珍藏,却永远不会忘记。
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
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母亲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却不求回报。
2、师生互动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母亲吗?母亲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我们会用什么方式来报答自己的母亲呢?(生回答)
同学们表达对母亲的爱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有的用物质表达,有的用精神表达。
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印度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泰戈尔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报答母亲。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提出要求:
①扫清字词障碍;
②点评老师的朗读。
●明确:
①扫清字词障碍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
②应该带着一种轻松活泼的感情去读,因为文章写的是孩子与母亲嬉戏,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和对母亲的爱。
2、集体朗读,带着轻松活泼的感情基调,思考问题:
诗中描绘了“我”与妈妈嬉戏的哪几个场景?请用“当妈妈……时,我……”的句式回答。
●点拨朗读,明确:
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
当妈妈读书时,我投影书页;
当妈妈拿灯去牛棚时,我变回孩子。
(板书三个场景)
三、品读研析
1、品读质疑
以最喜欢的方式朗读,提出文中不理解的部分,讨论解答。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①为什么“我”会选择变成金色花?
②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跟妈妈嬉戏,却不让妈妈知道?
③妈妈非常爱孩子,为什么找到了以后却要说他是坏孩子?
④为什么诗人要写这样几个场景来表现孩子与妈妈嬉戏?
2、合作探究
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明确:
①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变成金色花来回报母亲,表达了孩子对母亲一种圣洁的爱。
同时,花朵也正像孩子天真可爱的笑脸。
②母亲对我们的爱是默默的,我们回报给母亲的同样也应该是一种默默的爱。
所以孩子不想让母亲知道。
并且,与妈妈嬉戏也符合孩子活泼可爱的特点。
③母亲找不到孩子非常着急,所以才说孩子“坏”。
这不仅是责怪,而且包含着深深的爱。
④这是日常生活中妈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所以用平凡的事例写出不平凡的爱,正是为了说明母爱无处不在。
师总结:诗中的孩子为了表达对妈妈最圣洁的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妈妈默默地付出。
他调皮地与妈妈嬉戏,而妈妈找不到孩子时很焦急,找到了孩子以后又爱又责怪。
这一切都表现出孩子与母亲之间那种纯洁的——爱。
(板书“爱”,绘制“心”形)
四、拓展延伸
1、总结特点
闻一多曾说:“爱是诗人唯一的天赋。
”泰戈尔正是因为融入了爱,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歌。
再次朗读诗歌,思考本诗与以往所学诗歌有何不同。
●明确:
①这首诗没有直接抒发感受,而是用想象的方式表达孩子对妈妈的爱。
②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活泼,没有用华丽的辞藻。
③带有神秘和宗教色彩。
所谓不同之处,其实就是诗歌的特点了。
2、由此及彼
多媒体出示《领悟(节选)》,思考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读。
生齐读,猜想是谁的作品,有什么依据。
●明确:
这是泰戈尔《新月集》中另外一首诗歌。
因为这首诗歌同样歌颂了母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而《金色花》歌颂了孩子对母亲的爱;这首诗的语言同样清新,并且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3、走近泰戈尔
请学生谈谈对泰戈尔的了解。
●明确: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曾获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他一生创作丰富,代表诗集有《吉檀伽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他的诗歌歌颂母亲和儿童,具有博爱的人生情怀。
格调清新,想象力丰富,具有民族风格,略带神秘色彩。
泰戈尔的创作对印度文学乃至亚洲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师补充:泰戈尔不仅对印度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中国的众多作家,特别是“五四”时期的一些作家,如冰心、徐志摩、郭沫若等,都受到过泰戈尔诗
歌的影响。
五、以物代言
泰戈尔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诗中的孩子能变成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请同学们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泰戈尔式的语言,写一小段文字来抒发对妈妈的爱。
(生快速构思,朗读展示练笔。
)
六、作业布置
把课堂上所写的文字读给妈妈听,在以后的生活中还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妈妈对我们的关怀。
七、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人间至爱亲情带给心灵的触动,并且走近了文学巨匠泰戈尔,初步了解了他诗歌的写作特点和风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接触到泰戈尔更多的作品,了解到泰戈尔不同风格特点的诗歌。
愿同学们在探索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板书设计】
妈妈我
作祷告金散发香气
色
花
读书投影书页
去牛棚变回孩子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