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节-疾病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疾 病 概 论ppt课件_OK

第一章 疾 病 概 论 ***************************
第一节 健康与疾 病 概 念
一.健康
按WHO统一定义:健康不仅 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 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良 好状态。
2021/7/27
1
二.疾病
(一)疾病概念
有关疾病的学说,是医学中最古老的问题
之一。根据目前的认识,将疾病概念概括如下:
2021/7/27
3
(二)病理过程和病理状态
1、病理过程 概念:指存在于不同疾病 中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 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2、病理状态概念:指发展极慢或相对 稳定的局部形态变化,常为病理过程的 后果。
三、亚健康:处在健康与疾病中间的状 态。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2021/7/27
疾病概论
4
第二节 病 因 学
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 学。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为病因 (一)、概念
病因:指能引起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它 是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决定性因素,决定 了疾病的特异性。病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必 然的因果关系。
2021/7/27
5
(二)、病因的分类 1、生物性因素 2、物理性因素 3、 化学性因素 4、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 5、遗传性因素 6、先天性因素 7、免疫性因素 8、精神、心理和社会性因素
疾病是机体在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自稳 调节紊乱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 活动,表现为组织、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 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 异常。
2021/7/27
2
病因 机体 损伤与抗损伤 机 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病理性变化 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机体与外环境之 间的协调关系障碍 症状、体征和社会 行为异常(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 减弱或消失)。
第一节 健康与疾 病 概 念
一.健康
按WHO统一定义:健康不仅 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 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良 好状态。
2021/7/27
1
二.疾病
(一)疾病概念
有关疾病的学说,是医学中最古老的问题
之一。根据目前的认识,将疾病概念概括如下:
2021/7/27
3
(二)病理过程和病理状态
1、病理过程 概念:指存在于不同疾病 中共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 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综合过程。
2、病理状态概念:指发展极慢或相对 稳定的局部形态变化,常为病理过程的 后果。
三、亚健康:处在健康与疾病中间的状 态。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
2021/7/27
疾病概论
4
第二节 病 因 学
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科 学。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生的原因简称为病因 (一)、概念
病因:指能引起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它 是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决定性因素,决定 了疾病的特异性。病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必 然的因果关系。
2021/7/27
5
(二)、病因的分类 1、生物性因素 2、物理性因素 3、 化学性因素 4、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 5、遗传性因素 6、先天性因素 7、免疫性因素 8、精神、心理和社会性因素
疾病是机体在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自稳 调节紊乱而发生损伤和抗损伤反应的异常生命 活动,表现为组织、细胞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 的变化,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 异常。
2021/7/27
2
病因 机体 损伤与抗损伤 机 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病理性变化 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机体与外环境之 间的协调关系障碍 症状、体征和社会 行为异常(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 减弱或消失)。
疾病概论PPT课件_OK

物理性 屏障
应激
异物
炎症
免疫反应
18
第三节 发病学
(2)因果交替
提示疾病发展的方向和主导环节
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些变化, 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 化,因果不断交替、推动疾病的发展。
2021/7/27
19
第三节 发病学
(原始病因)
机械力
(结果)
创伤失血
(发病学原因)
心输出量↓
脑死亡与植物人的区别
项目
脑死亡
植物状态
定义
全脑功能丧失 脑的认知功能丧失
自主呼吸
无
有
意识
丧失 有睡眠-觉醒周期,无意识
脑干反射
无
有
恢20复21/7的/27 可能性
无
有
31
Thanks!
2021/7/27
32
表现形式:
1、躯体性亚健康: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2、心理性亚健康:焦虑、烦躁、易怒、失眠等;
3、人际交往性亚健康:与别人关系不稳定、心 理距离变大,有被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
原因:社会的竟争、各种压力的增多等。
2021/7/27
5
第一节 疾病的相关概念
症状: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
体征:患病机体客观存在的异常。
第二章 疾病概论
2021/7/27
1
疾病概论
◆ 疾病的相关概念 ◆ 病因学 ◆ 发病学 ◆ 疾病的转归
2021/7/27
2
第一节 疾病的相关概念
健康 VS.疾病 人类永恒的主题
1.疾病的概念
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 (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 活动过程。
绪论、疾病概论参考PPT

23
绪论、疾病概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复旦大学基础医学 Nhomakorabea 钱睿哲
rzqian@ 54237576
24
疾病概述 病因学 发病学 疾病的转归
25
第一节 疾病概述
26
一、疾病的概念
绪论、疾病概论
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致病因素 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 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工作学习负荷过重 心理应激 过度疲劳 体质下降 生活工作方式不科学 遗传因素
35
绪论、疾病概论
生理性衰老 正常衰老 病理性衰老 异常衰老 遗传衰老研究 环境伤害衰老研究
36
第二节 病因学
(Etiology)
绪论、疾病概论
37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绪论、疾病概论
38
(一) 致病因素(病因)的概念
1
绪论、疾病概论
• 分值:5次/学期,6分/次,总分30分 • 题型: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 • 形式:随堂测验或课后作业 • 反馈:随堂公布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
2
绪论、疾病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钱睿哲
rzqian@ 54237576
3
4
绪论、疾病概论
一、任务与内容
9
主要内容 (Contents)
总论 基本病理过程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10
总论
主要介绍病理生理学课程和学科发展 概况,以及疾病的概念、发生发展的 原因、基本机制和转归
11
绪论、疾病概论
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 病理生理变化
12
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
原因
绪论、疾病概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复旦大学基础医学 Nhomakorabea 钱睿哲
rzqian@ 54237576
24
疾病概述 病因学 发病学 疾病的转归
25
第一节 疾病概述
26
一、疾病的概念
绪论、疾病概论
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致病因素 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 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工作学习负荷过重 心理应激 过度疲劳 体质下降 生活工作方式不科学 遗传因素
35
绪论、疾病概论
生理性衰老 正常衰老 病理性衰老 异常衰老 遗传衰老研究 环境伤害衰老研究
36
第二节 病因学
(Etiology)
绪论、疾病概论
37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绪论、疾病概论
38
(一) 致病因素(病因)的概念
1
绪论、疾病概论
• 分值:5次/学期,6分/次,总分30分 • 题型: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 • 形式:随堂测验或课后作业 • 反馈:随堂公布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
2
绪论、疾病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钱睿哲
rzqian@ 54237576
3
4
绪论、疾病概论
一、任务与内容
9
主要内容 (Contents)
总论 基本病理过程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10
总论
主要介绍病理生理学课程和学科发展 概况,以及疾病的概念、发生发展的 原因、基本机制和转归
11
绪论、疾病概论
多种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 病理生理变化
12
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
原因
疾病学基础-第一章 疾病概论39页PPT

创伤
抗氧化
自由基
凝血
出血
三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规律和疾机制病概第论一节
第二节
第四节
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2.因果转化
第一章 疾病概论
2.因果转化
第一章 疾病概论
(原始病因)
机械力
(结果)
创伤失血
心输出量↓
(发病学原因) (结果)
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
心率↑
血管收缩
细胞缺氧
心收缩力↑
良 性
微循环障碍
第三节
第四节
亚健康
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大,孤独感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健康
疾病
亚健康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是一种躯体 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节 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健康、疾病与亚健康
一、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 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二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原因和疾条件病概第论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病因
5. 先天因素
指影响胎儿发育的有害因素,如风疹病毒感染孕妇可能 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二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原因和疾条件病概第论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病因
6.营养因素
抗氧化
自由基
凝血
出血
三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规律和疾机制病概第论一节
第二节
第四节
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2.因果转化
第一章 疾病概论
2.因果转化
第一章 疾病概论
(原始病因)
机械力
(结果)
创伤失血
心输出量↓
(发病学原因) (结果)
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
心率↑
血管收缩
细胞缺氧
心收缩力↑
良 性
微循环障碍
第三节
第四节
亚健康
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大,孤独感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健康
疾病
亚健康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是一种躯体 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节 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
第一第节 一健康章、疾病与亚疾健康病概第论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健康、疾病与亚健康
一、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 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二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原因和疾条件病概第论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病因
5. 先天因素
指影响胎儿发育的有害因素,如风疹病毒感染孕妇可能 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二第节 疾一病发章生的原因和疾条件病概第论一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一、病因
6.营养因素
1、疾病概论 PPT课件

为120-160岁,因此人的生理
性死亡十分少见。
27
病理性死亡——原因:
重要生命脏器,如脑、心、肝、肾、肺、 肾上腺等严重不可复性功能损伤。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晚期、严 重肺结核、重度营养不良等引起的机体 极度衰竭。 由于电击、中毒、窒息、出血等意外事 故所引起的严重急性功能失调。通常把 6(或24)小时内的因非暴力因素所致的意 外突然死亡称为猝死。
易感期应是疾病预防的最佳时期。
22
二、发病前期(潜伏期)
从病因开始产生作用到出现最早临 床症状、体征前这段时期称为发病 前期,又称为潜伏期。 本期是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所患疾
病的良好时机。
23
三、发病期(临床症状期)
发病期指机体在形态、功能、代谢等 方面已经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相应 的临床症状、体征。 此期又可分为前驱期(以非特异性症 状为主要表现)和临床症状明显期(出
17
(二)分类
1、内部条件 年龄、性别、免疫功能状态等个 体差异。 2、外部条件 如自然、地域、社会环境因素等。
18
第三节
疾病的发病学(自学)
一、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稳态与紊乱动态平衡 损伤与抗损伤贯穿始终 因果关系交替转化 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 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 本质与表象对立统一
织和每个社会成员的义务。
6
二、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
致病因素作用下,因稳态调节
紊乱而发生的损伤和抗损伤反 应的异常生命活动。
7
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
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 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
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
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适应
绪论疾病概论本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
生理学
研究角度相同 研究对象不同
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
研究对象相同 研究角度不同
二、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The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pathophysiology)
1、教学内容
病理生理学总论 基本病理过程 病理生理学各论
疾病总论
孙晓
绪论
(Introduction)
◆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现状与展望
一、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任务及特点
(The nature, task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physiology)
学科性质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physiology)
常用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1)实验研究
(empirical study)
◆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 ◆ 动物的自发性疾病
动物模型分类: 整体动物模型 离体器官组织模型 细胞模型 分子模型 数学模型
整体水平 器官水平 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研究疾病时功 能代谢的变化 及其发生机制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 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 此过程中,躯体、精神及社会适应上的完 好状态被破坏,机体进入内环境稳态失衡 、与外环境或社会不相适应的状态。
三、 亚健康 (Concept of sub-
health)
指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
亚健康发生率很高
根据WHO统计:人群中真正 健康的人只占约5%,患病的人占约 20%,处于亚健康的人占75%。在 中国,亚健康者>7亿,而中青年是 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
《疾病概论》PPT课件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4)
然而,生活总是一直变动,环境总是不可预知,现实生 活中,各种突发状况总是层出不穷。身为一个医生, 我所见过的死人,比一般人要来得多。这些人早上醒 来时,原本预期过的是另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子,没想 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事;交通意外、脑溢血、心脏病发 作等等。剎那间生命的巨轮倾覆离轨,突然闯进一片 黑暗之中。那么我们要如何面对生命呢?我们毋需等 到生活完美无瑕,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稳,想做什么, 现在就可以开始做起。 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缓想过的生活, 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 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
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善待自己时,就立刻去做,老年人 有时候是无法做中年人或是青少年人可以做的事,年 纪和健康就是一大因素。小孩子从小就告诉他,养你 到高中,大学以后就要自立更生,要留学,创业,娶 老婆,自己想办法,自己要留多一点钱,不要为了小 孩子而活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我的学长去 年丧妻。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实在叫人难以接受,但 是死亡的到来不总是如此。学长说他太太最希望他能 送鲜花给他,但是他觉得太浪费,总推说等到下次再 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这不 是太蠢愚了吗?!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四、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疾病的经过
潜伏期 前驱期 临床症状明显期
转归期
疾病的转归
康复 死亡
康复
完全康复:即病因消除,症状消失,受损组、 织细胞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完全恢复正常。 不完全康复:即病理损害得到控制,主要症状 消失,但机体仍遗留不同程度的形态结构变化 和功能、代谢障碍,只有通过代偿功能才能维 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遗传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 免疫性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和生活方式
01绪论疾病概论2PPT课件

基因病: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表达调空障碍. 单基因病、多基因病。
24
思考题:
请比较下列因素的致病特点:
1. 生物因素: 2. 物理因素: 3. 化学因素:
25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条件: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促进或阻碍
诱因
同一因素,对一种疾病是条件,而对 另一种疾病却可以是原因。
26
第三节 发病学(pathogenesis)
32
(二)死 亡
33
breath
heartbeat
34
定义: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机能活动的 永久性停止。
原因:1.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伤(脑、心)
2.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 ★3.失血、休克、窒息等导致器官
系统的协调性变化
判定:传统观念、现代观念
35
传统观念---死亡是一个发展过程
⑴濒死期(临终状态):脑干以上抑制。 ⑵临床死亡期:延脑深度抑制.
非致病性物质
20
营养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
营父
母
Aa
Aa
AA Aa aA aa
遗传易感性★ :某些家族人员易患某种 疾病的倾向,如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等。
(先天性因素: 妊娠期能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
唇裂
无脑儿
分子病:由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蛋白质 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酶缺陷病、 蛋白缺陷病、 受体病、 酶转运障碍病。
(临床医学)
11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第二节 病因学 第三节 发病学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12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health)
无疾病和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
24
思考题:
请比较下列因素的致病特点:
1. 生物因素: 2. 物理因素: 3. 化学因素:
25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条件: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促进或阻碍
诱因
同一因素,对一种疾病是条件,而对 另一种疾病却可以是原因。
26
第三节 发病学(pathogenesis)
32
(二)死 亡
33
breath
heartbeat
34
定义: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机能活动的 永久性停止。
原因:1.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伤(脑、心)
2.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 ★3.失血、休克、窒息等导致器官
系统的协调性变化
判定:传统观念、现代观念
35
传统观念---死亡是一个发展过程
⑴濒死期(临终状态):脑干以上抑制。 ⑵临床死亡期:延脑深度抑制.
非致病性物质
20
营养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
营父
母
Aa
Aa
AA Aa aA aa
遗传易感性★ :某些家族人员易患某种 疾病的倾向,如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等。
(先天性因素: 妊娠期能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
唇裂
无脑儿
分子病:由DNA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蛋白质 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酶缺陷病、 蛋白缺陷病、 受体病、 酶转运障碍病。
(临床医学)
11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第二节 病因学 第三节 发病学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12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一、健康:(health)
无疾病和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而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 如:昏迷病人可成为肺炎的诱因。
病因的分类
1. 生物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 虫
全世界每年死亡的人约1/3因感染性疾 病
特点:最常见的治病因子
2理化性因素
◆ 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 射
外伤、骨折 冻伤、烧伤、中 暑 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
二、死亡(Death)
(一)死亡的分类
❖生理性死亡: 生命的自然终止,因 各器官老化而发生的死亡。
❖病理性死亡: 因疾病而造成的死亡。
传统死亡的三个阶段(重)
1、濒死期:脑干以上中枢神经深度 抑制。
表现:体温下降、意识模糊、血 压降低、心跳减弱和呼吸不规 则。是可逆阶段
2、临床死亡期:延髓以上中枢神 经深度抑制。
构的改变
◆ 遗传易感性
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 质。如:恶性肿瘤
5.先天性因素
能够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 因素
Fetal alcoholsyndrome (胎儿酒精综合征)
6.免疫性因素
◆ 过敏反应(如: 荨麻疹)
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 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 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课后作业
1、传统死亡的三个阶段及具 体表现? 2、判断脑死亡的依据?
.
36
损伤<抗损伤:病 因去除,机体恢复。
意义:医务人员密切 注意疾病过程的变化,帮 助去除病因,提高抗损伤 能力,促进疾病向康复方 向发展。
(二) 因果转化规律
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 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 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因果 不断交替、推动疾病的发展。
(原始病
因机) 械力
(结果)
四、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康复 死亡
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
临床上把疾病分为潜伏期、前驱 期、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四个阶 段,有的疾病明显,有的不明显。
一、康复
(一) 完全康复
◆ 致病因素已经清除或不起作 用 ◆ 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 失 ◆ 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二) 不完全康复
◆ 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 要的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消失 ◆ 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
1)心身轻度失调状态,如情绪低落、注意力 不集中、食欲不佳、失眠等;
2)潜临床状态,潜伏着发展成某一病理损伤 ;
3)前临床状态,已有病理改变但临床症状不 明显。
二、疾病的原因
• 引起疾病的原因称为病因。 • 如: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肺炎双球菌→肺
炎。 • 诱因: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
疾病概论
一、疾病的概念
疾病: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 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也是机体在病因 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和抗损伤的过程。
病理过程: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 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小贴士:
亚健康(subhealth):
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 为:
对自身抗原发生反应并引起 自身组织的损害造成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
因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疾病
7. 精神、社会因素 如:高血压、精神病、
抑郁症
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一) 损伤与抗损伤
在疾病过程中,损伤与 抗损伤斗争是推动疾病发展 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 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
如:损伤>抗损伤:疾 病恶化,甚至死亡;
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自主呼吸停止
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 颅神经反射主要有:角膜反射、瞳 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
脑电波消失。
检查手段:脑电图
脑血液循环停止
检查手段:多普勒彩超
(四) 脑死亡的意义(了)
◆ 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 ◆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 线,法律依据 ◆ 器官移植最佳时机
◆ 化学性因素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毒 素
“反应停”儿童(海 豹肢)
3.营养性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 剩
Nutritional imbalance
Nutritional deficiency Nutritional excess
4.遗传性因素
基因突变: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
创伤失血
(发病学原因) 果)
心输出量↓
(结
交感-肾上腺系统兴 奋
心率↑
血管收缩细胞缺氧来自良 心收缩力↑恶
性
微循环障 性
循
碍
循
环
环
维持动脉血 休克
压
恢
死
复
亡
大失血时的因果交替示意图
意义:注意恶性循环的发生与 发展,阻断恶性循环。
(三) 局部和全身的关系
如:病毒性肝炎,既有肝区肿胀、疼痛等 局部表现,也会发生发热、乏力、黄疸和 食欲降低等全身症状。 意义:辩证理念
表现:心跳、呼吸停止,但在一
定时间内组织仍进行微弱的代 谢,如及时抢救可挽回生命。 是可逆阶段。
3、生物学死亡期:机体所有活动 全部停止。
表现: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并 开始腐败。是不可逆阶段
(二) 脑死亡的概念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不可 逆的永久性丧失,机体作为 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停止。
(三)脑死亡的判断依据(重)
病因的分类
1. 生物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 虫
全世界每年死亡的人约1/3因感染性疾 病
特点:最常见的治病因子
2理化性因素
◆ 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 射
外伤、骨折 冻伤、烧伤、中 暑 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
二、死亡(Death)
(一)死亡的分类
❖生理性死亡: 生命的自然终止,因 各器官老化而发生的死亡。
❖病理性死亡: 因疾病而造成的死亡。
传统死亡的三个阶段(重)
1、濒死期:脑干以上中枢神经深度 抑制。
表现:体温下降、意识模糊、血 压降低、心跳减弱和呼吸不规 则。是可逆阶段
2、临床死亡期:延髓以上中枢神 经深度抑制。
构的改变
◆ 遗传易感性
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 质。如:恶性肿瘤
5.先天性因素
能够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 因素
Fetal alcoholsyndrome (胎儿酒精综合征)
6.免疫性因素
◆ 过敏反应(如: 荨麻疹)
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 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 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课后作业
1、传统死亡的三个阶段及具 体表现? 2、判断脑死亡的依据?
.
36
损伤<抗损伤:病 因去除,机体恢复。
意义:医务人员密切 注意疾病过程的变化,帮 助去除病因,提高抗损伤 能力,促进疾病向康复方 向发展。
(二) 因果转化规律
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 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 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因果 不断交替、推动疾病的发展。
(原始病
因机) 械力
(结果)
四、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康复 死亡
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
临床上把疾病分为潜伏期、前驱 期、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四个阶 段,有的疾病明显,有的不明显。
一、康复
(一) 完全康复
◆ 致病因素已经清除或不起作 用 ◆ 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 失 ◆ 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二) 不完全康复
◆ 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 要的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消失 ◆ 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
1)心身轻度失调状态,如情绪低落、注意力 不集中、食欲不佳、失眠等;
2)潜临床状态,潜伏着发展成某一病理损伤 ;
3)前临床状态,已有病理改变但临床症状不 明显。
二、疾病的原因
• 引起疾病的原因称为病因。 • 如:肝炎病毒→病毒性肝炎;肺炎双球菌→肺
炎。 • 诱因: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病因,
疾病概论
一、疾病的概念
疾病: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 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也是机体在病因 作用下发生的损伤和抗损伤的过程。
病理过程: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 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
小贴士:
亚健康(subhealth):
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 为:
对自身抗原发生反应并引起 自身组织的损害造成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
因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疾病
7. 精神、社会因素 如:高血压、精神病、
抑郁症
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一) 损伤与抗损伤
在疾病过程中,损伤与 抗损伤斗争是推动疾病发展 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 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
如:损伤>抗损伤:疾 病恶化,甚至死亡;
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自主呼吸停止
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 颅神经反射主要有:角膜反射、瞳 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
脑电波消失。
检查手段:脑电图
脑血液循环停止
检查手段:多普勒彩超
(四) 脑死亡的意义(了)
◆ 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 ◆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 线,法律依据 ◆ 器官移植最佳时机
◆ 化学性因素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毒 素
“反应停”儿童(海 豹肢)
3.营养性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 剩
Nutritional imbalance
Nutritional deficiency Nutritional excess
4.遗传性因素
基因突变: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
创伤失血
(发病学原因) 果)
心输出量↓
(结
交感-肾上腺系统兴 奋
心率↑
血管收缩细胞缺氧来自良 心收缩力↑恶
性
微循环障 性
循
碍
循
环
环
维持动脉血 休克
压
恢
死
复
亡
大失血时的因果交替示意图
意义:注意恶性循环的发生与 发展,阻断恶性循环。
(三) 局部和全身的关系
如:病毒性肝炎,既有肝区肿胀、疼痛等 局部表现,也会发生发热、乏力、黄疸和 食欲降低等全身症状。 意义:辩证理念
表现:心跳、呼吸停止,但在一
定时间内组织仍进行微弱的代 谢,如及时抢救可挽回生命。 是可逆阶段。
3、生物学死亡期:机体所有活动 全部停止。
表现: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并 开始腐败。是不可逆阶段
(二) 脑死亡的概念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不可 逆的永久性丧失,机体作为 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停止。
(三)脑死亡的判断依据(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