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精品PPT课件
图书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

图书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守护者和传递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和馆际互借,读者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学术资料,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的重要性以及其对读者与图书馆的价值。
一、文献传递服务与馆际互借的定义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是指图书馆将所管理和收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源传递给读者使用的过程。
由于图书馆所收藏的资源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读者的需求,馆际互借应运而生。
馆际互借是指图书馆间根据合作协议,互相借阅馆藏文献资源的服务,以弥补各个图书馆资源之间的差异。
二、图书馆文献传递的意义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意义不可小觑。
首先,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功能,使不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其次,文献传递服务使读者可以在不同地点获取自己所需的学术资源,突破了地域限制,满足了读者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需求。
最后,通过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可以积累用户借阅需求的数据,为馆藏资源的选购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馆际互借的重要性馆际互借为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提供了更广泛的网络拓展。
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互补,使读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学术资料选择,提升了学术研究的质量。
同时,馆际互借也促进了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图书馆界的协作精神,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馆际互借的成功需要图书馆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渠道,并建立信息共享的平台,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合作发展。
四、图书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的挑战与应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图书馆之间的系统差异和技术不兼容问题会影响到资源共享和互借的流程。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图书馆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规范和标准。
其次,图书馆在提供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时,需要保护读者的隐私和知识产权,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最后,图书馆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文献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效率和质量。
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不仅要为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还要满足读者对各类文献的需求。
然而,单一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满足读者对特定文献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图书馆之间开展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合作,为读者提供了更广泛的资源服务。
一、馆际互借的概念与内容馆际互借是指不同图书馆之间通过合作,将馆内的图书和其他文献资源借给读者在馆外使用。
通过馆际互借,读者可以获得其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使用权,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学术研究和阅读范围。
馆际互借一般分为纸质文献互借和电子文献互借两种形式。
纸质文献互借是通过协议合作,图书馆可向其他图书馆发出借书请求,将所需文献通过快递等方式借给读者。
读者通过所在图书馆提供的互借服务,填写书名、作者等信息,借阅所需图书。
借阅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可根据借阅图书馆的要求进行续借。
借阅图书需遵守借书馆的规定,如不得涂抹、损坏图书,逾期归还需缴纳罚款。
电子文献互借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递,读者可以在本馆通过馆际互借平台或图书馆网站提供的资源系统搜索需要的文献,填写订购或借阅申请。
图书馆根据其拥有的电子资源许可和技术条件,协调相关服务提供方为读者提供所需电子文献。
一般情况下,读者可以在限定时间内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存储在自己的电脑或移动设备中。
二、馆际互借的优势与挑战馆际互借作为图书馆之间资源共享的形式,有许多优势。
首先,馆际互借能够使读者快速获取所需文献,满足其学术和研究需求,避免了因为某个图书馆缺少资源而造成的阅读障碍。
其次,通过共享资源,图书馆之间能够加强合作交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经费和空间。
最后,馆际互借也促进了不同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分享馆藏资源的同时,增加了学术研究的机会和广度。
然而,馆际互借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图书馆的资源差异较大,有些图书馆虽然参与了馆际互借,但由于馆藏资源有限,无法提供满足读者需求的文献。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及其利用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及其利用汇报人:日期:•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概述•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类型及特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流程及管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目•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实践案例及效果评价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概述01馆际互借简介馆际互借定义01馆际互借是一种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机制,根据用户需求,向其他图书馆借阅本馆没有的图书或期刊文章。
馆际互借目的02馆际互借旨在满足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提供更多的获取资源途径,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馆际互借流程03用户需向本馆提出馆际互借申请,本馆审核通过后,将申请发送至合作图书馆,由合作图书馆进行审核并借阅图书或期刊文章,最后将文献递送给用户。
文献传递是一种图书馆为用户提供远程获取所需文献资源的服务,用户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获得所需文献的复印件或扫描件。
文献传递定义文献传递旨在方便用户获取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重要文献资源,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文献传递目的用户向本馆提交文献传递申请,本馆审核通过后,将申请发送至文献提供机构或合作图书馆,由其提供所需文献的复印件或扫描件,最后将文献递送给用户。
文献传递流程文献传递服务简介发展历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起源于19世纪末期,当时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主要是为了弥补各自收藏的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增加,这种服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共享方式。
重要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对于图书馆和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和共享程度,还满足了用户对资源的需求,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同时,这种服务也降低了图书馆的采购成本和用户的获取成本。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发展历程与重要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类型及特点02包括借出和借入两种类型,即图书馆之间互相借用彼此的馆藏文献资源。
馆际互借的特点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通常分为单向传递和双向传递两种类型,单向传递是指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文献资源,而双向传递则是指双方互相提供文献资源。
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PPT课件

T. E. et al. Emerson
获取所需文献
通过自己选择的方 式(email或邮寄) 在图书馆承诺的工 作日内获取所需文 献
收费情况
从川大图书馆馆藏范围内获取文献,执行下述收费 标准: 川大图书馆文献传递收费=复制费+(加急费) 复制费:¥1.00元/页(指复印+扫描+普通传递 ); 加急费:10.00元/篇; 古文献和旧报刊费用另计
主页网址:
读者如何查找文献信息: 1.本校馆藏(纸本和电子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2.EBSCO 3.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
4. CALIS联合目录( )
4.国家图书馆( ) 5.NSTL(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6.CASHL( ) 7.匹兹堡大学图书馆( )
提交给我们
提交给我们
提交给我们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5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提交给我们
提交给我们
提交给我们
读者需要提交的信息:
1.ISBN或ISSN 2.书名或期刊名 3.作者 4.文章名 5.年代 6.卷期 7.出版社 8.馆藏地 9.最高限额
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 9卷2期
Cahokia and the Archaeology of Power 从 249 页到 275 页共 27 页
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图书馆 咨询部
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系统36页PPT

馆际互借 国家图书馆
综合系统(文献传递与际互借) 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SHL的检索与利用
——概况
网址 简介 教育部组织建立的文献资源共享系统
CASHL的检索与利用
——篇目检索
输入检索式
选择检索途径
CASHL检索注意事项
刊名目录后没有该刊收录年限的暂时不能传递 篇名目录详情中没有馆藏地的暂时不能传递 CASHL中的外文图书目录所包括图书一般都不在
免费范围内。 篇名检索中不能识别“:, ; — !”等符号 CASHL没有收录中文文献。 收费情况:总费用=检索费2元+0.5元×页数
网址:las.ac 资源: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LCAS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检索入口
LCAS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注意事项: 1、不能外借图书 2、收费情况 馆内5元检索费/篇+1元/页 馆外8元检索费/篇+2元/页 文献保护的特殊收费
NSTL的检索与利用
——概况
网址 (中心网站)
(成都镜像)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中国化工信息馆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NSTL的检索与利用
——文章介绍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介绍说明课件

1.馆际互借委托者应遵守文献借出单位有关文献借阅的规章制度, 若引起不良后果由委托者负责。 2.各单位的藏书,主要是为本单位读者服务,因此凡上海图书馆 有藏的图书,务必从上海图书馆借阅。
2012-3-26
5
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馆际互借
如遇问题请联系我们:
Email:
电话:66133035
育委员会建设的上海高校外国教材资源共享基础设施。中心设在华东 理工大学图书馆,为全市高校的师生提供服务。
2012-3-26
3
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馆际互借
服务对象:本校教师、博士生、硕士生。 服务方式:
1.先行在协作网各成员馆的馆藏书目查询系统中检索所需要的图书。 2.下载“馆际互借委托单”,并仔细填写索书号、书名、著者,必要时 应注明出版地、出版年、文种、卷次、期次及ISBN等,然后发送Email至联系。 3.所借图书到馆后工作人员会及时通知委托者。委托者需携本人校 园一卡通到新校区图书馆三楼流通部馆际互借处借阅手续。借期以 通知发出日起算。
联系我们: Email: 电话:66133035 李柯 地址:新校区图书馆3楼304室
2012-3-26
9
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CASHL使用方法
首次使用,请现在CASHL主页http://注册。
2012-3-26
10
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CASHL使用方法
请正确填写邮箱地址,如实填写真实姓名,证件类型学生请选择学生 证,教职工请选择工作证。
目前我馆已建立文献传递关系的单位:CALIS(中国高等 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 献中心),可以获取国内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其中CASHL主要提供文科类文献,CALIS主要提供理工科类 文献。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课件

通过馆际互借,图书馆可以将闲 置的资源提供给其他需要的图书 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馆际互借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馆际互借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最初是为了满足学术研 究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馆际互借逐渐成为图书馆界的 一种重要合作方式。
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资源在馆际互借中的地位逐渐 提升。同时,馆际互借也呈现出国际化、网络化、标准化的 趋势,更加注重服务的便利性和资源的共享性。
文献传递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合作,为 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信 息支持。
满足个性化需求
文献传递能够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特别是对于那些稀缺、珍贵的文献 ,通过文献传递,读者可以获得所需 的资料。
文献传递的历史与发展
1 2 3
起源
文献传递起源于早期的图书馆合作和资源共享, 最初是通过邮寄方式实现馆际互借。
发展历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传递逐渐向数字化、 网络化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专业的文献传递服 务机构和平台。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数字化资源的普及和图书馆联盟的发 展,文献传递将会更加便捷、高效,更好地服务 于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
03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运 作模式
馆际互借的运作模式
01
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目录 CONTENT
• 馆际互借概述 • 文献传递服务 •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运作模式 •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挑战与解
决方案 •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未来发展
01
馆际互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馆际互借是一种图书馆之间的合 作机制,通过互相借阅馆藏资源 ,满足用户对文献的需求。
馆际互借是通过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实现不同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介绍说明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帮助您了解其定义、背景,流程与 操作步骤,服务范围与资源丰富程度,以及其优势与不足,同时提供申请与 使用要点。
馆际互借的定义与背景
馆际互借是图书馆之间相互借阅和传送图书、文献等信息资源的服务。它的背景是通过互联网的发展, 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图书馆能够共享资源,满足用户需求。
馆际互借的流程属图书馆
2
处理
图书馆处理申请并寻找合适的借阅馆
3
借阅
借阅馆将所需资源借出,并提供借阅证明
馆际互借的服务范围与资源丰 富程度
馆际互借的服务范围包括图书、期刊、论文等各种文献资源,使用户能够更 广泛地获取所需信息。不同图书馆的合作使得资源丰富度大大增加,满足用 户多样化的需求。
馆际互借的优势与不足
• 优势: • 扩大资源覆盖范围,提高图书馆参考服务质量 • 减少重复购买,降低图书馆开销 • 促进图书馆间的合作与交流
• 不足: • 可能存在资源被占用导致其他用户等待的情况 • 归还图书的时间限制和违约责任 • 可能存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或丢失
馆际互借的申请与使用要点
1. 确保馆际互借资格和权限 2. 了解所需资源的信息和可借性 3. 填写准确的馆际互借申请表 4. 及时归还借阅的资源
文献传递服务的介绍与意义
文献传递服务是图书馆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通过传递文献资料,使用户能够获取图书馆所未收藏的文 献资源,满足用户的学术研究和学习需求。
文献传递服务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操作方法
• 填写文献传递申请表 • 提供正确的文献信息 • 选择合适的文献传递方式
注意事项
• 遵守文献传递服务的规定和规则 • 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学术权益 • 及时归还借阅的文献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馆际借阅证办理:借阅和阅览农学院图书馆 图书的读者可到校图书馆以本人借阅证换取馆际 借书证或阅览证,然后到农学院图书馆阅览或办 理图书外借和还回手续。
/
同一检索系 统
二、北京高校联合体成员馆间的馆际互借
(1)此联合体的成员馆范围: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 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天航 空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医学 部、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 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北电 力大学、北京农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对外经贸 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 京工业大学等39家图书馆。 /lht/libraries.htm
第三讲: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
馆际互借
馆际互借(Interlibrary Loan ) 是图书馆为了 共享信息资源,在馆与馆之间达成馆际互借协 议,当本馆的馆藏文献不能满足读者需要时, 向对方馆去借本馆未收藏的文献资料,多为返 还式借阅,也有少部分复制-非返还式文献借阅。
文献传递
文献传递是将用户所需的文献复制品以有 效的方式和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传递给用 户的一种非返还式的文献服务,它具有快速、 高效、简便的特点。
BALIS馆际互借使用流程
注册->等待审批 登录 检索图书 填写馆际互借申请单 (出借馆处理申请单->物流->借入馆签收) 读者获取图书 读者归还图书 (借入馆移交物流->借出馆签收)
BALIS馆际互借注册
注册审批
注册成功后,请携带校内身份证或工作证 到图书馆进行审批确认
地址:图书馆楼203室流通部 王老师
免费服务期限:延长至2012年12月31日
BALIS原文传递规定
本校原文传递办理地点: 主楼C座图书馆分馆三层期刊部 电话: 负责人:吴京红 馆际互借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1:30;13:30-16:00
BALIS成员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大学医学部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 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图书馆、北京工 业大学图书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北京交通大学图书 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等79家图书馆。
按各一周计算) 文献传递方式:物流、自取等 图书超期、丢失、污损的赔偿 :由各馆自行规定 免费服务期限:延长至2012年12月31日
BALIS馆际互借规定
本校馆际互借办理地点: 图书馆楼203室流通部 电话: 负责人:王惠英 馆际互借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1:30;13:30-16:00
三、BALIS馆际互借
BALIS(Beijing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即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北京高校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和高校间便捷的网络 环境,为北京地区高校读者提供馆际互借与原文 传递服务。
BALIS的 五个中心
(2)服务方式:成员馆需给联合体各图书馆提供10 个免费借阅证,每个借阅证可借书3册,借期30天 (原则上不续借)。
(3)借阅文献范围:读者可凭各成员馆提供的馆际 借阅证到该馆进行文献本地阅览与外借。本地阅览 范围:成员馆各阅览室的资源,包括电子资源;外 借范围:普通中文图书,不包括外文图书、特藏图 书、工具书、库本书和期刊等。
我馆开展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馆际互借 北京农学院图书馆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 BALIS馆际互借 文献传递 BALIS原文传递 NSTL文献传递
一、与北京农学院图书馆间的馆际互借
(1)服务方式:北京农学院图书馆与我馆互为对 方读者提供30个免费馆际借书证,50个馆际阅览 证。
(2)借阅权限:每个借书证可借书1册,每册借期 30天。
登录系统
图书联合检索
图书联合检索结果
各图书馆检索 结果
书目信息列表
填写馆际互借申请单
输入“出版年” 选择“出借馆”
或“委托馆”
选择“图书运 送方式”
输入“ISBN/ ISSN”
选择“资料类型”
确认提交申请单
申请单查询
申请单查询结果
邮件提醒
邮件提醒
BALIS馆际互借使用注意事项:
BALIS原文传递规定
传递文献范围:各成员馆收藏的中外文图书、 期刊、学位论文、专利等文献;提供查询国 内外文献信息机构的文献和代索取文献的服 务。
传递数量:图书只能提供整本图书的1/3复 印件;同本期刊只能提供4篇以内的复制
文献传递方式:E-mail 传递方式为主,邮 寄、挂号、传真等方式为辅
BALIS馆际互借--管理与维护
BALIS馆际互借系统 ——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负责管理、技术支持与维护
BALIS原文传递系统 ——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负责管理、技术支持与维护
BALIS馆际互借规定
借阅文献范围:各成员馆收藏的中文普通图书 借阅数量:不超过3册 借阅期限:一个月(不包括往返物流时间,一般
(4)馆际借阅证办理:读者须先凭本人借阅证或校 园卡(或其它有效证件)到图书馆登记换取各成员 馆的馆际借阅证, 然后凭此证前往各成员馆阅览 或办理图书外借和还回手续。每个借阅证可借书3 册,借期及借阅规则请遵循联合体各成员馆的规定。
北京高校图书 馆联合体主页, 邮电大学图书
馆负责
各成员馆电子 资源表
提交申请前请先查本馆馆藏(纸本馆藏和电 子数据库),确认我馆没有。
撤销馆际互借申请:在发出馆际互借请求 3个小时内,读者可以在馆际互借服务系 统中撤销馆际互借请求。
借阅图书暂不支持续借 图书超期及破损
四、BALIS原文传递
BALIS原文传递中心设在中国人民大学图 书馆,负责BALIS 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并通 过原文传递服务与馆际互借服务实现北京地区 高校间的文献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