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资阳经济地理的研究

合集下载

2024年资阳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资阳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资阳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1. 市场概况1.1 地理位置资阳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成都平原与川东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2 人口和经济发展情况资阳市人口约为300万人,具备较大的消费潜力。

城市经济以工业为主,同时兼有农业和服务业。

近年来,资阳市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 房地产市场现状2.1 房地产项目数量在调研范围内,资阳市房地产项目数量较多,涵盖了住宅、商业、办公等多个类型。

2.2 房地产价格走势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中逐步上涨,但增幅相对较小。

总体而言,房地产市场稳定。

2.3 住房销售情况住房销售情况良好,市民对于购买住房的需求依然存在,但购买力有限。

2.4 商业地产市场商业地产市场较为活跃,特别是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的租金相对较高。

3. 房地产市场竞争情况3.1 主要开发商资阳市房地产市场存在多家主要开发商,涉及到的公司数量较多。

3.2 开发商优势与劣势不同开发商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一些开发商在质量和信誉方面更胜一筹,而其他开发商则注重价格竞争力。

4. 房地产市场前景4.1 市场预测根据调研结果,资阳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住房需求仍将持续存在。

4.2 机会与挑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开发商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同时,政策变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也可能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

5. 总结根据对资阳房地产市场的调研,房地产市场整体稳定,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发商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市场挑战。

未来,资阳市房地产市场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资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调研报告

资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调研报告

资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调研报告一、背景1.1 资阳市概况资阳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地处成渝经济区,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具备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潜力。

1.2 成渝经济圈的重要性成渝经济圈是指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区域。

成渝经济圈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析2.1 资阳市与成渝经济圈的联系资阳市地处成渝经济圈的核心区域,与成都、重庆等大城市距离较近,交通便利。

资阳市与成渝经济圈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联系:资阳市与成渝经济圈的经济联系密切,资阳市的一些企业和产业与成渝经济圈的企业和产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人员流动:资阳市的人员流动与成渝经济圈的人员流动频繁,很多资阳市的居民在成渝经济圈的大城市就业,同时成渝经济圈的人员也会到资阳市投资或工作。

•资金流动:资阳市的金融机构与成渝经济圈的金融机构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资金在两地之间的流动频繁。

2.2 资阳市在成渝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资阳市在成渝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位优势:资阳市地处成渝经济圈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与成都、重庆等大城市距离较近,具备发展成渝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产业优势:资阳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人才优势:资阳市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在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方面具备较强的实力。

2.3 资阳市在成渝经济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资阳市在成渝经济圈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在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发展不平衡:资阳市与成渝经济圈的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产业结构单一:资阳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资阳市雁江区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属盆周浅丘地貌,辖22

资阳市雁江区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属盆周浅丘地貌,辖22

资阳市雁江区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属盆周浅丘地貌,辖22雁江区情简介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一个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的西部之城,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魅力之城,一个即将完全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开放之城,物产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素“天府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中共资阳市委、资阳市人民政有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全区辖22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457个村、62个社区,幅员面积1633平方公里,总人口109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人,人口密度660人/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5%。

雁江历史悠久,是“资阳人”的故乡。

尧为资国地,夏属梁州,周入雍州为蜀国地。

汉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置资中县。

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设“资阳县”。

1993年初,设立县级资阳市;2000年底,县级资阳市更名雁江区。

1951年,发掘出土了人类早期头骨化石“资阳人”,与“北京人”,“山顶洞人”齐名,享誉世界。

雁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半月山大佛、丹山白塔、祁龙坳石刻、鲤鱼桥文化、莲台古寺、宝刹晨钟、川剧高腔“资阳河”等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人文风物;东周天文学家、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谏议大夫、辞赋鼻祖王褒,东汉五官中郎将、经学家董钧等古代“三贤”,闪耀着资阳文明的光芒;原上海市市长曹荻秋,现代作家邵子南,抗日名将饶国华,革命烈士余国祯等现代“四杰”,永葆着资阳文明的精髓。

雁江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

主城区距离成都87公里、重庆200公里,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资资路、资乐路、资仁路等干线与毗邻的省级干道相连,特别是成渝客专2015年建成通车后,雁江到成都17分钟、到重庆仅45分钟车程,四通八达的陆地交通枢纽极大的增强了雁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成都第二机场选址资阳,又为雁江带来新的经济机遇,使雁江站在新的发展高地,成为投资热土。

- 1 -在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雁江区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为工作基调,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聚发展,深入“依市兴区、项目带动、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四大战略,着力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城东新区和其他产业园区建设。

安岳县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安岳县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安岳县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安岳县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域经济。

本文将从地理、政策、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等角度探讨安岳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地理因素安岳县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便,这对于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制约。

一方面,这导致了资源的匮乏,阻碍了县内优势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农业县,土地资源却十分丰富,这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安岳县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发掘当地资源,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二、政策因素国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项政策出台频繁,政策环境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安岳县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对于引进外资、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由此,对于安岳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影响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因此,安岳县应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政府的协调,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全国经济体系。

三、人力资源安岳县的人才素质普遍不高,且流动性大。

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阻碍了高技术产业和多元化产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安岳县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让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当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产业结构安岳县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产业维持经济。

这导致当地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若无改变,其经济竞争力将日益减弱。

因此,安岳县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掘新的优势产业,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开放合作,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影响安岳县经济发展的因素复杂而多样,县域经济应根据自身情况因势利导,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资阳发展前景

资阳发展前景

资阳发展前景资阳市位于中国四川省,是该省的一个地级市。

资阳市处在成温地区的前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具有良好投资环境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地方。

首先,资阳市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该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

同时,资阳市还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

这些有利的条件为资阳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资阳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资阳市目前正致力于建设“数字资阳”,加快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和信息技术,资阳市将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资阳市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科技项目和资金支持,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再者,资阳市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资阳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而现在,资阳市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资阳市将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资阳市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扩大市场。

资阳市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国家的合作。

同时,资阳市还大力吸引外资和外商投资,为资阳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动力。

通过充分利用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优势,资阳市将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综上所述,资阳市作为一个具有良好投资环境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地方,将努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市场。

资阳市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未来的潜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资阳市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资阳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资阳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资阳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资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是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也是成都经济区辐射的重要城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阳市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加。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资阳市政府已经决定开展资阳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

二、项目概况资阳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资阳市政府规划的重大民生工程,预计总投资约100亿元。

轨道交通线路将贯穿资阳市主要区域,连接市区重要地段,沿线覆盖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园区等重要区域,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目前,资阳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已完成前期规划设计,现阶段正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项目目的1.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3. 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四、项目范围资阳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包括以下内容:1.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路线、站点、车辆排班等设计方案;2. 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包括车站建设、线路铺设、信号系统建设等;3. 运营管理规划:确定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构,制定运营管理规范;4. 资金投入计划:制定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投资预算,保证项目资金的充足。

五、项目优势1. 资阳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轨道交通建设条件优越;2. 资阳市市民出行需求旺盛,市场需求广泛;3. 资阳市政府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建设,政策支持有力;4. 资阳市轨道交通建设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六、可行性研究内容1. 市场需求分析:调查资阳市民出行情况,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市场需求;2. 技术可行性分析:评估轨道交通建设技术可行性;3. 经济效益分析:评估轨道交通建设对资阳市经济的影响,分析项目投资回报率;4. 社会影响评估:研究轨道交通建设对资阳市社会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

七、可行性研究结果1. 市场需求分析表明,资阳市民出行需求巨大,轨道交通建设市场需求旺盛;2. 技术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轨道交通建设技术条件优越,建设可行;3. 经济效益分析显示,轨道交通建设对资阳市经济具有积极影响,预计投资回报率较高;4. 社会影响评估显示,轨道交通建设对资阳市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具有显著影响。

资阳董家坝规划方案

资阳董家坝规划方案

资阳董家坝规划方案一、背景资阳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川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阳市人口逐渐增多,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资阳市政府决定制定董家坝的规划方案,以推动城市发展。

二、地理概况董家坝位于资阳市东北部,地理条件优越,毗邻沱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周边为农田和村庄,具备了良好的开发潜力。

三、规划目标1. 依托董家坝的地理位置优势,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综合区域,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2. 提升董家坝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3.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居住区域。

四、总体布局1. 住宅区:规划建设高品质住宅小区,满足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同时注重住宅小区的环境美化和景观绿化,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 商业区:规划建设现代化商业街区,吸引商业精英和居民消费。

商业街区内设立商场、超市、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

3. 教育区:规划建设多所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为居民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4. 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交通枢纽,包括公交站点、地铁站等,提高董家坝的交通便利性,方便居民的出行。

5. 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公园、健身设施、医疗机构等公共设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五、生态环境保护1. 植树造林:在董家坝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增加绿化率,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 河道治理:加大对沱江的治理力度,保护水资源,遏制河道污染,提高河流生态环境。

3. 垃圾处理:建设现代化的垃圾处理中心,实施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推进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规划小组,负责规划方案的具体制定和推进工作。

2. 充分调研:对董家坝周边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研,为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3. 听取民意: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居民的期望。

安岳石羊镇的区位优势

安岳石羊镇的区位优势

安岳石羊镇的区位优势一、背景介绍安岳石羊镇是四川省资阳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资阳市东北部,距离成都市约10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方面,详细介绍安岳石羊镇的区位优势。

二、地理位置1.地理坐标安岳石羊镇位于北纬30°11′-30°20′,东经104°27′-104°38′之间,总面积为202.5平方公里。

2.自然环境安岳石羊镇处于川东北丘陵山区,地势起伏较大。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中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三、交通运输1.公路交通安岳石羊镇连接成都市和资阳市两个大城市的公路网较为完善。

经过该镇的主要国道有G318国道和G108国道。

此外还有多条省级公路贯穿全境。

2.铁路交通安岳石羊镇有火车站一座,是成都至重庆铁路线上的一个中途站。

该火车站开行的列车有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列车,交通十分便利。

3.航空交通安岳石羊镇距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100公里,距离资阳武陵山机场约30公里。

两个机场均有多条国内外航线,方便人们出行。

四、生态环境1.自然资源安岳石羊镇地处丘陵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林木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马尾松、杉木等珍贵树种。

2.气候环境安岳石羊镇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中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该地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3.旅游资源安岳石羊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台山景区,该景区位于安岳县东北部,总面积为130平方公里。

景区内风景秀丽,有名的景点有天台山、青龙洞、白龙潭等。

五、经济发展1.农业安岳石羊镇地处丘陵山区,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

此外还有养殖业和林业产业。

2.工业安岳石羊镇的工业较为发达,主要以制造业为主。

其中最著名的是安岳陶瓷产业园区,该园区位于安岳县城东南10公里处,占地面积1000亩。

该园区内拥有多家陶瓷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四川资阳经济地理的研究系别:物理与电子信息系班级:物理学(2)班姓名:刘丹【摘要】资阳市是川南的一个地级市,辖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代管简阳市,幅员面积7962平方公里。

全市有4个街道办,171个乡镇、2815个村和11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88万,其中农业人口400万,耕地418万亩。

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相距87公里)、德阳,南连内江,东接重庆、遂宁,西邻眉山,区内有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国道318、319、321等骨干交通干线。

有利的地理位置为资阳与外市的联系与合作提供了有力条件。

资阳市的浅丘地貌使资阳成为发展农业的好地方。

沱江河和涪江是贯穿资阳市的两条主要河流,发源于川西北高原茶坪山脉九顶山麓的沱江自简阳市的宏缘镇入境,向东南流,在资阳市与内江接壤的伍皇镇压出境而蜿蜒东去。

丰富的水资源极大的促进了沿江、沿河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资阳农业资源经济发展1.1资阳的地形特征资阳市位于华夏系四川沉降带之川中褶带内,龙女寺半球状构造和威远辐射构造之间,西高东低。

按大的地貌形态全市可分为低山、丘陵、河流冲击坝三种地貌类型。

其中以丘陵为主,资阳平均海拔400米,属浅丘地貌,丘陵大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市。

资阳市的地形主要为龙女半球环状构造的影响带,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地层平缓。

出露岩层按其新老秩序有: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侏罗系蓬莱镇组地层、侏罗系遂宁组地层、侏罗系沙溪庙组地层,土壤以粽紫泥土为主。

一般海拔在300——550米之间,低山的最高点在龙泉山的长松寺(海拔1059米),河坝的最低点在夏家坝的琼江河出界处(海拔247米)。

资阳市的浅丘地貌使资阳成为发展农业的好地方。

1.2资阳的气候分析资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终年碧翠,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夏日雷雨多而不酷热,冬天霜雪少而无严寒;雨量相对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常常旱、涝交错危害;初夏绵雨,影响夏粮收晒;仲秋淫淋,酿成秋作欠收;夏去则寒潮活动频繁,时有低温冷害;春来偶有冰雹出现,常在局地成灾。

全年云雾多而日照少,空气湿度大而昼夜温差小;平均风速小,大风日数少。

具体而言,资阳市各县区年平均气温17 ℃左右;年降水量950mm左右;年日照1250小时左右;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6.5 ℃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5 ℃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2 ℃;极端最低气温-5.4 ℃。

形成上述气候特点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太阳辐射、地理位置、大气环流。

就盆地气候而言,资阳市还具有南- 北、东- 西气候过渡带的特点。

境内,西北部龙泉山一般海拔高度600-1000 米,比丘陵区高出300-500 米,其产生的空气下沉增温减湿作用对资阳气候也有一定影响。

如反映明显的简阳,其冬干、春旱、夏旱频率分别高达90%、75%、75%,明显高于其它各县区。

1.3资阳的资源及分布(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沱江河在市内经宏缘、灵仙、壮溪、养马、平窝、石钟、石桥、简城、东溪、新市、平泉、飞龙、老君、临江、保和、宝台、雁江、松涛、南津、忠义、伍隍等21个乡镇,总长175.4公里,水域面积为30多平方公里,平均流量为225立方米/秒——275立方米/秒,流域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

因河网水系发育共有沱、涪两江支流(中、小河流)110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11条;5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的小河8条。

还有短小溪流40余条,这些河流小溪几乎都发源于丘陵,河床平、缓、宽,地形切割浅、落差小、水流平缓、岸势开阔,是典型的丘陵地区水系网络。

丰富的水资源极大的促进了沿江、沿河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自然资源资阳市气候温和,历史上是蜀中“三江”富庶之地之一,全区有森林面积21.7358万公顷,总蓄积642.655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7.3%。

区内野生植物有2000多种、树木600多种,主要林木有柏树、桑树、榕树、香樟、银杏、榆树、洋槐、马桑、慈竹等,其中柏树占植树总量70%以上,活林蓄积200万立方米以上。

据统计,区内现有古树名木19种、598株,其中,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树9株。

分布在简阳市(银香1株)、乐至县(红豆树l株、楠木1株、榕树5株)、安岳县(柏木1株)。

区内共有野生动物236种,属国家一级的4种、国家二级的21种、省级重点的15种,其他保护动物196种,其种类及分布见下表。

资阳地区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统计表(三)矿产资源资阳市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匮乏的地区,所需矿产资源基本靠外市或外省供应,目前在资阳发现一些小矿产,但一般都是贫矿,如雁江区发现了盐井,但产量很低。

所以矿产业在资阳市并不怎么发达。

2、资阳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近年来,资阳的几大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产业都不同在程度上实现了增产增收,但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

2.1资阳的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农业是资阳市的一个主打产业,资阳属浅丘地貌,气候温和,粮、棉、油、果、菜、中药材等生物资源较为丰富。

全市水资源丰富,有3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43条,大中小型水库377座,成为发展农业的有力保障。

资阳地区在春夏时节经常出现干旱现象,而河流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农作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资阳是一个农业大市,资阳粮食总产量250.34万吨,居四川第四位。

近年来,政府对农业进行大力扶持,减免农业税、肥料补助、种子补助等措施使农业产量大大提高。

粮食产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绝大多数农民依然生活在贫困交界,农民依然生活在最底层。

农民收入偏低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首先,由于农作物的需求量基本固定,农民增收了,价格却又降低了,所以农民的收入始终增长不大。

其次,资阳市现在的农作物基本是粗放型的,农民直接将生产的粮食卖给外地商贩,价格低、利润不高。

此外,农民对信息把握很不充分,看着昨年什么价格高,今年就全都种植什么,这样造成一些产品供给大于需求。

最后,农作物生产十分脆弱,他们受气候和水份的影响太大,偶尔遇上干旱农民往往就基本没有收入。

(二)经济作物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由于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部分农民开始发展经济作物。

最近几年资阳的水果、棉花、粮油、药材等经济作物都得到快速发展,资阳的棉花产量 1.99万吨,居四川第一位;油料产量13.26万吨,居四川第六位,柠檬、通贤柚等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居四川前列,特别是柠檬产量占全国的2/3。

其中简阳作为成都的城郊型农业区已具雏型,农业特色日益明显。

但是目前果农们通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水果成熟了,却销售不出去,造成腐烂、廉价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阳市的道路网络还不完善,很多地方交通十分不方便,车辆进不去,进城销售产品十分不便。

第二,资阳缺乏,比较专业的经济作物基地,缺乏统一收购经济作物的机构、农产品物流公司等。

农民销售的产品一般都是通过外地商人来收购等方式完成的。

(三)资阳的养殖业发展现状资阳的养殖业全省闻名,尤其是生猪、牛、羊等产量居全省前列。

目前资阳市建立了国家级生猪基地2个。

资阳的猪肉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发展势头良好。

此外,资阳的鸡、鸭、鹅等副业发展也很不错。

但是由近来环境恶化等原因给养殖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如前两年的猪链球菌病毒感染人、禽流感导致大批养殖专业户破产等。

2.2资阳的工业现状与分析资阳市工业集中、特色突出。

全区境内现有各类工业企业12,000余户,主要以机械、食品加工、化工、纺织、建工建材等几大门类为主,其中5大工业部门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实现税利等占全区80%以上。

以铁道部资阳内燃机车工厂、铁路资阳配件厂、养马桥梁厂为主体的铁路制造工业,具备相当的基础和规模;以四川橡胶厂为主体的橡胶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居全省第一,西南地区第二;以华西公司、四川空分厂为骨干的石化设备和加工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位居西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三;以四川卷烟厂、宝莲酒厂为重要力量的食品工业,实力雄厚;以乐至县红旗丝厂、安岳县一丝厂为重点的丝绸工业,产销量大,质量已上到较高档次。

但资阳的工业比重比其他各市明显偏低,资阳的工业企业数量偏少,很多企业不成规模,不具竞争力。

优势企业主要集中在造车、食品、医药和建材等领域。

资阳工业的发扎还任重而道远。

2.3资阳的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近年来,资阳的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服务业、运输业、旅游业都有所发展。

(一)一般服务业资阳的一般服务业如零售业、餐饮业、医疗卫生等发展又好又快,成为服务业的主要支柱。

2008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3.3 亿元,比上年增长21.6% 。

一般服务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二)交通运输与物流业近年来,资阳的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货物吞吐量有所提高,但缺乏专业物流公司。

首先,资阳市的道路较差,很多地区公路还是泥土路,甚至一些村还没通公路。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资阳的物流业也比较落后。

目前资阳还没有成型的专业物流企业。

这是制约资阳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物流业作为产业发展与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发展交通运输业与物流业是资阳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旅游业资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3A级以上景点数十个。

但是资阳的旅游业发展并不怎么好,首先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量不多;其次,资阳的旅游业发展较单调,缺乏文化渲染和特色风味;此外,各旅游景点之间缺乏彼此合作与联系,知名度不高。

3、调整资阳产业的方案探析资阳的几大产业之间基本是彼此独立的,产业之间缺乏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因此积极挖掘各产业间的联系,提出一套促进各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发展方案是促进资阳各产业协调发展、促进整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3.1农业产业化由于初级农产品廉价、需求量有限等因素,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等方式,促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相互衔接。

通过壮大第二产业,拉动第一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实现三次产业的良性互动。

(1)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工业与农业携手并进,成立专业合作社,促进资阳农业产业化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推进。

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是促进农产品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对于农产品企业本身也非常是有利的。

首先,农产品企业可以在本地采购大量农产品原料解决农民农产品销售难度大的问题。

同时,由于农产品企业可以在本地采购到生产需要的原材料,不仅能保证原料质量的优质、新鲜,还能节约原料的运输成本和库存费用。

其次,农产品企业需要雇佣一批劳动力进行生产,这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