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自学指导书
《成本会计学》.

《成本会计学》课程学习指导资料编写:吴岚适用专业:工商管理适用层次:专科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3年10月《成本会计学》课程学习指导资料编写:吴岚审稿(签字):审批(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现行采用教材《成本会计学》(贺南轩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以及课程学习光盘,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适用于会计学专业专科(专科升本科)学生。
第一部分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一、课程的学习目的成本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它不仅涉及会计知识,还涉及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
因此,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先学习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同时,本门课程又为后续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的操作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个企业的成本进行基本的核算和分析。
二、课程的总体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企业成本核算与分析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实际技能。
能比较熟练地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计算出产品成本,编制出适合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会计报表;同时,能根据相关的成本信息,对企业成本计算的执行过程、结果和原因进行分析,据以评价企业成本管理工作。
第二部分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第一章成本会计总论1、本章学习要求(1)应熟悉的内容相关的名词概念;成本会计的具体任务;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成本会计机构、成本会计人员和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
(2)应掌握的内容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中心任务;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方式。
(3)应熟练掌握的内容现代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成本会计自学指导.

P114思考题与案例
7-8
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1、企业的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2、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3、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
P108思考题与案例
交第一次作业
9-10
第六章产品成本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基本方法
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相应的账务处理
P27思考题与案例
3-4
第三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2、预提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4、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6、期间费用的核算
P80思考题与案例
5-6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成本会计》自学指导
编写人:付其先编写时间:2009.4
教材:成本会计主编:王俊生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周次
学习内容
作业
1
第一章总论
1、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2、成本会计的对象
3、成本会计的任务4、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P11思考题与案例
2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1、成本核算的要求2、费用的分类
1、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2、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P148思考题与案例
11-12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2、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
P169思考题与案例
13-14
第八章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1、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概述
【推荐】成本会计学习指导书-范文模板 (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成本会计学习指导书篇一:成本会计学习指导书成本会计学习指导书刘斌红第一章总论学习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该理解成本会计的对象、内容、职能和任务.认识做好成本会计工作对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意义,了解应该如何组织和做好成本会计工作,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应有的作用。
知识点:1.成本的概念2.成本会计的对象3.成本会计的职能4.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本章重点:成本会计对象;成本会计内容。
本章难点:成本会计对象主要概念:1.理论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2.产品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
3.生产费用: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
练习题一、填空题1.企业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既可以按分工,也可以按分工。
2.在成本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是成本会计的基础职能。
3.为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对某些不形成价值的损失,如和也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和的内容。
5.成本会计具有和两大基本职能。
6.从现行行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可以把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和。
7.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和两种方式。
8. 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 1 -3.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任务。
()4.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成本会计学参考书目

成本会计学参考书目第一篇:成本会计学参考书目《成本会计学》参考书目:1、于富生等主编.成本会计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2、罗绍德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3、樊晓琪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14、陈云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25、张宁,李兰田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26、王宗强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3月7、杨洛新,胥兴军主编.成本会计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00,18、贾宗武等主编.成本会计学.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69、朱朝晖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110、王辛平,陈增寿编著.成本会计学.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11、张爱清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912、侯晓红,林爱梅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13、汪祥耀主编.成本会计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914、常颖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15、刘英编.成本会计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816、辛旭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17、胡元木主编.成本会计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218、樊晓琪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919、徐永超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720、谢灵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21、张智峰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22、李娜,李惠芝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823、杨尚军主编.基础会计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24、《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25、《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第二篇:成本会计学毕业论文浅谈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框架构建【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特点,重新定位人力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作用,基于消费的投资属性,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初步勾勒出企业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成本会计学》自学指导书

《成本会计学》自学指导书沈晓红编写自学学时:64学时推荐教材:于富生:《成本会计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于富生:《成本会计学》学习指导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参考书目:1、王立彦等编著:《成本会计》,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2、乐艳芬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3、贺南轩:《成本会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19994、王俊生:《成本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5、罗飞:《成本会计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笔试(闭卷)×70%第一章总论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成本的经济实质2、理解成本会计的作用3、掌握成本会计对象的概念和内容4、掌握成本会计的职能、明确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了解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成本会计制度所包括的内容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成本会计的对象、任务、成本会计的组织。
难点在于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D )。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五、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2、试述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的联系和区别3、试述成本会计的对象4、试述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5、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2、掌握费用按各种标准的分类,以及这些分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费用的各种分类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中的作用3、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需要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及其用途和结构,以及明细账的设置口径、账页格式和登记方法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划分费用界限、费用分类标准,成本核算所设科目的结构用途,成本明细账的设置,难点在于费用分类标准,成本明细账的设置。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教案:《成本会计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成本会计学》教材的第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生产成本的计算,制造费用的分配,以及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计算。
2. 学生能够理解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学生能够理解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费用的分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间接成本的计算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2. 教学重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生产成本的计算,制造费用的分配,以及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企业生产成本计算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成本会计学的兴趣。
2. 讲解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讲解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4. 讲解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5. 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
3.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例。
答案: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追溯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
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2. 请解释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个实例。
答案:生产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加直接人工成本加制造费用。
3. 请解释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给定的制造费用进行分配。
答案: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间接分配法和作业成本法。
具体的分配方法选择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成本会计学》教学大纲

《成本会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理论课程属性必修课程名称成本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Cost Accounting 课程编码F01ZB07E适用专业财务管理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初级会计学总学时48学分3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实践学时/上机学时上机学时:8开课单位商学院二、课程简介《成本会计学》是本科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该课程作为企业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是成本的核算与分析,为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成本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操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理解并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构架与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的成本核算能力,并能把它们应用于实践当中,满足一般财务会计岗、审计岗、税务会计岗、财务管理岗等岗位对成本核算和控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认真笃定,爱岗敬业乐业的科学精神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工作习惯。
三、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目标1:系统掌握成本会计核算原理、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规定与核算要求;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实践应用方法、成本核算原理等。
能力目标目标2:熟练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全面、系统地掌握成本会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能够准确地处理会计业务,编制财务报告。
素质目标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会计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诚实守信、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目标4:拥有扎实的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胜任力。
四、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一)理论教学教学模块学时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学习任务安排支撑课程目标成本会计的意义、任务、组织、原则和程序2重点:成本、费用的涵义;成本核算要求;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
难点:支出、费用、成本的关系;成本核算程序。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

《成本会计学》教案完整教学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成本会计学》的第三章“成本核算的方法与程序”。
具体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的程序以及成本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 学会运用成本核算的程序进行成本分析;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成本核算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以及成本分析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企业成本核算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成本核算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及时、经济;b. 成本核算的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c. 成本核算的程序:确认、计量、分配、归集、分析。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个具体的成本核算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成本核算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及时、经济2. 成本核算的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3. 成本核算的程序:确认、计量、分配、归集、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相关成本数据,运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
2. 答案: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计算出甲、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成本核算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2. 成本核算的方法3. 成本核算的程序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一、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包括全面、准确、及时、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学》自学指导书沈晓红编写自学学时:64学时推荐教材:于富生:〈〈成本会计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于富生:〈〈成本会计学》学习指导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参考书目:1、王立彦等编著:〈〈成本会计》,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2、乐艳芬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3、贺南轩:〈〈成本会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19994、王俊生:〈〈成本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5、罗飞:〈〈成本会计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考核方式:平时作业X 30% +笔试(闭卷)X 70%第一章总论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成本的经济实质2、理解成本会计的作用3、掌握成本会计对象的概念和内容4、掌握成本会计的职能、明确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了解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成本会计制度所包括的内容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成本会计的对象、任务、成本会计的组织。
难点在于商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D )。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五、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2、试述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的联系和区别3、试述成本会计的对象4、试述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5、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2、掌握费用按各种标准的分类,以及这些分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费用的各种分类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中的作用3、掌握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需要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及其用途和结构,以及明细账的设置口径、账页格式和登记方法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划分费用界限、费用分类标准,成本核算所设科目的结构用途,成本明细账的设置,难点在于费用分类标准,成本明细账的设置。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要素的是( C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外购材料D、废品损失2、直接生产费用多数情况下是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多数情况下是间接计入费用。
(V )五、复习思考题: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界限,防止哪些错误的做法?2、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3、简述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4、简述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5、何为成本项目?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哪几个成本项目?6、简述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和按计入产品成本方法的分类的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本章自学内容与要求:1、理解选择用横向分配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掌握各项要素费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的方法以及账务处理过程。
2、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各种分配方法的适用情况及优缺点、具体应用,以及在不同方法下的账务处理过程。
3、掌握制造费用的特点以及制造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
4、掌握可修复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及几务处理过程;了解停工损失的会计核算过程。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难点在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C )。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方法D、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2、生产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X)五、复习思考题:1、怎样选择分配费用的适当方法?各种费用分配的标准主要有哪几类?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概括的?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特点是什么?3、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是什么?怎样进行分配?4、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一般有哪几种?比较说明各种分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程序。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和在产品清查核算的基本内容2、理解在选择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方法时应考虑的具体条件。
3、掌握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情况、优缺点以及具体的分配计算过程。
重点掌握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在产品数量的核算,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难点在于约当产量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在广品完工率为( D )与完工广品工时定额的比率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D、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2、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时,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由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共同负担。
( X )五、复习思考题:1、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一般有几种类型?2、确定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具体条件?3、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几种?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计算分配程序以及优缺点如何?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生产按工艺过程特点和按生产组织特点的分类2、掌握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影响3、理解区分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标志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难点在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
(V )2、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概括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因为它们( D )。
A、应用的最广泛B、计算方法最简便C、对成本管理最重要D、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五、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一个企业在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必须同时考虑企业的生产特点和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2、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什么是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什么是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区分两种方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一般计算程序及账务处理过程。
2、掌握简化分批法的应用条件、基本生产二级账的作用以及在生产费用分配上的特点。
3、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种步间成本结转的方法以及成本还原的必要性和还原的方法;掌握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广义在产品的含义以及生产费用在最终完工产品与广义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4、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各自的优缺点。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难点在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是指在(D )之间的费用分配。
A、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B、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C、产成品与广义的在产品D、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及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2、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C )。
A、产成品成本B、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五、复习思考题:1、以简化的分批法为例,如何理解简化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原则?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分类法、定额法的特点、计算程序、适用范围、应用条件和优缺点。
2、掌握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产品成本的计算3、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一种产品成本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结合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在于各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实际应用,难点在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A )。
A、数量差异B、价格差异C、一种定额变动差异D、原材料成本差异2、联产品应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V )五、复习思考题:1、简述分类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
2、简述定额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
3、简述定额法的主要优点和应用条件第八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理解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2、掌握各种广品成本报表和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方法3、理解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和程序4、掌握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可双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在于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程序和方法;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难点在于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报表是( B )。
A、对外报表B、对内报表(或称内部报表)C、既是对外报表,又是对内报表D、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自行决定2、比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
( V )五、复习思考题1、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的意义是什么?2、比率分析法和连环替代法在成本报表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3、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4、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的重点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