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民间艺术鉴赏体会

合集下载

民间美术欣赏心得

民间美术欣赏心得

民间美术欣赏心得篇一: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课程心得体会班级姓名序号学号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这学期的选修课有幸选到了民间美术作品鉴赏这门课程。

对于我国的民间美术,我一直都是抱着尊重的心态来看待,特别是经历了如此悠长年代还保留下来了艺术。

所以这次课程我都是十分认真的去欣赏。

民间艺术是相对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和专业美术而言的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

是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作者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服装及其配件、床上用品、食炊用具、家具以及年画、剪纸、演具、玩具等它是劳动人们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的艺术形式。

它在艺术上集壮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直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它是整个美术领域与民族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民间美术欣赏这门课程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风深深的中国情。

同时也通过学习更加懂得民间美术值得我们去挖掘去重视去发展去传承一、民间美术种类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

总的来说,可分为:①绘画。

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②雕塑。

有彩塑(奇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③玩具。

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

民间美术心得体会感悟

民间美术心得体会感悟

民间美术心得体会感悟民间美术是指在民间生活中产生的艺术形式,是人们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和表达。

我曾深入民间美术之中,从中得到了许多体会和感悟。

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历史、地域和民族的独特性。

通过参与和学习民间美术,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价值,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传统美术作品中的图案和符号都有深刻的含义和象征意义,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去理解和传承。

其次是对民间艺术家的敬佩和赞美。

民间艺术家是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和代言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创造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传播传统文化和美化人们的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常常是默默无闻的,付出了很多却得到了很少的回报,但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仰,将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奉献给了民间美术。

这种精神让我深感敬佩,并让我明白了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鼓励我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再次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

民间美术常常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在民间艺术作品中,我看到了无数个普通人的形象,他们诚实善良,勤劳朴实,无私无我。

我惊叹于他们的勇气和坚韧,愿意为了生活和家人付出一切。

这使我深刻领悟到珍惜生活的重要性,无论生活多么平凡,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努力去创造美好。

最后是对自己的要求和提高。

在接触和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劣势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同时也激发了我追求卓越的欲望和动力。

我不再满足于平庸和一般,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创作能力,为民间美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民间美术给予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悟。

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它让我敬佩和赞美民间艺术家的才华和精神,也激发了我追求自己梦想的决心;它让我热爱生活并感激生活中的点滴,也让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更有动力去追求卓越。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课总结心得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课总结心得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课总结心得第一篇: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课总结心得民间艺术是相对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和专业美术而言的,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

是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作者,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服装及其配件、床上用品、食炊用具、家具以及年画、剪纸、演具、玩具等,它是劳动人们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的艺术形式。

它在艺术上集壮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直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它是整个美术领域与民族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民间美术欣赏这门课程,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风,深深的中国情。

同时也通过学习,更加懂得民间美术值得我们去挖掘,去重视,去发展,去传承。

上课时,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很多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绘画、皮影戏、花鼓戏等。

我觉得剪纸真的很神奇,一张纸,一把剪刀,剪纸人便能剪出很多美丽动人的图案,栩栩如生,漂亮极了。

小时候常常自己剪窗花,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才能剪得更好看。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窗花,而现在很多人家都没有贴了,好可惜,而剪纸技术高超的人通常是老一辈,如果有人教,我一定会好好学。

小时候,在爷爷家的时候,他在晚上带着我去别人家看过皮影戏,当时看的什么已不记得了,但却记得当时的心情,想着天天都能看皮影戏就好了。

皮影戏的演出方法,是用灯光把影人映射在影幕上,演员在幕内操纵影人,加上配音、乐器和灯光布景的配合,通过影人的形体动作(加上伴唱)来表现生活中的万般情景。

“影人”是根据剧中角色和衬景的设计,用驴皮或牛皮、羊皮经刮制、描样、雕镂、着色、烫平、上油、订缀而成。

人物脸谱和服饰造型生动形象,或纯朴粗犷,或细腻浪漫,或夸张幽默。

再加上流畅的雕镂,艳丽的着色,达到了通体透剔、四肢灵活的艺术效果。

“影人” 在艺人的操纵下,靠灯光透射映到白色布幕上,随着乐器伴奏合唱腔配合,便成为“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艺术形象。

民间美术鉴赏

民间美术鉴赏

民间美术鉴赏一、民间美术鉴赏心得体会与收获民间美术,是逐渐被现代化社会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

美术鉴赏这门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强化学生美术素质,更重要的是,它带领着我们从另一个被我们忽略的角度去认识、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顾名思义,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联系紧密,甚至可以说民间美术源于民俗活动。

在民间资源、条件都有限的情况下,人们的宴会、娱乐活动就只有靠自己手工布置,因此,民间美术得以萌生以及发展。

换句话说,民间美术是民间民俗生活的完美体现,它包括年画、刺绣、风筝、编织、玩具、剪纸等,从这些民间美术中可以看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间美术不同于其他美术,不像绘画需要昂贵的颜料纸张,也不像摄影需要高技术的设备。

它取材做法都简单,它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也不需要昂贵的材料,随便一块布、随便一张纸,经民间美术家的手出来就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

“你现在是一个有知识的人,却没有文化“,是民间美术鉴赏课堂上老师对我们现代大学生的评价。

确实如此,至少在学这门课以前,面对一幅剪纸画我绝对不会联想到民俗生活。

在民间美术鉴赏的课堂上,我还了解了许多传统节日的起源,除夕、腊八节、端午节等等,本来这些节日都有各自庆祝的活动,现在却很少见了,还好有其他民间美术比如剪纸为我们记录了那些已经不再盛行的民俗活动,留下了它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在民间美术鉴赏的课堂上,我学到的不只是关于美术关于文化的这点知识,我还从中看到了许多道理:民间美术源于生活,只要善于发现敢于动手,会从身边收获很多。

透过民间美术这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祖国,了解祖国的文化,为具有这样文化底蕴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这门课让我收获最大的地方在于同学们积极地向大家展示了一些自己家乡的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这增加了我对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的了解,同时这也说明大家都还关注着这些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这使我感到很欣慰。

中国民间艺术赏析总结

中国民间艺术赏析总结

中国民间艺术赏析总结戏曲鉴赏系别:信息工程系专业:13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姓名:张涛学号:40中国民间艺术赏析总结戏曲鉴赏一、课程内容学习简述本学期我选择了民间艺术赏析这门公选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了很多我国的民间艺术,也非常喜欢老师讲的课,课堂内容中介绍了文武场、声乐、乐器、脸谱等基本内容。

老师也播放了一些戏曲的视频选段,视频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看视频也使我们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更多的学生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门课,也喜欢上了戏曲。

下面我就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作下简述。

1、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

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

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

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

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2、戏曲表演戏曲表演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的表演。

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

戏曲表演有严格的分行,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在表演上都各具特色,某一剧目的某一人物应由哪个行当的演员扮演,皆有相应的规定。

生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除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称为生行。

民间艺术观后感

民间艺术观后感

民间艺术观后感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仅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可以给人带来无尽的感受和思考的源泉。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独具个性和魅力,给我带来了很深的触动和感悟。

在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时,我被展示的作品所吸引。

这些作品大多数以平凡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的追求。

在画作中,我看到了农民工的辛勤劳作、市井小吃的美味诱惑、古朴村庄的宁静景色等等。

这些富有民间特色的主题使我心生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有着某种隐秘的纽带。

进一步看作品的细节,我发现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的独特情感和思考。

比如,一幅描绘农民工的画中,画家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表现出了农民工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和坚毅的表情。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里的农民工们也在艰苦的工作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我被作品所传递的力量深深地感动了,这个群体平凡而伟大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

除了绘画,音乐、舞蹈等其他形式的民间艺术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感受。

在一场音乐会上,我聆听了一首民间乐曲。

演奏者用一把古琴演奏出了一段悠扬动听的曲子。

乐曲中透露出的古老和典雅的气息,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与远古的人们在一起领略音乐的力量。

我闭上眼睛,身心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纯粹和美好的感觉。

民间舞蹈是另一种令人激动的艺术形式。

在一个舞台上,几位舞者展示了一支具有浓厚民俗风格的舞蹈。

他们身穿传统服装,舞步优美而独特。

舞蹈中运用了各种道具和动作,展现出独特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观看这样的舞蹈表演,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世界,沉浸在其中,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民间艺术的观赏和思考,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给人带来的美感和思考的力量。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地方特色。

它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和人性的理解。

观看这些作品,我不仅仅是在欣赏艺术之美,更是在思考着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民间艺术的体会和感悟

民间艺术的体会和感悟

民间艺术的体会和感悟
民间艺术,指的是源于民间生活、以民间为主要生产阶级的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艺术形式。

它以自然、朴素、真实、民族化、地方化为特征,具有鲜明的民间个性和富有地方色彩。

在我的印象中,民间艺术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各种传统节日、庆典,还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和场景中。

比如,在我家乡的春节期间,人们会在街头巷尾展出各种各样的剪纸、灯笼、年画等,这些都是民间艺术的体现。

在生活中,我也经常能看到一些手工艺品,比如编织的草席、木雕的摆件、陶瓷的餐具等等,这些都是民间艺术的产物。

民间艺术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它融合了民间文化、民间信仰、民间传说等各种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感。

比如,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各有千秋,川剧、粤剧、昆曲、京剧等各种戏曲形式,各自有着不同的表演风格、音乐、舞蹈、服饰等元素,展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魅力。

与现代艺术相比,民间艺术更具有亲和力和接地气,它来自人民群众,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和意愿。

民间艺术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或专业技能,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文化和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民间艺术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关注和研究民间艺术,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民间艺术,也有助于推广和传播中华文化。

同时,民间艺术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可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和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种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民间艺术的美丽和价值。

民间传统工艺的心得体会

民间传统工艺的心得体会

民间传统工艺的心得体会1. 民间传统工艺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学习民间传统工艺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因为其中的每个工序都需要精雕细琢。

3. 通过学习民间传统工艺,我更加了解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智慧。

4. 民间传统工艺的学习使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5. 学习民间传统工艺使我对手工制作的尊重和欣赏程度提高了。

6. 通过亲自制作民间传统工艺品,我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技巧。

7. 民间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我学会了细致观察和模仿,提高了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

8. 学习民间传统工艺让我意识到每个工种都需要专业的技能和长期的实践才能掌握,对工匠们更加敬佩。

9. 民间传统工艺的制作需要时间和耐心,让我懂得了价值的积累和持久努力的重要性。

10. 通过学习民间传统工艺,我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

11. 学习民间传统工艺让我更加了解我国各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差异。

12. 学习民间传统工艺让我重拾对手工制品的热爱和美好的记忆。

13. 民间传统工艺的制作需要经验和技巧的积累,我意识到终生学习的重要性。

14. 通过学习民间传统工艺,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创新,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15. 民间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中,我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16. 学习民间传统工艺让我明白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度,传统工艺品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17. 通过学习民间传统工艺,我对工艺品的收藏和鉴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8. 民间传统工艺的制作需要团队合作和协调,提高了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19. 学习民间传统工艺让我体会到工匠们对工艺品的热情和创作的艰辛。

20. 民间传统工艺的学习让我重新审视了现代工业化的生活方式,更加珍惜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
课程设计题目: 学《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
姓 名: 艾斯
班 级: 土木工程1402班
学 号: 99号
老 师: 刘 凌 江
日 期: 2 0 1 5 年 12 月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
本来对中国民间艺术了解不多的我,在上了“中国民间艺术欣赏”这一课时之后,对其了解了一二。

虽然不是很多,加上因为这一课时而引起的兴趣而上网了解更多了。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

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

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

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的陪伴。

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

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趋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在刘老师的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下面通过分析几幅画来讲讲我在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这门课上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来讲讲陶艺。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陶艺瓷器在世界民间艺术界的地位。

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金。

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金属釉面的涂画方法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瓷器产生美好的釉面。

这也是老师的一幅作品。

课上老师也让我们参观了陶艺工作室,真想亲自试试。

其次,我们讲讲皮影戏。

对于身处发达年代的我们,肯定很难以想象以前的孩子没有电脑,没手机,甚至没有电视机,是靠什么来娱乐的,这种处境又该是多么枯燥。

其实不然,他们有皮影戏,有戏剧,还有他们那充满各种奇怪玩乐想法的大脑。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夸耀着说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智慧,多么的伟大,可是却在回避现在怎么没有那么多这么优秀的人这个话题。

我个人觉得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条件太过优越,使得很多孩子丧失了自主思考创作的能力。

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自主创新,我们这一代已经是这样了,可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呼吁一下社会对创新的关注呢?抱歉,说偏了,我们继续回归到皮影戏的内容上来,皮影戏又称灯影,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这个载入《汉书》的
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最后,我们来讲讲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下面这幅也是老师的一幅作品,作品名称是:《书为珍宝也》。

作者以年画的方式传达书本的重要性。

现在这个年代,人们对书本的重视已经慢慢变淡了,这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

古话书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们再来看看这副剪纸年画。

这是一幅刘老师在二十年前偶然为之的一幅作品。

此幅作品名为龙凤呈祥,在中国民间,把龙比喻成有成就有作为的男性,在古代甚至誉为天子,把女性比喻成贤惠能干,大方宽容的好女子,此幅作品外围利用龙凤把整个构图包围成一个圆,
圆在民间就有着一种很祥和的寓意,中间一男一女载歌载舞,呈现了一个很是欢快祥和的场景,其中,龙凤戏珠的珠改为了一个“祥”,更是很明确地表达出作者要表达的感受。

这幅作品表面上是反映我们中国最具古典意蕴的主题——龙凤呈祥,但其实作者要表达的远远不止是男女之间的“祥和”,更多的是指当时社会的祥和。

这种融合了剪纸和年画艺术的作品更体现了民间艺术的智慧
民间美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而创作出来的。

它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可是现在很多民间艺术已经在因为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慢慢地失传了。

民间美术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

以上便是我在民间美术欣赏这门课上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