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课件《我爱故乡的杨梅》

小学语文课件《我爱故乡的杨梅》
外形
颜色
味道
绿草莓简介
外形
硬硬的,表皮很粗糙,长着许多毛
颜色
绿色
味道
又酸又涩
星级标准
能够用词语写出草莓的特点。
能够按照变化的顺序写出草莓的特点。
能够按照草莓的变化特点+品尝草莓的写法,并用生动的语言写出吃的感受。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牙齿被它酸倒了。
圆圆的,桂圆大小 小刺→软了,平了
颜色
味道
杨梅果
外形
颜色
味道
未熟→熟透
生着小刺→平了,软了
淡红→深红→黑
又酸又甜→甜津津
填写表格 (摘录文中关键词)
圆圆的,桂圆大小,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个放在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读一读: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想一想:王鲁彦写的杨梅跟你们想的一样不一样?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我爱故乡的杨梅》(精选12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精选12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精选12篇)《我爱故乡的杨梅》篇1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独立认读本课的9个生字;能记住“贪、腻、唇、腐” 的字形;积累词语“细雨如丝、贪婪、狭长、桂圆、嘴唇、果肉、甜津津、豆腐”;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贪婪”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科文。

能按要求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杨梅的句子;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句子摘抄下来,并能有感情的朗读。

3.了解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是怎样写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

2.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之情。

教学媒体 ppt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要求:字音读准,不加字漏字。

2.检查交流。

(1)抽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贪婪吮吸甘露桂圆细腻果肉狭长甜津津细雨如丝四季常绿。

(3)接龙读课文。

(师生评议)3.理清层次。

(1)按课文内容填空(),杨梅挂满枝头,样子(),遍身(),成熟后,刺()。

开始,杨梅的颜色是()随后(),最后()。

没有成熟的杨梅吃在嘴里()。

成熟了就()。

三、讲读课文,体会感悟。

1.学习第2节。

(1)学生自由读。

(2)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理由。

(3)小结:是呀,课文的第2节描写了春雨中的杨梅树。

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杨梅树的勃勃生机。

(板书:生机勃勃)(4)让我们一起用欣喜、喜欢的语气来读读第二节。

2.学习3—6节。

(1)端午节过后,杨梅成熟了,杨梅果显得更可爱了。

轻声读读3—6节,想想每一节主要写了杨梅哪方面的特点?交流,板书:数量、样子、颜色、味道。

(2)你对杨梅果的什么特点最感兴趣?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读一读。

指名朗读。

交流,出示相应的课文内容。

既然你们那么喜欢书中的描写,那么就请你们再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一抄,背一背。

《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解杨梅的外形、味道以及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杨梅的外形、味道以及生长环境的描述。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描述的杨梅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运用文中词语进行表达和创作。

二、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杨梅的美味和生长环境。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文中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杨梅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杨梅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杨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外形和生长环境。

2. 学生分享对杨梅的了解和印象。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朗读训练(10分钟)1.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等。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杨梅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3. 教师鼓励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二、写作训练(15分钟)1. 教师提出写作任务:以“我爱的故乡的杨梅”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文(集合5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文(集合5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作文(集合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文1我爱家乡的杨梅我家后有一座山,山上有不计其数的杨梅树,其中两棵杨梅树是我家的。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杨梅树也萌发了新芽。

接着,在甘露中开放了。

每年谷雨前后,春风阵阵,细雨绵绵,烟雾迷蒙。

嫩绿的杨梅像喝水似的咕咚咕咚,贪婪地允吸着春天的甘露。

过了几天,杨梅长大了,枝头上像挂了绿宝石,一粒粒,小而圆。

六月过后,杨梅成熟了,变成了各种颜色白红。

紫红。

黑紫。

远远望去,那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像一只只绿蝴蝶在花丛中嬉戏;又像在招手示意,欢迎我们的到来。

那熟透的杨梅就像红灯笼似的挂在枝头上,照亮了我们的路径。

我看了,迫不及待的摘下一个杨梅放在手心,看了令人赏心悦目。

放在嘴里一尝酸里带甜,再吸上一口果汁,像是把夏天的疲劳一扫而光,那鲜红的汁水在嘴唇上,感到凉丝丝的,耐人回味。

我为家乡的杨梅感到骄傲。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文2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它不是真的变黑。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我小时侯,有一次吃杨梅吃的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我爱故乡的杨梅

我爱故乡的杨梅
没有熟透旳杨梅又酸又甜,热透了就甜津津旳,叫 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 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懂得杨梅 虽然热透了,酸味还是有旳,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 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旳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
它酸倒了。 杨梅果
我旳家乡在江南,我爱家乡旳杨梅。
开门见山,总领全文
. ………
……
比较句子:
杨梅圆圆旳和桂圆一样大小,遍 身生着小刺. 杨梅是圆旳,遍身生着小刺.
. ………
……
• 杨梅( 先 )是 淡红旳,( 随即) 变成深红,(最终 ) 几乎变成黑旳了。
. ………
……
学习措施: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 讲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详细旳?
杨梅圆圆旳,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一着小刺。等 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种放进嘴里, 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旳刺上,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旳,随即变成深红,最终几乎变成黑 旳了。它不是真旳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旳。你 轻轻咬开它,就能够看见那新鲜红嫩旳果肉,嘴唇上舌 头上同步染满了鲜红旳汁水。
我爱家乡旳杨梅
. ………
……
目旳:
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乡杨梅旳可爱,体 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旳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一定顺序,抓特点旳观察措施。
杨梅树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 地吮吸着春天旳甘露绿枝条,它们 伸展着四季常绿旳枝条,一片片狭 长旳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 ………
……
测标:
(1)、作者围绕杨梅旳(可爱),把杨梅 果旳(形状)、(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味道 )旳特 点写得详细生动。

我爱家乡的杨梅作文300字_小学生作文

我爱家乡的杨梅作文300字_小学生作文

我爱家乡的杨梅作文300字_小学生作文篇一:我爱家乡的杨梅我最喜欢的水果就是杨梅,我不仅喜欢它酸酸甜甜的味道,还喜欢它鲜艳欲滴的颜色和小乒乓球似的形状。

提起杨梅,作为盛产杨梅的地方的人们,一定是再熟悉不过了。

每年的五、六月份,就是杨梅成熟采摘的季节。

这时候,果农们在山坡上忙着采摘杨梅。

一颗颗杨梅树上结满了红灯笼似的杨梅,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站在杨梅树下,触手可及。

一个个杨梅圆圆的,有点像桂园,但它鲜红发紫,晶莹剔透。

它遍身长满了小刺,放在嘴里咬一口,每一根小刺溜滑地在舌头间翻转接触,使人感到细腻而柔软,新鲜红嫩的果肉里满溢出鲜红的汁水。

那甜甜的、酸酸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吃了还想吃。

杨梅除了好吃,还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使它成了人们青睐的水果之一。

它还给辛勤劳动的果农们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美味可口的杨梅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味觉上的享受,还给家乡的人们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年你,家乡的杨梅!篇二:我爱故乡的杨梅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我小时侯,有一次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

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

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篇三:我爱故乡的杨梅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我爱故乡的杨梅原文三年级

我爱故乡的杨梅原文三年级

必修2详细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二、“重农抑商”三、“海禁”与“闭关锁国”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东方的诱惑二、新航路的开辟三、走向会合的世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海上马车夫”二、“日不落帝国”三、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二、从工场到工厂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二、垄断组织的出现三、世界市场的发展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二、洋务运动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二、短暂的春天三、曲折的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二、探索与失误三、国民经济的劫难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二、经济体制改革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创办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铁路与公路二、水运与航空三、通讯工具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一、报刊业走向繁荣二、影视事业的发展三、互联网的兴起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虚假“繁荣”的幻灭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临危受命二、实施“新政”三、摆脱危机困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建立“福利国家”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三、“斯大林模式”第21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会议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欧洲联盟二、北美自由贸易区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培养学生对故乡美食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的描述。

2. 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和写作来表达对故乡美食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描述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

2. 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文本。

2. 杨梅图片或实物。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杨梅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对杨梅的认识和印象。

2. 阅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我爱故乡的杨梅》,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

3.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故乡美食的热爱。

4. 写作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以“我故乡的杨梅”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以及自己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对故乡美食的认识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故乡情怀。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学到的关于杨梅的知识,并观察家乡的其他特色美食,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对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学生表达对故乡美食的热爱之情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杨梅园,亲身体验杨梅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儿时的故乡美食记忆,让学生更加了解故乡的文化和传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体会。(学生自读感悟)
2、反馈交流
我的故乡在xx,我爱故乡的xx。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xx树上挂满了xx。
小学四年级语文《我爱故乡的
教案范本五篇《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选学课文。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写了杨梅树和杨梅果,重点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故乡杨梅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反馈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分享。(随机正音)
学生举例说(金柑、xx、桑果……)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
个别读
三、再读课文
感悟情感、升华主题
四、三读课文
梳理文脉、指导写作
1、过渡:通过第一遍的朗读,我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并且能把课文读通顺了。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枝绿叶长。让学生思考:感受的杨梅树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可爱”)。
4、小结和归纳后,投影课文句子和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四、学习三—六节
1、投影杨梅果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3-6节的课文内容。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认识的杨梅果是怎么样的?
4、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
5、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
七、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xx读课文,要读出喜爱xx的感情。
二、同学们读了课文,能和作者一样感受到故乡杨梅的可爱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三、小结:
自学讨论交流﹕(自愿选择学习内容)三个参考问题﹕
1﹑你们选择学习的内容写了杨梅果的什幺﹖(标出重点词)
2﹑作者是怎样把它的特点写出来的﹖(可批注)
3﹑请你试着读读这段话﹐体会作者的感情。
小组汇报自学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
1﹑这段话具体写了xx果的什么特点﹖
感情朗读。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发现杨梅的颜色随着慢慢成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多形式美读这一句
多形式美读这一句
交流:这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越吃越爱吃)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学生齐读全文。
学生体会作者爱故乡的感情
回顾全文
五、作业超市
学生自主作业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细读体会﹐加深感受。1﹑故乡的杨梅树是什幺样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2﹑你自己读读这一段﹐划出描写杨梅树的词语﹐想想通过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幺﹖
3﹑你还有什幺不懂的﹖
4﹑资料补充理解。
5﹑理解后再读。
自读课文4-6自然段。想想你最喜欢杨梅果的哪一个方面﹖为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小组深入学习﹐自学讨论4-6自然段。小组选择学习内容﹕按小组成员的意愿。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其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梅”)
同桌互读课文﹐要求﹕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你在预习的时候﹐觉得这篇课文的哪句话或哪个自然段最难读﹐你能给大家读读吗﹖三﹑感知全文﹐了解内容﹕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的﹖
你还知道有关xx的哪些知识﹖
你还想知道有关xx的那些知识﹖
学生出示查找的有关xx的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数预计:二教时
第一教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3﹑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写出来的。
教学难点
了解杨梅樹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
1﹑借助字典﹐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弄清“贪婪”﹑“吮吸”﹑“伸展”﹑“甘露”﹑“细腻”等词语的意思。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3、感情朗读:品读了课文,我们发现整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情意读一读整篇课文。
4、重回课题:学完课文我们发现课文写的是杨梅,那么课题该叫《我爱杨梅》而课文却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题,再读读课题你有新的体会吗?
(1)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水果吗?想不想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吗?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他喜爱的杨梅的?(再读课文理文脉)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知识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特点。
2﹑训练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练习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
3﹑教育点﹕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创造点﹕合理板书﹔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杨梅树的样子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杨梅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作汇报。
4、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作板书:形状、味道、颜色,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状、味感、颜色等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点画在关的句子、词语)。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板书课题。
二、指导检查预习。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要读准字音。
2、通过指名读,检查读音的正误。
三、自由读,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为什么要这样分?[可分三段,一(1);二(2);三(3—6)]
四、讲读第一段。
1、集体读第一段。
2、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中的思考.
练习2。
4﹑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都有哪些。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家家乡的特产。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
二﹑检查预习﹕
通过演示文稿出示的生字及本课词语检查读音。要求﹕学生注意听﹐看生字的读音是否准确。字词交流﹐理解词义。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文字投影﹑xx图。
2﹑学具﹕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谈话。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故乡的杨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让我们观看一段录像﹐到杨梅的故乡看一看。(播放录相)我们打开书﹐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的。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2、你们喜欢杨梅吗?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3、杨梅色鲜、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其中有一位作家,名字叫王鲁彦,他也和我们一样喜爱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
(1)小小的杨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轻轻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喜欢背诵的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交流;这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
感情朗读。
读中感悟,重点体会:细雨如丝、贪婪、吮吸。
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理解“欢笑”。
闭眼想象画面。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体会“挂满”的丰收喜人景象)
用朗读体会。
交流:哪个词最让你体会到xx的可爱?
(2)根据回答形成板书,理清文章思路。
(3)作者按一定的顺序,通过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他最爱的故乡的杨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喜欢写作的你,学着课文的样写一写你最爱的水果。
喜欢积累的你,摘抄本文的好词好句。
喜欢画画的你,画出你心中江南的杨梅。喜欢朗读的你,可以配乐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