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章节一:艺术的概念与分类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的概念,掌握艺术的分类,培养对艺术的认知能力。
2. 教学内容a. 艺术的定义:美的创造与表达b. 艺术的分类: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音乐艺术、影视艺术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 教学步骤a.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的定义b. 讲解:详细讲解艺术的定义和分类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艺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类艺术的特点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艺术的分类,并简要描述各类艺术的特点。
章节二:视觉艺术1. 教学目标了解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视觉艺术的主要类型,培养对视觉艺术的欣赏能力。
2. 教学内容a. 视觉艺术的概念:视觉形象的创造与表达b. 视觉艺术的主要类型: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欣赏法4. 教学步骤a. 引入:展示不同类型的视觉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视觉艺术b. 讲解:详细讲解视觉艺术的概念和主要类型c. 作品欣赏:欣赏经典视觉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自己喜欢的视觉艺术类型,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章节三:表演艺术1. 教学目标了解表演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表演艺术的主要类型,培养对表演艺术的欣赏能力。
2. 教学内容a. 表演艺术的概念:通过表演者的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故事b. 表演艺术的主要类型:戏剧、舞蹈、音乐表演等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欣赏法4. 教学步骤a. 引入:展示不同类型的表演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表演艺术b. 讲解:详细讲解表演艺术的概念和主要类型c. 作品欣赏:欣赏经典表演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自己喜欢的表演艺术类型,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章节四:文学艺术1. 教学目标了解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文学艺术的主要类型,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基础艺术学概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艺术的本质、形式和风格。
通过探索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理论观点和批评方法,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将涵盖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培养学生对多元化和跨文化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辨认和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特点和表达方式;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3.了解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理解艺术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系;4.了解艺术理论和批评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5.培养学生对多元化和跨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6.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艺术项目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模块一: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种类1.艺术的定义与分类2.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模块二:艺术与社会1.艺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2.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和反映模块三:艺术史概论1.艺术史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流派2.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和作品模块四:艺术理论与批评1.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2.艺术批评的方法和流派模块五:多元化与跨文化艺术1.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和创作2.探索世界各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形式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3.对学生的评估将综合考虑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因素;4.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1.艺术简史(第八版)/H.H.阿尔特参考书目:1.《艺术的故事》/E.H.赛克斯顿2.《欣赏艺术》/M.C.厄尔林3.《艺术风格的诞生》/E.H.赛克斯顿4.《艺术心理学》/D.M.纽曼5.《艺术家的方式》/A.J.伯杰。
《艺术概论》教案——绪论

教案(第一次课 2学时)一、授课题目:《绪论》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学产生的过程,了解学习和研究艺术学理论的意义及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艺术学产生的过程。
2、难点艺术学从美学中的分化。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教学内容】(导入)【艺术概论】我们这门课名字叫“艺术概论”,“概论”就是概括的论述,又称为“艺术原理”,“原理”即基本道理。
概括论述什么呢?(艺术)艺术种类有很多,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绘画、雕塑、建筑等,每个种类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实我们这门课不是解决具体的艺术问题,比如说山怎么画,水怎么画等,而是去探讨所为艺术门类所具有的共同的特性。
所以说,这门课准确的名称应该是“艺术学概论”或“艺术学原理”。
【课程说明】艺术概论是我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我们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作为艺术专业,大家在学习具体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有必要对艺术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因为艺术中的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上看,如果有同学以后想考研,艺术概论也属于考试内容。
(但凡是艺术类的同学考研,都要考艺术类的基础理论,即艺术概论。
)这门课的成绩结构为40%平时成绩和60%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为百分制,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三项,其中考勤为30分,一次不到扣10分,三次不到取消考试资格;课堂表现主要为课堂提问、课前课后总结、课堂测验等形式,分值为30分;课后作业为40分。
【艺术学的产生】艺术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从原始艺术算起,中外艺术都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
但是,艺术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
尽管中外历史上就有大量关于艺术的理论,但是艺术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艺术是很古老的,但艺术学是很年轻的。
)在整个学科发展中,有两次重要的分化。
在古代,世界只有一门学问:哲学,称其为“科学的科学”,许多科学都属于哲学的一个部分。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第一章: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特性,掌握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的本质。
2. 教学内容a.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b. 艺术的特性: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独创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艺术概念的思考。
b. 讲解:详细阐述艺术的定义与特性。
c.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艺术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特性和表现形式。
5. 作业与评估第二章:艺术的分类与体系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的分类与体系,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艺术的分类: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等。
b. 艺术的体系: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
4.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引发学生对艺术分类的思考。
b. 讲解:详细阐述艺术的分类与体系。
c. 比较分析:分析不同艺术体系的特点与差异。
5. 作业与评估第三章: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创作的原理与过程,掌握艺术审美活动的特点。
2. 教学内容a. 艺术创作的原理:艺术创作是一种基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精神活动。
b. 艺术创作的过程:灵感、构思、表现、反思等阶段。
c. 艺术审美活动的特点:情感体验、审美评价、审美享受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创作实践法。
4. 教学步骤a. 导入:通过分析具体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原理与过程。
b. 讲解:详细阐述艺术创作的过程与艺术审美活动的特点。
c. 创作实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实践,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
5. 作业与评估第四章: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批评的意义与方法,掌握艺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2. 教学内容a. 艺术批评的意义: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进行理性分析与评价的活动。
艺术学概论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艺术学概论授课对象:大学本科艺术类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艺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艺术的历史发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艺术学理论分析艺术现象的能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3. 艺术学的研究方法教学难点:1. 艺术学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结合2. 艺术现象的多角度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著名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作品属于哪种艺术类型?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2. 提问:什么是艺术?艺术有哪些特征?二、讲授新课1. 艺术学的基本概念- 介绍艺术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分析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区别与联系2. 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概述艺术的历史分期,如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等- 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 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介绍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 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三、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具体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背景和审美价值。
2.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从艺术学角度进行分析。
2. 讲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手法、审美价值等。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艺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布置作业:阅读相关艺术学著作,撰写一篇关于艺术学理论的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艺术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艺术学理论分析艺术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艺术学概论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艺术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现象、艺术本质、艺术规律和艺术价值的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全面了解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了解中外艺术史的基本脉络和重要艺术流派;(3)使学生熟悉各类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 艺术学基本理论(1)艺术的本质与特征(2)艺术的起源与发展(3)艺术的功能与价值(4)艺术与生活的关系2. 艺术史概述(1)中国古代艺术史(2)中国近现代艺术史(3)西方古代艺术史(4)西方近现代艺术史3. 艺术鉴赏方法(1)视觉艺术鉴赏(2)听觉艺术鉴赏(3)表演艺术鉴赏(4)综合艺术鉴赏4. 实践教学环节(1)艺术创作实践(2)艺术鉴赏实践(3)艺术调研实践(4)艺术评论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艺术学基本理论、艺术史和艺术鉴赏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学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艺术创作、鉴赏、调研和评论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实践教学环节1. 艺术创作实践(1)学生自主选择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2)教师提供创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创作技巧;(3)学生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第一章:艺术的概念与特性1.1 艺术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艺术的广泛定义,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艺术等。
讨论艺术与其他活动的区别,如娱乐、科学、哲学等。
1.2 艺术的特性探讨艺术的基本特性,如创造性、表达性、审美性、独特性等。
分析艺术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以及艺术家对材料和技术的探索。
第二章:艺术的表达与传达2.1 艺术的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个人情感、思想和观念的方式。
探讨艺术家如何运用形式、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2.2 艺术的传达分析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作品传达信息、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讨论艺术作品的传达效果和观众接受的方式。
第三章:艺术的分类与历史发展3.1 艺术的分类介绍主要的艺术分类,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舞蹈等。
分析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3.2 艺术的历史发展概述艺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如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现代艺术等。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背景。
第四章:艺术的审美与批评4.1 艺术的审美引导学生理解艺术的审美价值,包括美的标准、审美经验等。
分析不同文化和时代对艺术审美的影响和差异。
4.2 艺术的批评介绍艺术批评的概念和作用,包括对艺术作品的评价、解读和分析。
探讨艺术批评的标准和方法,以及批评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艺术的与社会5.1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艺术反映社会、影响社会等。
分析艺术与社会价值观、文化背景、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
5.2 艺术的社会功能探讨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如审美享受、文化传承、社会批评等。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
第六章:视觉艺术与审美体验6.1 视觉艺术的概念与范畴介绍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探讨视觉艺术的审美范畴,如形式、色彩、空间等。
6.2 视觉艺术的审美体验分析视觉艺术作品如何引发观众的审美体验,包括感知、情感、思考等。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word版章节一:艺术与生活1. 理解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展现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
2. 探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了解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分析其与生活的联系。
章节二:艺术的分类与特点1. 掌握主要艺术门类的特点: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2. 了解艺术分类的依据: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创作方法等。
3. 案例分析:欣赏各类艺术作品,总结其独特之处和艺术价值。
章节三:艺术的审美特征1. 理解艺术的审美内涵:如和谐、对比、统一、变化等。
2. 学习艺术审美标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作品中的审美特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章节四:艺术家的创作方法与技巧1. 掌握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灵感来源、构思、创作、反思等。
2. 学习艺术创作方法:如写实、抽象、象征、表现等。
3. 了解艺术技巧:如色彩、构图、线条、音符、动作等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章节五:艺术批评与鉴赏1. 理解艺术批评的意义: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 学习艺术鉴赏方法:了解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鉴赏方法。
3. 案例分析:欣赏艺术作品,进行批评与鉴赏实践。
章节六:艺术史与文化背景1. 掌握艺术发展脉络:了解各时期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探讨艺术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风格的形成。
3. 案例分析:分析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理解其艺术价值。
章节七:艺术的传播与接受1. 理解艺术传播的途径:如展览、演出、媒体等。
2. 学习艺术接受的心理学:了解观众在接收艺术作品时的心理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艺术作品在不同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的影响。
章节八:艺术教育与修养1. 了解艺术教育的作用: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
2. 学习艺术教育的方法: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概论教案《艺术学概论》〉教案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1)、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2(艺术的基本特征。
(2)、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2、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3、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教学要求: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
2、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
第六种说法是“多元决定论”。
2第二节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1)、本章的重点难点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发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3、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2)、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尤其是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2、要求学生理解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3、要求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最终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3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第二节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1)、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为什么讲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都必须建立在审美价值基础之上。
42、德国18世纪著名美学家席勒的美育理论。
3、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4、艺术教育的任务。
(2)、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审美价值。
2、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艺术与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第一节作为文化教育现象的艺术艺术人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5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一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土壤之中,第二节艺术与哲学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
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三节艺术与宗教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艺术与道德艺术与道德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
道德题材(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第五节艺术与科学6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教学建议:1、理解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认清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
2、指导学生认清在精神文化子系统内部,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对它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教学要求:1、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
2、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3、理解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一节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7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掌握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
第二节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产物,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2、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
中国园林又可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两大体系。
3、工艺美术品范围广泛,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别。
4、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尤其是能够掌握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
8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3、指导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但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更应欣赏蕴藏其中的文化美。
4、指导学生认识工艺美术品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5、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造型艺术教学要求:1、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
雕塑艺术是在三度窨里创造出的立体形象。
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
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9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特征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2、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西方雕塑史上的几个高峰时期。
3、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
4、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2、要求学生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熟悉和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
3、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4、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物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
10第七章表情艺术教学要求:1、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音乐与舞蹈在内的表情艺术能够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和表现内心情感。
2、理解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物征。
第一节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音乐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将其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
中西方音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
舞蹈也有多种分类,特别是艺术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需要多加关注。
第二节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等审美特征。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
2、舞蹈形象必须通过表演来体现,强调节奏与韵律,追求抒情11与表现。
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2、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学会欣赏交响乐。
3、要求学生掌握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八章综合艺术教学要求:1、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
2、理解综合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一节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戏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等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12第二节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人物性、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西方戏剧史上,从悲剧的几种类型,可以大致了解戏剧发展的情况2、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
3、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4、电视艺术的分类。
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通过西方戏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了解它们作为综合治理艺术的共性,以及各自具有的审美特征。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
第九章语言艺术教学要求:1、了解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132、理解语言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第一节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与其他艺术的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
第二节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由于文学界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1、作为历史最悠久、流行最广泛的文学体裁,诗歌有多种分类方法。
2、散文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是自由灵活,另一方面体现在形散而神聚。
3、小说的“三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