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金色花》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金色花》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金色花》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对于学生来说,从七年级开始,中学生受教育的学科更为复杂,对于文学的学习也更需要老师引导。
本文结合《金色花》一文,从教学方法,教材分析和教学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金庸的小说《金色花》是一部宏大的武侠小说,其中涉及到众多的人物,情节纷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是比较理性的教学方式。
铺设基础是启发式教学中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发现规律、互相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深度和学习效果。
而《金色花》的大量场景,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诸多身份背景都是有助于教师进行出题、造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2.基础练习在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基础练习也是需要重视的。
因为在学习复杂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来支撑。
在阅读《金色花》这样的小说时,学生最先接触的是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因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练习,如角色名单的填写、人物关系图的绘制等内容。
二、教材分析1.文学欣赏能力文学欣赏是指学习者针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思想性格、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文学创作的一系列技巧来培养学习者的审美能力,更能够帮助学习者领会作品所阐述的思想和感受。
《金色花》作为经典的武侠小说,包含复杂的情节、行文矫健、气氛鲜明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文学欣赏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小说的文学特点来提升文学欣赏能力,比如通过小说中的描写技巧、艺术表现手法等,将其与其他作家进行比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2.立意意义理解能力小说《金色花》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以及所传达的思想都是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手把手地带着学生感悟小说中的重要立意和意义。
比如通过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展现的人性和社会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
《金色花》 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并积累诗中的生字、生词。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珍爱亲情,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品味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游子吟》全体同学诵读。
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色花》这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亲情的美好与圣洁。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二、检查预习,为下列生字新词注音释义匿笑( nì ) :匿笑,偷笑。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沐浴( mù 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 :闻(气味)。
并蒂(bìng dì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花瑞(huā ruì ):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菡萏(hàn dàn):荷花;攲(qī)斜:倾斜、歪斜。
慈怜(cí lián) :爱怜荫蔽(yīn bì):遮蔽、隐蔽;庇荫。
三、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

《金色花》教案设计(最新4篇)金色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2.品读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亲情;3.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能力目标:1.通过各种朗读方法,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感悟思考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花”和“妈妈”这两个词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此导入课文。
二.走近作者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多媒体显示泰戈尔的介绍。
多媒体显示: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有诗集《吉檀(tán)伽(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代,泰戈尔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绍到中国(1924年访问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徐志摩、冰心等都深受其影响。
三.品读《金色花》1.齐读,教师指出朗读要求:准确流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2.同学评价齐读情况,并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朗读基调:欢快、舒缓、深情。
3.请一位同学朗读,再次感受诗歌美的意蕴。
4.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并用“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的句式来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体会诗歌中的形象美。
学生自由朗读,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引导。
多媒体显示:从诗中,我读出了一个慈爱、温和、爱孩子的妈妈,我读出了一个活泼、调皮、爱妈妈的孩子。
5.诗中这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是怎样与妈妈嬉戏逗乐的?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的句式来说话。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9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优秀9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
)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
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
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二、听读感知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1、好,课文朗诵完了。
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
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
妈妈宠爱这孩子。
3、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明确:舒缓、深情三、朗读品析1、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齐声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
金色花教学设计5篇

金色花教学设计5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案优秀篇一内容介绍1.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第一课时金色花一、新课导入曾有一部电影,平凡简单却轰动一时;曾有一首歌曲,歌词浅显却传唱至今。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下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题曲。
世上对我们好的人当然不只是妈妈,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母亲与孩子的文章,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于19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二)整体感知1.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时,我就”的句式来说一说。
示例: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交流点拨】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的孩子,一位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交流点拨】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交流点拨】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学设计第1篇】一、导入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导入语:这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仍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挚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与它同样题材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作家。
他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过渡】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和我共同完成这篇文章的范读。
二、朗读1 师生共读师读1、2、3段,一位读4,一位读5、6,一位读7、8、9 。
【过渡】三位同学读的都很不错,接下来,我想请其他同学起来试一下,选一段你最喜欢的场景。
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孩子跟妈妈嬉戏的场景,选一部分你最喜欢的,读几句话也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下,看看你是不是能把孩子的个性表达出来,把孩子的感情表达出来。
如果读得好,我们在座的同学就给他以掌声来表示肯定。
来谁愿意试一下。
2 学生试读(选6人)三、以读带问,引出重点(母子对话)的朗读分析1 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 妈妈是怎样的人?【过渡】刚才这些同学读的过程中,你们为什么会给予掌声?因为他们读的怎么样啊?(读出了感情,读出了个性,或者说,我们听他们读了以后,感觉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啊?)【板书】孩子天真淘气贪玩孝顺关爱(还有没有?这个孩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可爱善良【过渡】那么,从同学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妈妈又是怎样的人呢?【板书】妈妈关心担心无私的爱慈祥亲切【过渡】慈祥、亲切,为什么呢?(孩子变成金色花,玩了一天,妈妈也没有责怪孩子)那么,妈妈是怎么说的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的话中,哪个词应该强调呢?妈妈一天没有见到孩子,此时一见,什么心情?(担心)那么,哪个词应该强调呢?(哪里)坏孩子是什么含义?该怎么读?(嗔怪、担忧、焦虑、欣喜交织在一起的情感假装生气亲切)孩子不回答妈妈的话,是撒谎吗?那是什么?应是什么语气?(顽皮撒娇得意洋洋淘气天真机灵)四、再读1、朗读比赛【过渡】好,现在大家可以自由组合,一人读妈妈,一人读孩子。
《金色花》教案(3篇)

《金色花》教案(3篇)七年级课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
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板书花朵形状)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
1) 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
嗅(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篇一」一、教学设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
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四、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幅老师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DD《金色花》。
(二)整体感知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范读课文前提:扫除字词障碍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衍(yǎn)(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孩子与母亲这样一个嬉戏的世界中)要求学生想像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节。
教师朗读课文过渡:真希望老师刚刚能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孩子的游乐世界中,下面3、聊一聊如果你刚才在朗读中看到了些什么,请你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还担心说不好,那就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段课文。
A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宝贵的想法。
B集体讨论。
这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
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生:因为他沐浴着母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师:我们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幻灯打出蒙娜丽莎的像),
众生:《蒙娜丽莎》!
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后人对于蒙娜丽莎的这种神秘笑容一直有着不同的猜测。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想来听一听在座的同学,你们对于蒙娜丽莎这种神秘的笑容有没有更大胆的猜想呢?
师:你觉得他为什么会这样笑呢?(学生猜想)
师:说法都挺好的,要么课外再做一些研究,说不定你的这种猜想会成为一种新的发现。
不过呢,据2003年4月的《泰晤士报》的最新报道,美国的一位解剖学专家认为,蒙娜丽莎在做达芬奇的模特时正好怀了身孕,正是一为妇女,对自己新生儿即将诞生的这种喜悦,才让他出现了这种神秘的笑容。
而这一抹神秘的笑容正是达芬奇对
母爱的一种独特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母爱,母爱是最崇高、
最伟大的一种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篇表达母子之间亲密
情感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
众生:泰戈尔!
二、自由诵读,感受语言美
1介绍作者
师:幻灯展示(泰戈尔的像)这位就是印度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板书:泰戈尔)
幻灯展示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1913年获诺贝尔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代表诗集:《吉檀tán迦jiā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
《金色花》选自《新月集》。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
)(生默读,教师叫一位同学读。
)
2检查预习
幻灯展示
嗅( 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地笑。
祷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
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3指导朗读:
(1)师范读课文(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诗歌的境界)
(2)听读要求:
①把握感情基调。
②注意:节奏语速语气
(3)朗读指导:――投影
①语速:稍快
②感情基调:喜悦温馨深情,带着儿童特有的调皮。
(4)学生自由朗读。
三、倾情诵读,体会情感美
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诗,并想一想:散文诗中的孩子是怎样一个孩子?(大声朗读读的差不多了吗?)
生:调皮……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又在新叶上跳舞。
”
师:有同学想要补充吗?
生:我暗暗地在那里……
师:既然从这些语句中能看出孩子的调皮,你能用调皮的语气来读读吗?
生:读。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好。
/不好。
师:既然好,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不好,那就请这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发现孩子是有些调皮,那除了调皮外,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对妈妈很孝顺。
师:对妈妈的孝顺是从那些方面看出来的?
生:“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孩子为妈妈做事情)
师:面对孩子的孝心,我们又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呢?你能试着给我们朗读一下吗?
生: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深情的语气和感情给我们大家朗读了,我想大家的感觉应该是和我的感受相同的,非常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同桌为单位,相互读给对方听,体会孩子对妈妈的一片孝心。
(推荐读)
师:孩子对妈妈的一片孝心,同学们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孩子变成金色花后让妈妈幸福的一片孝心,我想孩子的妈妈也应该感受到了。
但文中的孩子想让自己的妈妈知道吗?
生:不想。
师: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悄悄地开放花瓣,看着你工作;却不知道这香气……我不告诉你……”
师:“匿笑”是什么意思?
生:偷偷地笑。
偷偷地就可以看出不想让妈妈知道。
师:为什么孩子变成金色花后为妈妈做了事,连我们都感受到了他对妈妈的爱和一片孝心,却不想让自己的妈妈知道呢?
生:只是想让妈妈开心、幸福,回报妈妈的爱,而并不是要得到妈妈的表扬。
师:刚才我们了解到一个虽然有些调皮但又很有孝心的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为妈妈做事让妈妈开心,那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你觉得怎么样的一个妈妈才能让孩子默默地去为妈妈做事让妈妈开心呢?
生:善解人意、对孩子非常关爱……
师: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吗?
生: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这是怎样的一个妈妈?
生:从妈妈的焦急中可以看出妈妈对孩子的关心。
师:别的地方还有吗?
生:“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师:你从中又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妈妈?哪里看出来的?
生:爱孩子的妈妈。
“坏”字,惊喜、责备中看出妈妈的爱。
师:你能否带着这样既惊喜又责备的语气来读一读呢?!
生:读。
师:原来正是有这样爱孩子的妈妈,才有这样愿意用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回报妈妈的爱的孩子,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一片母子情。
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我们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
学生表演读、评点。
(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
四、深情描述,品味画面美
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现在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我们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诗?
清晨朝露未晞,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
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
妈妈在祈祷了,空气中弥漫着妈妈轻柔的话语。
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住气息,一声不响……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可以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来做恰当描述。
3、齐读诗歌,再次品味美。
五、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
诗歌抒发感情时往往借助具体的(意象),这首诗歌也是一样,主要借助了什么具体事物呢?(金色花)
师:金色花是印度的国花,代表了圣洁。
在文中,孩子就是借金色花来表达孩子对妈妈圣洁的爱。
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读了课文,你理解这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了吗?其实,母爱就在我们的身边。
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
在这节课我还想做一个小小的调查:你们对自己的妈妈关注多少?你知道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知道你妈妈喜欢什么颜色吗?你知道你妈妈穿多大号的鞋吗?
生:……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在这一点上还不是做的特别的好,今天就给你们一次弥补的机会,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妈妈的爱,如果给你一次变化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来回报妈妈?以“假如我变成了……”为题说一段话。
生:写。
师:有没有同学首先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呢?
生:念。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的表达能让妈妈开心吗?
生:能。
师:我想你妈妈听了之后肯定会很开心,也会很感动的,多么体贴妈妈的一个好孩子啊!其他同学呢?
生……
师:爱,在金色花绽放的时节无痕蔓延,当芬芳漫过,鼻尖余留一抹爱的味道!我们的身边处处浸透着妈妈给予我们的爱,也时时漫溢着儿女回报的爱。
“爱在左,幸福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有爱,便有一切……”。
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母爱的深情却永远抒写不完。
希望同学们下课后能将收集到的表达母爱的诗歌、名言,也可是刚才的即兴创作,制作成卡片,回家送给妈妈,再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朗诵方法,诵读泰戈尔诗歌《审判官》、《飞鸟集》节选、《繁星》节选、《乡愁》、《海燕》等
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爱
孩子<————————>妈妈
金色花
(调皮、可爱、孝顺)(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