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采购验收记录表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原料进货的质量和数量,规范原料进货查验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料进货查验工作。
第三条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本制度。
第四条原料进货查验工作由原料采购部门负责。
第五条原料进货查验工作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
第六条理学(chemistry)实验室为原料进货查验的核心实验室。
第七条查验记录应完整、真实、准确、可追溯。
第八条原料进货查验应以货物实际情况为准,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第九条对原料进货查验不合格的原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对于特殊原料的进货查验,应依据相关标准执行。
第二章查验流程第十一条原料进货查验的流程:接货→提供货物样品和相关材料→材料收取→查验→处理→登记→存货管理。
第十二条接货环节应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货物与采购订单一致,并及时核对送货单据等相关物料。
第十三条提供货物样品和相关材料的环节应由供应商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取样,确保样品的真实性。
第十四条材料收取的环节应由验收人员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收取,并保证材料的基本完好性。
第十五条查验环节应按照各项查验标准和方法,对原料进行外观、成分、质量、数量等方面的查验。
第十六条处理环节应根据查验结果,对不合格的原料进行合理的处理,如退货、换货等,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失。
第十七条登记环节应将查验结果、供应商信息、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登记在查验记录表中,并保留相关原始记录。
第十八条存货管理环节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存货的分类、分区及分类存储。
第三章查验标准第十九条查验标准应根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司自身情况制定。
第二十条查验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外观、成分、质量、数量等。
第二十一条查验标准应详细说明查验方法、查验过程、查验结果判定等。
第二十二条查验标准应及时更新,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第四章查验工具和设备第二十三条查验工具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检验和校准。
原辅料贮存、保管及领用记录表格表

表一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1)
第页
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2)
第页
1 / 25
备注:1.记录要真实、完整、规范;2.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供货商不能提供的,须由企业进行检验)、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3)
第页
2 / 25
备注:1.记录要真实、完整、规范;2.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供货商不能提供的,须由企业进行检验)、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表二原辅料贮存、保管及领用记录(1)
第页
3 / 25
备注:1.原辅料库房应专人管理,标示明显,卫生清洁,贮存条件符合相关要求;2.定期检查原辅料贮存状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过保质期的原辅料;3.领用出库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领用数量与生产投料数量相符。
食品添加剂贮存、保管及领用记录(2)
第页
4 / 25
备注:1.食品添加剂应专门贮存、专人管理,标示明显,卫生清洁,贮存条件符合相关要求;2.定期检查食品添加剂贮存状况,及时清理变质或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3.领用出库顺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领用数量与生产投料数量相符。
食品相关产品贮存、保管及领用记录(3)
第页
5 / 25。
食品厂原料记录表

部门负责人:
处置方案:
返工○退换○作废○
处置结论:
厂长:年月日
厂长:年月日
处置实际情况:
验证情况:
监督员:年月日
监督员:年月日
质量工作会议记录
会议名称
主持人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参加
人员
主
要
内
容
技术文件发放及回收记录
文件发放
文件回收
发放日期
发文单位(人)
文件名称
签收人
回收日期
归还单位(人)
文件名称
品名
供应商
注册地址
卫生许可证号
原料卫生标准
批号
规格
生产日期
有效期至
生产厂家
出厂
合格证
检验报
告书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填报人:联系方法(手机/固话/传真):
注: 1、企业应如实全数填写报表;
2.上报时应附上相关供应商、生产厂家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产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均需加盖公章);
质检结果
原料消耗量( )
原库存量
()
现库存量
()
加工人员签名
注: 原料消耗量栏目必须把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与用量填上。
长春XX食品厂产品销售记录表
计量单位: ( )田质监食表03-2005
日期
产品名称
销售数量( )
售价
经销(代销)单位
质检
结果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原料进货的查验工作,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数量的准确性,并提供有效的依据查验原料的品质和责任追溯。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料进货查验的工作。
二、基本原则1.依法依规:原料进货查验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合法合规。
2.公正公平:查验工作要求公正公平,不得有偏袒、徇私等不正当行为。
3.及时准确:查验记录要及时填写,准确反映查验结果,并及时传达相关部门或人员。
三、查验内容和流程1.查验内容(1)原料名称和规格:核对进货原料的名称和规格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
(2)数量:查验原料的数量是否与验收单一致,并进行实际核对。
(3)质量:按照公司的相关质量标准,对进货原料的外观、色泽、气味、纯度等进行检验。
(4)包装完整性:检查原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渗漏等情况。
(5)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查验原料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
(6)相关证书:查验原料的相关证书是否齐全并有效。
2.查验流程(1)接收原料:收到原料后,仓储人员将原料交接给查验人员。
(2)查验工作:查验人员按照查验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同时记录查验结果。
(3)填写查验记录:查验人员将查验结果填写在查验记录表中,并注明查验日期、查验人员等必要信息。
(4)传达查验结果:查验人员将查验记录传达给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他们使用或处理原料。
(5)查验结果处理:处理部门或人员根据查验结果,决定原料的接收、退回、报废等处理措施。
四、查验记录保存和归档1.查验记录保存(1)查验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并加盖公司公章。
(2)查验记录应妥善保存,防止丢失或损坏。
2.查验记录归档(1)查验记录应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归档。
(2)归档部门应负责查验记录的整理、归类和存档工作。
(3)归档部门应确保归档文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五、责任追究对于原料进货查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混凝土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单位:XX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名称:XXXX项目施工单位:X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X监理有限公司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检验批概述本次检验批内容为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包括原材料采购、混凝土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的验收。
本次检验批共包括XXX项检验内容,涵盖了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各个方面。
二、施工单位质量责任施工单位应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负责,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同时,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并具备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技能,以保证施工质量。
三、原材料采购验收记录施工单位应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本次检验中,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验收标准根据《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如下:1.水泥:批号:XXXXX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外观:符合要求物理性能测试结果:符合要求2.骨料:粒径分析结果:符合设计要求3.粉煤灰:含水率:符合要求含碳量:符合要求四、混凝土搅拌验收记录混凝土搅拌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应保证搅拌过程的质量。
本次检验中,混凝土搅拌包括搅拌机设备检验和搅拌过程质量检验。
1.搅拌机设备检验结果如下:设备型号:XXX设备编号:XXXX额定生产能力:XXXX设备检验结果:符合要求2.搅拌过程质量检验结果如下:混凝土配比:按设计要求进行骨料搅拌均匀性:符合要求搅拌时间:符合要求五、混凝土浇筑验收记录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工程的关键步骤,施工单位应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本次检验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检验包括浇筑效果、坍落度、浇筑厚度等指标的验收。
1.浇筑效果:符合要求2. 坍落度:检测结果为XXmm,符合设计要求3. 浇筑厚度:检测结果为XXcm,符合设计要求六、混凝土养护验收记录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按要求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原材料跟踪管理记录

原材料跟踪管理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日供应商:A公司原材料:钢材数量:1000吨一、采购阶段采购人员:张三1.采购合同合同金额:1000万元合同签订日期:2024年9月15日2.供应商评估根据公司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对A公司进行了评估,并获得了合格供应商的资格。
3.付款方式预付款:400万元尾款:600万元付款条件:预付款在合同签订后3天内付清,尾款在货物验收合格后15天内付清。
4.交货期交货期:2024年10月1日地点:A公司仓库二、进货阶段仓库管理员:李四1.收货过程2024年10月1日,钢材到达公司仓库,经过与采购订单和交货单进行核对,确认批次号和数量无误。
2.外观质量检查对钢材外观进行了质量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划痕,变形和锈蚀。
3.抽样检验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从到货的钢材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
样品数量:10根,每根长度1米。
检验方法:质量检测设备。
4.检验结果三、储存阶段仓库管理员:李四1.储存条件将钢材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条件进行储存,确保不受潮湿,阳光直射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
2.库存管理使用库存管理系统,记录入库数量,出库数量和库存数量,定期进行库存盘点。
库存盘点周期:每月一次。
3.质量追溯对原材料进行追溯管理,每批次原材料都有唯一的批次号,可以追溯到供应商和采购合同。
四、使用阶段生产经理:王五1.原材料使用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按照需要使用库存中的原材料。
使用前,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抽样,确保符合要求。
2.使用记录对每批次原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使用数量,使用日期和使用部门。
使用记录由生产部门填写,并交由存档。
五、报废处理阶段环保主管:赵六1.报废原材料有些原材料因为质量或其他原因无法使用,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报废的原材料要标记明确,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报废记录对每批次报废原材料进行记录,包括报废数量,报废原因和报废日期。
六、质量反馈阶段质量部门:七七1.客户投诉如果有因为原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客户投诉,质量部门需尽快受理,并进行相关处理和记录。
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表最新文档

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表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原料进货查验记录表食品经营管理制度XXX目录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二、安全自检自查报告制度 (2)三、索票索证制度 (3)四、进货查验制度 (5)五、召回制度 (6)六、食品停止经营制度 (8)七、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9)八、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0)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1)十、食品经营过程和控制制度 (12)十一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维修保养制度 (13)十二、食品储存管理制度 (14)十三、废弃物处置制度 (15)十四、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6)十五、销售记录管理制度 (18)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食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创造一个有利食品质量管理的优良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们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3、内容3.1公司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2公司员工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参加工作。
3.3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
3.4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悬挂营业场所内,以备检查。
3.5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晰无效。
二、安全自检自查报告制度1、目的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销售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3、内容3.1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3.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做好登记,3.3,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公司员工负责每日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3.4,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3.5,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3.6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存储,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备设施,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边环境卫生,3.7,对损坏的卫生设备设施工具,应有维修记录,确保正常运转,3.8,各类检查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三、索票索证制度1、目的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销售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样本(2篇)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样本一、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该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包括: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要相关票证。
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放按照产品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活泼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三、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1、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2、产品自量检验合格证明,认证认可标志;3、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生产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4、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5、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6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标破损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四、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农产品及其他食品,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五、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七、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工作,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____、进货日期等内容。
保证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真实,应统一保管,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
八、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
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样本(2)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原料进货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并对原材料进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