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最新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0章《极地地区》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考试必备)

A.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B.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C.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D.有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7.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成群的企鹅B.皑皑的白雪C.多彩的极光D.漂浮的冰山
8.人们去极地的最终目的是( )
A.为了自然探险B.为了观光旅游
A.南极圈以内B.南极半岛C.拉斯曼丘陵D.乔治王岛
3.横穿南极大陆国际考察队的中国科学家名叫( )
A.李乐诗B.秦大河C.金庆民D.李华梅
4.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海洋B.北极地区C.南极地区D.大江、湖泊
5.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的时间是( )
A.1949年B.1978年C.1983年D.1993年
3.从极地地区的矿产资源种类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请试着解释
展:5分钟1、学生组内展示自己的练习;2、组内质疑问难;3、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所得和练习答案。
评:5分钟1、教师对进行小组评价、鼓励。2、教师引导学生小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3分钟
学生纠错
(红色)
学任务一:读106页有关秦大河等科考队“穿越南极”的资料给你什么启示?
2.阅读P104的两段新闻报道,看看我国已在南极设立了哪两个考察站?描述两科考站的位置?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
3.过去人类在极地的活动主要是以为主,而现在是为了进行。请大家继续看图10.2想想南极有哪些矿产资源?
C.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D.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题读图,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问题:
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用“X”在图中标出。相反,四面朝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请用“Y”图示说明。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学习目标】1.读极地地区地形图结合资料,说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资源等。
2.运用图片、景观图及资料,知道极地地区独特的生物资源,归纳极地地区的环境特点。
3.结合资料,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从自然探险到科学考察的历程,认识极地科学考察和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意义。
4.通过搜集视频及图文资料,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意义,知道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自主学习】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各题,把握本节基础知识。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 和合称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南,包括及其周围的海域;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北,包括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三大洲部分地区。
2.南极大陆素有“”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多米。
3.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可以用、、来概括。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动物是。
二、科学考察宝地1.极地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海域及其沿岸栖息着无数的。
2.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等。
3.目前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等四个。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了《》;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1991年制定了《》【互动探究】任务1 读极地地区地形图结合资料,说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资源等。
活动一:探究极地地区方向的判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一:“极地地区俯视图”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材料二:“极地地区俯视图”的判读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极地地区”俯视图的判读方法:(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特殊的经纬线。
俯视图的中心是南极(或北极)点,其他纬线都是以南极点(或北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
图中的经线是以极点起点向外辐射的直线。
离开南极点(或北极点)沿任何一条经线前进,都是向北(或向南)前进。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域导学案2无解答新人教版

第十章极地地域(2)自学内容: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地域的环境爱惜自学目标:1、明白得在两极地域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爱惜的意义。
二、增强爱惜两极地域环境的意识,熟悉人类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性3、通过了解极地气候条件的恶劣,熟悉到极地科学考察的艰巨性,树立勇敢进取的精神。
自学重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特殊自然环境特点和丰硕的资源。
自学进程:任务一:读97页有关秦大河等科考队“穿越南极”的资料给你什么启发?2.阅读P96,看看我国已在南极设立了哪几个考察站?描述科考站的位置?长城站和中山站、昆仑站的成立时刻什么缘故都选择在2月?3.过去人类在极地的活动主若是以为主,而此刻是为了进行。
请大伙儿继续看图想一想南极有哪些矿产资源?4.南极既不是温带,更看不到丛林什么缘故也会有煤呢?5.阅读课文,什么缘故把南极地域称为“天然实验室”?任务二:1. 展现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
两极地域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域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当中。
该如何对待两极地域的资源呢?(咱们以展现的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国际社会方,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到探讨的目的。
)日本方的辩论中心:国际社会方的辩论中心:2.《南极条约》的宗旨:3、南极地域的冰和雪是世界上最大的,全世界90%的冰雪贮存在那个地址,占整个地球淡水资源储量的72%。
学效检测一、填空题1南极洲几乎全数位于南极圈内,周围被_______洋、印度洋和______洋包围。
2离南极洲最近的是______洲。
3南极洲是世界各大洲中最高的一洲,平均海拔______米,陆面上冰层覆盖平均厚度 ________ 多米。
4七大洲中,______洲跨经度最多,______洲淡水资源储量最丰硕。
5南极洲同北极地域一样,有极昼、极夜现象,在南极考察最好的时期是 ________ 期。
6南极洲的生物资源也很丰硕,闻名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十章 极地地区快乐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十章极地地区快乐学案1一(一) 1. 1983年首次到南极考察。
1987年第二次到南极考察。
1989年7月参加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行程5986公里,中经南极点和“不可接近地区”,1990年3月3日抵达这次考察终点——苏联和平站,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并采集了800多个雪样,特别是采集到南极洲“不可接近地区”内一套完整的珍贵冰雪样品,填补了冰川学研究的空白,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秦大河横穿南极日记》真实地再现了科学家在号称世界“寒极”、“风极”、“冰雪之极”的南极洲徒步科学考察和探险的过程,披露了考察活动中许多的事件。
把横穿队中各国队员不畏艰险,勇敢拼搏,风雨同舟,勇往直前的实情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也可以从这本日记中领略波状起伏的茫茫冰原,突兀怪耸的冰川,肆虐疯狂的暴风雪等南极大陆的自然风光。
他冒着生命危险。
宁肯把备用的衣物丢弃,也要把雪样一个不少地带上,被同伴戏称为“疯狂的科学家。
”秦大河等穿越南极的有关资料给你什么启示?2.阅读P104的两段新闻报道,看看我国已在南极设立了哪两个考察站?描述两科考站的位置?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3.过去人类在极地的活动主要是以探险为主,而现在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
请大家继续看图10.2想想南极有哪些矿产资源?4.南极既不是温带,更看不到森林为什么也会有煤呢?5.阅读课文,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看南北极上空来看的地球经纬网,经线呈由极点放射状的直线;纬线呈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同心圆圆圈越小,纬度越高)。
同一条纬线上的点,都指的是正东或正西方向(两点之间是要以两点之间小半圆那一部分来判断)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最低温度能达到-89.50C,有“地球寒极”。
南极地区由于温度低,纬度高,蒸发量小,气候十分干燥,有“白色沙漠”。
南极地区风速大,有世界“风库”之称。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极地地区思维导图课标内容1.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课标分解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一】目标与策略重点与难点重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科学考察的意义及极地环境的保护。
难点:极地投影图的阅读。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材和学案进行教学。
过程与方法1.教学思路:本节课根据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图释导学,让学生体会地理位置对极地独特自然环境的决定作用,尝试通过图文资料对比分析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图文资料进行分析,逐步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在感受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精神的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流程如下图:2.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激趣质疑情境导入:播放纪录片《冰冻星球》节选。
问题引领:看完《冰冻星球》,你认为极地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设计意图:极地地区距离我们的生活遥远,对其独特的环境,学生缺乏了解和感知,通过视频,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环境、唯美的画面、完美的音乐和解说中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壮美,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获得具体而深刻的感知,并激发学生对极地地区深入了解的兴趣。
教学评价:通过问题直接切入本课的教学重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可以看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是否正确。
教学环节二:图释导学,寻果探因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讨论和完成学案,归纳出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
学生活动1:在图中找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找出重要的经线和纬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问题引领:在地球上是不是所有的地点都只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相交?有没有几条经线同时经过的地点?北冰洋和南极洲跨越多大的经度X围?它们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黄河站位于亚洲大陆的什么方向?某某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教学评价: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和对极地投影图方向判读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案(含答案)第十章 极地地区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十章极地地区学习目标1、会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和地球自转方向。
2、能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自主学习活动一:读教材P92—93图10.1和图10.2,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说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
2.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称,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
3.当站在北极点上,你的前后左右都是什么方向?在南极点上建一座房子,房子的门窗开向哪个方向?活动二:两极地区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差异1.南极的气候有何特征(读教材P93文字)2.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哪个更冷?活动三: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1.读P92页图10.1,找出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
2.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3.我国在南极的第三个科考站已经建成,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课堂检测1.南极洲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是()。
A.铁、煤B.石油、天然气C.铁、石油D.金、铜2.南极洲的气候成因有()。
A. 纬度低,阳光斜射,接受的太阳光热少B. 低气压控制,降水稀少,风力强C. 海拔高,冰雪大陆,反射率高,更加寒冷D. 终年处于极夜,无阳光照射3.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3——5月B. 6——8月C. 9——11月D. 11月——3月4.被称为“白色荒漠”的地区的是()。
A. 北极地区B. 南极地区C. 撒哈拉大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终年寒冷的地区B.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地球上的“风库”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但降水量比北极地区大D.南极地区由于降水量大,才形成了巨厚的冰层6.1959年12月,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国签订了《南极条约》。
中国加入该条约的时间是( ) A .1963年 B. 1973年 C. 1983年 D. 1993年7.读图“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7.关于南极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洲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风速远不及北极
c.冬季比北冰洋冷,夏季比北冰洋热
D.是世界海拔最高的一洲
8.在南极图上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f 1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9.南极洲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一洲,原因是f )
A.大陆上覆盖着2000多米厚的冰层B.地形以山地为主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以及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保护两极地区环境重要性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学生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五、检查反馈:
1.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
A.东l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2.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洲
B.隔着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C.是世界面积最小的洲
D.南极洲陆地都在南极圈内
3.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
极地地区
集体备课
备注
课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导学案
课型
新课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

材料三:昆仑科考站
我国南极第三个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80°25'S ,77°06'E)胜利建成。
如果说,我国1985年2月建立的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62°13'S,58°58'W),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有”的突破,1989年2月建立的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22'S,东经76°23'E),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小到大”的发展,昆仑站的成功建立,将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3)东西经范围。从0°经线出发,沿着地球自转方向至180度经线是东经度的范围;从0°经线出发,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至180度经线是西经度的范围。
(4)东西方向的判断。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确定,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方,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方。
1.自我突破
(1)说说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中如何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
极地地区
科考站: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考站
科学考察的宝地 我国极地科考站:黄河站、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
极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南极条约》的实施
2.图解南极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
如何突破“极地地区的科考和环境保护”学习重点
1.指导同学读P92图10.1和P97相关内容,找出极地地区的丰富资源:水资源、煤、铁、石油等。在此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请同学探讨南极大陆发现煤矿的原因,并提出证明自己观点的学说。
活动一:探究南极和北极的含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 料:“北极”和“南极”的含义
有关地球知识的教材中,对极点的定义是“地球不停地绕人们假想的地轴自传,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极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之相反的一点叫南极。”由此可见,北极和南极只是地球上一个点,即90°N和90°S。而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南极和北极演变为一个地区。因此,“南极和北极”一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狭义上的南极和北极,即南极点和北极点,也叫南极极点和北极极点。二是广义上的南极和北极,泛指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极地地区
【学习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空白图上能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相临较近的大洲,及目前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及名称,
3.学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极地地区的范围;独特的自然环境;《南极条约》主要内容;在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的意义。
难点:为什么南极地区平均气温比北极地区低得多;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名称和位置。
【课前准备】地图册、课本、填充图册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92—99页内容,了解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部分,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自主学习】——重点勾画,段落批注,图上圈填,对学互查
1、南极地区位于以南,包括以及周围的海域,即三大洋、、。
北极地区位于以北,包括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三洲部分地区。
2、南极地区是地球上________的地区,暖季是________到________;南极大陆素有________之称;南极洲是世界各大洲中海拔最________的一洲,陆面上冰层覆盖平均厚度________ 多米。
________是该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它是南极大陆冰川________________入海形成的。
3、南极地区除严寒以外,又被称为地球上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4、北极地区没有南极地区那么_________,但大部分地区也是_________。
5、代表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__________,代表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6、人类是在极地地区的_________(暖季、寒季)进行科学考察活动的。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__________。
7、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__________________。
北极地区也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
8、人类为什么要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针对南极地区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了
《》。
我的问题:
【探究与展示】秀我风采,透析重难点
1、P95活动1(答案填在书上图10.1和图10.2)
2、P95活动2(答案填在书上)可见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
2、P95活动3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地理位置
海陆状况
气候状况
代表动物
3、P98活动1(答案填在书上)
4、P98活动2(答案填在书上)
5、P98活动3(答案填在书上)
6、P99活动(答案填在书上)
【反馈训练】——检查知识技能的应用,搭建晋级平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洲
B.隔着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C.是世界面积最小的洲
D.南极洲陆地都在南极圈内
2.关于南、北极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有太阳直射现象
B.北极地区是“白色沙漠”
C.南极地区海拔不高
D.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3.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最佳季节是()
A.5-9月
B.11-次年3月
C.6-9月
D.10-12月
4.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 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二、读南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中号码填出地理名称:
海洋: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大洲: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海峡:⑥____________
考察站: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2)思考:
①在南极地区地球的自转方向:____________。
②南极点的前后左右方向都是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1. 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大洋
2. 南、北极气候和景观
3. 南、北极点判方向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资源宝库:
a. 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
b. 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c. 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黄河站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二、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三、
四、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