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金色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2.品读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亲情;3.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能力目标:1.通过各种朗读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感悟思考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花”和“妈妈”这两个词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此导入课文。
二.走近作者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多媒体显示泰戈尔的介绍。
多媒体显示: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有诗集《吉檀(tán)伽(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1924年访问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徐志摩、冰心等都深受其影响。
三.品读《金色花》1.齐读,教师指出朗读要求:准确流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2.同学评价齐读情况,并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朗读基调:欢快、舒缓、深情。
3.请一位同学朗读,再次感受诗歌美的意蕴。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并用“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的句式来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体会诗歌中的形象美。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引导。
多媒体显示: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慈爱、温和、爱孩子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活泼、调皮、爱妈妈的孩子。
5.诗中这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是怎样与妈妈嬉戏逗乐的?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的句式来说话。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花》,让学生感受印度人民对家庭、亲情的深厚感情。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探索的良好阅读习惯。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金色花》的内容简介。
2. 课文中涉及到的印度文化、风俗习惯。
3. 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意思。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印度文化、风俗习惯。
2. 学会通过朗读、表达、创造来感受课文的美。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感受印度的风土人情。
2.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4. 创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课文相关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印度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 学习生字词:老师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学生跟读,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 理解课文内容:老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七、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练习。
八、拓展活动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课文中的场景或人物。
2.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九、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课文的小作文,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或者是课文故事的一个延伸。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老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9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9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
)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
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
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二、听读感知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1、好,课文朗诵完了。
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
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
妈妈宠爱这孩子。
3、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明确:舒缓、深情三、朗读品析1、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齐声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
《金色花》教案精选5篇

《金色花》教案精选5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以及欣赏感悟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感情教学难点: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叫做《游子吟》,大家还记得吗?”生答:“记得。
”“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大家背)“恩,很好。
那大家还记得这首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吗?”“深深的母爱。
”“对,母爱。
母亲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母爱像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像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二、作者介绍: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识积累,解决生字词:匿(nì)笑:偷偷地笑嗅(xiù):用鼻子闻。
动词。
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
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ù)浴(yù):洗澡,洗浴。
也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四、朗读诗歌,感受意境:1、学生自由朗读。
《金色花》教案(3篇)

《金色花》教案(3篇)七年级课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板书花朵形状)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
1) 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
嗅(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6篇)《金色花》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齐读、分角色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散文诗的优美、闲适、自然的语言,并尝试背诵课文。
2、让学生在品读重点语句中,深刻体会作家在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纯洁的天性,和母子之间和谐、温馨的爱。
3、联系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母亲寻找儿子的那一段文字,提升学生对母爱情感的进一步体悟。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精美的语言和蕴含其中的浓浓母爱深情。
2、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品味散文诗中的蕴含的情感,并联系生活情感经验,感悟无所不在的母爱深情。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步骤:1、导入:故事导入法:讲述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从猎狗的嘴巴中勇夺下自己的孩子。
(故事略)。
作者说,“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母爱)是啊,一只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颂过崇高的母爱,大家印象中有没有关于母爱的“古诗”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很好,其实在我们东方,除了我们国家以外,还有许多古国在他们的文明中都歌颂过母爱的光辉,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瞧一瞧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如何来歌颂母爱的。
(板书:金色花,泰戈尔)2、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让他们边听边想,用笔圈出重点的字词、语句)明确:我是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活泼的孩子。
如:“假如我变成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体现了孩子的调皮,好动。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体现孩子天真、俏皮、撒娇,与妈妈捉迷藏,又懂得体谅妈妈的可爱形象。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3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3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金色花》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二、激情诵读,注意生字和词意,感悟亲情朗读课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ì)笑祷告(dǎo)花瓣(bàn)衍(yǎn)2、解释下列词语。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亲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感受母爱,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点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课之前先做一个智力小游戏,激发一下大家的想象力,热热身。
给你们两组词,请发挥想象,说一句话,把二者联系起来。
(出示多媒体)学生,蜜蜂;妈妈,花。
过渡语: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而奇妙,有一个孩子,他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玩起了捉迷藏,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看看吧。
二、走进作者与作品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一生创作丰富。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此外,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创作对中国诗歌(尤其是散文诗歌)的影响是广泛的。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
本质属于诗。
它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
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三、感知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出示要求:扫除字词障碍;有节奏;有感情。
(指明男女读,比比谁最棒)2、学生点评,并明确本文朗读时应用的感情,语调。
3、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并用“我读出了一位xx的妈妈(孩子)”交流读书感受,并找到文章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界。
五、合作学习,质疑探究
1、 请谈谈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⑵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⑶诗歌表现了什么?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
己的小小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3、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 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
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4、中国人喜欢把儿童比喻成花朵,印度人也一样。金色花是印度最美丽的圣树上开
的一种金黄色碎花,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
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
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金色花》教案
韩嘉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
2、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
诗歌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
⑶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爱。
2、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因为妈妈找到孩子,非常着急。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
定与时俱增呈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是责怪的口吻,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
的母爱;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夸
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对
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他还擅长作曲和绘
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 ) 沐浴(
)(
) 祷告(
)
嗅( ) 衍(
)
摩(
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4、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1、⑴写了孩子的三次嬉戏。
⑵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我"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
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我"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
拿了灯去牛棚时,"我"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
祷告:
沐浴:
四、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给予指导
1、 自由朗读
2、 听课文示范朗读磁带,注意对朗读技巧的把握
3、 个别学生读
4、 学生评价
5、 朗读指导
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应读得轻松活泼,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
⑵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如果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
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速度
采取中等为宜。
⑶ 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⑷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总之,现代诗歌的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它具有很浓的表演性,需要掌握一
定的技巧,将情感投入其中,反复吟咏,方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诗人合一"的最高境
二、作者简介
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
《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一九○三年起陆续发表长篇
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
》。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诗歌格调
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一下,恐怕你就会知道 他是如何的可爱罢。
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 当使他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罚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惩戒人。 3、 学生谈感受 4、 以孟郊诗《游子吟》作结。
4、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
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
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
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诗
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机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2、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散文诗,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含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
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3、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三
母亲
孩子 (金色花--圣树)
次
祷告
散发香气
嬉
读书
投影书页
戏
拿灯(去牛棚) 恢复原形
六、迁移拓展
1、 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注意体会其内在思想感情
2、 阅读泰戈尔的另外一首散文诗《审判官》,注意理解其主要内容。 审判官 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