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所有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注意与题号对应!】

1、选出下列各项中,字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

A 、后嗣s ì 蜕du ì变 白雪皑皑ái

B 、犄j ī角 笞ch ī刑 汗涔涔l ín

C 、虫豸zh ì 恫d òng 吓h è 憎z ēng 恨

D 、推搡s ǎng 忙不叠di é 一沓d á沓钞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

百里挑一....

,极度缺乏。 B 、他们差强人意....

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 、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

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的青睐。

D 、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

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

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

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

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

D.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近期发布的《2009年江苏公共就业招聘服务网职业供求状况》

显示,专业技术类、服务类和办公室行政类岗位成为三大热门岗位。

4、语言运用题(6分)

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2012.11.06

(1)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是山东高密人,原名,代表作中篇小说《红高粱》、长篇小说《》。(2分)

(2)班里要出一期介绍莫言的黑板报,请你为这一期黑板报拟一个总标题,不超过10个字;再根据标题写几句刊首语,30字左右。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8题。

聂师道,歙人。少好道。唐末,于涛为歙州刺史,其兄方外为道士,居于南山中,师道往事之。涛时诣方外,至于郡政,咸以咨之,乃名其山为问政山。吴朝以师道久居是山,因号为问政先生焉。初,方外在山中,郡人少信奉者。及师道至,瞻信日众。师道与友人同行,,友人苦热疾,村中无复医药。或教病者曰:“能食少不洁,可以解。”及疾危困,至一逆旅

..

复劝之。病人有难色。师道谕之曰:“事急矣,何难于此,吾为汝先尝之。”乃取啖之。人感其意,乃食,而病果立愈。后给事中裴枢为歙州刺史,当唐祚之季,诏令不行。宣州田頵、池州陶雅举兵,围之累月,歙州频破.之,后食尽援绝,议以城降,而城中杀外军已多,无敢将命出者。师道自请行。枢曰:“君乃道士,岂可游兵革中邪?请易服以往。”师道曰:“吾已受道法科教,不容易服。”乃缒之出城。二将初甚怪,及与之语,乃大喜曰:“真道士也。”誓约已定,复遣还城中。及期,枢适有未尽,复欲延期,更令师道出谕之。人谓其二三,咸为危.之,师道亦无难色。及复见二将,皆曰:“无不可,唯给事命。”时城中人获全,师道之力也。吴太祖闻其名,召之广陵,建紫极宫以居之。一夜,有群盗入其所止.,至于什器皆尽取之。师道谓之曰:“汝为盗,取吾财以救饥寒也,持此将安用邪?”乃引于曲室,尽取金帛与之,仍谓曰:“尔当从某处出,此无巡人,可以无患。”盗如所教,竟以不败。后吴朝遣师道往龙虎山设醮,道遇群贼劫之,将加害,其中一人熟视师道,谓同党曰:“勿犯先生。”令尽取所得还之,群盗亦皆从其言。因谓师道:“某即昔年扬州紫极宫中为盗者,感先生至

仁之心,今以奉报。”后卒于广陵。时方遣使于湖湘,使还,至某,见师道,问之曰:“何以至此?”师道曰:“朝廷遣我醮南岳。”使者以为然。及入吴境,方知师道卒矣。

——【宋】吴淑《江淮异人录》

5、下列各项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师道与友人同行,至一逆旅逆旅:旅店

B、围之累月,歙州频破之破:被攻占

C、人谓其二三,咸为危之危:以……为危,意动用法

D、有群盗入其所止止:居住

6、下列各项中,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人感其意,乃食,而病果立愈

B、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汝为盗,取吾财以救饥寒也

C、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吴太祖闻其名,召之广陵

D、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时方遣使于湖湘,使还

7、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聂师道出家为道士之后住在终南山,刺史于涛经常到山里向他咨询政务,因此将这座山唤作“问政山”,管聂师道叫“问政先生”。

B、聂师道为救家乡一城的百姓,挺身而出,志愿担当请求投降的使者,后来又冒着更大的危险二次出使请求延期,最终保全了无数百姓。

C、五代十国时的南吴太祖杨行密听说聂师道的名声,请聂师道到南吴的都城广陵(今扬州),建造了一座道观叫紫极宫给聂师道住。

D、吴国出使湖南一带的使者在路上遇见聂师道,聂师道说吴国派他到南岳去祭祀,等使者回到广陵,才知道聂师道此前已经在广陵去世。这一段记述的意思是说聂师道已经成仙了。

8、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师道曰:“吾已受道法科教,不容易服。”(3分)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3分)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青玉案(木樨)

王质

中央自有仙风度。散入千林去。万点秋芳洒飞露。舜裳赭色,尧眉黄彩,化作花无数。

层层翠葆鸾旗舞。吹下天香遍瑶宇。万岁千秋奉明主。柱华月苑,蕊珠宝殿,长听黄金缕。

【注:古书上说尧眉七彩。】

(1)这是一首咏物词,所咏为木樨(桂花)。请分析全词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桂花,简略写出角度即可。(6分)

(2)从风格上说,本词属于苏轼一派,还是与柳永一脉?本词所塑造的桂花的形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什么?(4分)

10、默写。(8分)

(1),龟玉毁于椟中

(2)谨庠序之教,

(3),砯崖转石万壑雷

(4)千呼万唤始出来,

(5),只是朱颜改

(6)多情自古伤离别,

(7)苟利国家生死以,

(8)花开堪折直须折,

11~14题,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红高粱(节选)

莫言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了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

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

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脚迟缓。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地望着死尸。腥甜味愈加强烈,余司令大喊一声:“日本狗!狗娘养的日本!”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

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

11、这部中篇小说的开头,有评论家认为,深受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的那个著名的开头的影响:“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请从时间这个角度,来分析《红高粱》的开头两句的特点和作用,并由此说说第3小节、第6小节的时间点设置的特点和作用。(6分)

12、“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13、请分别分析第4节、第5节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6分)

14、概括本文中莫言小说语言上的特色,至少两点,并举例说明。(4分)

15-17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孔子是普遍价值的象征

于坚

孔子出生于乱世,那个时代礼崩乐坏。非理性的“怪力乱神”非常强大。“必也正名乎”,孔子试图为中国建立一个理性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什么?克己复礼。吾从周。周,就是文治。孔子要建立的底线是“文明”,不是比谁的力气大、谁敢玩命、怪力乱神。怎么个文法呢?就是以诗意、审美、道德的眼光处理人类生活的矛盾。孔子提倡诗教、文教、雅驯。文教与其他民族不同,文,既是“不学诗,无以言”,也是“文以载道”,文化一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用诗书礼乐来为文明设置底线,当然也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这个文,就是尊重各种各样的活法,在各种活法之间建立一种文质彬彬的关系,和其光,

同其尘。因此颜回这样的穷人可以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千乘之骑的贵族也受到尊重。尊卑有序,修敬无阶。人皆可为圣,圣是一种修养,不是等级待遇座次。道法自然,造物主没有将人造成一个平台,不是电脑那样台台配置一样的软件,人是金字塔结构的,尊卑有序,就是说天才与愚昧的差别是自然的结果。但是,善是一个平台,人人都可以止于至善,人人都可以文明,无论贫富贵贱。

孔子的底线其实是一种普遍价值。人类从非理性的黑暗走向理性世界,无非就是建立一种普遍价值。各民族走向理性之路的路数不同,或视人为原罪,非强力改造灌输理性不能祛魅。儒学是信任人,相信人,承认人,人之初,性本善。无论如何,雅驯之、武驯之、神明之……各文明都要建立理性的普遍价值,而这个价值无论如何表述,它都要止于至善。如果一种文明居然主张儿子可以杀害父亲,朋友可以互相出卖、告密,那么这种文明就不是文明,只是地方性的怪力乱神。孔子的文是道法自然的结果,中国思想早就意识到人的普遍性,人有心,有恻隐之心。食色性也。这种先验的普遍性使人区别于野兽。孔子进一步将这种先验的人性理性化了,升华为文明的底线,这就是人与人关系中必须遵循仁、义、礼、智、信、忠、孝、止于至善等等。

一百年过去,孔家店被彻底砸烂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儒学在今日国人心灵深处已经没有多少权威性。人们信奉的是道在屎溺,怎么都行,只要能富起来。近年国内有些提倡儒教的迹象,在我看来都有游戏性质,要么是借儒教玩“比你较为神圣”的自我圣化游戏,要么继续解构孔子,玩世不恭地将孔子进一步流氓小丑化,以正剧的方式。广义的“后现代”在中国是有传统的,道在屎溺。但经常忽略:屎溺,并不是道。

今日中国当然需要孔子,严肃地迫切地需要孔子。需要孔子并非什么复古怀旧,更不是

要回到三寸金莲,而是重建普遍价值的必需。“必也正名乎”,因为污名已经过度了,过分了。如果其他民族的圣殿、金字塔、先贤祠一座座岿然不动,只有这个民族总是处于那种围观自己的圣贤、经典、常识……被史无前例的屎溺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狂欢中,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被轻视。

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可道,非常道。西方文艺复兴越过十字军向后看,在更遥远的希腊获得灵感。我相信,中国文化的复兴也一样,必须在自己的全部经验和历史中总结教训,寻求灵感。

(选自《南方周末》2012年4月5日,有删改。)15、孔子为中国建立的理性底线具有哪些内容?请用现代汉语阐述。(6分)

16、第四段为什么说“广义的‘后现代’在中国是有传统的”?这个“后现代”的狭义在文中具体地说是什么现象?(6分)

17、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文化的复兴应当寻求什么样的灵感,总结什么样的教训。(6分)

18、作文。(70分)【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根据“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写一篇作文。可以通过想象来描绘,可以论证其中蕴含的哲理,可以对它作艺术分析与鉴赏,可以依托其意境抒发情怀。

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剧除外。不少于800字。

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20121106

12、高密东北乡代表着中国,拥有富饶的国土、伟大的文明,也笼罩着黑暗的现实、丛生的弊端。这支抗日的土匪代表着中国人,拥有血性、奉献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不顾一切的浪漫之爱,也有着自私、残忍、无耻、欲壑难填不知节制等诸多缺点。

16、两千多年以前的道家(庄子)已经在讲“道在屎溺”,这就是今天广义的“后现代”的传统源头。(3分)

狭义的“后现代”,指的是继续解构孔子,以正剧的方式玩世不恭地将孔子进一步流氓小丑化。(3分)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一)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 理 试 卷 全卷满分11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电动势,正确的说法是( ) A .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的输出电压 B .电源的电动势数值上等于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沿闭合电路移动一周所做的功 C .电动势相等的大小不同的电池,它们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相同 / D .电动势相等的大小不同的电池,在单位时间内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数值相同 2 有一内电阻为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V60W ”的灯炮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V 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 ( ) A.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W B.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W C.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W 3 如图所示的U —I 图像中,直线I 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 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 ) A .R 的阻值为Ω B .电源电动势为3V ,内阻为Ω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D .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 4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转向灯电路,如图所示,其中L 为指示灯,L 1、L 2分别为左、右转向灯,S 为单刀双掷开关,E 为电源。当S 置于位置1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 A .L 的功率小于额定功率 B .L 1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C .L 2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D .含L 支路的总功率较另一支路的大 I/A U /V ^ ? ? ? ? & ?0 Ⅱ Ⅰ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绘画传统这一体系,以笔墨为其最核心的成就。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这也是整个东方视觉艺术传统最有价值的地方。对笔墨的理解与分析,重在把笔墨典范视作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所谓“笔墨典范”,强调的是历史上的大家作品所具有的典范性。在这里,笔墨绝不仅仅是用笔和墨在宣纸上画出笔道,渗化墨象,更是比这种工具材料组合运用复杂得多的文化表征系统。它在结构上具有一个表层、一个里层和一个核心。表层是“可视之迹”,也就是中国画的画面痕迹:里层是“可感之心”,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可以感受到的画家的情绪、状态和心境;核心则是“可信之道”,指向痕迹、心境之后的人格理想,是隐藏在表层、里层之下的理想性的人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想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是历代文人学士、士大夫的精神理想,这一精神理想具有群体性,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观念与情绪,而是代代积累的公认方向与共同诉求。中国士人画的最高境界是借山川自然之形,运用笔墨语言来书写自己,图绘自己,尤其表现出自己对天地万物的体悟,以此塑造、更新自己。而这个“自己”,一定是走在追慕典范人格理想的自修之路上的,是希贤希圣、法道法自然的践行者,因而不可能局限于小我。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典范意义。 这种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把表层、里层和核心相互关联起来,这一心理运作机制是一种想象中的内摹仿。中国古人习书有“力透纸背”之说,这当然不仅是字面说的笔锋穿透纸面,更是以这种笔力贯注的意象来比喻难以传达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带有动作性的肌体感受。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在此意义上,锻炼笔墨就成为人格磨砺、境界参悟的过程,笔墨与心性通过不断琢磨、锻炼,构成互动互证的关系。这样一种卓有成效的修为,在历史上已为无数典范反复验证。 基于动作性同构的内摹仿,关系到审美,也关系到求真与致善。中国文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正是以文艺作品来唤起人的内摹仿能力,经由长时间的气质变化、生命修炼,完成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一步步趋近于典范的理想人格。以艺树人,是中国文艺的宗旨。中国画的笔墨不仅在将来仍能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仍然具有必不可少的文化价值,而且以其对于人格理想、人格信仰的重要作用,还有可能参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从而产生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潘公凯《论笔墨典范: 人格理想的一种表征系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欣赏中国绘画的笔道墨象,就能感受画家的心境,进而体会画家所追求的人格理想。 B.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使得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典范意义。 C. 内摹仿可以丰富完善画家的人格,中国画家将其作为提升自身人格境界的唯一选择。 D. 笔墨典范对人格理想和人格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能参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默写(2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漏写均不给分) 1.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上二句点出别离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2.诸葛亮故居建有武侯祠,内有一联云:“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这里面暗含杜甫《蜀相》里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3.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4.________ __ ___,_______ _ 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归园田居》)5.,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琵琶行》)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 。(《六国论》)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7题。(18分,前4小题每题3分)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湖北省沙洋中学2012年秋季高二期中考试 英语试卷 命题:杨萍审题:罗家群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五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headmaster? A. At 9:30. B. At 11:45. C. At 12:40. 2.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eep the window shut? A. He is ill. B. He wants to open it himself. C. The air inside is fresh enough. 3. What is Mike? A. A teacher. B. A student. C. A writer. 4. What has made working at home possible? A. Personal computers. B. Communication industry. C. Living far from companies. 5. Where is the woman? A. In a soap factory. B. In her house. C. At an information desk.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然后回答6—7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On a bus. C. In the bank. 7. Why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o buy a car? A. They have a lot of money. B. The man lives too far away from his office. C. The woman's office is too far away from her home. 听第7段材料,然后回答8--10题。 8. Why won't Mr. Stone come to the clinic tomorrow? A. He can't spare the time. B. The clinic will be closed. D. Dr.! Milton won't come to work. 9. When is the clinic open in a week? A. From Monday to Friday. B. On weekdays except Thursday. C. During the whole week. 10. What time has finally been fixed for Mr. Stone to come? A. 5:30 p. m., Wednesday. B. 6:15 p. m., Wednesday. C. 6:15 p. m., Thursday. 听第8段材料,然后回答11--13题。 1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Neighbors. B. Doctor and patient. C. Friends. 12. When did the woman cough most seriously?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高二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时量: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了解某地区参加数学竞赛的1003名学生的成绩,计划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则每个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 ( ) A. 501003 B. 120 C. 150 D. 1 1003 2.在ABC ?中,“ABC ?是直角三角形”是“0AB AC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 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收集数据如右.经 检验,这组样本数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那么对于 加工零件的个数x 与加工时间y 这两个变量,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 A. 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B. 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C. 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D. 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4.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1,2,,??? 960,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 ,落入区间[451,750]的做问卷B ,其余的人做问卷C ,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 的人数为 ( ) A. 7 B. 9 C. 10 D. 15 5.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 A .对于命题 p :x R ?∈,使得210x x ++<,则p ?为x R ?∈,均有2 10x x ++≥ B .“2>x ”是“2 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p q ∨是假命题,则q p ,均为假命题 D .命题“若2 320x x -+=则1x =”是正确的 6.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3,0)F ,离心率等于 3 2 ,则C 的方程为 ( ) A. 2214x -= B. 22145x y -= C. 22 125 x y -= D. 2212x =

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考试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英语试卷 (满分120分,100分钟完卷) Ⅱ.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The mayor recommend that the prizes ______at once. A.presented B.be presented C.should present D.would present 22.---The plane is due to take off at 9;50 from the airport. ---_______we fail to arrive there in time? A.Only if B.As if C.Even if D.What if 23.The street was named after a great man _____ hi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city. .A.in honour of B.instead of C.in case of D.in need of 24.______ you would drop in,I would have stayed home, waiting for you. A. Had I known B.I had known C. Were I to know D.Did I know 25.Was it at the school was named after a heroine he spent his childhood ? A.which, that B.where ,which C.where ,that D.there ,that 26.______by the bullets _____ at them from all directions, the enemy went into the forest. A.Be confused ; flying B.Confusing;flew C.Confused;flying D.Having confused;flown 27.---Did you criticize him for his mistakes? ----Yes, but_____it. A.I’d rather not do B.I’d rather not doing C. I’d rather not have done D. I’drather not did 28.Allen is said a new computer program recently,but I don’t know when she will finish it . A.to have designed B.to design C.to be designing D.to have been designing 29.This computer doesn’t work properly ,because a certain virus has ___ the operating system. A.broken up B.broken down C broken out D.broken away 30. ----How are you recently ? -----I have been_____ a high fever for sever days. A.suffering B.suffering from C.suffered Dcatching 31.After Yang Liwei succeeded in circling the earth, ____our astronauts desire to do is ____ they will walk in space some day. A. what; what B.what; that C. that; that D. that; what 32.We ______him to stop surfing the Internet, but he wouldn’t. A.persuaded B.try to persuade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教师:十二厂中学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36 分) 一、选择题( 36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迤逦( y ǐ) 天理昭( zh āo )然 憎恶( w ù) 一蹴( c ù)而就 辗轧( y à) 窸窸窣窣( s ū) 付梓( z ǐ) 锱( z ī)铢必较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 、湖光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 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B 、老张今年 65 岁,短小精焊,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与年轻人相比毫不逊色。 C 、虽然中国足球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 上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D 、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 能打动读者。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 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 、“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 这事准能完成”。 C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D 、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一方面是 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代诗人。 B 、钱钟书,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主要作品有长篇 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集《七缀集》、 《谈艺录》、《管锥编》等。 C 、惠特曼,印度诗人。诗集有《草叶集》、《桴鼓集》等。 D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北京大学名教授,当代著名美学家。其著作甚丰,《文艺心理 学》、 《诗论》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 著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1998 年 9 月,在渤海湾发现一大片海水在阳光下泛着褐红色,优如蕃茄汤一般。这就是 赤潮现象。这是自 1993 年中国首次报道发生赤潮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海域面积达 3000 平方公里。 海水中的某些微生物, 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 会使海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呈现出红 色、黄色或褐色,因而称之为赤潮。 赤潮的生成离不开环境因素, 除了有稳定的海水水体、 适宜的水温 (14—28℃)和盐度( 17 —34%)以外,水体的富营养化——丰富的营养盐、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也是生成赤潮 的关键因素。 由于海洋位于地球的最低位置, 陆地上各处所有的废物终要汇聚入海洋。 含有 大量含磷洗衣粉、 洗涤剂的生活废水及各种工、 农业排放的废水进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 这 就会使海水富营养化。 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水体稳定而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藻类等)迅速繁殖, 海洋环境恶化,童永强 A 、沾( di àn )辱 B 、讥诮( qi ào ) C 、蠕( r ú)动 D 、睇眄( mi ǎo ) 安然无恙( y àng ) 酪酊( d īng )大醉 模棱( l éng )两可 逸兴湍 ( chu án )飞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 (12)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 注意事项: 1. 全卷分第一部分(听力),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和第三部分(读写能力测试)。满 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时,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机读卡使用范围:第1题至第75题。 3. 其余个体均按答题要求,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番号后的横线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A. In a shop. B. In a museum. C. In a restaurant. 2. What time will Daisy come here? A. At 1:50 p.m. B. At 2:20 p.m. C. At 2:30 p.m. 3. What has the man just finished doing? A. Making a phone call. B. Answering a phone call. C. Looking for Tom. 4. What was Henry’s weight last month? A. About 60 kilograms. B. About 70 kilograms. C. About 80 kilograms. 5. What kind of furniture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Glass furniture. B. Wooden furniture. C. Metal furnitur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8题。 6.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Prepare lunch. B. Have a party. C. Go to a friend’s house for dinner. 7. What does the woman still need? A. A tie. B. Some flowers. C. Some candy. 8. What should one do when he goes to a friend’s house for the first time according to the woman’s mother? A. Take something. B. Get dressed up. C. Have dinne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第11题。 9.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Salesman and customer. C. Manager and secretary.

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 共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的时代已不容置疑地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瞬息万变,进入了我们现实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领域。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消费型社会更加强化了建立在影像基础上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图像加速“挪用现实”,社会几乎被图像“绑架”。复制技术让影像的生产和消费不仅高度繁荣,而且正越来越自主化。传统社会,人们欣赏艺术是主体的自觉行为,在数字时代对数字技术所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视觉形象,人们是因拟像世界的围剿而不得不去关注与传播。这些视觉形象是符号,而不是传统的艺术。艺术审美的韵味被数字时代拟像世界的“奇观”所带来的震撼悉数替代,人们逐渐习惯于被动地为图像所逼迫,而不再有意识地、自为地去选择欣赏的对象。随之而来的便是即时审美的冷漠与疲劳。 图像作为表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欲望映像,强化了人类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人类的自身经验被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满足人类意愿的观看的对象。数字时代既能生产图像,又能消解图像(泛滥的PS技术便大大提升了图像的虚拟化程度,将图像随意拼贴、篡改、美化)。于是各类恶搞、戏仿、游戏、虚无主义、道德主题等杂糅在一起,图像的表述失去目标与信念,人成为空洞的能指。图像和信息符号正在成为我们了解现实的主要来源。数字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复制和仿造了的世界中,对真实的证明是那么不可能,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一切都只是复制品而已。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广告、影视、信息爆炸所笼罩着,并置身于“超现实”之中:虚饰成了现实的核心,艺术因此表现为无处不在。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高悬于现实之上的精致的精神活动,艺术被符号统领,泛化为日常的一种基本审美和即时审美。 数字时代,技术作为“物”的存在逻辑已经让位于“物与人相互融合”的逻辑,即技术的人文性。随着人类对于机器以及对于机器与人类之间变化着的关系的认识不甚了了,人类对机器产生恐惧与敌意。事实上,我们不断与机器分享空间,并与之相互依赖。数字时代,网络似乎在构筑人类与机器的边界,但又不断让技术更吸引人,让人与机器更加唇齿相依。 艺术主体由此经历了一个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机器和技术的介入,使传统艺术家的中心和霸权地位被严重消解与解构,数字化网络使艺术家的中心身份模糊。发送者和接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绝对界限已不复存在。 比特打造的“数字化境遇”为人类诗意栖居营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超现实氛围,逐渐走向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艺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之间,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表现也逐渐成为可能。“数字人格”“技术理性”使主体变得越来越自由,也变得越来越肤浅与模糊。艺术本来是虚实相映的,文化则来自虚幻形象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数字时代,却出现了用虚幻的形象代替一切现实、用形象化生存代替真实生存的趋势。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含答案

广东实验中学2018—2018学年(上)高二级中段考试 物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6分;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6 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势等于零的物体一定不带电 B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C .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D .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 与一静电计相接,极板A 接地.下列 操作中可以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的是 ( ) A .极板A 上移 B .极板A 右移 C .极板间插入一定厚度的金属片 D .极板间插入一云母片 3.如图所示,原本不带电的金属球A 的半径为R ,球外放一个带电荷量为Q 、到球心O 的距离为r 的点电荷。则当金属球达到静电平衡时感应电荷在球心O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 ( ) A .2 2R Q k r Q k - B .22R Q k r Q k + C .0 D .2r Q k 4.如图所示的电解槽中,如果在4s 内各有4C 的正、负电荷通过面积为0.08m 2的横截面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自己家没有什么亲属、仆人的实情的句子是 “,。” (2)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比喻要守孝道的句子是“,。”(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认为,古人看各种风景,都有心得,其原因是“。”(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为表明只有卓越超群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名传后世,举了很多历史人 物的事例,其中举周文王和孔子的例子的两句是“;。” (5)我们一般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三句话来概 括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2.下面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汗 .. kè hán 瞋.目 chēn 床蓐. rù覆校.无疑 jiào /老校.退卒 xiào B.拔擢. zhuó砧.板 zhēn 彘.肩 zhì剌谬. miào / 戮.力lù C.揾.泪 wèn 刀俎. jǔ玉玦. quē目眦.尽裂 zì / 恣.卒为暴 zì D.籼.稻 shān 车骑. jì盘桓. huán 责臣逋.慢bū / 吾未晡.食 bǔ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B.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C.你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 ....,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D.多情女子决不反弹琵琶 ....;我要是与他人共枕同衾,怎么对得起地下的先灵?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占便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钱在他们手里的缘故,即 他们占据着金融市场。 B. 市场规则的建立,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支撑和约束,他们共同规范着人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3篇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3篇Summary of model high school Chinese exami nation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3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汉语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汉语常识一般指研究汉语所需具备的领域内的基础知识。本教案根据汉语常识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2、篇章2: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3、篇章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篇章1: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范文 这学期,我带高二(14.15)班语文,前半学期主要学习语文必修5,新教材给我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带来了新的尝试,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进行了中期考试,现将本次的考试质量分析及其思考总结如下: 中考分析 一、试卷的构成和特点 本次期中试卷由语言文字运用、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七部分组成,总

计150分。试卷命题特别注重课本基础知识考查,试卷的难易程 度适中。这种命题方式对于让学生提早熟悉高考试卷的命题特点、命题趋势、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这 也带来了不少弊端,最明显的就是,由于考试内容往往不是刚刚 所学的课本里面的内容,学生渐渐地失去了课文学习的一个最大 的动力,老师对课文教学也产生了懈怠的心理。整张试卷除了默 写涉及到必修五以外,文言文阅读选自20xx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卷 所选的《宋史—何灌传》,比较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两篇 现代文阅读,其中第一篇选王安忆的《洗澡》,对学生的能力要 求比较高,后面的那篇论述类文本选自乐黛云的《比较文学与比 较文化十讲》,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总结、查找信息的能力。二、成绩分析 这次参加语文期中考试的这两班一共有150人,全校最高分 为125分。高分比例比较低,110分以上只有7人,及格率仅为 93.33%。 三、答题情况分析 试卷中得分率比较低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题: 1、文言文翻译 翻译的第十一(1、2)小题分别考查到文本上的翻译,内容 比较简单,本应该得分高,可是结果却不尽理想。这两题全校的

上学期高二数学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济南外国语学校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2008. 11) 时间:120分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1.在△ABC 中,若<,则△ABC 一定为( ) A.等边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2.下列不等式的解集是R 的为( ) A.0122>++x x B.02>x C.01)21 (>+x D.x x 1311<- 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若58215a a a -=+,则S 9等于( ) .45 C 4.在R 上定义运算?:x ?y=x(1-y),若不等式(x-a )?(x+a)<1对任意实数x 都成立,则( ) A.11<<-a ++c bx ax 的解集为(-∞,-2)∪(4,+∞),则对f(x)= c bx ax ++2,有( ) A. f(5)0,y>0有(x+2y )(y x 12+)≥m 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淮滨一中高中部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150分,时间150分钟)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案卷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龙图腾在哭泣 “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某些专家认为为了能和西方文化更好地接轨,为了能被洋人更好地接受,取消中国龙图腾的标志势在必行,这种观点不能不让众多国人为之震怒并心有余悸。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自居,而龙图腾在中国由来已久,传承了几千年中国的龙文化自中国有历史记载开始就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中。关于对龙的崇拜,早在旧石器时期已见端倪,到新石器时期,开始形成有关龙的信仰。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距今6400多年的“中华第一龙”遗址里描绘了一个“骑龙升天”的美好神话。这说明6000多年前我们的民族信仰中就已经有龙了。 中国龙的喻义之深远绝不是英语一个单词Dragon就可以全面解释的。从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争虎斗,到龙井、龙眼、龙脉、龙头,龙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尊贵、吉祥的象征。龙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龙”是代表中国人勇气和智慧的一个标记,与西方文化中霸气和攻击性的内容根本扯不上关系。 更确切地说,在中国龙图腾出现的时候,英语单词里根本还没有“Dragon”这个词,甚至欧美一些国家连个轮廓和雏形还没有出现。 近年来,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在普及和弘扬优秀传统时没有适时地增添与时俱进的新元素,以至于让很多年轻人接受起文化来很是困难。或许由于缺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导致了很多年轻人缺乏足够的民族自信心,甚至变得虚无。但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某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居然在了解传统文化时也出现了障碍,他们非但不努力地研究推广,却一叶障目,为赶时髦,而视民族精粹为封建残余和一文不值的垃圾,并庸人自扰地担心我们的龙会被西方人误解,要把我们几千年来传承的文化推翻,这不仅仅证明某些专家具有严重的崇洋媚外思想,更说明他们对我们本土文化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最起码的热爱。 (选自《新闻晨报》,有删节) 1、从原文看,以下对“龙”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龙在中国和在西方的喻义有很大不同 B、龙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尊贵、吉祥的象征 C、龙是代表中国人勇气和智慧的一个标记 D、龙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中国的龙文化自中国有历史记载开始,就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中。 B、关于对龙的崇拜,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形成有关龙的信仰。 C、“中华第一龙”是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已6400多年。 D、在中国龙图腾出现的时候,英语单词里根本还没有“Dragon”这个词,甚至欧美一些国家连个轮廓和雏形还没有出现。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纯粹是我们向西方宣传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1)

东阿县实验高中 2012—2013学年模块测试(二)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A项“捺”读nà,B项“怍”读zuò,C项“摭”读zhí) 2.C(A.防犯—防范,势利眼B.义气相投—意气相投,屠戮 D.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C(A.省略号与“等等”都表省略,省略号可以删掉。B.问号改为句号,该句是陈述句。 D.“小明鼓励他说”之后的冒号改为逗号) 4.C(A.应为“一蹴而就”;B.“当务之急”与“目前”相重复;D.“鱼龙混杂”应为“鱼目混珠”) 5.C(A句因成分残缺而导致搭配不当,“收录……作家”不当,应在“作家”后加“的作品”;B句句式杂糅,去掉“的产生”;D句不合逻辑,“《幽兰操》”是电视剧名,不能说成是“姜文最想要出演的人物”) 6.D(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7.C(C项是“讼师”在我们古代遭歧视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其原因) 8.B(在民国之前,讼师都作为一种“地下行业”而存在) 9.B(妻:名词作动词,把……嫁给……做妻子) 10.A(A项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B项,第一个“乃”是副词,才;第二个“乃”是副词,却,竟。C项,第一个“而”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 11.B(①仅仅说被围困,③所说的是徐卓,⑥说的是朱修之“治身清约”) 12.B(“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不正确,回宋国是冯弘的派遣,并非出于传诏的帮助) 13.(1)当时魏国屡屡攻打冯弘,有人劝说冯弘派朱修之回宋国求救,于是(冯弘)就派他去了。(“伐”“或”各1分,句意1分)(2)等到义宣在梁山被打败,独自驾船向南逃走,朱修之率领众部向南平定了余下的贼寇。(“及”1分,“败于梁山”句式1分,句意1分)(3)有了军饷,有时候会接受,但很快就让属下分了,不会留给自己,只是以安抚招纳少数民族为要务。(“旋”“佐吏”“抚纳”各1分,句意1分) 14、(1)答: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2)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