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详案(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详案◎教学笔记(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70例7及“做一做”,完成P73“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估算的意义,学会利用已学的乘法口算进行估算,知道估算的思路。
2.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算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学会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和用估算结果作出决策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秋天来了,同学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我喜欢跟爸爸妈妈去郊游。
预设2:我喜欢和家人去公园散步。
预设3:我喜欢去游乐园玩。
预设4: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去秋游。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三(1)班的同学们决定去科技馆,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帮他们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科书P70例7情境图。
师:三(1)班同学遇到的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二、紧扣情境,感受估算1.阅读与理解。
师:仔细看图并读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知道门票价格和参观人数。
要求250元买门票够不够。
【设计意图】计算是枯燥的,为了使数学内容生活化,询问学生的喜好,导入切合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分析与解答。
(1)分析交流,探讨方法。
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答呢?◎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注意让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这样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快速解决,无需精确计算。
【学情预设】预设1:精确计算。
把29个人买门票需要多少钱算出来,再和250比较一下,如果算的结果比250大就不够,等于或者小于250就够了。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9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9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30页例8、例9及练习六。
◎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估算,掌握估算技巧。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特别是针对有余数的那些算式。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正确、快速地运用估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技巧,了解恰当的估算时机。
○教学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80÷2=240÷6=180÷3=2400÷3=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要求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而只要求算出大约等于多少就行了,这就要求我们会估算。
(板书课题:除法的估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8。
(1)课件出示例8。
(2)师: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大约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3)要解决“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267÷3≈师: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关系式,可以这样列式)师:怎样计算呢?(求大约多少钱不用算出准确钱数,只用估算就可以)(4)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交流。
展示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方法一:267÷3≈100(元)…300方法二:267÷3≈90(元)…270(5)师:他们的解答都合理吗?为什么?学生小组内讨论。
小结: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
师: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少,因为这里把267估成270,估大了,所以住宿费比90元少)比80元呢?(多)(6)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结果不是准确数,是一个比较接近的数。
2.教学例9。
(1)出示例9。
(2)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求什么?“够装”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反思第【1】篇〗三年级《估算》教学反思我在教学本课时,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我觉得教学后反思如下:1.让学生寻找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实际计算的,有估算的,进而比较这些方法,让学生能够复习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而且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对两种估算方法的选择中,孩子们迅速的判断出两种方法各自的利弊,并根据实际情况,一致同意采用第二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让学生做题时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认真书写,格式规范,步骤清晰,尤其是估算体先比较后再回答的问题。
在课堂上,孩子们的思维就象插上了一双翅膀,在充满快乐的数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孩子们思维之活跃,想象之丰富,考虑问题之全面,数学知识运用之灵活,真的让人佩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反思第【2】篇〗课后反思1.估算使计算更为方便,而有些学生将估算复杂化,先算出计算结果,再估算,这样失去估算本身的意义。
2.在估算时需要注意的是可以把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3.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喜欢把算式的各数看成整百数来估算,有的同学喜欢把它们看成几百几十数来估算,所以就导致了估算结果有一些出入,这都是在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的。
难就难在当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对比策略优劣的时候出现了迷茫的情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反思第【3】篇〗1、创设生活情境,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从计算方法的角度来看,学生长于精确计算,估算意识淡薄,对估算的作用与价值,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在认识和行为上都感到“不习惯”,常常为估算而估算。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我在本次教学中使用了“估算”作为一个课程的重点,并且让学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估算的技巧,以及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我发现,学生在本次课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能够理解并正确地完成习题。
再次学习《估算》,我发现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当处理一些复杂的例子时,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来理解并做出答案。
考虑到这一点,我做了以下几点改进:
(1)提前对学生进行概念讲解,让他们对估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在概念上形成一定的把握。
(2)举一反三,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学习,让他们更加容易地理解具体的估算问题。
(3)在练习过程中多采用口头指导,耐心解释,避免让学生有迷惑的感觉。
(4)课后交作业,对学生的估算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并给予一定的反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我通过本次教学反思发现,学生在进行估算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及时理解并进行练习,需要老师提前概念讲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注意及时指导和点评学生的练习效果,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并且使用估算进行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 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反思一、课前调查学生估算掌握的现状1.掌握的方法、策略单一估算的方法和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要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
在实际估算中,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估算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策略,才能进行合理的估算.但从课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学生只是对“四舍五人法”、“取整法”等几种方法进行使用,学生掌握的方法、策略比较单一。
因此,学生不能根据问题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估算方法和策略。
在处理估算问题时,也是习题或考题作特别要求的情况下才被动地、机械地使用。
2.未能正确认识估算与精算的关系估算实际上就是一种无需精确结果的计算,是个体依据条件和有关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方式对事物的数量或运算结果作出的一种大致的判断。
从调查中发现,学生侧重精算来解决问题,不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冷落了估算。
3.未能正确利用估算解决问题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但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估算的应用,学生不会辨认解估算算式题和实际问题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虽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但仅仅是为了估算而估算,不考虑实际的问题情景,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自觉运用估算法解决问题的情形几乎没有。
二、对估算教学的思考1、利用估算,培养综合素质(1)利用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数学地”思考,而估算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非常好的载体。
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让学生说说各自的估算方法,使学生的数感在估算中得到培养。
通过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计,使学生的数感在估算中逐步形成。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鼓励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质疑与反思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感。
(2)利用估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估算训练,不但能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意识地把估算知识中隐含着的思想方法给予提炼,结合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估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形成估算能力,更是以估算为载体,使学生通过估算的学习,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噫,今儿个咱来摆一摆关于“估算解决问题”那堂课的反思噻。
上回讲估算,本是想让学生们晓得,生活中好多事儿不消算得恁个精,估个大概就晓得咋整了。
结果嘞,课上一看,嘿,有些娃儿还是不得要领哟。
先是估不准,给个数儿,喊他们估一下,结果东一个西一个,差得老远。
我想啊,怕是平时对数字敏感度不够,没得那个“数感”。
以后还是要多搞点练习,让他们多摸摸数字,心里才有底嘛。
再就是那个方法,有的娃儿估得复杂得很,明明简单一算就出来的事儿,非要绕个大弯子。
这肯定是思路没捋顺,以后得引导他们往简单里头想,别搞得太复杂咯。
还有啊,就是估算意识不够强。
遇到个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拿笔算,也不想想能不能估一下。
这习惯得改,得让他们晓得,估算有时候比精算还来得快,来得方便。
反思下来,觉得还是平时训练不够,方法引导不到位。
以后教学上,得多花点心思,让学生们先理解估算的好处,再教他们怎么估,估得又快又准。
还有啊,多搞点实际应用的例子,让他们晓得估算在生活中有多重要,这样他们学起来才有劲儿嘛。
总之呢,这堂课上下来,还是觉得有蛮多地方可以改进。
教学嘛,就是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咱也得不断学习,才能教得更好噻。
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一、引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些数量进行估算,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旅行时预估费用等。
因此,教授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什么是估算解决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估算解决问题?如何教授估算解决问题?二、什么是估算解决问题?估算解决问题是指通过对一些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得出一个近似的答案。
这个答案并不完全准确,但足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三、为什么要学习估算解决问题?1. 实用性强:生活中有很多情境需要我们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例如购物、旅行等。
2. 培养数学思维: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提高数学成绩:在考试中,如果遇到复杂难题无法求出精确答案时,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得出一个近似答案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
四、如何教授估算解决问题?1.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情境的数据(例如超市商品的价格、人口数量等)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2. 教授估算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估算方法,例如近似数法、舍位法等。
通过讲解这些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3. 练习题目: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4. 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组织购物比赛、旅游预算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估算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和乐趣。
五、教学反思估算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实用且有趣的数学知识点。
通过教授这个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通过引入实际情境的数据来教授估算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同时,在教授估算方法时,我也注意到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与估算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与估算》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是学习不需要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估算,现在我就把这节课的得失来总结一下。
我充分利用了青岛版教材生动形象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窗,先让学生讲故事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最后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解决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
把学生带入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听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本子上算一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在解决问题的环节,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因为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所以大部分学生是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在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学生却对笔算情有独钟。
然而这节课学习的重点不是口算而是笔算,那么为什么学生在应该用口算的时候用笔算,应该用笔算的时候反而又用口算呢?这说明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受前面学过知识的影响,同时他们的目的意识不强,思维比较教条,所以不能体会哪种方法是最好的,认为学过的方法就是好的,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时机到了,我应该加强引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最不容易出错的。
我对他们说:“同学们,虽然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也可以用口算来解决,但是因为这节课我们研究的问题数位较多,用口算的方法容易出错,所以啊,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笔算的方法,在遇到数位较多的、比较难计算的题目时,要记得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记住了吗?”“记住了!”学生大声地说。
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啊。
这节课让我明白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加强引导,绝对不能纵容学生根据他们的喜好去学习,虽然说不能低估了学生,但是也绝对不能高估了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而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对于估算他们更擅长于精确计算,不愿意也不习惯估算,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样的问题中合理估算。
更认为,使用估算的方法在做题时会
更加困难。
这几天学习了用除法估算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明显发现学生在面对这样用除法估算的问题时,相较于之前学习的用加、减法估以及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这样的方法学生一时间难以理解。
究其原因,着重体现在几下几个方面:
特别是
加深
怎
不再觉得
页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