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注释》计成 陈植
世界最古造园学名著《园冶》

世界最古造园学名著《园冶》世界最古造园学名著《园冶》计成像园冶民国版本园冶注释园冶全释园冶插图计成故居吴江静思园计成亭园冶冶序余少负向禽志,苦为小草所紲。
幸见放,谓此志可遂。
适四方多故,而又不能违两尊人菽水,以从事逍遥游,将鸡埘、豚栅、歌戚而聚国族焉已乎?銮江地近,偶问一艇于寤园柳淀间,寓信宿,夷然乐之。
乐其取佳丘壑,置诸篱落许。
北垞南陔,无可易地,将嗤彼云装烟驾者汗漫耳!兹土有园,园有“冶”,“冶”之者松陵计无否,而题之“冶”者,吾友姑孰曹元甫也。
无否人最质直,臆绝灵奇,侬气客习,对之而尽。
所为诗画,甚如其人,宜乎姑孰曹元甫深嗜之。
予因剪蓬蒿瓯脱,资营拳勺,读书鼓琴其中。
胜日,鸠杖板舆,仙仙于止。
予则“五彩衣”,歌紫芝曲,进兕觥为寿,忻然将终其身。
甚哉,计子之能乐吾志也,亦引满一酌计子,于歌余月出,庭峰悄然时,以质元甫,元甫岂能己于言?崇祯甲戌清和届期,园列敷荣好鸟如友,遂援笔其下。
石巢阮大铖题词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异宜奈何?简文之贵也则华林;季伦之富也则金谷;仲子之贫也则止于陵片畦,此人之有异宜,贵贱贫富,勿容倒置者也。
若本无崇山茂林之幽,而徒假其曲水;绝少鹿柴文杏之胜,而冒托于辋川,不如嫫母傅粉涂朱,祗益之陋乎?此又地有异宜,所当审者。
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
否则强为造作,仅一委之工师陶氏,水不得潆带之情,山不领回接之势,草于木不适掩映之容,安能日涉成趣哉?所苦者,主人有丘壑矣,而意不能喻之工,工人能守不能创,拘牵绳墨,以屈主人,不得不尽贬其丘壑以徇,岂不大可惜乎?此计无否之变化,从心不从法,为不可及;而更能指挥运斤,使顽者巧滞者通,尤足快也。
予与无否交最久,常以剩水残山,不足穷其底蕴,妄欲罗十岳为一区,驱五丁为众役,悉致琪花瑶草,古木仙禽,供其点缀,使大地焕然改观,是一快事,恨无此大主人耳!然则无否能大而不能小乎?是又不然。
《园冶注释》计成—陈植

天窗与窗户没有定式,但要与环境相宜才合用;栏可以随手设计,但也要根据具体环境而定。设计的图式应求有所创新,陈旧的 俗套必须裁除,这样既不会影响园林的总体美观,又适合局部环境。 相地:
园林的地基方向没有限制,地势任其高低不同。进入园林大门就应有山水的情趣,景观都是随地形自然形成,要么与山林相依, 要么与河沼相连。要想在临近城郭之处探奇,应远离四通八达的要道;要想在乡村田野中选择幽静胜景,应利用高低的密林。在村庄 建造园林要能够远眺原野,在城市建造园林要能够便于居家。新建园林,易于建立基础,可移栽杨树和竹丛;若是旧有园林,可巧妙 地进行翻新改造,自然就该利用古树和繁花。园林的布局,要利用天然的地势,合于方的就其方,适于圆的就其圆,可偏的就其偏, 能曲的就其曲。如遇长而弯曲的地形就要设计成圆环碧玉状,开阔的斜坡则要设计成层层错落的铺云状。高的地势应修筑亭台使之更 高,低凹之处则应开掘池塘使之更深;园林建筑的位置贵在靠近水面,确定地基要先察探水源,疏通水的出口,察明水的源头。临近 溪流的开阔之地,适宜架设虚阁;借照天光的夹巷,应有房廊可以通度。如果要借取别处的胜景,只要有一线相通,就不应隔绝,只
计成《园冶》原文

计成《园冶》原文【自序】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
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江苏),择居润州。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
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
”遂播名于远近。
适晋陵方伯吴又于公闻而招之。
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故园,仅十五亩。
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
”予观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
予曰:“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
”落成,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百,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
”别有小筑,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
时汪士衡中翰,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于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
暇草式所制,名《园牧》尔。
姑孰曹元甫先生游于兹,主人皆予盘桓信宿。
先生称赞不已,以为荆关之绘也,何能成于笔底?予遂出其式视先生。
先生曰:“斯千古未闻见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开辟,改之曰‘冶’可矣。
”时崇祯辛未之秋杪否道人暇于扈冶堂中题。
园冶卷一【兴造论】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
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梁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其确也。
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
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广,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
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何也?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当要节用。
《园冶》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园冶》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园冶》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造园理论著作。
园冶注释

园冶注释[第二版]著者:[明] 计成注释:陈植校订:杨伯超校阅:陈从周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5月第2版,2004年9月第4次印刷计成所撰《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
此书除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外,更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他系统阐述了建筑文化与造园艺术的有机关系,立论清楚,逻辑合理。
此书完成于崇祯四年(公元1637年),初名《园牧》,后经姑苏名士曹甫建议改成《园冶》。
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拆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
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二百三十五幅。
《园冶》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造园艺术的专书,促进了江南园林艺术的发展,是我国造园学的经典著作。
此书的诞生,不但推动了我国造园历史的进程,而且传播到日本和西欧。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营造学社、八十年代陈从周先生等均曾再版,已故造园先辈学者陈植先生等,并有注释出版,影响至大。
社区参与:开发商指南丛书:国外社区规划译丛编者:[美] 美国城市土地协会译者:马鸿杰张育南陈卓奇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2004年12月第1次印刷自20世纪70年代中叶以来,美国城市土地协会开始注意到一个土地开发与经营的新纪元已经诞生。
自1920年起,已有不少社区原本普遍使用的规划、区分和简易区分管理方法,迅即被复杂的开发经营方式所代替。
在此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地区对控制开发的品质和步调表示出兴趣,有时甚至不惜完全终止开发的过程。
因此,开发商越来越感到有种压力,他们必须向社区证明他们开发的品质和必要性。
开发提案常常得谨慎从事,比国内且忍受敌对的目光。
1979年美国城市土地协会的开发管理议会才刚刚成立,其主要任务如下:“开发管理议会认为,房地产开发的成功,主要依赖于社区利益和土地使用开发执行者的通力合作……开发商和建筑商为追求自己的生机利用土地去辟建社区,于是社区建立一套土地使用管理政策和规则,这不仅合理而且非常必要。
专业分类书单

古典类:1、《园冶》计成 /《园冶注释》陈植评:中国第一本造园书籍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50.00评: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生态类的:1、《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评: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
设计理论类:1、《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2、《景观科学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苏)阿尔曼德著李世玢译评: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数字化景观的。
3、《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等著索靖之等译评:虽然老了点,但对于设计细节的探讨仍然是最好的。
4、《总体设计》k林奇5、《风景建筑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michael laurie)》6、《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著:(美)拉特利奇译:王求是,高峰评:经典的“人看人”在这本书里论述得是最为透彻完善的。
7、《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8、《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孙筱祥著9、《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主编: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译: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10:《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评:适用于初学者1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2、《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国13、《中国造园论》张家骥著历史类:1、《西方造园变迁史》/《西洋著名园林》针之谷钟吉2、《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50.003、《图解人类景观》译著者:刘滨谊,(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4、《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 210.005、《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技出版社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变迁史》相比6、《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张祖刚著评:100个古今中外的实例按照时间顺序穿起来7、《环境设计史纲》吴家骅编著评:“景观”换成了“环境设计”,买不到《图解人类景观》的人可以看看8、《造园史纲》童雋评:最简短的造园史9、《园林史》游泳主编评:新版教材施工手册1、《美国景观设计的速查手册(mc-grawhill的timesaver standards for landscape architexture. )》(第二版)(原版) c.w. harris和n. dines编2、《场地施工细部手册(timesaver standards)》系列n. dines著译:王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3、《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吴为廉著,同济大学出版社评论:涵概了景观工程的几乎所有内容,具有较好的工具书性质。
【经典导读】《园冶》卷一原文及注释

【经典导读】《园冶》卷⼀原⽂及注释⽣⽣景观关注我们点击题⽬下⽅⽣⽣景观⽣⽣景观我们专注于多维度景观设计,⽣⽣不息成长邮箱:ssjgsj@官⽅⽹站:堪称学园林造景之⼈必读之书,但据说很少有⼈能完全参透其中奥义~【《园冶》简介】《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
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
其中园说⼜分为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选⽯、借景10篇。
该书⾸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详细地记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基、铺地、掇⼭、选⽯,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门窗等的图案。
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百三⼗五张。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供模仿的范本。
同时,《园冶》采⽤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在⽂学上也有其⼀定的地位。
【《园冶》作者简介】计成,字⽆否,江苏苏州吴江县⼈,⽣于明万历⼗年(公元1582年)。
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的东帝园、仪征汪⼠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园冶》主要内容和精髓】《园冶》共三卷,第⼀卷卷⾸冠以《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纲领和⽴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
《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阐明园林⽤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
后有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选⽯、借景⼗篇。
在⼗篇的论述中,相地、⽴基、铺地、掇⼭、选⽯、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特别是相地、掇⼭、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园冶》的生态设计思想

《园冶》的生态设计思想《园冶》是我国关于古典园林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不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技巧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作为一个文人建筑学家,计成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将园林建筑中隐藏的生态危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作《园冶》这一书中关于生态设計思想的部分对现代城市建设也有着启示意义。
标签:《园冶》;生态设计一、生态设计哲学思想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就十分注重人的能动作用。
如《周易》中关于天道、地道、人道的关系论述,意图在于启示人们当面临残酷的自然环境时,要坚持“自强不息”,在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之中做到“厚德载物”,如此就能实现天道、人道、地道的和谐统一。
置于当下来看,《周易》关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学说,与我们今天讨论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是相通的。
在建造园林时,时常会面临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时便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自然条件的劣势转化为园林独特的内在风景。
通过自身的运筹帷幄,认识到环境因素与规划设计之间的对立和统一,考察自然环境,加上结合自身所长,“巧于因借”,就能建设出具有独具特色的园林。
二、《园冶》中的生态设计思想(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在《园冶》中,计成关于造园方法论,提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因借”指的是指园林设计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设计园林风格,它要求设计师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地貌特征和地势特点等综合考量后,决定园林的大小、形状、风格和位置走向。
同时,园林的内部装饰也要适应当地的人文地理特征,比如不论是选用的花草树木还是假山石块,都要与园林的整体美学风格搭配,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以增强园林的整体美学效应。
正如《园冶》中提到:“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1],要求造园时要根据地形条件和地势特征,调整园林的结构,使之符合当地的地理特征。
因此,计成在《园冶》中就特别强调不要逆先天条件而行去人为的改变地理特征,破坏当地的生态,而是要把建筑与当地的地貌特征融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冶卷一:本卷包含了兴造论、园说以及相地、立基、屋宇、列架、装折几大部分。
兴造论强调了“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全书的总论,阐述了园林用地、景物设计、审美情趣等造园理论;相地,分别对六种不同的园基类型提出了具体的布局设计的要求;立基,论述了园林中房舍与景区基础总体布局的关系;屋宇,涵盖了园林中所有的房舍建筑形式;列架,描述了园林屋宇建筑的屋梁构架形式,强调绘制平面结构图的重要性;装折,不仅包含了现代的“装饰”含义,还包含了园林屋宇内外空间结构的布局安排。
兴造论:世人兴造建筑,都是以工匠为主,难道没有听说过“三分工匠七分主人”这句谚语吗?这里所说的“主人”并不是指园林主人,而是指主持造园的人。
古时鲁班有灵巧匠心,陆云有精湛技艺,他们岂只是操持斧锯做工的匠人?如果工匠只以精雕细刻为技巧,以接图组装建造构架为精湛,一根屋梁一根柱子的定规都不可以更改,那么用“没有心窍的人”来称呼他们,非常准确。
所以凡是建筑工程,必须先考察选择地形位置以确立地基,然后确定建筑的开间和进数;测量地形地基的宽窄,根据地形的曲直合理安排方整的庭院,这就在于工程的主持者能够得体合宜地设计,既不可拘泥于形制只顾“得体”,也不可不顾法式只追求“合宜”。
假如地形不规整,可根据地形进行合理设计布局,何必非要求其方正整齐呢?其屋架何必拘泥于三间或五间的定制,非要建造多少进不可呢?哪怕是半间的披厦,只要自然高雅就行。
这就是所说的“主人的七分”之意。
但园林建造的主持者,其作用还必须占到十分之九,而工匠的作用至占十分之一,这是为何呢?因为园林讲求因地制宜、互相借助的巧妙,讲求布局得体、分寸合宜的精髓,这不是工匠的水平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园主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所能够实现的,必须依靠得当的主持者,掌管这个重要位置,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谓“因”,就是说要依随地势的高低错落、地形的端正方直碍眼的树木可剪掉一些枝桠,涌泉的流水则可引导它向石头上流注,各处经典互相借助资衬;适合建亭台的地方就建造亭台,适合建楼榭的地方则建造楼榭,园林内的路径不妨偏僻而蜿蜒曲折,意在曲折自然而致深。
这就是说的“精而合宜”的意思。
所谓“借”,就是指园林虽然内外有别,但眼能得见的景色则不拘远近。
蓝天下的山峰耸翠也好,青红色的古刹凌空也好,凡是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低俗的景物就要加以遮挡,优美的景物则要尽收眼中。
不论草莽田野,都变为烟云缥缈的景色。
这就是所说的“巧而得体”的意思。
要做到得体合宜、因地制宜、互相借助的效果,如果没有得当的工程主持者,加上舍不得费用的话,那么必然前功尽弃,即使有像鲁班、陆云这样的人,又如何流传于后世?我也担心园林建造艺术渐渐失传,姑且把图式绘制于后,向园林爱好者展示。
园说:大凡园林的建造,不分乡村和城镇,地方以偏僻幽静为最佳,凡开辟作树林之处都要除掉杂草;因借自然环境营造景观,在涧流边都应培植兰花芷草。
园林内的路径要沿着松、竹、梅这样的花木开辟,才有隐者的逸志闲情;造景如同壶中日月,才可建立千秋基业。
围墙要掩藏在藤萝中使之隐约可见,屋架要高置于树梢间形成蜿蜒之感。
依山楼凭栏远眺,放眼都成美景;信步竹林而寻幽静,醉心便在其中。
屋宇轩昂而高爽,窗户开敞而亮堂,这样便能接纳千顷汪洋的波光,收览四季烂漫的花信。
梧桐树影布满大地,槐树绿荫洒满闲庭;河堤沿岸栽种柳树,房屋四周培植梅花;在竹林里修建茅舍,开凿一条涓涓细流从旁绕过;山峦叠嶂犹如锦绣屏风,门前高耸一列千寻翠景,虽然皆出自人工造景,但宛如天然生成一般。
古刹庙宇在窗中若隐若现,犹如唐代李昭道的金碧山水画;陡峭的山岩用斧劈状的石头垒筑而成,又如元代画家黄公望笔下参差雄伟的山水画。
可择佛教寺庙为邻,耳边能时常听到诵经声;远处山峰最适合借景,眼睛可饱览秀色。
远处的道观紫气青霞缭绕,在睡枕上就能听见传来的仙鹤声;近看水中漂浮的白蘋红蓼,在矶石上与鸥鸟结伴一同遨游。
游山可乘坐一顶竹制轿子,玩水可手持一根枥木手杖。
城墙斜飞于半空,水上有横跨的拱桥,哪用得着去羡慕王维的辋川别墅,又何必去与石崇的金谷园攀比?一湾清水也能消夏避暑,百亩园林岂只是为了藏春;驯养鹿群可以游猎,养殖鱼儿可以垂钓。
夏天在凉亭里饮酒,调制冷饮时可感觉到竹丛中凉风习习;冬天在阁楼里围坐炉旁,煮沸雪水冲茶之声犹如波涛。
唇口干渴全都消除,烦闷顿时解开。
夜晚雨打芭蕉,就像夹杂这鲛人的泪滴;清晨微风吹拂着杨柳枝叶,宛若蛮女舞动的纤细腰姿。
移植几株修竹在窗前,分栽几棵梨树于庭院。
月色荡漾,秋风细碎,影乱了床上的琴书,吹皱了倒映着半轮明月的秋水。
在矮榻上睡觉时清风袭来,胸怀开阔间顿觉远离凡尘。
天窗与窗户没有定式,但要与环境相宜才合用;栏杆可以随手设计,但也要根据具体环境而定。
设计的图式应求有所创新,陈旧的俗套必须裁除,这样既不会影响园林的总体美观,又适合局部环境。
相地:园林的地基方向没有限制,地势任其高低不同。
进入园林大门就应有山水的情趣,景观都是随地形自然形成,要么与山林相依,要么与河沼相连。
要想在临近城郭之处探奇,应远离四通八达的要道;要想在乡村田野中选择幽静胜景,应利用高低的密林。
在村庄建造园林要能够远眺原野,在城市建造园林要能够便于居家。
新建园林,易于建立基础,可移栽杨树和竹丛;若是旧有园林,可巧妙地进行翻新改造,自然就该利用古树和繁花。
园林的布局,要利用天然的地势,合于方的就其方,适于圆的就其圆,可偏的就其偏,能曲的就其曲。
如遇长而弯曲的地形就要设计成圆环碧玉状,开阔的斜坡则要设计成层层错落的铺云状。
高的地势应修筑亭台使之更高,低凹之处则应开掘池塘使之更深;园林建筑的位置贵在靠近水面,确定地基要先察探水源,疏通水的出口,察明水的源头。
临近溪流的开阔之地,适宜架设虚阁;借照天光的夹巷,应有房廊可以通度。
如果要借取别处的胜景,只要有一线相通,就不应隔绝,只要有利于借景;如果对面邻居庭院中的花草,只露出几分,也足以触景生情,感受无限春光。
架一小座小桥沟通隔水,可在僻静处构筑馆舍;用石头垒砌围墙,也能比拟山居。
假如有多年的老树,对垒砌檐墙有所妨碍,不妨退一步以保护树木,或砍去几根枝桠,不会妨碍树冠的发育。
这是因为雕栋飞楹的建筑容易修建,但挺拔玉立的槐荫古树却很难长成的缘故。
总的来说,相地如能合宜,建造的园林自然得体。
山林地:园林地理位置以山林地为最佳,因为这些地方有高有低,有曲有深,或是峻峭的悬崖,或是宽阔的平地,本身就形成了天然的雅趣,无须劳烦人力施工。
进入隐蔽的地方疏浚出源流,将就低洼的地势开凿成池塘;掘土开辟洞穴与山脚,培土成山,以连接房屋和长廊。
园林中杂树参天,楼阁高耸好似阻碍了云霞的出没,繁花遍地,亭台突出池塘边而显得参差错落。
水涧绝径处架设桥梁,飞岩悬崖处铺设栈道。
从容自得时处处即是景色,孤寂落寞时随处可得春光。
美丽的鸟儿可做要好的朋友,欢快的鹿群即是同游的伙伴,。
栏杆离逗留几番花信,园门外环绕一湾溪流;幽径通往竹丛的深处,城市地:城市中的繁华闹市不适合建造园林。
如要建造,必须选择幽静偏僻的地方,虽然邻近凡俗的喧闹,但掩上门就可隔绝绚囔声了。
开辟的路径曲折延绵,竹树丛中隐现斜飞的城墙;挖成曲折的池沼,从柴门之内横接长桥。
宽敞的庭院可栽植梧桐树,弯弯的河堤可栽植杨柳树;难以修建别墅之处,可变为林地。
构筑房间要按园基的布局,靠水的地方要用石头砌成墙堤;安置亭台是为观景也是造景,栽种的花卉在春风中含笑。
虚阁隐蔽在梧桐的树荫里,绿荫移上四壁图书;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月光犹如洗涤了千家的烟雨。
瀑布如同白绢映入镜中,青山如同翠屏环绕城外。
芍药宜用围栏保护,不妨凭借山石构筑;蔷薇未必非要搭架,最忌编织成花屏。
花木不经常修枝剪叶,怎么能保持鲜艳茂盛?一片山色富于情致,一方寸石足以生情。
窗户虚掩,透进玲珑的芭蕉树影,山岩曲缝嵌入盘礡的松柏树根。
有此佳境,足以证明闹市中也可隐居,犹胜在山林中居住。
能在闹出中寻得幽静,何必非得舍近而求远;悠闲中即能达到此种境界,兴致来了便可邀友同游。
村庄地:古时喜欢田园风光的人,在乡野中居家;而今爱好山丘林壑的人,选择风光优美的村庄居家,家家柴门篱笆,处处桑树苎麻。
开凿水源而修濠沟,培土筑堤栽杨柳。
站在门楼上欣赏遍野庄稼而知春秋,下到堂屋穿过走廊入书斋便可书画。
大约十亩的园林地基,水池的面积须占十分之三,正好可以疏浚源流,又蕴涵了曲折幽深的情趣;余下十分之七的地基,用十分之四的面积来垒土造山,所造的山不论高低,以栽植竹林为宜。
厅堂轩敞,面对开阔的绿野;花木掩映,庭院深深的重门若闭。
垒石成山,要让人感觉不假;断处架桥,路尽有渡口可通。
桃李树下自成小径,楼阁亭台都可入画。
用荆棘编织成围墙,留出洞孔可使山犬出来迎接宾客;绕篱笆开辟出曲径,童仆打扫落叶踏破了苔藓。
虽然深秋时蜂房的蜂蜜还没有收割,但成熟的庄稼和俸禄可以先享用。
安闲无忧不用为衣食操心,买酒自乐不怕一路风雪。
归隐山林如愿以偿,田园生活自足有余。
郊野地:在郊野选择建造园林,要依山照自然的地形,如平缓的小山、曲折的山坳、起伏的山冈、茂盛的树林。
水道流畅有连通的源头,河水之上有横跨的桥梁,距离城中不过激励路,从而能够随时往来,若能这样就算得上称心愉快了。
规划布局,要考察地势崎岖不平的程度,可取得地基面积的大小;最好是用土版筑围墙,仿效习家池构造池塘。
开辟荒地要疏引长流,创造景观要全留杂树。
假山基底怕水浸蚀,要用坚硬的石头立基才足以支撑;疏导涓涓细水流入池水,就需架设桥梁使人通过。
初春寒风料峭的时候,在溪湾的柳林间栽种一些桃树;夜晚星疏月淡的时候,在绕屋梅花间隙里种植几株修竹。
柳绿桃红似多几许幽雅情趣,疏影横斜更具有诗情画意。
两三间书斋画室尽可收藏春色,一二处水榭凉亭当能避暑消夏。
隔着树林倾听鸠鸟啼叫唤雨,断崖之处静闻马儿嘶鸣呼风。
满庭的落花呼唤童仆打扫,幽深的竹林迷住客人停留。
客人任意观赏无须经主人同意,也无须向主人报题姓名。
郊野地造园,必须保存郊野风清月明的自然韵味,切莫犯破坏山林的罪过。
风雅韵士怎会亵渎自然风光,庸俗之人才会偏爱信笔涂鸦。
傍宅地:住宅旁边或后面有空地,都可以用来建造园林,不但便于行乐消闲,而且也是保护住宅的最佳环境。
开凿池塘疏浚沟壑,,垒石成峰挑土造山。
开设专用的园门以便接待前来观赏的宾客,留出便道以供家人通向住宅的内室。
修竹茂林,柳暗花明,自然清旷而幽静;虽然只有五亩园地也无妨,但且仿效司马温公的“独乐园”;一年四季都有不谢之花,最宜偕妙龄侍女一同游玩。
花朝节宜整日尽情观赏,中秋节可整夜欢聚团圆。
家庭举办宴会,女眷不必用锦帐遮藏;宾客宴聚吟诗,不胜者照金谷之量罚酒。
多处题咏诗文,小有洞天之境。
一张卧榻常堆半床琴书,数丛修竹透出不尽烟雨。
水边筑室若是为求得幽静,家园造山又何必要求高深?住宅应遗存谢朓高风亮节的品质,造山须刻画孙登弃世长啸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