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填词必备用韵技巧解析

合集下载

诗词押韵的入门技巧

诗词押韵的入门技巧

诗词押韵的入门技巧摘要:一、引言二、押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韵脚2.近体诗押韵3.自由诗押韵三、押韵的作用四、入门技巧1.寻找押韵词汇2.音韵搭配3.保持诗句节奏五、实际运用与练习六、总结与提高正文:一、引言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备受推崇。

而押韵作为诗词创作中的关键元素,更是让诗词显得优美、和谐。

那么,如何掌握诗词押韵的入门技巧呢?接下来,我们将逐步解析押韵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以及入门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押韵,提高诗词创作水平。

二、押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韵脚:在诗词中,韵脚是指每句或每段的末尾字的韵部。

如《江南春》中的“花”、“家”等字,它们的韵部相同,都属于“ua”韵。

2.近体诗押韵:近体诗是指唐以后形成的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

它们的押韵要求较为严格,要求第二、四句的尾字押韵,且押韵字的韵部相同。

3.自由诗押韵:自由诗是指不受近体诗格律限制的诗歌。

其押韵较为灵活,既可以保持传统的押韵方式,也可以尝试创新,如跨行押韵、内部押韵等。

三、押韵的作用押韵能使诗词节奏鲜明、音韵优美,增强诗词的韵律感。

同时,押韵还有助于表达诗人的情感,丰富诗词的意境。

四、入门技巧1.寻找押韵词汇:创作诗词时,首先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押韵词汇。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诗词、查找诗词词典等途径来积累。

2.音韵搭配:在选择押韵词汇时,要注意词汇的音韵搭配。

一般来说,押韵字的韵部应尽量选择发音相近的,以增强诗词的音韵美。

3.保持诗句节奏:在押韵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诗句的节奏。

可以通过划分诗句的音节,确保押韵字在诗句中的合理分布。

五、实际运用与练习要想熟练掌握押韵技巧,关键在于多练习。

可以从简单的近体诗开始,逐步尝试自由诗的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调整押韵词汇,寻找最佳搭配。

六、总结与提高掌握诗词押韵的入门技巧,有助于提高诗词创作水平。

要想在押韵方面有所建树,还需不断阅读、练习、总结,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古诗押韵知识点总结图解

古诗押韵知识点总结图解

古诗押韵知识点总结图解一、什么是押韵?押韵是古诗词中的一种特定的修辞手法,是指诗句中末尾的音节或者字,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从而产生韵脚的效果。

在古诗词中,押韵往往能够增加诗歌的音乐美感,使诗句更加优美动人。

二、押韵的种类1. 押平仄韵:平仄是古代汉语音韵使用的基本规律,平指轻声音节,仄指重声音节。

在古诗词中,押平仄韵是指两个对仗词的平仄声相同,比如“月”、“色”、“风”、“雨”等。

这种韵脚的押韵方式是最为普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2. 押单韵:押单韵是指诗句中两个对仗词的韵母相同,比如“明”、“庭”、“风”、“景”等。

这种押韵方式要求对仗词末尾的韵母相同。

3. 押双韵:押双韵是指诗句中两个对仗词的韵母都相同,且声母不一定要相同,比如“明”、“情”、“庭”、“风”等。

这种押韵方式要求对仗词的韵母相同,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美感。

4. 押纯韵:押纯韵是指诗句中两个对仗词的韵母和声母都完全相同,比如“明”、“明”、“风”、“风”等。

这种押韵方式要求对仗词的音节完全相同,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押韵方式。

三、押韵的规律1. 固定押韵:古诗词中很多的韵脚是固定押韵,也就是每一句诗中的末尾音节都相同,比如“千”、“田”、“天”、“边”等。

古诗词中很多的律诗、绝句都采用固定押韵的形式,这种押韵方式要求诗句中对仗词的末尾音节必须完全相同。

2. 叠韵:叠韵是指诗句中两个或者多个对仗词的押韵方式,比如“田”、“天”、“明”、“庭”等。

叠韵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押韵方式,要求对仗词的韵脚在平仄和声母上有所变化,但韵母必须相同。

3. 复合押韵:复合押韵是指诗句中多个叠韵的押韵方式,比如“田”、“天”、“明”、“庭”、“风”、“情”等。

复合押韵要求对仗词的韵脚在平仄和声母上有所变化,但韵母必须相同,并且相邻的诗句中也要求押韵。

四、押韵的应用1. 增加音乐美感:押韵常常能够增加诗歌的音乐美感,使诗句读起来更加优美动人,让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

押韵的八种方式

押韵的八种方式

押韵是一种在诗歌、歌词等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技巧,能够增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押韵方式:1. 一首一韵:和近体诗的押韵方式相同,一韵到底,这在词中居大多数。

例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一首多韵:如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用两仄韵两平韵,这种情况在词中也比较常见。

一首词用韵最多的要算《离别难》,如“宝马晓鞴雕鞍,罗帷乍别情难。

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

半妆珠翠落,露华察。

红蜡烛,青丝曲,偏能勾引泪阑干。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

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

出芳草,路东西。

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鞍”“难”“寒”“干”为一韵;“媚”“里”为一韵;“烛”“曲”为一韵,“促”“绿”为一韵;“迷”“低”“西”“凄”为一韵;“别”“咽”“说”为一韵;“立”“急”为一韵,共七部韵,交互错杂。

3. 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4. 押平声韵: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

5. 以一韵为主,间押他韵: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6. 平仄韵转换格:一首词前面押平韵,后面押仄韵,或者前面押仄韵,后面押平韵,平仄韵相互转换。

7. 平仄韵通叶(音协)格。

8. 首韵借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不过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一首一韵的来源及举例一首一韵的押韵方式与近体诗相似,一韵到底,在词中极为常见。

其来源可追溯至古代诗词创作传统,这种方式强调韵律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使整首词在音韵上呈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

如何运用押韵和节奏写出优美的诗歌

如何运用押韵和节奏写出优美的诗歌

如何运用押韵和节奏写出优美的诗歌押韵和节奏是诗歌中重要的元素,它们能够增添诗歌的美感和旋律感。

优美的诗歌常常依赖于押韵和节奏的巧妙运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押韵和节奏写出优美的诗歌,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押韵的运用押韵是指诗句中相邻的字或音的发音相同或相近。

它能够增加诗歌的韵律感和鲜明度。

以下是一些押韵的基本要点:1.选择适当的韵脚:韵脚是诗句最后一个重音之后的音节,也是押韵的关键。

对于一首诗,应当选择适合的韵脚进行押韵,通常选取几个韵脚即可。

2.遵循规则押韵:一般而言,押韵需遵循一定的规则。

例如,平水韵、登州韵等,通过研究并利用这些规律,写出的诗歌能够更具韵律感。

3.注意内韵的使用:内韵即诗句中非尾韵的押韵方式,它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押韵效果。

通过使用内韵,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给读者更深的印象。

4.避免押错音韵:押错音韵会破坏诗歌的整体感和美感。

因此,在写诗时务必注意把握正确的韵脚,避免押错音韵。

二、节奏的运用节奏是诗歌中音、声与时间的有机结合。

通过合理运用节奏,可以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以下是一些节奏运用的技巧:1.节奏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诗句的长短、语调的高低和语速的快慢等手段,调整诗歌的节奏变化。

这样做能够使诗歌具备起伏感和节奏感。

2.使用重复:重复在诗歌中是一种常见的手法,通过使用重复音节或音韵,可以增加诗歌的韵律感和旋律感。

3.注重音节数量:诗歌中的音节数量决定了诗句的长短和句型的变化。

在写诗时,可以有意地增加或减少音节数量,使诗歌的节奏更加流畅和协调。

4.运用停顿:在诗句中适当设置停顿,使得诗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停顿的设置可以根据诗意和需要进行调整,使得诗歌的语境更加自然而有力。

总结起来,押韵和节奏是写出优美诗歌的关键因素。

押韵可以提升诗歌的韵律感和旋律感,而节奏则能赋予诗歌更加优美的韵律和旋律。

在运用押韵和节奏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韵脚、遵循押韵的规则、注意内韵的运用,同时也要灵活运用节奏变化、使用重复、注重音节数量和运用停顿等技巧。

写诗填词怎么选韵?

写诗填词怎么选韵?

写诗填词怎么选韵?
下面分两个方面简单说明一下:
一、要了解“韵”本身的性质,特点,色彩,表达的感情效果,也就是“韵级”!
臧克家说:“每一字都有它的意义,颜色和声音。

表现忧郁的时候,用字宜用哑音,反之,表达快乐时,字的颜色一定要鲜明,声音一定要响亮。

这才能使读者读了诗句,引起共鸣”。

诗的韵部根据其本身性质,表达感情的特点可分为洪亮级,柔和级,细微级。

人们常常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感情,选择适当的韵级,有些韵适合表现忧伤,如下平声的十一尤;有些韵适合表现壮烈的感情,如入声的六月、九屑;而洪亮级的适合表现豪放的感情。

附《十三辙》分级:
洪亮级:江阳(宽),中东(宽),言前(宽),人辰(宽),发花(宽)。

柔和级:遥条(宽),怀来(字少),梭坡(宽),油求(字少)
细微级:灰堆(窄),乜斜(窄),姑苏(字少),一七(宽)。

二、要了解韵的宽窄,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韵部。

韵有宽窄之分,宽韵是字多的韵,窄韵是字少的韵。

初学者宜选宽韵,少用窄韵,待功力深厚时再学习
如常用的宽韵有:
上平声四支,七虞,十一真。

下平声:一先,二萧,五歌,六麻,七阳,八庚,十尤
上声:四纸,七度。

去声:四寘,七遇,八霁,十七霰,二十三漾,二十六宥。

入声:一屋,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三职。

其余的都是窄韵,又叫险韵,有的只有几个字,用起来很受限制。

一些初学者,本来就勉强凑字行文,还用窄韵,你不是找死吗?只有一些高手才会故意用险韵,以展现其语言能力的出神入化功夫技巧。

填词的技巧和词牌的选择

填词的技巧和词牌的选择

填词的技巧和词牌的选择填词是指根据一定的音韵规律,用规定的词牌和韵脚填入具有一定意境和主题的词语,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方式。

以下是一些填词的技巧和词牌的选择建议:填词的技巧:1.押韵技巧:注意词牌的韵脚,保持押韵的规律,增加整体的韵律感。

可以运用普通押韵、交叉押韵等手法,使诗歌更富韵味。

2.用词准确:选择与词牌和主题相符合的词语,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贴切性。

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不通俗的词汇,保持读者容易理解。

3.情感表达:突出情感表达,通过用词精准、贴切地描绘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利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加深情感的层次。

4.意境构建:在填词中注意构建意境,使得诗歌有丰富的意象,让读者产生更强烈的感觉和联想。

利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塑造具体而有力的画面。

5.节奏感和韵律:保持整体诗歌的节奏感,让韵律自然流畅。

注意音节的平仄和声调的抑扬,使得句子旋律感强烈。

词牌的选择:1.古体诗词:如七绝、五律等,常用于传统古典诗歌。

适合表达抒发感情、描绘景色、抒发哲理等主题。

2.近体诗:如现代诗体的律诗、绝句等,更贴近现代人的表达方式。

适合表达个人情感、社会观察、生活琐事等主题。

3.新词牌:可以创作新的词牌,尝试将传统和现代元素结合,开创新的填词方式。

适合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特主题的诗歌。

4.民歌词牌:如古风、民谣等,具有亲近民间的特点。

适合表达质朴、真挚、朴实的情感和生活感悟。

在填词的过程中,创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风格、情感表达需求,选择不同的词牌和填词技巧。

同时,通过多读经典诗歌,积累词汇和修辞手法,也有助于提升填词的水平。

诗词创作与韵律运用技巧

诗词创作与韵律运用技巧

诗词创作与韵律运用技巧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而其中的韵律运用技巧则是让诗词更具魅力和感染力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从字音、格律和修辞三个方面探讨诗词创作与韵律运用技巧。

一、字音的韵律运用在诗词创作中,字音的韵律运用是诗词的基础。

通过对字音的准确运用,可以使诗词更具韵味和节奏感。

首先要注意的是平仄的运用。

平仄是指每个字的音调高低,包括平声、仄声和轻声。

平仄的运用可以让诗词在读起来的时候更具节奏感和韵律感。

其次是押韵的运用。

韵脚的选择不仅要与前后句相呼应,还要符合整篇诗词的整体节奏。

正确的押韵可以使诗词更加饱满和生动。

二、格律的韵律运用格律是指诗词的结构和形式。

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不同的格律形式,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格律的运用可以使诗词的结构更加严谨和规范,也可以使诗词在读起来更有韵律感和美感。

在创作诗词时,要根据所选格律的要求来进行表达,同时注意句式的搭配和变化,使诗词的结构更加灵活多样。

三、修辞的韵律运用修辞是指诗词中所用的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修辞的运用可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其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在诗词创作中,要根据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加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总结起来,诗词创作与韵律运用技巧密不可分,而韵律运用则是诗词的灵魂。

字音、格律和修辞等方面的韵律运用都能够使诗词更加优美、传神。

因此,在进行诗词创作时,我们应该注重对字音、格律和修辞的运用,多加练习和磨砺,以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在今天,诗词的韵律运用技巧已经不止局限于古典诗词,也可以在现代诗词创作中得以运用。

尽管现代诗词的形式和风格与古典诗词有所不同,但是韵律的运用依然可以让诗词更富有韵味和感染力。

因此,我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可以尝试结合现代的语言表达方式,灵活运用韵律技巧,使作品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感。

总之,诗词创作中的韵律运用技巧是提升作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效率高的押韵

效率高的押韵

效率高的押韵押韵是诗词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在诗歌中使用押韵可以使作品更加优美,但有时候押韵也可能会使诗句的表达受限。

为了保持高效的创作,以下是一些具有高效率的押韵技巧:1.内韵:内韵是指在单个诗句或短语中使用押韵。

例如:"红日西坠,天边微暗",这个例子中的“坠”和“暗”在同一个诗句中形成了押韵。

内韵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押韵,减少了写作的工作量。

2.近韵:近韵是指尽量选择相似的音韵,但并非完全一致的词语进行押韵。

例如:"春风拂面,花香四溢",这个例子中的“面”和“溢”并不是完全同音的,但在音的形近上达到了押韵的效果。

近韵可以增加押韵的选择范围,提高押韵的效率。

3.偶韵:偶韵是指在诗句的特定位置上进行押韵。

例如:"梅花含苞待放时,独自傲立雪风吹",这个例子中的“时”和“风”在诗句的尾部形成了押韵。

通过控制押韵的位置,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实现押韵的效果。

4.巧用多音字:汉字中存在许多多音字,即一个字可以有多个发音。

在押韵时,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些多音字来实现押韵的需求。

例如:"残花败叶,寂寞落地间",这个例子中的“间”既可以读做“jiān”,又可以读做“jiàn”,通过多音字的使用实现了押韵的效果。

5.使用辅助工具:为了提高押韵的效率,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押韵词典、韵脚查询工具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押韵词,减少了搜索和筛选的时间,提高了创作的效率。

总体来说,高效率的押韵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创作经验和敏感度。

通过合理选择押韵的位置、使用近韵和内韵、巧妙运用多音字等手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押韵的创作,提高创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诗填词必备用韵技巧解析诗词是要押韵(压韵)的,即在诗词中,要求某些语句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附近。

因为从古至今汉字的声韵体系呈现了一些改变,因而就有了古代、现代两个声韵体系,所以诗词的押韵也大体上分为两种状况。

一是依照古声韵体系来押韵,二是依照现代汉语的声韵体系来押韵。

在诗词创造实践中,运用旧声韵和新声韵的诗人都不在少量,就现在的实际状况而言,前者略多于后者。

遵从古声韵的,诗押《平水韵》就能够了,如果写古体诗,还能够邻韵通押。

词一般按《词林正韵》来押韵。

遵从现代声韵体系的,诗词都按《中华新韵》押韵就能够,没有必要区分今体诗韵、古体诗韵和词韵了,因为《中华新韵》只要十四个韵部,现已很宽泛了,如果再宽,就宽得没有边了。

押韵其实就这么简略,但是还有一些细节是需求留意的。

今日,我想就押韵进程中最简略被人忽视的问题——撞韵、挤韵和连韵及其破解方法谈一点个人的观点。

在谈撞韵、挤韵和连韵之前,我先简略地介绍一下“押韵八戒”。

古人所谓的“押韵八戒”,即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落韵也叫出韵。

就是用一个其他韵部的字与一首诗中正本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答应的。

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正本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答应从宽。

这种状况叫“孤雁出群”。

也有人在律诗的最终一句用临韵,名之曰“孤雁入群”。

我个人以为,“孤雁出群”是一种从宽处理,有必定的合理性;而“孤雁入群”从宽是没有依据的。

当然,诗的结句或结联最重要,能不能出意境往往就在结束处。

出于意境上的考虑,为了不至于因韵害意,有时分偶尔来一次“孤雁入群”,也不是不能容忍。

但最好不要滥用,毕竟它与“孤雁出群”不同。

至于中心的一些语句呈现落韵则是肯定不答应凑韵俗称“挂韵脚”。

就是为了押韵,牵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

这是不可的。

重韵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能够的。

倒韵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倒置过来。

比方“风雨、先后、新鲜、大方、惨痛、小巧、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倒置过来写,就觉的十分别扭。

平时习气怎样用就怎样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倒置词的习气次序。

哑韵就是用一些腔调读起来不清晰,含义也不显着的字押韵。

并不是一切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

有的字看起来不喜爱,读起来也不嘹亮,就不要免强运用它了,不然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精神萎顿。

“欲作佳诗,先选好韵。

凡音涉哑滞者,廉价弃舍”。

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阅。

僻韵就是用不常见的冷僻的字押韵。

比方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又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远不?有的人专门喜爱找一些冷僻的字来显摆。

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

袁枚老先生说:“李杜我们,不必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挤韵又名“犯韵”、“冒韵”。

就是诗句中运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构成句读拗口。

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方法,不算挤韵。

复韵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附近的字,重复地押。

比方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

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防止的。

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

除了以上“押韵八戒”之外,实际上还有两种押韵的状况也会对诗词的韵律美构成必定的损伤。

那就是“撞韵”和“连韵”,其间尤以“撞韵”损害最大。

一、撞韵、挤韵和连韵对韵律的损伤。

(一)撞韵。

就是不必韵的语句最终一个字(为了与“韵脚”相对应,我们叫它“白脚”,比方七绝的第三句)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

从一般视点上来讲,如果发作了“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改变,读来粘滞、涩口,所以不宜呈现这种状况。

例如:山林乌啼月痕移,云卷风疏竹影低。

清泪丝丝梦中洗,泉声夜落小楼西。

这首诗写得生动活泼,基本上仍是不错的。

但我们读起来总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

这是因为这儿第三句结束的'洗'字呈现了“撞韵”的“硬伤”。

“洗”字一出来,后边的“西”字就彻底被压住了。

读到那里,就觉得憋了一口气,“西”字的韵律感读不出来。

再如,最近一位网友写的一首《题三门峡水电站》:寂寂苍生含泪怨,巍巍大禹几曾怜。

何如炸却焚香案,治我黄河万里澜。

从结构组织、遣词造句上来说,仍是很好的,立意也是有必定高度的。

但榜首句的“怨”和第三句的“案”都呈现了严峻的撞韵现象,读起来象顺口溜,破坏了它的美感。

(二)挤韵:前面现已解说了什么是挤韵,现在举个例子加以阐明。

例如: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潮石上一株松。

这首诗情形描绘很到位,意境也不俗。

但是,它押的是上平声的二冬韵,并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逢”和“峰”这两个字,也在二冬韵里,这就“挤韵”了。

但是我们要留意,“茸茸”二字是叠字用法,不归于“挤韵”。

(三)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

连韵也叫“合音”。

连韵对诗句的韵律是有损伤的,在七绝中体现得尤为杰出。

所以,诗人在创造七绝的时分也是比较留意的。

因而要在古人绝句中找出“连韵”的例诗是好不容易的。

相对来说,律诗中连韵现象要多一些。

例如:杜甫《堂成》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散无心作解嘲。

其间“巢”和“嘲”就是连韵。

我把撞韵、挤韵和连韵以及“押韵八戒”中的其它缺点合起来称之为“押韵十戒”。

严格说来,“押韵十戒”是对诗人提出的高层次要求,是一种押韵技巧。

“十戒”所指出的问题,并没有违反诗词押韵的遍及规矩,不是诗词创造的硬性规定。

但是,它们又的确会对诗词美丽调和的韵律构成必定的损伤,有时乃至是很严峻的“硬伤”。

所以,要想写好诗词,这些问题基本上是要战胜的。

所谓战胜就是防止。

二、破解撞韵、挤韵和连韵的方法。

古代和现代一些对声韵问题有深入研究的诗人、词家和评论家对此进行了许多有利的探究。

惋惜的是,他们仅仅提出了防止呈现这些损伤的要求,换言之,他们仅仅告诉我们不能呈现这种损伤,而并没有进一步总结出一旦呈现“伤”的时分,怎么对它们进行“治疗”,然后使之有“伤”而无“害”。

因为诗词创造中的状况是很杂乱的,有时分“伤”是防止不了的,硬要去避,就有可能会因文害意、因韵而害意。

为此,必须有一种补救的方法,以尽可能地将它们的损伤消除。

这个问题比较艰深,要破解这个问题,需求作者有相当的文字驾驭能力。

下面,我依据自己多年的创造体会,结合古人在创造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谈谈个人初浅的观点。

(一)应该防止的“硬伤”。

前面说了,“押韵八戒”中的问题基本上都是要防止的。

具体说来,就是要力戒落韵、凑韵、重韵、倒韵、哑韵、僻韵、复韵。

因为这些问题一般都对诗词韵律美的损伤程度很大,并且底子无法破解。

因为它们的损伤不仅仅是声韵上的,还有意境、语法、视觉美感上的损伤。

但其间的“挤韵”、“连韵”相对其它几种状况来说,对韵律的损伤要小一些,也不存在意境、语法、视觉美感的损伤。

“撞韵”对韵律损伤尽管比较大,但它与“挤韵”、“连韵”一样,也没有意境、语法、视觉美感上的损伤。

更重要的是,有时分这些问题好像也是不可防止的。

当它变得不可防止的时分,我们怎样办呢?能不能有一种方法将它对诗词韵律的损伤下降乃至是消弭于无形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二)破解撞韵、挤韵、连韵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当诗词中不可防止地呈现了“撞韵”、“挤韵”和“连韵”的时分,应当怎么将其对诗词韵律的损伤进行消除。

诗中押韵的语句我们叫它“韵句”。

对于韵句而言,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了最终一个字上,也即落在了韵字上,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死韵”。

反过来,如果整句诗的句读重心落在韵字之前的其他字上,这样的韵我们称之为“活韵”。

一般来说,韵脚为“死韵”时,撞韵、挤韵、连韵就会对诗词的韵律发作损伤,构成“硬伤”;而韵脚为“活韵”时,撞韵、挤韵、连韵就不会对诗词的韵律发作太大的损伤,乃至彻底有伤无害。

比方上一例中,后三句的句读重心分别是“低”、“洗”“西”,这时“洗”字的撞韵必定会对全诗构成严峻损伤。

相反,如果我们想方法将韵脚的韵字做成“活韵”,那么,不论是撞韵、挤韵、连韵都不会对韵律构成太大的损伤,乃至于彻底不构成损伤。

例如:韩愈《七绝·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优点,绝胜烟柳满皇都。

在这首诗中,“处”字撞韵了,但是我们却感觉不到撞韵的损伤,依然觉得全诗流通上口。

关键就在第二句的“近却无”的句读重心落在了第五个字“近”字上,而结句的重心落在“满”字上,这样这两句诗的韵就成了“活韵”。

全诗就成功的防止了撞韵所构成的损伤。

我们不难看出,处理诗韵好坏的底子,是要理解什么是“活韵”、什么是“死韵”。

如果你的著作多一些“活韵”句,即使有一些伤,也可能伤而无害,决不会构成诗词的“硬伤”。

但如果你的著作中都是“死韵”句,就会构成诗词的“硬伤”,有伤必害。

做成“活韵”有那些方法呢?有两种方法:1、搬运句读重心,让整个语句的句读重心落在韵脚之外的其它字上。

这是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

上面现已讲过。

2、在韵脚尽量选用开口韵字,少用收口韵字。

如“晚烟残”读起来感觉拗口,尽管“烟”、“残”这两个字不属同一个韵部,仅仅邻韵字,却也类似于“挤韵”构成的损伤。

但“晚烟寒”劫很爽口,而“寒”与“残”归于同一韵部,相同的韵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音韵作用呢?这儿的关键是:“残”表示出一个进程,但它自身又是一个收口音字,以至句意在脑海中还没有充分展开时,发音就完毕了。

这样“挤韵”对句读的损伤就凸现出来了。

而“寒”仅仅一种感觉,又是开口音字,脑海中的意和音是同步开展的,所以“挤韵”的损伤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以收口音字为韵脚时简略成为“死韵”,而以开口音字为韵脚时简略做成“活韵”,这使全诗的后续开展带来了天壤之其他音韵改变。

例如:王安石《七绝·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先看“钟山只隔数重山”的两个“山”字,因为在韵脚“山”字之前还用了一个“山”字,而又不归于修辞含义上的重复,较之运用一个与韵脚同韵的字损害更甚,所以是比一般的挤韵现象更为严峻的挤韵,但是因为它用“数重山”将韵字做成了活韵,所以挤韵构成的损伤就不显着了。

再看转句结束的“岸”字,本是严峻的撞韵,但是我们却感觉不到撞韵的损伤,依然觉得全诗流通上口。

一是因为最终的“岸”是个开口音字。

二是诗人不光将上句韵脚的“山”做成了活韵,还在紧接着的第四句用“照我还”,把结句的句读重心从韵脚的“还”字上搬运开了,韵脚也变成了“活韵”。

这样,就把撞韵的损伤消于无形。

前面说过,连韵对绝句韵律的损伤体现尤为杰出,所以古人在创造绝句的时分是特别留意的,要在古人绝句中找出“连韵”的例子好不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