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合集下载

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周围环境,探究自然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通过对科学现象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实施,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地球与月亮。

2.生物多样性。

3.季节变化。

4.健康食品。

5.声音和光。

6.水体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地球与月亮:掌握月亮和地球的运动规律,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生物多样性:了解不同生物的特点、习性,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季节变化:研究气象现象与季节的关系,正确理解气象预报信息。

4.健康食品:了解健康饮食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声音和光:理解声音和光的传播原理,掌握基本特性。

6.水体的变化:了解水的性质,研究水体的变化规律,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探究式教学:采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视听体验。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

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实验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3.反思与改进:及时总结课堂教学,反思自身教学不足,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湘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湘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湘版)一、学情分析学生的探究技能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因此,在教材的总体设计上,依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在三年级上学期重点训练了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把三年级下学期训练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同时,兼顾其他各项探究技能的提升。

例如:针对观察能力的训练,三年级下册教材要求在定性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观察与实验,有计划的提升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长期观察和定量观察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规律出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

围绕认识事物的变化和性质,教材组织了“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生命世界”三方面中的相关内容,安排了“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我爱做实验”6个单元,共设计了55个活动。

本册教材在“指南车”卡通人的引领下,通过游戏、观察、测量、实验、调查、制作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认识物体冷热变化的特点、天气变化的特征,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变化过程以及磁铁和光的传播的性质,学习实验描述、长期观测和记录的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并渗透珍爱生命、敢于质疑、重证据、持之以恒、认真细致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进一步为以后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三、探究技能训练目标1.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用一定的方式表述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2.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

3.能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

会根据观察的现象对将来的事件做出初步的推论。

4.知道对某些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

5.尝试制定简单的调查、实验或观察计划。

6.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控制变量实验。

7.能读懂浅显的文献资料和简单的二维图表。

8.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9.知道怎样描述自己的实验。

10.能针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1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024年新学期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教学计划

2024年新学期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教学计划

2024年新学期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概述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的形成与海陆风的关系2. 汽车的运行原理与节能减排3. 生活中的水资源与节约用水4. 电的产生与简单电路的构成5. 饮食结构与营养均衡6. 动物的分类与生长发育7. 植物和土壤的关系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二、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1.《风的形成与海陆风的关系》(两周)本单元主要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的形成原理和海陆风的关系,并能正确识别不同风向和风力。

2.《汽车的运行原理与节能减排》(两周)本单元主要通过动画和模型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运行原理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掌握简单的汽车维修知识。

3.《生活中的水资源与节约用水》(两周)本单元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获取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了解水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

4.《电的产生与简单电路的构成》(两周)本单元通过实验和模型演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电的产生原理和简单电路的构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5.《饮食结构与营养均衡》(两周)本单元通过讲解和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饮食结构和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并能正确选择食物。

6.《动物的分类与生长发育》(两周)本单元通过实物观察和实验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原则和基本特征,并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7.《植物和土壤的关系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两周)本单元通过种植实验和模型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土壤的相互关系,探究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最新湘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3

最新湘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3

最新湘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3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界中的常见物质和现象,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发展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3.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常识1. 自然界中的物质和现象;2. 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2. 科学实验1. 研究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3. 科学活动1. 参观科学馆或实验室,了解科学的应用和重要性;2. 进行科学讨论和展示,分享科学发现和经验。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维能力;2. 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实验的能力;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4. 情景教学: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研究评价1. 日常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态度、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观察记录和实验总结;3. 个人作业:布置适量的科学作业,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4. 研究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5. 阶段测试: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定期测试,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湘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 实验器材和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实验装置和材料;3. 网络资源:收集科学实验视频、科普文章等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4. 教具:使用图片、图表、模型等教具辅助教学;5. 科学馆和实验室:组织参观和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以上是最新湘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3的内容安排,请参照上述计划进行科学教学。

湘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湘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湘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目标本科学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在下学期掌握科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涵盖以下科学主题:1. 观察与记录- 学生将研究如何观察事物,并准确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2. 物体的性质- 介绍物体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基本性质,并让学生探索不同物体的特点。

3. 各种材料- 了解不同种类的材料,如金属、塑料、木材等,并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4. 动物世界-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动物,包括它们的外貌、性、食物链等。

5. 植物的生长- 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种子发芽、根茎生长等基本知识。

教学方法本科学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互动能力:- 实地观察:安排学生到校园内的花园、植物园等地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

-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参与简单的科学实验,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 图片教学:利用图片和图表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他们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完成测验:定期进行简单的科学测验,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使用湘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作为主要参考教材。

- 实验器材:准备简单的实验器材,供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 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像、视频等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教学安排本科学教学计划将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将涵盖一个科学主题。

具体的教学安排将根据学校的课程表和教学计划进行制定。

总结通过本科学教学计划,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并对科学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热爱。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txt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计划本教学计划针对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单元一:健康与运动本单元主要介绍健康与运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惯和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 身体健康的保护方法- 运动对身体的益处- 常见运动项目的介绍和实践单元二:物体的性质本单元以物体的性质为主题,教授学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物体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内容包括:- 物体的颜色和形状- 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物体的分类和比较单元三: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本单元主要介绍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植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 植物的发芽和生长- 植物的变化与繁殖- 如何培育和护理植物单元四:动物世界本单元以动物世界为主题,教授学生不同动物的特征和性,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内容包括:- 动物的种类和特征- 动物的性和生活方式- 人类保护动物的意义和方法单元五:物质与能量本单元主要介绍物质与能量的基本概念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相互转化的实验和观察教学进度根据教学计划,以下是本学期每周的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单元一(健康与运动)导入和第一课- 第2周:单元一(健康与运动)第二课- 第3周:单元二(物体的性质)导入和第一课- 第4周:单元二(物体的性质)第二课- 第5周:单元三(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导入和第一课- 第6周:单元三(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课- 第7周:单元四(动物世界)导入和第一课- 第8周:单元四(动物世界)第二课- 第9周:单元五(物质与能量)导入和第一课- 第10周:单元五(物质与能量)第二课以上仅为大致教学进度安排,具体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研究情况来调整每单元的教学时长和教学深度,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种类及特征。

- 探索物体的材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 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变化规律。

- 掌握简单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方法。

2. 教学内容2.1 物体种类与特征- 研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动物、植物、人类等。

- 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2 物体的材质与用途- 通过观察、感受和实践,了解物体的材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 研究适当使用和保护各种材质制成的物体。

2.3 事物的变化规律- 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变化规律,如植物的生长变化、水的状态变化等。

- 探索变化规律背后的科学原理。

2.4 科学观察和实验方法- 研究简单的科学观察方法,如绘制观察图、记录观察结果等。

-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 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和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 通过图像、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观察,培养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结合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教学评估- 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结果等,综合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 鼓励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 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研究兴趣。

5. 参考资源-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 图书馆、科学实验室等相关资源以上为《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策略。

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的基本认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学期的科学研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3. 培养学生阳光、健康、环保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科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通过探究生活常识,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2. 科学实践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科学文化素养:讲解科学发展历史,启发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2. 观察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3.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安排本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按照教材的顺序和内容安排,每周安排2课时,共计12周。

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如下: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和贡献;4. 学期总结评价:学生根据本学期的研究情况,总结自己的研究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使用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3.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4. 图书和参考资料:提供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图书和参考资料。

以上为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的初步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有需要调整或补充,请及时告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3年2月25日罗文甫
一、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孩子们对于身边常见事物的外部特征及属性的观察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重点训练了学生能按要求有顺序地观察,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对身边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等内容进行了初步了解。

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学习“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内容。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提问——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用一定的方式表述;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2、猜想与假设——能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能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会根据观察的现象对将来的事件做出初步的推论;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3、观察和实验——能按观察对象的变化,培养细致、敏锐和长期观察的能力;会借助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知道对某些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尝试制定简单的调查、实验或观察计划;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控制变量实验;会使用直尺、量筒、指南针等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4、制作——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5、数据收集与处理——能读懂浅显的文献资料和简单的二维图表;能根据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能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地室内采访和室外调查,获取有效信息;能在教师指导下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处理数据,并用简单曲线图表达。

6、表达与交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能初步构建自己的观点,并能用语言、文字、统计表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过程、结果、观点表达出来;知道怎样描述自己的实验;根据观察的结果,尝试对现象做出解释。

7、评价——知道感官在观察中存在局限;能针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它的缺点或不完美之处;知道结果可以重复验证;尊重证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我们来养蚕”的活动,形成对生命周期的认识,获得珍爱生命的丰富情感体验。

2、从“变化的天气”等单元的活动中,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3、在“冷与热”、“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单元学习中,激发起对物质世界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求证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在阅读科技史的过程中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知道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

2、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以测量的量来描述;知道风有风向和风力的不同;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知道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

3、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生长阶段。

4、知道磁铁有磁性,有磁极;知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知道铁钉等可以被磁化。

5、知道什么是光源;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道镜子能反射光、能成像;知道阳光是七色的,了解彩虹的形成。

三、教学措施
1、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依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2、落实三年级下册重点训练项目——实验、描述过程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要求记录实验情况;实验结束后,组织好同学之间的表达和交流。

3、精心设计探究性的求证活动,引领孩子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主要从引发冲突、自主求证、布设“迷宫”等方面着手,让孩子们在求证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长期观察所面临的困难,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和诊断性评价为主,促使学生保持饲养、管理、观察、记录的兴趣。

5、充分发挥教材所凸显的科技史特色资源的优势,如创设情境、进行方法引领、情感熏陶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常规教育、民选组长和科代表、上期试卷讲评、翻阅新书、学习《多姿多彩的天气》
第二周《知冷知热》、《热胀冷缩》、布置养蚕的任务
第三周《热的传递》、《蚕宝宝出生了》、养蚕第一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四周《蚕宝宝在长大》、养蚕第二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五周《谁的传热本领强》、《测量气温》、
第六周《观测风》、《雨下得有多大》、
第七周《怎样预报天气》、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小结、养蚕第三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八周《神奇的磁力》、《蚕宝宝大变样》、养蚕第四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九周养蚕第五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十周《昆虫》、第3单元学习评价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
第十三周《光与影》教学研究(本期重点研究课)
第十四周《光照在镜子上》、《透过玻璃的光》
第十五周《与水有关的光现象》、《光线与视觉》
第十六周第4、5单元学习评价
第十七周《我们怎样做实验》、《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第十八周第6单元学习评价、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罗文甫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有了不少的收获。

现将本学期三年级科学的教学情况总结如下:科学教学几乎可以算是一门新学科,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听取有经验的老师给我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努力地摸索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提高教学水平。

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并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做到在学习中实践,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落实课堂教学40分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是我永远追求的目标。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
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在教学中开始我遇到了教学问题,例如:《磁铁的奥秘》一课时,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实验电磁铁的两极和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后来将全班学生按照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等均衡分成几个小组,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任务。

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之间在合作方面大有提高。

四、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欲望的激发,当作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来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是停留在好玩、新奇的表面层次上,要促使学生把平常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引导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我认为要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培养。

五、一学期的教学中有收获也有不足之处。

要加强业务学习,多看书、所思考及研究。

经常反思发扬长处,弥补短处。

让个人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2013年6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