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思维导图素材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6张PPT)
宋 838428 璟
狄 仁 杰
武则天时的名臣
2.武则天统治的评价:
无 字 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 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 838428 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 不见唐代所刻一字。很多人对她褒贬不 一,那么我们今天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她 呢?
政 启 开 元 , 治 宏 贞 观
2.唐太宗统治期间开创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838428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原因何在?
魏征,字玄成,馆陶 (今属河北)人,以敢于直
838428 言著称。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 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论任贤》
新课讲解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于何时何地何人?
时间:
618年
838428
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 定都:
长安
唐高祖窦皇后四子表
长子 李建成 太子
秦王
589-626
598-649
次子838428 李世民 三子 四子
唐太宗李世民 (626—649年在位) )
公元626年,玄武 门之变两个月后, 李玄霸 早夭 李世民即位,627 李元吉 齐王 603-626 年改元贞观。
知新
时间:
导入
爷爷是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爸爸是皇帝
妈妈是皇帝
838428
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
哥哥是皇帝
自己是皇帝 唐睿宗李旦
儿子是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838428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1--21课)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2张PPT)
治国思想: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统治措施: 1、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2、制定法律,减省刑法 3、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4、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5、减轻人民劳役,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启示: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图表 皇帝
中书省
决策
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议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元 ★唐初近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唐源自宗的治国良策: 重用贤能、整顿军队

提倡节俭、重视生产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 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 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 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 富裕。
课堂练习
1、在大唐帝国初期实行“新政”的是下列哪 位皇帝( C )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 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隋:
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
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 李渊 唐高祖
A、武则天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高祖 2、科举制创立于( B ) A、三国 B、隋朝 C、宋朝 D、唐朝 3、唐朝的国家政治体制实行( C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 郡县制
唐太宗时,任用善断大事的宰 相是( B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
姚崇
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 肯定,主要是因为( D )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备课素材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备课素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

这一重点的突破可依据这样一条线索:“开明思想——有利措施——社会状况”。

首先,通过君臣论治的一些史实和唐太宗的一些名言来分析唐太宗开明治国思想的形成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前提条件;其次,通过表格的方式罗列与总结唐太宗时期的一系列治国措施,体会其开明政策的实施;再次,通过一些史料表述贞观时期的社会状况,这些状况符合了一个治世局面的标准,因而被命名为“贞观之治”。

2.女皇帝武则天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这一重点的突破可从《无字碑》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究女皇帝一生的经历与统治措施,并将她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与唐太宗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武则天在位时期的统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正确评价武则天。

3.“开元盛世”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填充图片和动手绘制图示的方式,对“开元盛世”的原因、表现等进行了解和掌握。

把唐朝放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去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分析盛世出现的原因及实质。

4.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从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条件中,注意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和时代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去评价,看其对历史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要一分为二地评价,防止以偏概全。

1.知识网络学习法:比较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和唐太宗等君主登上帝位的方式。

图示如下:2.总结归纳学习法:总结中国历史,明确朝代更替的规律。

如总结秦亡汉兴和隋亡唐兴的相似之处。

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朝代;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汉唐的兴起都是因为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汉唐两朝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期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思维导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思维导图

地位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女皇武 则天
治国

政治上发展科举制,打击敌对 官僚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
影响
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 现奠定了基础
举措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锐 意改革
开元 盛世
结果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退 出
贞观之 治
开元 盛世
618年
时间
李渊
建立者
唐朝 建立
长安
都城
626年,李世民即位, 次年改年号“贞观”
背景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知人善任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经 济上减轻人民劳役,鼓励生 产,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
治国 思想
贞观 之治
治国 措施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表现
称帝
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思维导图
图示贞观之治
虚心纳谏 知人善任 减省刑罚 完善科举
唐朝建立
唐太宗 即位
贞观 之治
减轻劳役 完善三省六部制
反击东、西突厥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统 治前期
建立唐 朝(618 年)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 世
唐朝建 立
女皇武 则天
从“贞观之 治”到“开 元盛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思维导图(共68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思维导图(共68张)

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 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外交政策:开放 玄奘西游天竺
女皇武则天考点二


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
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 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 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虽 有弊政,但是瑕不掩瑜,作用是主要的,她是一位 有作为的女皇帝。
3.玄奘西游:_贞__观__年间,玄奘西游__天__竺_,取回大量佛经。他著有《大__唐__西__域__记》 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点拨】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①隋唐时期,国家安定统 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②唐政 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各 国交往频繁。③唐朝发达的海陆交通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条 件,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个地点
四段水 渠
五大水系
中心洛阳,北至涿郡、南达余杭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涿郡
永济渠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
唐朝的发展与灭亡
唐高祖 (李渊

建立唐朝 公元(618
年)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继
唐玄宗

发 展
发 贞观之治 展
唐朝中外交往 【课标】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 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日本先后派出十多批_遣__唐__使__学习唐朝文化。仿效唐朝进行政治 改革;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方面学习中国。 2.鉴真东渡:_唐__玄__宗__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 交流与发展,其设计的_唐__招__提__寺_,至今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资治通鉴》
唐太宗在位23年,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 济得到恢复发展,百姓生 活有所改善。这一时期的 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 “贞观之治”。
(3)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 覆舟。”
——《贞观政要》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 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你知道出现这些景象是因为 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吗?
重用贤能 厉行改革
重用姚崇、宋璟等贤臣
政治
整顿吏治,裁撤冗员
经济 文教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盛唐景象
唐玄宗的统治
①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任人唯贤,整顿吏治
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 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 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并标注在教材中。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唐高祖李渊
李渊(566—635年),唐朝的开国君主。 李渊世代显贵,被授予北周唐国公爵号,后被 隋文帝封为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 大权。隋朝末年,杨广昏庸无道,天下大乱, 于是李渊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公 元618年,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 随后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在位期间,以隋朝 制度为蓝本,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 颁布均田制、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 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后传位于次子李世民,自 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统治措施 (1)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文教: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 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 (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 平定了全国。
唐高祖李渊 (618—626年在位)
——唐太宗
魏征前后进谏200多次。“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 朕亡一镜矣!”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 制,确立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三: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
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
虚心纳谏 善于用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
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
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唐玄宗在洛阳建“丽正书 院” 为中国最早书院
[史料阅读]
材料一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 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当时粮食布帛 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 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 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 和人数。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 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考试科目以 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 即对时事政治的看法。贞观八年加试经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盛世”
贞观之 治
开元 盛世
618年 时间 李渊 建立者
长安 都城
唐朝 建立
626年,李世民即位, 次年改年号“贞观”
背景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治国
知人善任
思想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经 济上减轻人民劳役,鼓励生 治国
产,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 措施
贞观 之治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表现
称帝
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思维导图
图示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
唐太宗 即位
虚心纳谏 知人善任 减省刑罚 完善科举 减轻劳役 完善三省六部制 反击东、西突厥
贞观 之治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建立唐 朝(618
年)
贞观之治
武则天 贞观遗风
唐玄宗统 治前期
开元盛 世
唐朝建 立
女皇武 则天
从“贞观之 治”到“开
女皇武 则天
地位 治国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政治上发展科举制,打击敌对 官僚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
影响
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 现奠定能,锐 意改革
结果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