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作业 吴习敏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册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2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4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6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8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0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1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2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4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6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8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20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21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22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23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24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26
天柱县高酿镇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28。

【2018-2019】最新201X科研实习报告范文-易修改word版 (2页)

【2018-2019】最新201X科研实习报告范文-易修改word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最新201X科研实习报告范文实习的几个月过得很快,这个期间,学会并懂得了很多,不仅仅是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理论知识得到坚实的巩固,更知道如何做一名科研人员,如何去思考问题,实验中遇到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从细胞培养,到体内方法学以及药动,从安全性评价到组织分布,从给鼠注射到分离心肝脾肺肾,让我知道如何去思考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如何解决预料或者猝不及防出现的问题。

从洗刷试管,剪封口膜,到过滤水,使用ph酸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懂得每一个操作都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甚至都是一种艺术。

知道培养细胞防止染菌最重要,每一个动作都要干净利索加上万分小心,知道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开机顺序,开泵,调柱温,检测器,进样器,工作站,若有错,会对仪器造成损伤;流动相要超声,否则进入气泡既损伤仪器也影响实验。

知道过滤水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膜,怎样剪封口膜才不会让它们都粘到一起,使用苦味酸给小鼠标记才不会被舔掉,使用量筒之前一定要洗干净,配制完的溶液要及时做标记。

知道实验之前要做好多准备,标记上百个ep管,称量的锡纸要称量并标记。

知道实验有苦却也有乐,看到师姐们为预期得到的结果欢呼,为死掉的细胞哀悼:它死了比我死了还难受~,为不知实验哪里出了问题而寝食难安。

要为每周的文献抄读准备好ppt,为所写的文章字斟句酌,为欢庆某个实验顺利结束而吃顿大餐。

经历过等待进样后的闲适,液相差点进了气泡的心惊,自己经常犯了错的担心,偶尔被鼓励之后的欣喜自信,看到师姐一整天饭都吃不上的忙碌身影,看到她杀鼠后溅得满身的鲜血的白大褂,看到自己戴着手套而被蒸汗泡得发白的手指,有时实验忙到较晚才回去,看着黑色的夜空心里无限的充实。

也知道,这就是我以后的生活。

感谢老师和师姐们的指导,特别是文秀师姐。

在我经常犯错后,偶尔责备我,怕我不开心,让我别往心里去,我觉得语气并不重,很像大姐姐,况且我真的总是犯错,工作汇报还写得不好,还不好好改。

陕县第三实验小学实习报告

陕县第三实验小学实习报告

陕县第三实验小学实习报告实习学校:xx陕县第三实验小学实习时间:2xxx.11.17-2xxx.11.29实习班级:三(2)班指导老师:刘清实习生:吕曼(一)、实习目的通过教育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初步掌握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了解现今小学生和教育的现状。

实习单位为xx市丰都县龙河镇中心校,班级为三年级二班。

(二)、实习内容(1)、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修改作业、批阅试题。

做一个语文教师所做的事情。

积极引导,认真做好工具性与人文性教育工作。

(2)、班主任工作及时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处理班上日常杂务,管理好学生日常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调动学生干部处理班上各事务。

(三)、实习效果在实习学校有关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

在整个实习阶段,我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略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及班主任。

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及自己的刻苦努力,现能较好地上课及做好班主任工作。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我的实习进行总结。

(1)、认真做好实习前期工作首先是把自己的心态放正,因为心态决定一切是辅导员叮嘱的。

学做师者就得像师者。

指导老师对我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必行,行必果,身正为范。

在开学典礼后指导教师介绍了各项实习工作的安排和实习期间该注意的事项。

我也主动把实习班级的每个学生和学校的基本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

有了这一切的统筹安排,我的实习才能进行的如此顺利。

(2)、名师指导按步骤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实习的开展,指导我的是本校的高级教师,教育前线工作者,也是一个非常负责的教师。

我们将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见习阶段,时间为一周。

在这个星期里,我全面熟悉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认真听指导老师的每一堂课,并做好每节听课纪录,课后与老师交流,虚心求教,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教学过程。

学习如何备课、备学生,如何更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落实考纲考点的要求相结合。

高中化学实践研修成果

高中化学实践研修成果

实践研修成果(提交时,请将蓝色字说明部分删除。

)2Na + Cl2= 2NaCl 2Na + S = Na2S(四)层层深入,突破难点问题一:为什么把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面?问题二:为什么不把钠保存在水里,而是保存在煤油里面?【实验探究二】: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仪器和药品】:小刀、镊子、烧杯、滤纸、钠、酚酞、水根据化合价升降理论分析得出: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从而得出:化学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离子方程式:2Na + 2H2O = 2Na+ + 2OH- + H2↑(五)问题延伸,知识提升2Na + 2H2O = 2Na+ + 2OH- + H2↑写出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 2HCl = 2NaCl + H2↑【问题延伸,思考交流】:如果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理解该反应过程?(六)学以致用,巧解疑惑让学生利用所获取的知识,解释开头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装满金属钠的铁桶不下沉?2.为什么铁桶内窜出黄色火苗?3.为什么“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加深学生对钠性质的认识。

(七)合作交流、总结反馈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的学习方法。

以此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堂清检测,巩固提高1.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2.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3.少量钠应保存在()。

A.密闭容器中 B.水中 C.煤油中 D.汽油中为了及时巩固、强化识记,提高应用能力及规范书写;同时为发挥个别同学的潜能,我是这样安排作。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报告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报告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报告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操作手册本手册由连都区大阳路学校陈建秋主编。

将近40个实验被整理出来。

从实验名称、主题及页码、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现象与结论、备注等八个方面对每个实验进行了描述。

第一单元沉和浮实验名称:观察物体的起伏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2面实验目的:1.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自己对起起落落的初步判断。

2.观察不同对象的起伏,并将其与预测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

3.引发思考,初步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对象的起伏。

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实验步骤:1.预测水中七个物体的起伏并解释原因。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将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影响沉浮的因素。

实验室记录表:我的预测结果、小石头气泡块、回形针蜡烛、空瓶子、苹果胶现象和结论: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

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备注:1.预测的理由很繁琐。

建议学生口头交流。

2.观察物体的起伏,将其放入容器中,然后观察物体的起伏。

实验名称: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3-4面实验目的:1.了解由相同材料组成的物体,改变其重量和体积,起伏不会改变。

2.学会通过分割和堆叠物体来研究起伏的变化。

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实验步骤:1.将橡胶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两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起起伏伏,并解释原因。

5.观察记录并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记录表:我的预测全橡胶1/2橡胶1/4橡胶1/8橡胶小橡胶实验结果我的预测实验结果我的预测实验结果全苹果1回形针1/2苹果2回形针1/4苹果3回形针1/8苹果1小木块小苹果2小木块现象与结论:由相同材料组成的物体,其重量和体积会发生变化,下沉和漂浮条件不会发生变化。

2019年有关科研的实习报告范文【精选】

2019年有关科研的实习报告范文【精选】

5月11日,我作为国际合作处到科研部门学习交流人员,进入水力学所实习,吴所长、赵所长、张书记等对学习交流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吴所长热情地欢迎了我并详细介绍了水力学所的相关业务;赵所长作为冷却塔室的主任,介绍了将要安排我实习工作的冷却塔室的相关业务和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点项目高位集水超大型冷却塔工艺设计项目;张书记也对该学习交流的形式表示肯定并对实习工作做了妥善的安排,吴所长特别委派冷却塔室的宋志勇工程师对我进行指导和帮助。

不知不觉间,在水力学所冷却塔室实习已经满一个月了。

从刚开始来的不适应到慢慢熟悉再到后来的融入其中,对我而言,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或者说是螺旋上升式的经历。

虽然在实习前满怀信心地做好了要虚心学习、深度体验、吃苦耐劳的准备,认真完成彭处布置的四个一任务:1、深入了解一个科研项目;2、深度采访一位科研人员;3、协助翻译一篇科技论文;4、初步提出一项管理建议。

然而,科研部门与职能部门截然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氛围让初来乍到的我有些不适应,科研人员的严谨,安静而紧张的工作氛围,没有了接二连三的电话铃声,没有了人来人往的事务往来,我甚至感到有些压抑。

其实我早就有心理准备,起初的不适应是必然的。

因为,虽然科研工作与管理工作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科研工作不像管理工作那样,需要接触大量的人和事,进行大量的沟通和交流,而更多是要默默地伏案研究与计算,不辞辛劳地往返于办公室和实验基地。

后来,通过慢慢地接触和了解,我发现,科研人员也并不是我之前所想的那么严肃认真、不苟言笑,跟他们在一起时间久了,也会有许多有趣的话题和开心的小插曲。

原来,我以前对科研人员严肃不苟的印象并不恰当,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本质上并没有差别,只是工作性质对自身的要求不同罢了。

记得实习的第一天,宋工就给了我一本我院老专家赵振国编写的《冷却塔》一书。

书中对冷却塔的作用、分类、组成、计算、测试等各方面都有比较简介易懂的介绍,让我对冷却塔不再是一头雾水,没有概念。

传感器原理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实验报告

《传感器原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张学锋班级:物联网131班组序:第七组组员:程少锋 139074366陈习武139074364高扬 139074373孙明明139074386目录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1)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4)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温度效应及补偿 (7)实验四热电偶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 (8)实验五移相器实验 (11)实验六相敏检波器实验 (13)实验七金属箔式应变片——交流全桥 (16)实验十二差动变压器(互感式)零残余电压的补偿 (23)实验十三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标定 (24)实验十九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34)实验二十三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 (38)实验二十五霍尔式传感器的交流激励特性 (41)实验二十六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之四 (43)实验二十七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45)实验二十九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的影响 (47)实验三十一双平行梁的动态特性 (51)实验三十二电涡流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52)实验三十三 PN结温度传感器测温实验 (53)实验三十四热敏电阻演示实验 (55)实验三十五半导体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实验 (56)实验三十六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实验 (58)12电源连到加热器的上插口,加热器下插口接地,打开加热开关4电压/频率表的显示在变化,待电压/频率表显示稳定后,记下显示数值,并用液晶温度表测出温度,记下温度值。

关闭主、副电源,等待数分钟使梁体冷却到室温。

7、将 电压/频率表的切换开关置20V 档,把4组应变片中的任一组换成标有→符号的应变片(补偿片),重复4-6过程。

8、比较两种情况的 电压/频率表数值:在相同温度下比较,补偿后的输出变化小很多。

9、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至初始位置。

实验四 热电偶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一、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的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doc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doc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第一单元沉和浮实验名称:观察物体的沉浮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2面实验目的: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实验步骤: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实验记录单:现象和结论: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

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备注:1、预测的理由记录比较烦琐,建议让学生口头交流即可。

2、观察物体的沉浮一律采用先放入中再看物体的沉浮。

实验名称: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课题和页码:《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3-4面实验目的: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实验步骤: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现象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备注:1、建议不要使用教材里安排的萝卜,因为萝卜各部分的密度不均匀,切割之后沉浮状态容易发生变化。

2、概括结论最好分三步,先从“橡皮和苹果的切割实验”得出减少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从“回形针串联和小木块粘贴实验”中得出增加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进行综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根对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影响的试验研究作者姓名吴习敏专业环工11-1学号201105021018指导教师姓名董维芳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第一章. 前言 (2)1.1 木糖废水的来源 (2)1.2木糖废水的危害 (2)1.3 木糖废水国内外治理现状 (2)第二章.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1.1 药品与仪器 (2)2.1.2实验装置及材料 (2)2.2实验原理 (2)第三章. 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分析 (3)3.1实验数据 (3)3.1.1数据列表 (3)3.1.2 污泥、废水性质 (8)3.2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8)3.2.1时间对TOC和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 (8)3.2.2污泥浓度对TOC和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 (8)3.2.3硫酸盐浓度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8)3.2.4 COD/TOC随时间的变化 (9)第四章. 总结(收获) (9)第五章. 参考文献 (9)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废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本文主要针对工业木糖废水来研究硫酸根对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

在中温35℃条件下,对含一定浓度(低于3000mg/L)硫酸盐的木糖工业废水进行了厌氧消化研究。

主要研究了 pH 值、时间、泥水比对TOC和SO42-浓度的影响,COD/TOC的值随时间的变化,以及TOC、SO42-的去除率与时间的关系。

实验证明,TOC和硫酸根去除率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COD/TOC的值大约为3:1。

【1】【2】【3】关键词:废水处理、TOC、SO42-、去除率第一章前言1.1 木糖废水的来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饭后或者无聊的时候吃木糖醇。

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许多厂家开始生产木糖醇。

木糖醇原料是玉米芯,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水,我们实验中用到的木糖废水就是来源于此。

1.2木糖废水的危害废水排放量很大,年排水量Q=10000m3/d,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色素、胶体、SS,其特点是COD值较高,色度大,浊度高,废水中含有大量玉米芯、木质素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污染物排入水体可使水域变黑发臭。

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严重污染河流,渗入地下严重污染附近的地下水,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1.3 木糖废水国内外治理现状【4】采用颗粒污泥接种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木糖醇生产废水,对废水进行预调配后,由电控柜控制间歇进水。

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5g/L,COD容积负荷在2.70~4.64kg/(m^3·d)的范围时,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可稳定地保持在76%~88%,对厌氧出水再进行普通活性污泥法好氧后处理,出水COD可达到100mg/L以下,稳定地达到国家要求的废水一级排放标准。

国内污水处理由于资金成本、环保意识等种种原因。

污水处理的现状还是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的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最为普遍)、生物膜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

第二章实验部分2.1实验材料2.1.1药品与仪器Na2SO4溶液(1000mg/L)、HCl(2.5mol/L)、BaCrO4悬浊液、氨水(1:1);抽滤瓶4只、锥形瓶(150mL/250mL)若干、比色管(50mL)若干、移液管(1mL/10mL)、普通漏斗若干等。

2.1.2实验装置及材料恒温振荡器(摇床)2台、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皿一套)、TOC分析仪、烘箱;木糖废水、pH试纸、慢速定性滤纸等。

2.2实验原理【5】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早期又被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机物分解并产生CH4和CO2的过程。

本实验研究硫酸根对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即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在实验装置中加入了硫酸根离子。

进一步研究厌氧微生物对有机废水TOC 和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

厌氧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对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

第三章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分析3.1实验数据【6】【7】【8】【9】3.1.1数据列表表1 泥水比为1:1时间/h SO42-的浓度(mg/L)TOC(mg/L)COD(mg/L)COD/TOC pH温度。

CTOC的去除率/%SO42-的去除率/%0(泥加水)121.67 778.102273.22.92690.62 1233.00.00 0.002138.35 808.70 1814.52.24 6.5 26 34.41 79.974101.90 754.00 2412.73.20 7 25 38.85 85.256172.60 766.50 1994.02.60 6.5 27.2 37.83 75.018 138.40 710.80 6.5 26 42.35 79.9610106.05 709.20 2053.852.90 7 26 42.48 84.641283.10 667.80 1395.82.09 7 27 45.84 87.9724 45.60 479.90 7 26 61.08 93.40木糖原液690.621203.03389.82.82备注:空格内容,有的是样品溶液由于实验操作被毁,有的是没有测。

表2 泥水比1:3时间/h SO42-的浓度(mg/L)TOC(mg/L)pH温度。

CTOC的去除率/%SO42-的去除率/%0(泥加水)292.50 922.000 690.62 1233.00 0 02 253.95 1098.00 6.5 22 10.95 63.234 147.70 1006.00 6.5 27 18.41 78.616 269.60 1023.00 6.5 25.3 17.03 60.968 313.35 955.50 6 26 22.51 54.6310 244.55 1052.00 5.5 26.9 14.68 64.5912 148.75 971.20 6.5 26.9 21.23 78.4624 60.20 806.30 6.5 26.5 34.61 91.28表3 污泥含量表(总量30mL)比例皿重/g 湿泥(加皿)/g 干泥(加皿)/g 干泥/g 污泥含量(g/L)原泥47.088 75.389 47.491 0.403 13.43 1:1 38.542 66.42 38.803 0.261 8.70 1:3 38.536 67.261 38.728 0.192 6.40 1:5 33.88 62.682 34.047 0.167 5.57硫酸根的浓度稀释50倍后测t=0时表4306测SO42-测定值(mg/L) SO42-实际值(mg/L)木糖原水81.3335 4066.675 1000mg/L SO42-89.0415 4452.0752000mg/L SO42-32.375 1618.753000mg/L SO42-112.271 5613.55 t=8h时表5306测SO42-测定值(mg/L) SO42-实际值(mg/L) 去除率 %木糖原水13.4165 670.825 83.5 1000mg/L SO42-9.25 462.5 89.612000mg/L SO42-86.9585 4347.9253000mg/L SO42-48.521 2426.05 56.78t=0时表6311测SO42-测定值(mg/L) SO42-实际值(mg/L)木糖原水83.729 4186.45 1000mg/L SO42-93.8335 4691.6752000mg/L SO42-37.375 1868.753000mg/L SO42-114.979 5748.95 t=8h时表7311测SO42-测定值(mg/L) SO42-实际值(mg/L) 去除率 %木糖原水9.25 462.5 88.95 1000mg/L SO42- 4.667 233.35 95.032000mg/L SO42-83.2085 4160.4253000mg/L SO42-45.083 2254.15 60.79 备注:2000mg/L的数据不正确,过程可能出问题了。

表8硫酸根浓度t=0,TOC(mg/L) t=8h,TOC(mg/L) 去除率 %木糖原水701.4 621.2 11.43 1000mg/L SO42-734.1 595.7 18.852000mg/L SO42-690.4 574.3 16.823000mg/L SO42-682.7 622.8 8.77图1泥水比为1:1时的图图2图3图4泥水比为1:3时的图图6图7图93.1.2 污泥、废水性质污泥偏碱性,具有一定活性,污泥含量为13.43g/L;废水偏酸性,pH为6.5,硫酸根浓度为690.62mg/L,TOC为1233mg/L。

3.2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论【10】【11】【12】3.2.1 时间对TOC和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由图4、5、8、9可知,TOC和硫酸根去除率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3.2.2 污泥浓度对TOC和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污泥浓度越高,TOC和硫酸根去除率越大。

这是由于污泥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所含的微生物越多,从而降解越快,去除率越大。

3.2.3 硫酸盐浓度对TOC去除率的影响由表8可知,SO42-浓度在3000mg/L以内,SO42-浓度越大,TOC去除率越小。

2-浓度抑制厌氧微生物的厌氧消化。

SO43.2.4 COD/TOC随时间的变化由表1知,随时间的变化,COD/TOC的值大约为3:1。

第四章总结(收获)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我国的需水量和几乎同等数量的污水排放量都在逐年上升。

污水治理任务任务逐年增大,社会进步带来的环境代价在水利用上显现的十分突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处理,并且工业废水中的高盐废水,是废水处理的主要目标。

本实验是针对工业木糖废水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硫酸根对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进一步得到TOC和硫酸根的去除率。

通过这学期的开放性实验,我学会了很多,了解了许多关于废水处理的知识。

我学会了TOC分析仪和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并熟练掌握了整个实验的思路。

通过实验,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在做实验时应该专心致志,处理实验数据时要认真仔细。

做实验,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使专业课本上的知识得到了实践。

第五章参考文献【1】杨玖贤,李正山,谢嘉,徐竺.硫酸盐对木糖废水厌氧处理的影响【J】中国沼气China Biogas,2001,19(4).【2】杨静,金晓莉,郑甜甜.高盐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现状及进展【J】辽宁化工专论与综述2013 年 1 月第 42 卷第 1 期 . 【3】王建芳,赵庆良,林佶侃,金文标.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9月第1卷第9期.【4】刘芳,顾国维.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新进展【J】.煤矿环境保护 200216(3):17-20.【5】孙琪娟.浅谈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决策管理,2006,19(1).【6】李海英,李小明.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造纸漂白废水【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1,32(5).【7】乔庆霞,陈敏,陈中豪.选育优势菌处理含氯漂白废水的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04,19(1).【8】韩长秀,林徐明. 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水处理技术,2006,32(9):6-11.【9】运长龙,魏春飞.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方法【J】水处理技术,2013 年 7 月第42卷第7期.【10】李宇庆,马楫,钱国恩.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9年12月第 29卷第12 期.【11】李伟民,江映翔,尹大强,王连生.微生物选育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年8月第2卷第4期.【12】姚宏,何永淼,吕开雷,孙绍斌,田盛,许建民.高硫酸盐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6月第36卷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