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口腔知识点总结

口腔知识点总结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不仅会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给全身带来危害。
因此,了解口腔知识,保护口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对口腔知识进行总结:一、口腔解剖学知识1. 口腔组成:口腔包括口腔腔膜、牙齿、舌、口腔黏膜等结构。
这些结构相互协作,完成食物摄取、咀嚼和言语表达等功能。
2. 牙齿结构:牙齿主要由牙冠、牙根和牙髓组成。
牙冠是可见的部分,牙根则潜藏在牙龈下面,与牙槽骨相连接,起到支撑作用。
牙髓位于牙髓腔内,是牙齿的神经和血管组织。
3. 口腔黏膜结构:口腔黏膜覆盖口腔内表面,具有抗菌、保护和感觉功能。
口腔黏膜分为颊黏膜、唇黏膜、舌黏膜、软腭和硬腭。
4. 咀嚼肌和舌肌:咀嚼肌主要用于咀嚼食物,舌肌则用于言语表达和吞咽。
这些肌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协调完成各种功能。
5. 涎腺:口腔中存在多个涎腺,分泌唾液,起到润滑口腔、抗菌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二、口腔疾病知识1. 龋齿: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酸性物质损害牙齿组织。
预防龋齿的关键是定期刷牙、控制糖分摄入、定期口腔检查等。
2. 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主要是由于牙菌斑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问题。
3. 口腔肿瘤:口腔肿瘤多为恶性肿瘤,早期常常无症状,易被忽视。
因此,定期口腔检查是预防口腔肿瘤的重要手段。
4.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多由于黏膜损伤、感染或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症状包括口腔内溃疡疼痛、瘙痒等,需要及时治疗。
5. 口腔感染:口腔感染包括口腔内和周围组织的感染,常见的有牙髓炎、牙周脓肿等。
及时治疗感染,预防病情扩散至全身。
6. 口腔异物: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因异物卡在口腔内而引起窒息、感染等问题。
要及时处理口腔内的异物,保护口腔健康。
三、口腔保健知识1. 刷牙:每天至少两次刷牙,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
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正确使用刷牙工具,可以更好地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疾病。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

口腔医考知识点总结一、口腔解剖学1. 口腔的解剖结构口腔主要由口腔腔隙、口腔前庭、颌弓、舌、牙齿、牙龈等组成。
口腔前庭是指舌下、颊黏膜与颊部黏膜之间的腔隙。
颌弓又分为上颌弓和下颌弓,牙齿则是口腔中的重要结构之一。
2. 牙齿的结构牙齿主要由牙冠、牙根和牙髓组成。
牙冠是牙齿的可见部分,而牙根则位于牙龈下方,与牙槽骨相连。
牙髓是牙齿内的一种结缔组织,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3. 口腔的血供和神经支配口腔的血供主要来源于上颌动脉和下颌动脉。
而口腔的神经支配主要由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所提供。
二、口腔生理学1. 口腔消化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口腔的消化主要由唾液和牙齿的作用完成。
唾液主要含有水、电解质、酶和黏液等成分,可以软化食物并促进食物的咀嚼和吞咽。
2. 唾液分泌调节唾液的分泌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交感神经通过使唾腺分泌增加,而副交感神经通过使唾腺分泌减少。
唾液分泌还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影响。
3. 口腔的免疫功能口腔黏膜和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它们可以阻止细菌和病毒侵入,并迅速清除侵入的微生物。
三、口腔病理学1. 口腔黏膜疾病口腔黏膜炎症是口腔最常见的病理变化。
常见的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2. 牙体疾病牙体疾病一般是由于口腔细菌的侵袭所引起的。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体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釉质的溶解和破坏。
3.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口腔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病等。
牙周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口腔细菌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
四、口腔临床医学1. 口腔疾病的诊断口腔医生主要通过患者病史、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
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病因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2. 口腔疾病的治疗口腔医生主要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治疗包括洗牙、根管治疗、拔牙等。
3. 口腔疾病的预防口腔医生主要通过口腔卫生教育、定期口腔检查等手段,进行口腔疾病的预防。
口腔医学知识点

口腔医学知识点口腔医学是一门涉及口腔及颌面区域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学科。
它不仅关注牙齿的健康,还包括口腔黏膜、舌头、唾液腺、上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等多个方面。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重要的口腔医学知识点。
一、牙齿的结构与功能牙齿由牙冠和牙根两部分组成。
牙冠是露在口腔里的部分,表面覆盖着坚硬的牙釉质,它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能够抵抗咀嚼时的磨损和酸蚀。
牙根则埋在牙槽骨中,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相连。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同时,牙齿对于发音和保持面部的美观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常见的口腔疾病(一)龋齿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是由于细菌产生的酸侵蚀牙齿硬组织而导致的。
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深入,感染牙髓,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导致牙齿的丧失。
(二)牙周病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进一步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最终牙齿松动脱落。
(三)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牙髓病是牙髓组织的炎症,常见的有牙髓炎。
根尖周病则是指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多由牙髓病发展而来。
(四)口腔黏膜病如口腔溃疡、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等,这些疾病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免疫、感染、精神因素等有关。
三、口腔卫生与保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
每天至少早晚刷牙两次,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能够有效去除牙菌斑。
同时,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可以进一步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定期更换牙刷,一般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此外,还可以使用漱口水辅助清洁口腔,但不能替代刷牙。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洁牙,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四、口腔治疗技术(一)补牙当牙齿发生龋齿时,需要进行补牙治疗。
补牙的材料有多种,如银汞合金、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等,医生会根据龋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二)根管治疗对于牙髓病和根尖周病,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口腔医学知识点汇总

口腔医学知识点汇总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咀嚼食物的器官,更是与人的外貌、情感和社交能力密切相关的重要器官。
口腔的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口腔卫生,还关系到全身的健康。
今天,我们将对口腔医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一、牙齿的结构和分类牙齿是构成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
牙冠是牙齿表面的可见部分,常见的牙冠有切牙、磨牙和尖牙等。
牙颈是连接牙冠和牙根的部分,位于牙龈下方。
牙根则是隐藏在牙龈和骨组织之中的部分,它通过根周膜与牙龈和骨组织相连接。
根据牙齿的形态和功能,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前牙、磨牙和尖牙。
前牙主要用于咬食和说话,形态较细长;磨牙用于磨碎食物,形态较宽大;尖牙则用于咬碎和撕裂食物,形态较尖锐。
二、口腔常见疾病口腔常见的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和口腔黏膜疾病等。
龋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是由细菌通过糖分代谢产生的酸腐蚀牙齿而引起的。
如果不及时治疗,龋齿会扩展至牙髓和根尖,导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疾病。
牙周炎是另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由牙菌斑和牙石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牙周炎会导致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和牙槽骨吸收等严重后果。
此外,口腔黏膜疾病也是一类常见疾病,包括口疮、舌炎和牙龈疾病等。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影响其进食和说话的能力。
三、口腔卫生保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口腔的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口腔清洁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口腔卫生保健的基本建议:1. 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持续2分钟以上。
使用软毛牙刷和牙膏,注意细致刷洗每一颗牙齿的各个面。
2. 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进行牙齿间的清洁,每天至少一次。
这对于去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非常重要。
3. 饮食健康,避免过于甜腻和粘性的食物。
糖分是细菌产生酸腐蚀牙齿的主要源头,应该尽量减少糖分的摄入量。
4. 定期到口腔医生处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
口腔医学常考基础知识点

口腔医学常考基础知识点1、在口腔内,以牙列为分界线,将口腔分为牙列内的固有口腔和牙列外周的口腔前庭两部分。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因此唇、颊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口腔前庭的表面形态。
2、牙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
3、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成为混合牙列期。
4、上颌动脉(颌内动脉)位置较深。
自颈动脉分出,向内前方走行,经下颌骨髁突颈部内侧至颞下窝,分布于上、下颌骨和咀嚼肌。
行颞下颌关节区手术时易伤及该动脉,应特别小心。
5、口腔检查常用的器械为:口镜、镊子、探针及其他(如挖匙)。
6、牙髓活力测试:临床上常用牙髓对温度或电流的不同反应来协助诊断牙髓是否患病,病变的发展阶段,以及牙髓的活力是否存在。
正常情况下,牙髓对20℃~50℃之间的温度刺激不产生反应。
一旦发生炎症,则对温度刺激反应敏感;如发生变性或坏死,则反应迟钝或消失。
7、X线牙片检查又称根尖片,为临床最常用于牙影像检查的X线片,是口腔颌面部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
体层摄影检查技术分为平面体层摄影和曲面体层摄影,用于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曲面体层摄影检查又称全景X线片检查,是体层摄影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最主要方法。
8、口腔卫生保健的方法:刷牙、漱口、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
9、龋齿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征是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10、龋齿的病因:①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②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③敏感的宿主;④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这是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
11、四环素牙初呈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呈现明亮的黄色荧光,以后逐渐由黄色变成棕褐色或深灰色。
口腔医学导论知识点

口腔医学导论知识点口腔医学是研究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及口腔健康管理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保健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医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1. 口腔结构:口腔包括唇、颊、舌、牙齿、下颌骨、上颌骨等。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正常的咀嚼、吞咽、发音等至关重要。
2. 牙齿结构: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分为前牙、犬牙和后牙。
牙齿的主要成分是牙质、牙本质和牙髓,了解其结构对于诊断和治疗牙齿疾病至关重要。
二、口腔病理学1. 口腔常见疾病: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等都是口腔常见的疾病。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
2. 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口腔内黏膜。
早期诊断和治疗口腔癌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三、口腔微生物学1. 口腔菌群:口腔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有益和有害之分。
了解口腔菌群的构成和作用,有助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2. 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聚集体,是引发口腔炎症和龋齿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口腔材料学1. 牙科材料分类:牙科材料包括修复材料、固定修复材料、取模材料等。
了解不同的牙科材料及其特点,是选择合适材料进行口腔修复和治疗的基础。
2. 牙科材料的应用:口腔材料在牙齿修复、种植、正畸等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掌握适当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五、口腔保健学1. 口腔卫生:良好的口腔卫生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和口腔漱口水等方法都是口腔卫生的一部分。
2. 营养与口腔健康:均衡的饮食和营养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摄入适量的钙、维生素C等有助于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总结起来,口腔医学导论涉及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材料学和口腔保健学等多个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均衡的饮食,以及定期就诊口腔医生,从而保持一个健康美丽的口腔。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在医学领域中,口腔医学是一个独特而广泛的学科,涵盖了口腔健康的各个方面。
口腔医学为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口腔医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带给您一些对于口腔健康的理解。
1. 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石之一。
了解口腔的结构和组成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的各个组成部分,如牙齿、口腔黏膜、舌头、颌骨等。
通过对口腔解剖学的深入学习,口腔医生能够准确地定位问题所在,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2. 口腔常见疾病口腔常见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例如,龋齿主要由于细菌破坏牙齿表面,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3. 牙齿矫正牙齿矫正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不仅可以改善牙齿的外观,还可以纠正咬合问题和牙齿不齐的情况。
常见的牙齿矫正方法包括正畸治疗、隐形矫正和矫治器矫治等。
通过牙齿矫正,可以使牙齿更加健康美观,并提高口腔功能。
4. 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严重的口腔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口腔癌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癌至关重要。
常见的口腔癌症状包括口腔溃疡、口腔出血和颌面部肿块等。
定期口腔检查和追踪异常症状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手段。
5. 口腔护理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的刷牙、使用牙线、舌刮净和定期口腔检查等都是口腔护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以降低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保持口腔的健康状态。
6. 口腔医学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口腔医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治疗方法。
如口腔种植、口腔修复、口腔镜检查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口腔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体验。
综上所述,口腔医学知识点的总结涉及口腔解剖学、口腔常见疾病、牙齿矫正、口腔癌、口腔护理以及口腔医学技术等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预防和治疗口腔相关疾病。
专科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专科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1. 口腔解剖学口腔解剖学是口腔医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研究口腔组织结构、器官形态、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口腔解剖学包括口腔黏膜、舌、颊、唇、牙齿、牙周组织、颌骨、颌面肌肉、颞颌关节等的解剖结构。
了解口腔解剖学知识对于口腔医生进行临床诊疗至关重要。
2. 口腔生理学口腔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内环境的平衡与调节机制的学科。
口腔内环境包括口腔黏膜、唾液、牙釉质、牙本质等。
口腔生理学的重点是口腔黏膜的分泌、感觉、免疫及神经调控。
了解口腔生理学知识有助于口腔医生诊断口腔疾病和开展口腔内科治疗。
3. 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学是研究口腔疾病的形态学和病因学的学科。
口腔病理学包括口腔病变的病理过程、病因及发病机制。
口腔病理学的重点包括口腔肿瘤、口腔粘膜病、牙齿疾病、牙周疾病等。
了解口腔病理学知识对于口腔医生诊断和治疗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4. 口腔微生物学口腔微生物学是研究口腔内微生物种类、分布、生长、代谢、致病性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口腔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口腔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在口腔内的生态、群落结构及变化规律。
了解口腔微生物学知识对于口腔医生预防口腔感染疾病、改善口腔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5. 牙体牙髓疾病牙体牙髓疾病是指由细菌感染、外伤、化学腐蚀等导致的牙体组织和牙髓组织损伤。
牙体牙髓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髓炎、牙髓坏死等。
了解牙体牙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对于口腔医生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6.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指由口腔细菌感染、宿主免疫反应和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代谢失衡等因素导致的口腔组织和牙周组织的疾病。
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牙周囊肿、牙周炎等。
了解牙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口腔医生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7. 口腔颚面外科口腔颚面外科是研究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后天性畸形及外伤的学科。
口腔颚面外科包括牙颌领域手术、颌面肿瘤手术、颞颌关节疾病手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牙髓炎以及急性根周炎的应急处理:开髓引流
15.RCT:(root canal therapy)根管治疗术,又称牙髓治疗,粤语称堵牙根, 是牙医学中中治疗牙髓坏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种手术。
16.牙周疾病
1.药物性牙龈增生: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钙通道拮抗 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
3.要经常按摩牙龈。按摩牙龈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牙龈组织氧和其他营 养物质的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延缓牙龈萎缩。方法是:用洗干净的手指直接在牙 龈上按摩,按摩时按压和旋转运动相结合,重复10~20 次,牙龈的外面和里面都 应进行按摩。
4.要经常叩齿。刷牙后,口腔微闭,上下牙齿相互轻叩作响,用力不宜过 大,所有的牙齿全要叩到。叩齿能够促进下颌关节、面部肌肉、牙龈和牙周的血 液循环,叩齿锻炼了牙周围的软硬组织,坚固了牙齿。
乳牙萌出顺序:ABDCE A乳中切牙 B 乳侧切呀 C乳尖牙 D 第一乳磨牙 E第二乳磨牙
恒牙萌出顺序: 上颌恒牙:61243578 或者61245378 下颌恒牙:61234578 或者 61243578
恒牙的标识与书写 1 中切牙 2 侧切牙 3尖牙 4 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 第一
磨牙 7 第二磨牙 8 第三磨牙
5.要经常咽津。方法是:坐卧姿势不限,但是全身要放松,口微闭,舌头舐 上腭,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待唾液满口时,分 3 口将唾液徐徐咽下,一日数次即可。 咽津可以生津,促进唾液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 11.龋病: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
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 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
氏淋巴瘤、单纯疱疹性口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 19.局部麻醉:是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传导而产生麻醉
作用 常用方法:表面局麻、浸润局麻、阻滞局麻 局麻的并发症 全身~晕厥、过敏、中毒
局部~水肿、血肿、牙关紧闭、注射区疼痛、面瘫、神 经损伤
20.拔牙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论述) 适应症:1、严重的牙周疾病,牙槽骨严重吸收,牙齿达Ⅲ度松动;2、牙齿 大面积龋坏,或合并根尖病变无法治疗者;3、牙齿受外伤,同时伴 有牙根折断已不能作治疗保存者;4、阻生牙引起冠周炎反复发作 或可能造成邻牙龋坏者;5、错位牙,移位牙影响口腔功能,防碍义 齿修复,影响美观者;6、肿瘤或囊肿波及的牙齿,恶性肿瘤放疗前 需拔除的牙齿;7、怀疑为风湿病、肾病、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 等疾病的病灶牙。 禁忌症:1、血液病。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血友病、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不能拔牙。2、糖尿病。3、心脏病。 4、肝硬化和慢性肝炎。5、急性传染病。主要包括:急性肝炎、肺
5.上颌骨的一体四突:上颌体、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 6.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颏孔区、正中联合、下颌角、颏突颈 7.三叉神经的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面神经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8.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9.口腔常用检查器械:口镜、镊子、探针 10.口腔保健方法(简答)
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 炎症的局和消退。 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 23.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 1、表面伤情与实际伤情不完全一致 2、清创缝合的时限放宽 3、易伴发 其他部位创伤4、颌骨上的牙齿在创伤时的利弊 5、易发生窒息6、影 响进食和口腔卫生 7、易发生感染 8、易遗留面部畸形 24.口腔颌面部感染多发于牙源性感染,其次是腺源性感染。 25.疖和痈的概念 疖:西医:是化脓菌侵入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口腔医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作者: ———————————————————————————————— 日期:
ﻩ
口腔重点(选修)
1.牙体的组成:牙冠、牙根、牙颈 2.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 3.牙周组织:牙槽骨、牙龈、牙周膜和牙骨质 4. 乳牙、恒牙的萌出时间及顺序
病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12.楔状缺损:是发生于牙齿唇、颊面颈部牙体硬组织缓慢消耗所致的牙本质暴
露的缺损,常呈楔形。(好发于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 13.牙隐裂好发于上颌磨牙 14.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简答)
1.阵发性的自发性痛。
2.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3.疼痛不能定位,Hale Waihona Puke 放散性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放散)。
结核活动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以及各种急性炎症期等。6、孕 妇忌拔牙。原因: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拔牙可引起流产,8 个月孕 妇拔牙可引起早产。7、习惯性流产者禁止拔牙。原因:易流产。8、 月经期忌拔牙。原因:月经期拔牙会引起经血过多,造成非生理性 失血。 21.拔牙的阻力:邻牙、骨组织、软组织、牙根 22.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 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
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 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
的牙源性感染。 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
散和蔓延。 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
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 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
2.牙周炎:牙周炎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 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
牙周炎晚期的临床症状: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牙龈退缩 17. 口腔单纯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和粘膜疾病。 18.艾滋病的口腔表现:白色念珠菌病、舌毛状白斑、卡波西氏肉瘤、非何杰金
1.要学会漱口。其方法是:口含多半口水,闭嘴,上下牙齿自然接触,鼓动两 颊和唇部,用水的力量反复冲洗口腔各部,使滞留在牙齿缝隙中的食物和粘附在 牙齿上的细菌得以消除。饭后漱口要用温水,避免冷水刺激口腔,亦可用温茶水, 因为茶水中含有微量氟类矿物质,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2.要坚持刷牙。选用软毛牙刷,刷牙时不要使劲,但要仔细、规律地刷,即上 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还要强调睡前刷牙,由于白天进食后, 牙齿表面及牙齿缝隙中粘附着食物的残渣和细菌,而夜间睡眠时,老年人分泌的 唾液极少,冲洗口腔的作用几乎是零,口腔内的温度与湿度使食物残渣容易发酵, 细菌繁殖能力加强,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损伤牙齿。因此,睡前刷牙在保护牙齿 上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