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中所有软、硬件资源的一组程序。
操作系统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功能。
2、剪贴板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将当前窗口或整个屏幕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上?答:剪贴板是一个在Windows程序和文件之间用于传递信息的临时存储区。
复制当前窗口:先将窗口设置为活动窗口,然后按下Alt+Print Screen 键。
复制整个屏幕:按Print Screen键,整个屏幕被复制到剪贴板上。
3、怎样用拖动鼠标的方法复制文件或文件夹?怎样移动文件或文件夹?答:在不同盘符之间,拖动文件或文件夹实现复制操作;在同一盘符下,拖动文件或文件夹实现移动操作。
4、回收站的功能是什么?什么样的文件删除后不能恢复?答:“回收站”是一个文件夹,其功能是用来存储备删除的文件、文件夹或Web页,直到被清空为止。
用户可以把“回收站”中的文件恢复到它们在系统中原来的位置。
以下三类文件删除后不能恢复:可移动磁盘上的文件;网络上的文件;在MS-DOS方式中被删除的文件。
5、如何查找C盘上所有的文件名以AUTO开始的文件?答:在搜索的文本框中输入“AUTO*.*”。
实验二Word文字处理软件1、分散对齐和两端对齐有何区别?答:两端对齐是通过词与词之间自动增加空格的宽度,使正文沿页的左右页边对齐,对英文文本有效,防止出现一个单词跨两行的情况;对于中文效果如同“左对齐”。
分散对齐以字符为单位,均匀地分布在一行上,对中、英文均有效。
2、如何创建新的文档?如何选择纸张?如何打开已有的文档?答:单击文件选择“新建…”,新建空白文档或利用模板新建带格式的空白文档。
单击文件选择“打开”,可以打开存放在不同路径下的已建文档。
单击文件选择“页面设置” “纸张”,可选择不同类型的纸张,并随意改变纸张的宽度和高度。
3、分页符与分节符是否为同一概念?答:不是。
《大学计算机基础》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二、填空题1.(69) 10 = ( 1000101 ) 2 = ( 105 ) 8 = ( 45 ) 16。
2.( 11011101 ) 2 = ( 221 ) 10 = ( 335 ) 8 = ( DD ) 16。
3.(11100100)24.补码5.1GB= (210 )MB=(220)KB =(230 )B三、单选题1. D2. C3. C6. D四、多选题1.ABC 2.ABD 3. BC 4.ACD 5.ABC6. ABCD五、思考题1.计算机中的信息为何采用二进制系统?答:计算机内使用二进制数,这主要是基于下述原因:(1) 设计可行性。
如果将一个数码视做一种状态,则十进制数共有10种状态,对应0~9的数码,因为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数码,只有两种状态。
而具有两个状态的器件则容易实现,如开关的闭合、晶体管的截止和导通、电位电平的低和高等都可以表示数码0和1。
可以说,使用二进制才使电子器件的设计更具有可行性。
(2) 运算简易性。
二进制数具有比十进制数简单得多的运算规则。
(3) 系统可靠性。
因为使用二进制数表示数码的电信号较少,控制过程简单,数据的处理和传输不易出错,所以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2.什么是国标码、机内码、机外码以及字型码?答:国标码:是指我国198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汉字编码”,代号为“GB2312-80”。
由连续的两个字节组成。
机内码:在计算机内表示汉字的代码是汉字机内码,汉字机内码由国标码演化而来,把表示国标码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就变成汉字机内码。
机外码:目前常用的机外码主要有区位码,国标码,首尾码,拼音码,五笔字型等。
字型码:为了将汉字在显示器或打印机上输出,把汉字按图形符号设计成点阵图。
大学计算机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引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二者有什么关系?答: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声音、光、电等来记录客观事物的状态。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符号描述,而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是可以用来通信的知识。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二者关系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数据加工后的产品。
(2)支撑人类社会文明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理解三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答:三要素为:信息、物质、能源。
不同历史时期三种要素的利用比例不同。
(3)什么是数字化?在计算机领域内又如何理解?答:数字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二种,广义的数字化:指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广泛应用。
狭义的数字化:是指由数字信号(数码)取代模拟信号来表征、处理、存储、传输各种信息的过程。
在计算机领域内,我们可以将数字化理解为将许多复杂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成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
(4)简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答:1932年英国数学家亚伦.图灵(Alan Turing)提出一人计算模型,称图灵机,现在的计算机在本质上与图灵机是一样的。
1936年,Konrad Zuse建造了一台可编程的数字化计算机,它引入了二进制系统和电子管的使用。
第一代计算机:1946至195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电子管元件。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改进了ENIAC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二台计算机EDVAC,作了重要改进:一是采用了二进制,二是程序和数据存入计算机内部。
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在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奠定了基础。
当今的计算机依然遵循的是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
第二代计算机:(5) 简述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功能、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理论篇)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1-1 单向选择题1-5 A B B B A 6-10 D B C B C 11-15 B A C B B1-2 填空题1. 1946,ENIAC2. 四,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未来计算机4. 13075O = 163DH= 5693D5. 10101001.1B= 251.4O = a9.8H6. 1110111111B= 1677O= 959 D7. 原码:11000011 反码: 10111100 补码:101111018.D6D0H9.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10.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1-3 思考题1. 所谓信息是人们用于表示具有一定意义的符号的集合. 数据则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人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实,是各种各样的物理符号及其组合,它反映了信息的内容。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并赋予一定意义后即可成为信息。
信息是有意义的,而数据则无意义。
2.信息技术是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处理、传输、控制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作用日益增强、并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使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达到全面的提高。
3.信息化社会(I nformation Society)的特征:①信息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②信息产业上升为最重要的产业;③计算机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4.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5.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个与信息的获取、理解、评价、交流、应用、生成密切相关的技能、观念、态度和经验的统一体。
6. 因为二进制数只有0,1两个数码,对应2种状态,用电子器件表示两种状态很容易, 另外二进制的运算规则很简单,即:0+0=0,0+1=l,1+1=10。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处理、处理2. 黑盒、程序3. 输入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出设备4. 运算器、控制器、中央处理器5. 存储器、数据6. 计算机硬件、软件7.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8. 处理器、存储器、输入/ 输出9. 输入、输出、键盘、显示器10. 更有效、更高速、更可靠11. 过程、对象12. 以图形用户接口技术13. 程序、操作系统14. 硬件、软件、数据/信息、过程(处理)、通信15. 因特网、开放性16. Web、万维网、超文本置标17. 音频、动画、图片18. 资源19. 抽象、自动化20. 计算思维、选择题第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进位、进制2. 十、八进制、十六进制3. 补码、浮点数、小、整4. 组合规则、ASCII 、Unicode 、特征5. 位图、矢量图6. 采样、量化7. 逻辑非、逻辑与或,逻辑异或、门电路8. 逻辑与、逻辑或、逻辑异或9. 逻辑函数、二值函数(布尔函数)10.1、011. 逻辑函数、逻辑变量12. 低位、半加器 13. 触发器选择题注:其中选择题 6,7,8题中的数以 8 位长表示 选择题 10 的结果是 ‘A –'‘a '的值综合题(部分)4) 110 1100 100011110 10000000000 0.01 111.001 10.101 7) 10 55 157 0.625 0.3125 0.8125 2.25 10.125 9) (233.154)8 (1252.144)8 (9B.36)16 (2AA.32) 1610) 111101.110001010 11001001010.11000011111115)用十进制表示范围: -( 1-2-8) *2 63至( 1-2-8) *2 63 第三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 输入 /输出;总线2、 处理器;端口3、 CPU4、 运算器;控制器;运算器;控制电路;数据5、 运算器;与;或;非6、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7、 主频;字长;内部高速缓存器 /协处理器8、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精简指令集计算机9、 存储单元;存储器地址 10、存储单元; 3276811、随机 (访问 )存储器;只读存储器; DRAM; EPROM; EEPROM 12、电缆导线;扇区; SATA 13、 CD-R; CD-RW; DVD 14、固态15、数据;外存;主存 /内存;数据;外存 16、高速缓存 /Cache ;虚拟内存17、键盘接口;鼠标接口;并行接口;串行接口; USB 接口;音频接口;12) 设以一个字节来存储,最高位为符号位 011001001110010001111100 01100100 10011011 01111100 10000011 0110010010011100011111001000010018、CRT; LCD; 分辨率;显卡;点密度/每英寸点数;激光打印机;针式打印机;RGB; CMYK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接口硬件资源2. 实时系统单用户单任务多用户多任务3. 多多个4. iOS Windows Mobile Symbian OS Android5. 内核Shell6. 进程管理器存储管理器设备管理器文件管理器7. 程序作业进程8. 外存内存9. 块设备驱动10. 硬件时钟软件时钟11. 注册表应用程序regedit 注册表编辑器12. .exe 文本视频13. 文件分配表NTFS选择题注:第11题 B 的答案应该为“窗口管理器”更合理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二.选择题二、思考题第9 题:Start :set p = 1 ;set i = n; while i<=m doif(i ÷3的余数=0) p=p ×i ; i = i+1 ;end while output p ;End 第18 题:Start set i=1 set sum=0 while i<=n do sum=sum+1.0/i i=i+1 end while outputsum End第六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操作使用2. 算法算法3. 指令4. 数据传输算术逻辑5. 操作类型地址下一条指令的地址6. 机器语言程序7. 汇编语言源程序8. 过程对象过程9. C 语言Pascal /Fortran C++ Java10. 封装继承多态性11. 属性行为12. HTML XML13. 源程序目标程序14. 逐句一次性整体15. 算法错误16. 运算对象变量常量17. 整型实型字符型18. 符号常量19. 构造数据类型数组元素20. 赋值语句复合语句返回语句21. 算术运算22. 一个变23. 函数24. switch25. while for for26. do⋯while27. 设计方案编码运行维护28. 黑盒白盒29. 瀑布螺旋30. 使用二.选择题第七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第八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是非题第九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第十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多选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33-1选择题1-5 A C B B A 6-10 C D B A C 11-15 D D C C B 16-20 B C C D D 21 A3-2填空题:1. CPU的时钟频率2.算术逻辑部件、控制逻辑部件、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3.微处理器、内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4.静态随机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储器5.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6. 操作系统7. Universal Serial Bus8.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3-3思考题1. 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从局部到全局存在3个层次: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这是3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computer System)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再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和软件,它是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实用意义,可以正常工作。
2. 微处理器主要性能指标①字长②外频③主频④倍频系数⑤缓存⑥多核心处理器⑦生产工艺⑧超线程技术3. 按照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用于存放计算机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相关数据,CPU可以直接对它进行访问。
内存储器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RAM是指在CPU运行期间既可读出信息也可写入信息的存储器,但断电后,写入的信息会丢失。
ROM是只能读出信息而不能由用户写入信息的存储器,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
Cache是用来存放当前内存中频繁使用的程序块和数据块。
外存储器,又叫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
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不能直接和CPU进行数据交换。
当CPU 需要执行外存中的某些程序和数据时,外存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必须先送入内存,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常见的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光盘和优盘等。
4. 外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其他设备(网卡、声卡、调制解调器、视频卡等)。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后附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C 5.D6.D 7.B 8.A 9.A 10.D11.B 12.A 13.C 14.A 15.D 三、填空题1.212.101000101.013.5674.1000000010005.1000000010006.三7.CAD8.2k9.外码10.ASCII11.人工智能12.计算机13.102414.65536015.字长四、判断题1.T 2.F 3.F 4.T 5.T6.F 7.F 8.F 9.T 10.T11.F 12.T 13.T 14.T第二章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C 5.A6.D 7.B 8.B 9.B 10.C11.B 12.A 13.D 14.B 15.D 三、填空题1.寄存器2.微处理器3.外部设备4.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5.地址码6.指令系统7.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8.处理器或CPU9.字长10.系统总线11.数据量12.越宽13.用户14.高级语言15.外部存储器四、判断题1.F 2.T 3.T 4.T 5.T6.F 7.T 8.F 9.F 10.F11.T 12.T 13.T 14.T 15.F16.F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C 2.D 3.A 4.D 5.A6.A 7.D 8.D 9.B 10.A11.C 12.D 13.A 14.D 15.C16.D 17.C 18.C 19.C 20.C21.C 22.B 23.D 24.A 25.C26.D 27.D 28.A 29.B 30.B31.D 32.C 33.A三、填空题1.硬件;软件2.系统;应用3.处理机;作业;存储;设备;文件4.地址映射或地址重定位5.运行前;运行中6.【Shift+Delete】7.打开控制菜单;关闭窗口8.单击此命令将打开一个对话框;该命令正在起作用;该命令后有一个子菜单;该命令当前不能使用;快捷键;在不打开菜单时执行选择的命令9.作业注册程序;作业调度程序10.异步性四、判断题1.T 2.T 3.T 4.T 5.F6.T 7.T 8.T 9.T 10.T11.T 12.F 13.F 14.F 15.T16.T 17.F 18.F 19.T 20.T21.F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C 2.A 3.C 4.B 5.B6.C 7.D 8.B 9.D 10.A11.C 12.C 13.B 14.A 15.B 三、填空题1..docx(2007版)2.快速工具保存3.OFFICE另存为4.剪贴板剪切剪贴板粘贴5.查找和替换6.Enter一个段落新段落格式7.两插入和绘制8.选中文字9.页面视图10.页面普通11.打印预览12..xlsx(2007版)13.Book1Sheet114.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15.开始绘图四、判断题1.T 2.F 3.F 4.F 5.F6.T 7.T 8.F 9.F 10.T11.T 12.F 13.T 14.T 15.T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C 5.B6.C 7.B 8.A 9.D 10.D11.C 12.C 13.D 14.C 15.B16.C 17.A 18.C 19.C 20.C21.A三、填空题1.资源共享2.局域网3.无线4.模拟信号5.浏览器6.TCP/IP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8.与9.网络号、主机号10.下载、上传四、判断题1.F 2.F 3.T 4.T 5.F6.F 7.F 8.F 9.T 10.F11.F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A 5.A6.B 7.D 8.A 9.A 10.D11.B 12.B 13.C 14.D 15.B16.D三、填空题1.说明部分、执行部分2.机器语言、汇编语言3.面向对象4.编译型5.范围、存储方式6.分程序结构7.算法设计、编写代码8.编译、连接9.自顶向下、逐步求精10.顺序、选择、循环结构11.当型、直到型12.确定性、有穷性、输入、输出、可执行性13.正确、可读14.数值计算、非数值计算15.递推法16.内部结构测试四、判断题1.T 2.F 3.F 4.F 5.T6.F 7.T 8.T 9.F 10.F11.F 12.T 13.T 14.T 15.T16..F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B 5.C6.C 7.D 8.D 9.D 10.D11.A 12.A 13.B 14.D 15.D16.D 17.D 18.B 19.B 20.C 三、填空题1.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2.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3.选择操作4.字段5.安全性6.联结7.层次数据模型8.记录结构9.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10.概念、逻辑模型四、判断题1.F 2.T 3.T 4.F 5.T6.T 7.T 8.T 9.T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D 5.A6.D 7.D 8.C 9.D 10.A11.D 12.D三、判断题1.T 2.T 3.T 4.F 5.T6.F 7.F 8.T 9.T 10.T11.T一、思考题(略)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A 5.A6.D 7.A 8.C 9.C 10.C11.C三、判断题1.F 2.F 3.F 4.F 5.F6.F 7.T 8.T 9.T 10.T。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路;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2. 按综合性能指标,计算机一般分为哪几类?答:高性能计算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3.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是什么?答: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有意义,而数据没有。
但当数据以某种形式经过处理、描述或与其他数据比较时,便赋予了意义。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简述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答:①计算机应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②程序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在存储器中,并要按地址寻访。
③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表示。
2. 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答:1)取指令2)分析指令3)执行指令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程序计数器加1,然后回到1)。
3. 存储器的容量单位有哪些?若内存的大小为512MB,则它有多少个字节?答:①单位有:B,KB,MB,GB②512MB=1024×1024×512(B)4. 指令和程序有什么区别?答: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它规定了计算机能完成的某一种操作。
程序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
5. 进行下列数的数制转换。
(1) (69.625)D=( )B=( )H=( )O(2) (3E1)H=( )B=( )D(3) (670)O=( )B=( )D(4) (11111111000011)B=( )H=( )D=( )D6. 假定机器数占8位,试写出十进制数-67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7. 什么是ASCII码?答:ASCII码是西文字符编码最常用的字符编码,它用7位二进制编码表示128个字符。
第三章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1.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主机主要包括了哪些部件?答:显示器、主机和键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基础思考题
1.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五大部件是如何协调工作的?P10
当控制器要执行指令时,先向内存发出地址码,从指定的内存单元中读取要执行的指令送入控制器,进行译码和分析;根据指令的功能,再将操作控制信号发送到相关的部件(输入设备、运算器或输出设备)
当输入设备输入数据(程序、命令)时,先由输入设备组织数据,当一个数据准备完毕时,向控制器提出输入请求。
当控制器执行到输入命令时,根据指令中的内存地址,将接收到的数据或程序存储到内存中。
当输入设备空闲(就绪)或忙于输入数据是,将相应的状态反馈给控制器。
当运算器接收到运算指令时,先根据指令中的内存地址取出操作数,然后进行运算,最后再根据指令中的目标内存地址保存运算结果。
在运算过程中,将运算器的某些状态信息(如运算正常完成、产生进位或溢出等)反馈给控制器,为进一步的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当输出设备空闲(就绪)时,先向控制器发出输出请求,随后等待控制器发布输出指令,当控制器执行到输出指令时,根据指令中的内存地址取出数据发送给输出设备。
当输出设备正忙于输出数据或发生故障时,将相应的状态反馈给控制器,以便控制器作进一步处理。
2.计算机哪些是串行接口,哪些是并行接口?串行:RS—232,USB接口,IEEE1394接口SATA接口并行:LPT/Parallel,IDE接口
3.BIOS与CMOS的作用及关联是什么?
BIOS作用:(1)自检测程序(2)系统启动自举程序(3)系统设置程序(4)中
断例程
CMOS:用于保存用户通过BIOS系统设置程序配置的系统日期及时间、开机密码和某些硬件参数等信息。
BIOS中有系统设置程序即CMOS设置程序,其中的一些信息保存在CMOS中4.主板上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各自作用是什么?
北桥:提高通信性能,协助CPU对内存储器、显示器、PCI插槽等进行管理
南桥:主要协助CPU对键盘控制器、USB、磁盘驱动器和电源管理器等进行管理
5.多道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有哪些异同点?
多道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都是宏观上同时执行多个程序。
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一个程序一旦得到CPU,在执行I/O操作或程序结束之前一直占用CPU,没有时间限制;而在分时系统中,除了I/O操作或程序结束时释放CPU外还有时间片的限制
6.OSI参考模型与TCP/IP体系结构有哪些异同点?
TCP/IP中网络接口层对应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对应OSI 模型中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而且TCP/IP体系中网络层核心是网际协议,应用层有协议。
OSI模型中,通信协议在应用层
7.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点是每个节点占用存储空间最少;缺点是当数据元素很多时,可能找不到一块足够大的连续存储单元,不能很好地利用空闲存储单元,容易产生碎片。
链式存储结构优点是充分利用空闲存储单元;缺点是需要保存每个节点的指针,占用较多的存储单元
8.用于描述算法的四种工具哪种更接近计算机程序?哪种更接近人们处理事务的过程?伪代码自然语言
9.在何种情况下,哈夫曼编码于形成编码哪个算法压缩比例更大?
对相邻重复量较大的数据(如图像)使用行程编码,可以大幅度减少数据量10.PNG图像文件和流媒体文件都在Internet上播放与下载同时进行,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PNG在Internet网上传输时,只要下载1/64就可以输出图像的基本轮廓,是下载过程可以显示图像而已,流媒体文件在播放信息过程中,系统同时监视网络,并将待播放的信息下载到缓冲区,当网络通信暂时中断时,会播放缓冲区的内容,是播放内容几乎不受干扰,而且可以动态调整数据压缩比率:根据网路的传输速率动态地调整数据压缩比率,在及时提供播发信息的情况下,尽量保证信息质量11.VB中,对象的事件和方法区别是什么?
事件是对象响应某种操作时的一种反应机制,是影响某种操作的程序代码入口。
方法实质是一种子程序,调用时依附于对象,运行时执行相关的操作
12.源程序能够直接执行么?在Windows中最常见的可执行程序文件的扩展名有哪些?启动一个应用程序的方法有哪些?
不能,EXE和COM ①单击“开始”菜单→“所有程序”命令,选择一个程序
②单击“开始”菜单→“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框中选择或输入程序文件名,最后单击“确定”按钮③双击程序的快捷方式图标④通过“资源管理器”或“开始”菜单中,单击“搜索”→“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命令,找到程序文件,双击该文件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