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的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饱览河山,满眼都是美丽的风景,心中充满厚重的家国情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人们用他们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文字,带领我们穿越千年,去体味他们各自的人生百味。
1.漫步河边,我们可以体会“,君子好逑”“,在水一方”(《诗经》)的思慕渴求。
2.登上黄鹤楼,我们可以观看“,”(崔颢《黄鹤楼》)草木茂盛的秀美风光。
3.徜徉西湖,我们可以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盎然生趣。
4.亲临边关,我们可以感受“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之志。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或许是松原这座城市的冬天过于长吧,绿在这座城市的门外徘徊太久,一登上松原的舞台,渐次màn(①)延起来的绿意也就如关东汉子开怀畅饮一样,豪迈得一发而不可收,好像不把整个城市都染成绿色不罢休似的。
之后没几天,绿意弥(②)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
正所谓,城中有林,林中有景,满眼绿色,草木葱茏……松花江边长堤上绿荫如盖、水韵□□,水面波光潋滟、绿意□□,给这个北方的江面增加了几分江南的娟秀与温柔。
来到镜湖岸边,虽看不到荷叶田田、芦苇荡漾,但用不了两个月,“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秀美,一定会给松原的绿带来古典的几分诗韵。
(1)给语段①处填写汉字,②处填写拼音。
①màn()延②弥()漫(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盎然氤氲B.氤氲盎然(3)“绿意弥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一句中“弥漫”一词的句子成分是()A.主语B.谓语C.状语D.定语(4)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阅读(45分)(1)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10分)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名句积累与运用(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3)______,______。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4)夕阳西下,______。
(《天净沙•秋思》)(5)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______,______。
”(6)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了守边将士思家爱国的惆怅之情:“______,______。
”(7)热爱自然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______,______”道出了自己的情趣所在。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了自己辞官后献身教育的志愿:“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综合实践下面是一些与数字有关的问题,请你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1)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大写两种:“一、二、三、四、……”等是小写,人民币上标示币值的汉字“壹、贰、伍、拾、……”等是大写。
请你在答题卡上对应汉字小写数字的田字格内,用正楷准确、工整、美观地再写出三个汉字大写数字。
(多写不加分,写对三个即得满分)(3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2)“一门父子三词客”是指北宋的三位文学家,他们是:①《名二子说》的作者:______②《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______③《上枢密韩太尉书》的作者:______(3)北宋的吕蒙正作过两朝丞相。
据说他年轻时家境贫寒,度日艰难,有一次,过年的时候,他别出心裁地写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这是一副漏字联,上下联各漏了一个字,横批也漏了两个字,漏掉的字是为了让人猜想,所以也是一副谜语联。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适逢家父八十岁寿辰,明日将在寒舍举办寿宴,敬请务必参加。
B.您如果遇到困难就尽管说,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C.昨日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理想国》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
D.以上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造假者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B.因为涉嫌论文造假,翟天临被卷入舆论漩涡,他将有可能在演艺圈销声匿迹....。
C.浮光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D.对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是堂而皇之....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这些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充满福州元素的音乐剧《啊!鼓岭》即将在榕城上演,广大市民都翘首期盼....。
D.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转变发展方式,过上低碳生活。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污垢.(hóu)调剂.(jì)谆谆..教导(zhūn)难辞其咎.(jiù)B.赎.罪(shú)恶劣.(liè)拈.轻怕重(zhān)拾.级而上(shè)C.濒.临(bīn)着.落(zháo)不无裨.益(bì)棱.角分明(léng)D.锃.亮(zèng)称.职(chèn)猝.不及防(cù)乳臭.未干(xiù)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南关区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8分)我喜欢出发。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é),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
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
于是,①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我还想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我还想从大漠那里学习沉着,我还想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
我想学着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把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②。
这就是不虚此生。
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1)巍(é)______ (2)坎坷.______2.文中□处填写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3.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的②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这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②如果实现了,便是光荣③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④即便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浪涛”“猛兽”是名词:“学习深刻”“不虚此生”是主谓短语。
B.语段中①处画线句运用的是排比修辞手法。
C.语段中“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是假设复句。
D.“我想把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句中“把”应改为“用”。
5.古诗文默写(7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的两句诗是:□□□□□□□,□□□□□□□。
(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表达边防将士既怀念家乡,又有崇高的责任感的句子是:□□□□□□□,□□□□□□□。
精选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详细答案)

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 窈窕淑女,□□□□(《诗经·关雎》)2.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3.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4. 天下英雄谁敌手?□□。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本志,用“□□□□□□□,□□□□□□□”两句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
6. 李白《行路难》中“□□□□□□□,□□□□□□□”两句,以姜子牙、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业。
7.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
8. 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晏殊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的重现,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吉林省长春市第29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第29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画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居,驻足端详,触景生情....,不仅潸然落泪。
B.班长有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令人敬佩。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陶醉。
迷人的田野着四千年蚕桑的浓厚气息,宁静的乡村着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热闹的古镇着中华商业文明的辉煌。
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处处展现出水乡独特的神韵和魅力。
A.隐含彰显散发B.散发隐含彰显C.隐含散发彰显D.散发彰显隐含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全场的人都打扮得花团锦簇....,热切地期盼亲人回家。
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小王和小明各得其所....,一个学习成绩好,一个运动天赋强。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提供./供.奉劲.敌/刚劲.有力息事宁.人/宁.缺毋滥B.庇.护/毗.邻兴.奋/即物起兴.含辛.茹苦/莘.莘学子C.期.年/期.限豁.口/豁.然开朗锋芒毕露./崭露.头角D.孱.弱/潺.潺笨拙./咄.咄逼人识.文断字/博闻强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④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达标名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达标名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则称之为“金兰之交”。
B.《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古代座次安排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如: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
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这一句诗运用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坚贞。
句中的“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莫高窟是无数位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一座恢弘的艺术殿堂。
B.今年,国务院进一步放宽居民在大陆的就业政策,这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
C.“南宁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D.大量学生的实践证明,多读书、勤思考、常练笔是学好语文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3.花都图书馆在征集对联,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A.上联:书从疑处翻成悟下联:文到穷时自有神B.上联:济世良方祛邪扶正下联:回春妙术固本清源C.上联:夏鼎商彝陈列满室下联:隋珠如璧价值连城D.上联:弥勒笑来闲放眼下联:济颠醉去猛回头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5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
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
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________。
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
真庆幸,我还没有老。
即便真老了又怎么样,不是有句话叫□□□□(反义词:未老先衰)吗?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____。
在我看来,这就是不xū()此生。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羁绊.()不xū此生()(2)联系前文,在第二自然段横线处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语境,结合括号内给出的反义词,第三自然段□□□□处应该填入的成语是(4)在第四自然段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②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③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2.古诗文默写。
(1),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有一联诗“,”,现在可用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4)骊歌响起,毕业在即,回首初中三年,我们感慨良多,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有言:“,”相信自己,未来我们一定能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第一部分阅读(1~26题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
(王安石《登飞来峰》)3. ? 。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杜甫在《望岳》中既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积极进取的心胸气魄,被后人誉为“绝唱”之句是: , 。
6.班主任叮嘱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应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 ”的良好心态。
7.稼轩词向来有“英雄之词”的美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建立不朽功勋的愿望,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的词句是: , 。
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曾经说过,即使中国发展壮大起来,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
正所谓“, ”,换句话也就是我们不想被侵犯,也不想侵犯他国。
(用《论语》中的话填空)(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本文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礼愈至.( )(3)俟.其欣悦( ) (4)烨然..若神人( )11.梁启超曾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作者的求学经历便是最好的诠释。
作者在文中详细叙述了哪些求学之难?(2分)12.文章在写作者求学的艰难过程中,为什么要写到同舍生的穿戴呢?(2分)13.这篇序文把勤学成材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而有说服力,对年轻人意义巨大,却不使人感到有丝毫说教的严厉。
请你分析这篇赠序中的劝勉能让后生乐于接受的原因。
(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黄庭坚传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
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
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
举进士。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实录》成,擢起居舍人。
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
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
至是首问焉。
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
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 14.解释加点词含义。
(1分)(1)读书数过辄.诵( )(2)悉.有据依( )15.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16.文中主要记叙了黄庭坚哪些事件?(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几度槐花香于春生阳春时节,窗外的槐花盛开了。
满树的嫩叶,叶绿如翠;绽放的花朵,花白如雪;清幽的花香,沁人心脾。
凝望着满树的槐花,鼻吸着沁人的香气,我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那难忘的童年时代。
我的故乡在潍坊。
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
粗壮的枝干,老皱的树皮,硕大的树冠,遮掩着大半个院子。
解放初期那些年,国家贫穷落后,百废待兴,公共体育设施近乎为零。
院子里的老槐树就成为我锻炼玩耍的好地方。
跳皮筋、踢毽子,那是女孩子玩的游戏。
小子们玩的是爬树。
我和小伙伴们时常聚集在老槐树下,一边往手心里吐着唾沫,一边互不服气地吆喝着:“都别吹乎!有本事比试比试,看谁爬得快!爬得高!”一声令下,几个皮小子一个接一个,拼了命地往树上爬。
那时的我,身轻如燕,灵巧如猿,手抱脚攀,噌噌几下,很快就爬到了树顶上。
我家的老槐树,在一人多高的地方,横亘着长出了一根胳膊粗的枝干。
这枝干就像是天生的单杠,我最喜欢在这上面玩。
我人瘦小,枝干长得高,纵然使劲蹦跳,手也够不着。
我只好先爬到树上,而后再攀爬到这枝干上。
双手紧握着枝干,身子悬吊在空中,或紧拉双臂,引体向上;或收腹提腿,卷体上杠;或收腹荡腿,做屈体上杠等动作。
我从小在老槐树上玩耍,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打下了良好的运动基础。
刚入中学,学校体育老师就动员我参加学校体操队。
如今的我,虽已年近七旬,却依然能爬树,还可以做空手倒立、头手倒立等动作。
每当看到我在双杠上做单肩倒立,孙儿毛毛总会情不自禁地拍打着双手,激动地喊叫着:“爷爷厉害!爷爷真棒!”我们的童年时代,很少花钱买玩具或教辅用书。
老槐树就成为我认识自然、学习生物的教科书。
老槐树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四季的轮回。
伴随着老槐树的盛衰荣枯,我学到了许多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冬天,在老槐树那光秃秃的枝干上,发现了螳螂产的子,它的外形就像甜点中的牛角酥,紧紧地包裹在枝干上。
待到春暖花开、枝繁叶茂时,螳螂子繁殖出了数不清的小螳螂。
这些小螳螂如指甲盖那样长,极其小巧而灵动,如翠似玉般莹润。
它们在槐树枝叶上灵活爬行,遇到点动静,时不时地振须举刃,甚是惹人喜爱。
盛夏酷暑,老槐树上传来阵阵抑扬顿挫的蝉鸣之声,给人带来美妙动听的音乐享受。
蝉在树上产子,蝉子随风飘落于地,悄然钻入泥土中。
隐忍数年,蝉子变成幼虫,伴着雨露,趁着夜幕,幼虫钻出地面,悄悄爬行到树干上,成为人们熟知的知了猴。
知了猴一经蜕皮,即变成了长着薄翼的幼蝉。
槐花盛开之时,硕大的树冠,如白雪覆盖;淡淡的幽香,弥漫在整个院子上空。
我家的小院,顿时成了花的世界,飞禽的天堂。
成群的蜜蜂,急速地震颤着双翅,发出嗡嗡的声响,它们欢快地亲吻着如雪的槐花;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蝴蝶,身披着绚丽的彩妆,伸展着优美的身姿,在绿叶花丛间翩翩起舞。
一簇簇玲珑如雪的槐花,一阵阵清幽自然的花香,招惹得喜鹊、燕子等鸟儿也飞到了这里,它们成双结对,或鸣啼于枝头,或嬉戏于花丛间……盛夏时节,酷热难耐。
吃罢晚饭,母亲扯一张苇席铺在老槐树下,兄弟姊妹躺在苇席上,透过茂密的树叶,仰望着蔚蓝的夜空,明月高悬,繁星万点。
母亲忙完了家务,搬个马扎,坐到我们跟前,给我们讲述那些过去的事情。
母亲虽说只是粗通文字,可聊起潍县城的那些名人轶事、地方趣闻、族史兴衰,却是如数家珍,绘声绘色。
像清代县令郑板桥在潍县做官的故事,状元胡同三十年间出了两个状元的故事,母亲不知讲了多少遍,我们却是百听不厌。
高兴之时,母亲还轻声唱起吕剧《李二嫂改嫁》片段:“李二嫂眼含泪,关上房门,对孤灯,想往事,暗暗伤心……”母亲唱得委婉动听,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冰凉的槐蚕落在身上也浑然不知。
潍县名人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学识修养,深深感染了我年少的心灵,我也为故乡深厚的人文底蕴而自豪。
四时可以轮回,但岁月却不能倒流。
老槐树下听母亲讲故事的情景,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老槐树对我家贡献最大的是在“灾荒年”。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家家缺吃的,饿死人也是常有的事。
那时候,无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但凡能入口充饥的东西,都被饿极了的人们吃光了。
我家人口多,收入少,艰难困苦自不必说。
多亏家里有这棵老槐树,成了全家人度荒的“粮仓”。
春荒最难熬。
青黄不接,腹中空空,找不到一点吃的。
饿极了的我,使劲爬上老槐树,伸手摘下一嘟噜一嘟噜槐花,放进嘴里,大口地咀嚼着,是那样清香、脆甜。
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将少许的米面,拌上多量的槐花,蒸熟了给我们吃。
槐花凋谢了,母亲只好将槐叶拌上米面、薯面,蒸成“耙榖”(地方面食,相当于窝窝头)或烙成饼,给我们充饥。
为了度荒,我们在院子里喂养了几十只兔子,两只羊,还有若干只鸡。
平时,我和弟妹在上学前、放学后,跑到野外去拔草喂羊、喂兔子。
一旦遇上下雨天,不能去野外拔草时,我便爬上老槐树,折下槐树枝叶喂羊、喂兔子。
挤出的羊奶供家人喝,兔子宰杀后,肉可以食用,扒下的皮毛能卖钱。
人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才几天的工夫,窗外的槐花便凋谢了。
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碎琼乱玉般铺了一地。
面对倏然而去的春天,顿觉怅然。
猛然想起宋代晏殊的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伴随着一岁一枯荣的槐花,如今的我已近古稀之年。
每到槐花盛开时,自然就想起我那无限眷恋的故园,想起那粉墙青瓦的旧居,想起那亭亭如盖的老槐树,更想起那为了子女操劳一生的父亲母亲。
(2020年5月18日《齐鲁晚报》)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1)绽.放( )(2)蝴蝶.( )(3)轶.事( )(4)底蕴.( )18.槐树承载了作者诸多美好往事,令作者终生难忘。
选文围绕槐树写了哪几件事?(4分)19.试从语言描写角度品读下面句子。
(3分)双手紧握着枝干,身子悬吊在空中,或紧拉双臂,引体向上;或收腹提腿,卷体上杠;或收腹荡腿,做屈体上杠等动作。
20.文章开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21.老槐树下听母亲讲故事的情景,为什么会成了“我永远的记忆”?(4分)22.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
一个好的标题,无疑是一双靓丽的眼睛,不仅能吸引读者,夺人眼球,而且能正确而生动地概括全文。
谈谈你对本文题目的理解。
(4分)23.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童年的记忆如陈年的酒,是每个人一生的最爱。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四)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适庖官进鸡汤。
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
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有人报知夏侯惇。
惇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