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
2023年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突破训练

考向2 反应机理循环图
5. (2022·山东卷)在NO催化下,丙烷与氧气反应制备丙烯的部分反应机理如图
③在稀溶液中,一种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其所吸收光的波长(λ)有关;在一 定波长范围内,最大 A 对应的波长(λmax)取决于物质的结构特征;浓度越高,A 越大。 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的 A 是各组分吸收程度之和。为研究 pH 对反应(ⅰ)和(ⅱ)平衡 的影响,配制浓度相同、pH 不同的 K2Cr2O7 稀溶液,测得其 A 随 λ 的变化曲线如图 3。 波长 λ1、λ2 和 λ3 中,与 CrO24-的 λmax 最接近的是____λ3____;溶液 pH 从 a 变到 b 的过 程中,cHc+C·cr22OC72r-O 24-的值 __增__大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BaS(s)+4H2O(g)在不同
2. (2022·广东卷)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Ⅰ、Ⅱ对反应X―→2Y的影响,各物
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 D ) A. 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 B. 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 C. 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 D. 使用催化剂Ⅰ时,0~2 min内,v(X)=1.0 mol/(L·min)
10. (2022·全国乙卷)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含有的硫化
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2H2S(g)+3O2(g)===2SO2(g)+2H2O(g) ΔH1=-1036 kJ/mol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酸碱混合定性判断及计算专题训练(含解析)

A.2.0
B.4.0
C.10.0
D.12.0
3.一种酸溶液甲和一种碱溶液乙,若将它们等体积混和后,溶液的 pH>7,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甲为一元弱酸溶液,乙为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前两溶液物质的浓度相等 B.甲为弱酸溶液,乙为强碱溶液,反应前溶液甲的 c(H+)和溶液乙的 c(OH-)相等
C.甲为一元强酸溶液,乙为二元强碱溶液,反应前甲、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3:2 D.甲为强酸溶液,乙为弱碱溶液,反应前溶液甲的 c(H+)和溶液乙的 c(OH-)相等 4.常温下用 pH 3 的某酸溶液与 pH 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关于所得溶液酸碱性的
13.常温下,两种溶液混合后酸碱性的判断(在括号中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1)相同浓度的 HCl 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
(2)相同浓度的 CH3COOH 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
(3)相同浓度的 NH3 H2O 和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
)
(4) pH 2 的 H2SO4 和 pH 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5) pH 3 的 HCl 和 pH 10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6) pH 3 的 HCl 和 pH 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7) pH 2 的 CH3COOH 和 pH 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A.通入 HCl 气体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 B.M 点:n(H+)-n(OH-)=(a-0.05 )mol C.随着 HCl 的加入,[c(HA)﹒c(OH-) ] / c(A-)不断增大 D.当 n(HCl)=0.1mol 时,c(H+)>c(Na+)- c(HA)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主观题综合训练: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训练1. (16分)(2021·江门调研改编)重晶石(BaS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重晶石制备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的流程如下:重晶石BaS、CO 滤液BaCl2溶液Ba(OH)2·8H2O已知:Ba(s)+S(s)+2O2(g)BaSO4(s) ΔH=-1473.2kJ·mol-12C(s)+O2(g)2CO(g) ΔH=-221kJ·mol-1Ba(s)+S(s)BaS(s) ΔH=-460kJ·mol-1(1) 写出煅烧时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 写出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为检测煅烧时产生的CO,可将煅烧产生的气体通入PbCl2溶液中,毁灭黑色沉淀和产生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向BaSO4沉淀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搅拌,弃去上层清液,如此处理多次,可使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
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BaSO4(s)+C2-3O(aq)BaCO3(s)+S2-4O(aq)。
试从平衡的角度解释BaSO4可转化为BaCO3的缘由: 。
2. (16分)(2021·佛山南海摸底)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如下:2CO(g) + 4H2(g)CH3CH2OH(g) + H2O(g) ΔH1已知:H2O(l)H2O(g) ΔH2CO(g) + H2O(g)CO2(g)+H2(g) ΔH3(1)以CO2(g)与H2(g)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CO2(g) +6H2(g)CH3CH2OH(g) +3H2O(l) ΔH = 。
(2)CH4和H2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 CO+3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温度/℃800 1000 1200 1400平衡常数0.45 1.92 276.5 1771.5①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022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专练(5)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电化学

(5)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电化学1.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2)通入空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________(“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3)电解池中产生2 mol Cl 2,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O 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a 、b 、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2.新能源汽车所用蓄电池分为铅酸蓄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等类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为锂离子电池发展做出贡献的约翰·古迪纳夫等三位科学家。
如图所示为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放电时,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填“a ”或“b ”),溶液中Li +从_______迁移(填“a 向b ”或“b 向a ”)。
(2)铅酸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电压稳定,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应用广泛。
电池总反应为()22442Pb s +PbO (s)2H SO (aq)2PbSO (s)2H O(l)++放电充电。
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电解质溶液中硫酸的浓度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通过0.5 mol e -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_g 。
②用该蓄电池作电源,进行粗铜(含Ag 、Pt 、Au 等杂质)的电解精炼。
如图所示,电解液c 选用_______溶液,A 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B 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③用该蓄电池作电源,A 、B 为石墨电极,c 为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
如图所示,则A 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B 电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核外电子运动特征专题训练(含解析)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核外电子运动特征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轨道”2P x与3P y相同的方面是A.能量B.呈纺锤形C.占据空间的体积D.在空间的伸展方向2.一种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5,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有A.在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B.在周期表中第一电离能最大C.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D.核外电子只有7种运动状态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s轨道的形状是球形的,所以s电子做的是圆周运动B.3p x、3p y、3p z的差异之处在于三者中电子(基态)的能量不同C.原子轨道和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D.电子云图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电子4.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②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③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5.对于钠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的p轨道2p x、2p y、2p z间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云形状不同B.原子轨道的对称类型不同C.电子(基态)的能量不同D.电子云空间伸展的方向不同6.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A.它的原子核外有三种形状不同的电子云B.它的原子核外电子共有1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C.它可与H2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第1页/总15页D.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s能级有1个轨道B.2p、3p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不同C.p轨道呈哑铃形,因此p轨道上电子的运动轨迹呈哑铃形D.同一能层的p轨道电子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铁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26种BC.从原子轨道重叠方式考虑,氮气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有σ键和π键D.HCN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9.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钠的焰色反应是电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释放能量产生的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IA族,是s区元素C.各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D.乙醇比甲醚的沸点高是因为乙醇分子中O-H键极性强10.“原子”原意是“不可再分”的意思。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精准训练——化学反应原理大题专练(直击考点:N2H4的考查)【精编精炼】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N2H4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氮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研究氮的化合物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肼(N2H4)与四氧化二氮分别是火箭发射器中最常用的燃料与氧化剂。
已知3.2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热量61.25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尾气中的NO2可以用烧碱溶液吸收的方法来处理,其中能生成NaNO2等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在773K时,分别将2.00mol N2和6.00mol H2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NH3,气体混合物中c(N2)、c(H2)、c(NH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v正(N2)=3v逆(H2) b.体系压强不变c.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气体密度不变②在此温度下,若起始充入4.00mol N2和12.00mol H2,则反应刚达到平衡时,表示c(H2)~t的曲线上相应的点为________(选填字母)。
(4)在373K时,向体积为2L的恒容真空容器中充入0.40mol 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ΔH=−56.9kJ·mol−1测得NO2的体积分数[φ(NO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φ(NO2) 1.00.750.520.400.40①计算0~20min时,v(N2O4)=________。
②已知该反应v正(NO2)=k1·c2(NO2),v逆(N2O4)=k2·c(N2O4),其中k1、k2为速率常数,则373K时,k1=________;改变温度至T1时,k1=k2,则k2T1________373K(填“>”“<”或“=”)。
【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共价键离子键的比较专题训练(含解析)

第1页/总19页【高考备考】2023届化学第二轮备考复习化学反应原理一共价键离子键的比较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C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2.表中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A B C D 物质CaCl 2H 2O 2Na 2O 2NH 4Cl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离子键离子键、共价键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A .A B.B C .C D .D3.反应NH 4Cl+NaNO 2NaCl+N 2↑+2H 2O 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lB .N 2的结构式:N=NC .Na +的结构示意图:D .H 2O 的电子式:4.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 5-,N 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 5+N 5-的重要中间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试卷第2页,共8页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 .每个N 5+中含有35个质子C .N 5+N 5-属于离子化合物D .N 5+N 5-结构中含共价键和离子键5.已知离子化合物NH 4H 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H 4H 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 .NH 4H的电子式:C .1molNH 4H 中含有5N A 个N−H 键D .NH 4H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NH +H -+H 2O=NH 3·H 2O+H 2↑6.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反应CaC 2+2H 2O→C 2H 2↑+Ca(OH)2,CaC 2是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乙炔的电子式:C .2-2C 中有14个电子D .Ca(OH)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7.2CaH 可作为便携式氢源,其产氢原理为2222CaH +2H O=Ca(OH)+2H ↑。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建议:化学反应原理

怎样将电能 转化为化学 能?
电解食 盐水
电解精
炼铜 复杂体系电镀
电解原理在生 产、生活中有 哪些应用?
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使自能发—的特—氧定化电的还池装原置反应发生
原电池
产生电能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产
装置: 原电池
电极反应: 阴极:还原反应 阳极:氧化反应
生
负极 正极
直 流 电
应用
防止
化学电源
金属腐蚀 (电化学腐蚀)
学习《考试说明》 构建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复习建议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定位
• 认识化学反应 • 应用化学反应 • 建构学科思想.初步形成化学观
学生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能够有 效提升对化学反应的认识,能够大视野、多角 度、高观点分析和应用化学反应。提升学生学 习情感、态度、价值观.
《考试说明》
《化学反应原理》
(5)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 原反应。 ②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 式。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反应热等概念。 ④了解热化学反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 盖斯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09福建23(6)) ⑤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 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⑥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 应的方程式。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⑦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 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高三化学复习依据、对策
1.要充分学习领会《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福 建省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的精神和内容,特别 要关注2010考试说明的变化。它们的关系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学年化学选考二轮复习之化学反应原理1.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的合成和应用是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2NH3,⊿H<0。
⑴传统哈伯法合成氨工艺中相关的反应式为: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
升高温度,K值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不同温度、压强下,合成氨平衡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见右表(N2和H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
分析表中数据,在(填温度和压强)时H2转化率最高,实际工业生产不选用该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③下列关于合成氨说法正确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B.寻找常温下的合适催化剂是未来研究的方向C.由于ΔH<0、ΔS>0,故合成氨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⑵最近美国Simons等科学家发明了不必使氨先裂化为氢就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
它既有液氢燃料电池的优点,又克服了液氢不易保存的不足。
其装置为用铂黑作为电极,加入电解质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氨气。
其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
你认为电解质溶液应显(填“酸性”、“中性"、“碱性”),它的正极反应和钢铁的吸氧腐蚀一致,请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2. 合成氨原理为:N2(g)+3H2(g)催化剂2NH3(g),ΔH=-92.4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高温、高压⑴写出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N2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⑵在500℃、20 MPa时,将N2、H2置于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在10~20 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使用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NH3物质的量②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第二次平衡时,新平衡的平衡常数K2______K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
其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或简称溶度积,用K sp表示。
如:BaSO3(s)Ba2+(aq)+SO42-(aq) K sp=c(Ba2+)·c(SO42-)Fe(OH)3(s)Fe3+(aq)+3OH-(aq) K sp=c(Fe3+)·c3(OH-)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⑴A为0.1 mol/L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B为0.1 mol/L NaHCO3溶液,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⑶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________溶液以抑制其水解,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D为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AgCl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aq)+Cl-(aq),在25℃时,氯化银的K sp=1.8×10-10。
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①100 mL蒸馏水中;②100 mL 0.2 mol/L AgNO3溶液中;③100 mL 0.1 mol/L氯化铝溶液中;④100 mL0.1 mol/L 盐酸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c(Ag+)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②中氯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
4.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
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足量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3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
主要反应为:焙烧炉中:2ZnS+3O2=2ZnO+2SO2①鼓风炉中:2C +O 2=2CO ② ZnO (s)+CO (g) Zn (g)+CO 2 (g) ③假设鼓风炉体积固定且密闭,随反应的进行鼓风炉内不同时间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如下表:反应进行时间/min CO Zn CO 20 0.11 0 02 0.1 0.01 0.0130 c 1 c 2 c 235 c 1 c 2 c 2⑴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鼓风炉中增大CO 的浓度,K 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⑵ 已知:该温度时,化学平衡常数K =1.0,则表中c 1= ;⑶ 假设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若使焙烧炉中反应①的ZnO 几乎完全被CO 还原,焙烧炉和鼓风炉消耗的O 2的体积比不超过 ;⑷ 若起始浓度不变,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达平衡时鼓风炉中反应③CO 的转化率为80%,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此时焙烧炉和鼓风炉消耗的O 2的体积比大于 。
5.一定条件下氧化亚铁可以和CO 发生反应:FeO (s)+CO (g)Fe (s)+CO 2 (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⑵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氧化亚铁粉末并充入一定量的CO 气体,反应过程中CO 气体和CO 2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8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CO 的转化率= 。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若开始加入足量氧化亚铁粉末和充入0.75mol/L 的CO 气体,t 1时达到平衡,请在图乙上画出CO 气体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标出必要的数据);⑶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 (CO 2)/c (CO)增大的是 ;A .降低温度B .增大压强C .充入一定量COD .再加入一些铁粉⑷铁的重要化合物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具有氧化能力强、安全性好等优点。
①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一是电解法:Fe +2NaOH +2H 2O Na 2FeO 4+3H 2↑。
②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二是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 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Ⅰ.一氧化碳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
⑴ 利用下列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
Ni(s)+4CO(g)5080180200~℃~℃Ni(CO)4(g),该反应的ΔH 0 (选填“>”或“=”或“<”)。
⑵ 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
已知: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1CO 2(g)+C(s)=2CO(g) ΔH 2=+ 172.5 kJ·mol -1S(s)+O 2(g)=SO 2(g) ΔH 3=-296.0 kJ·mol -1请写出CO 除SO 2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⑶ 图中左图是一碳酸盐燃料电池,它以CO 为燃料,一定比例Li 2CO 3和Na 2CO 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右图是粗铜精炼的装置图,现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A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②要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实验,则B 极应该与极 (填“C”或“D”)相连。
③当消耗2.24 L(标况下)CO 时,粗铜电极理论上减少铜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6.4克。
Ⅱ.⑴已知Na 2CrO 4溶液酸化时发生的反应为:2CrO 42-+2H +Cr 2O 72-+H 2O ,若1L 酸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的总物质的量为0.55 mol ,CrO 42-有10/11转化为Cr 2O 72-。
又知:常温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14。
上述酸化后所得溶液的pH = 。
电解⑵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含CrO 42-的废水要经化学处理,使其浓度降至5.0×10-7 mol·L -1以下才能排放。
含CrO 42-的废水处理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沉淀法:加入可溶性钡盐生成BaCrO 4沉淀[K sp (BaCrO 4)=1.2×10-10],再加入可溶性硫酸盐处理多余的Ba 2+。
加入可溶性钡盐后的废水中Ba 2+的浓度应不小于 mol·L -1,然后再进行后续处理方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②还原法:CrO 42-H+−−−→绿矾Cr 3+−−−→石灰水Cr(OH)3。
用该方法处理10 m 3Cr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3 mol·L -1的废水,至少需要绿矾(FeSO 4·7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278) Kg(保留两位小数)。
7.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氮氧化物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于“十二五”期间加大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力度。
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⑴ 用CH 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CH 4(g)+4NO 2(g) =4NO(g) + CO 2(g) +2H 2O(g) ;⊿H =-574 kJ·mol -1②CH 4(g) +4NO(g) =2N 2(g) + CO 2(g) + 2H 2O(g);⊿H =-1160 kJ·mol -1③H 2O(g) = H 2O(l) ; △H =-44.0 kJ·mol -1写出CH 4(g)与NO 2(g)反应生成N 2 (g)、CO 2 (g)和H 2O(1)的热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熵变⊿S 0(填“>”、“<”、“=” )。
⑵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
有关反应为:C(s)+2NO(g)N 2 (g)+CO 2 (g)。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的真空容器(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 和足量的活性炭,恒温(T 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浓度/mol·L -1 时间/minNO N 2 CO 2 0 1.00 0 0 10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30 0.40 0.30 0.3040 0.32 0.34 0.1750 0.32 0.34 0.17①10min~20min 以V(CO 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 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