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鲤、鲫鱼提早人工繁殖技术

本方法 是利用普通亲鱼培育池塘和 室外水泥池相
结合 完成 的。亲鱼培 育池 的面积 为 3 亩 ,水 深 15 ~4 . 米左 右 ,要求池塘 周围无 杂草 、淤 泥适量 (0 5 1 ~1 厘 米) 、不渗漏 、靠近水 源 、注 排水 方便 。最好靠近 养 殖场 的中央和 孵化设施 ,以便 随时观 察亲鱼的活动情
亩 为宜 ,这样 可 以保持池塘 良好 的环境和 较好的饵料
供应 ,有利于 亲鱼 的性腺 发育。 3 对 于一 些 能在 自然 水体 中产 卵 的鱼类 ( . 如鲤 、 鲫鱼) 越冬后 一定要将 雌雄 亲鱼分 开 ,以免其在 池塘
中 自行产 卵。 4 刚注 水 时亲鱼 池 的水 深为 6  ̄8 厘米 , 这样 . 0 0 可 以利用光 照提高水温 ,以后定期注水 以维持 良好 的
带来重大 的损失 ,如果不能确定雌雄 ,可全部放入到 雄亲鱼培养池 中。
在 亲鱼注 射催产剂后应尽快扎制棕榈树皮,放入产卵 池 中,以供鱼类 产卵附着 。 由于在催产早期气温较低 ,在注射催产 剂后,可 将 产卵池 内的水换掉 ,重新注入外界新水 ,一方面可 保持较高 的产卵温度 ,另一方面可形成流水环境 ,有 利 于亲鱼 的生殖活动 。但要注意注 水一般在下午 5 点
一
鲤 、鲫鱼属于底层鱼类 ,在生产 中发现采用 拉网 的方法 很难捕 捞干净 ,为此采用将池塘水抽干 ,然后
、
基本 设施
再抓亲鱼的方法,效果很好 ,能够将亲鱼完全抓干
净 。要注 意的 问题 :一是注意池塘水位 的变化 。池水 少到一定程度后 ,亲鱼会集 中到池塘 中一块或几块 水 较 深的地方,待亲鱼露背后 即可下塘抓捕 ;二是 绝对 不 能用手 直接 去抓 ,以防鱼体受伤 。可戴线手套 ,抓 鱼 时用 双手,一手拖住鱼头 ,另~手拖住鱼尾 ,检查 性腺发育情况 后立即放入塑料袋 中,将亲鱼快速运送 到暂养池 中。
鲤鱼的人工催情产卵和授精

效果评估
在催情剂使用过程中,需 要密切观察鲤鱼的反应情 况,记录催情效果,以便 后续优化催情方案。
催情环境的管理
水质管理
维持良好的水环境是促进鲤鱼繁 殖的重要条件,需定期检测水质 指标,确保水体透明度、酸碱度 、氨氮含量等处于适宜范围内。
水温与光照控制
根据鲤鱼的生长和繁殖需求,合 理控制水温,并提供适宜的光照 条件,以促进其卵巢发育和排卵
孵化管理
将精液和卵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生理 盐水,促进受精过程。受精卵会被送入孵 化设施中进行孵化。
在孵化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水温、水质、 溶氧等因素,确保孵化条件适宜。
繁殖效果评估
孵化率评估
统计孵化卵的数量和孵化出的鱼苗数量,计算孵化率。孵化率是评估繁殖效果的重要指标。
成活率评估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统计成活的鱼苗数量和初始鱼苗数量,计算成活率。成活率也是评估繁殖效果的重要指标。
感谢您的观看
鲤鱼的人工催情产卵 和授精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鲤鱼繁殖概述 • 鲤鱼人工催情产卵技术 • 鲤鱼人工授精技术 • 鲤鱼繁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鲤鱼繁殖实例展示 • 鲤鱼繁殖前景展望
CHAPTER 01
鲤鱼繁殖概述
鲤鱼的繁殖习性
繁殖水温
鲤鱼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出对水温的敏感性。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8°C-26°C,其 中最佳水温为22°C-24°C。在自然环境中,鲤鱼通常在春季开始繁殖,此时水 温逐渐升高。
精子卵子结合
将收集的精子和卵子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其 充分结合。
选择授精时间
选择在雌鱼排卵高峰期进行人工授精,以提 高受精率。
受精卵的分离和孵化
将受精卵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放入孵化器 中进行孵化。
建鲤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

入,在鱼体内经过营养体阶段分裂、发育成成熟孢子和 包囊 。根据粘孢子虫的流行病学和生活史研究,粘孢子
虫病 的生态 防 治要 点如 下 :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20 5 微米;包囊内成熟 的 0 ̄30 孢子虫体在显微镜下呈梨形或囊形 ,孢子长 1  ̄2 微 2 5 米、宽7 2 ~l微米,内只有 1 个或2 个椭 圆形极囊,约占
墨
水 辅宋 鱼 堕
建
蓦
池孵化。 目前生产上多直接用鱼苗培育池进行孵化,以 减少鱼苗转塘的麻烦 。一般每亩池塘放龟卵5万粒左右 0 ( 以下塘鱼苗2 万尾左右为准) 0 。池塘孵化 ,一般将鱼巢
悬挂在鱼池水中即可 。鱼苗刚孵出时,不可立即将鱼巢
建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 采用 宗 合育种 技术育成 的鲤 鱼新 品种 ,具有生长快 、体型 虻 、肉质 肉昧好、饲料转化率高 、性温顺,易驯养、适 性与抗病力强、适宜全国各地各种方式饲养 的优点。 毒 生长速度 明显优于 国内现有品种和 国外引进 品种,普 宜 增产3% 0 以上 。采用早繁育 、早分养 、快速 培育 大规 各 夏花鱼种等技术措施 ,在我国北方及寒冷地区,大面 孢 Biblioteka 长 的 1 3 1 2 /~ / 。
1鱼类粘孢子虫的发育需要水生寡毛类 ( . 水蚯蚓) 作 为中间宿主,清塘等措施可以消除水和底泥 中的水蚯蚓
和 放射 孢 子 虫 。
另外 ,还有鳃 丝 间 肉眼难 以看 见的小 包囊 ,在 显微 镜下 可观察 到 ,能 比 肉眼提 前近 一个 月诊 断到孢 子 虫病
只 殖 每 公 顷产 量可 达 11 以上 ;南方 养 殖 效果 最 佳 。 养 5 ̄ g
日本锦鲤人工繁殖技术

放 养 水花 1 5万尾 ,每 1 0万尾 鱼 苗 每天 可 投 喂 2 g k 黄
一
6 一
● 盈 曩≯ - 豫
2 o —4 o 2
维普资讯
回 8 ∞ 鲳 E露 迫 蛆
鲤 鱼 属 ,为鲤 鱼 的 变 种 , 原 熟 , 早鱼 03 . 本 ,经 日本 人数 百 年选 育 ,
一
等品 系 , 隶属 鲤 形 目 、 鲤科 、 情 况 , 亲鱼 性 腺 尚 未 明 显 发 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 用 L H— 若 可 R_ A 催
产 于 我 国通 一 纪 传 入 日区水 技站 熟0 一 1 后再 次检 查 , 早6鱼腹 部 膨 陈 一,6世 1 厦门 市集美 的不 需催 。8天 ̄ 0天 当 大 、 腺 轮 廓明 显 、 性 柔软 、 泄殖 孔 微红 、 挤 有 少量 精 卵 轻 成 为 名 贵 大 型观 赏 鱼 类 之 排 出 , 明亲 鱼 性 腺发 育 已成 熟 , 以 立即 移 入催 产 池 说 可
4苗种 的 培育 .
苗种 培 育及 日常管 理 与 鲤鱼 基 本相 同 。苗种 池 可
可准 备 1 0个 4 1 mx . 的 水 泥 池 备 用 , mX . 08 5 m 池 选 旧 鳗 池或 旧 鳖池 , 积 4 0  ̄O m2池 子 水深 1 m 面 0 mZ8 O , . 2 注排 水 方 便 , 量淤 泥 , 池配 增氧 机 1 2台 。 适 每  ̄ 下 顶 要搭 盖遮 阳 网和塑 料 薄 膜 , 防止 酸 雨 , 免强 光 。设 左右 , 避 苗前 1 0天 , 生石 灰 5 k ' 消 毒 , 后 施 入 发酵 、 用 0g 亩 然 消 置 小 水 塔 , 用 砂 滤 后 的 微 流 水 , 气 泵 增 氧 , 池 可 采 充 每 放 人 3个 气 石 ,水 深 控 制 06 ,水 温 控 制 在 2 q  ̄ 毒 后 的猪 粪 4 0 5 0  ̄ 亩 (使 用 化 肥也 可 以 ), . m 2C 0 l 0k " 再 2  ̄ 。 中套 放 34 2 O8 网 箱 , 4根 竹竿 架 注 入 水 5 c 接 入 藻 种 , 样 水很 快 就 会 呈 中 绿 色 并 4( 池 3 . mX1 mX .m . 用 0m, 这 于 池 上 方 ,每根 竹 竿 每 隔 2 c 系 上 一个 消 毒 后 的 棕 有大 量 的轮 虫 、 角 类等 , 满 足鱼 苗 的需 要 。每 亩可 5m 枝 能
鲤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

设施农业2024-01111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鲤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摘要:鲤鱼营养价值丰富,适应性较强,是重要的经济养殖鱼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于鲤鱼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
该文介绍了鲤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旨在为相关饲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鲤鱼;人工繁殖;饲养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的变迁,鲤鱼人工繁殖及饲养技术的实践与发展一直在不断进步。
但在养殖过程中,鲤鱼养殖业依然面临环境污染、疾病防治、饲养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所以还需要持续地进行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加强各种养殖技术的科学应用。
1 鲤鱼人工繁殖技术1.1 亲鱼选择在水温高于16℃且连续多天天气晴好,适合进行鲤鱼的人工繁殖。
在技术应用时,亲鱼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影响着后期的繁殖效果和所得后代的质量。
亲鱼选择时,注意优先选择健康、无病的亲鱼,保证其具备良好的体色、饱满的体型、活跃的游动能力同时没有任何外伤和寄生虫。
亲鱼应处于性成熟的理想年龄阶段。
一般,选择2~4岁的鲤鱼作为亲鱼更为理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鱼性腺发育成熟,繁殖活性高。
合理的雄雌性别比例是保证成功繁殖的关键,通常采用雄:雌例为1:1或2:1,以保证受精的机会和效率。
选择体型均匀、体质量适中的亲鱼。
过大或过小的亲鱼可能会影响受精率和产卵量。
选择产卵量大、孵化率高的亲鱼,有助于获得较高的受精卵产量和孵化成功率[1]。
1.2 人工催产鲤鱼在人工繁殖过程中,还应合理的利用催产剂,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生理机制,促使鲤鱼顺利排卵或排精,以实现人工授精。
选择合适的催产剂和催产技术对于提高受精率和繁殖效率至关重要。
可供选择的催产剂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人工催产剂像Domperidone、Metoclopramide 等。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前广泛用于鲤鱼的人工繁殖中,其能够模拟鱼类体内的黄体生成激素,直接促进排卵或排精。
腺垂体提取物是一邱子强1,折 霞1,武玲霞2,杨 宇3,杨植林4(1.伊金霍洛旗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2.伊金霍洛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3.伊金霍洛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4.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党群服务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种传统的催产剂,其能够刺激鱼类的性腺激素分泌以催生排卵。
禾花鲤人工繁殖技术

禾花鲤人工繁殖技术禾花鲤是一种重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淡水河流中。
它是一种高档水产养殖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
由于野生禾花鲤的生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数量越来越稀缺,而人工繁殖技术的出现,为繁殖禾花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文介绍禾花鲤人工繁殖技术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禾花鲤的繁殖特性禾花鲤一般在4-6月份进行产卵,水温在16-22℃期间能够获得最佳的产卵效果。
禾花鲤是卵生鱼类,一般每次产卵数量在500800颗,卵径大小在35毫米之间。
经过一定的孵化期后,禾花鲤卵可以成功孵化成为小鱼苗。
繁殖设施的准备孵化缸孵化缸是进行鱼卵孵化的必要设备,具有保湿、通风、透光、稳定水温等功能。
孵化缸一般选择塑料桶或玻璃缸,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防漏性和可塑性。
对于较大的孵化缸,可使用水泵、过滤器等设备,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细砂细砂是鱼卵孵化时的必要材料,可以防止鱼卵被压坏或被霉菌感染。
细砂的粒径宜在0.5-1毫米之间。
水源水源是孵化禾花鲤鱼卵必不可少的条件,最好选用经过净化或过滤的自来水或井水。
保证水温在16-22℃之间,水质清洁透明。
台秤用于称量禾花鲤鱼卵,以便根据鱼卵的数量控制孵化缸内的水质。
禾花鲤的人工繁殖方法选配优良品种首先需要选配禾花鲤的优良品种,以提高繁殖种苗的质量和数量。
选择繁殖鱼的时候,要注意它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性别、体型和产量等方面。
繁殖体准备为了保证禾花鲤成功繁殖,需要对繁殖体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育成期,需要给予足够的饲料,使产卵时禾花鲤的体内充满能量;其次是营养饲料的调节,保证雌鱼腹部充实,同时雄鱼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在产卵前应将禾花鲤的雄雌分别放在最适合产卵的孵化缸中,最好选择一个大约为30厘米长、20厘米宽、20厘米高的透明盒子。
在盒底铺上一层细沙,然后放置雌鱼进去。
产卵禾花鲤产卵时,通常会出现亲吻、吸口等动作。
雄鱼在此时会用用头颜色鲜艳的部位对雌鱼的腹部进行“轻击”,以促使雌鱼产卵。
鲤(鲫、鳊)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2013年第12期专家讲座(续第11期第39页)鲤鱼、鲫鱼、鳊鱼的人工繁殖方法大同小异,主要区别是人工繁殖的父母本不同。
鱼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产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卵和孵化效果。
湖南省鲤、鲫鱼主要品种有芙蓉鲤、三元鲤、芙蓉鲤鲫。
一、亲鱼培育1.性成熟和产卵季节雌鱼一般2龄,雄鲤、鲫鱼1龄以上达性成熟,雄鳊鱼2龄达性成熟;一般3月至5月为性腺成熟和产卵的时期。
2.亲鱼的选择和饲养雌鲤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1公斤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5公斤左右。
雌鲫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0.5公斤以上;雄鲫鱼略小,体重为0.3公斤左右。
雌鳊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0.5公斤以上。
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身体健康、强壮,体形好,活动力强而无伤。
来源以池塘饲养的为好。
亲鱼池面积一般为667~2000平方米,水深1.5米左右,每年要清塘1次。
亲鱼的放养密度每667平方米200~250公斤,也可以混养少数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
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鱼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突然升高时自然繁殖而零星产卵。
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混养一塘。
鲤、鲫鱼为杂食性,食量较大,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鳊鱼为草食性,可投喂黑麦草和苏丹草。
注意产卵前10~15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以利于性腺的发育。
二、自然产卵受精1.产卵、孵化池的选择产卵池以333~667平方米的土池为好,水深1~1.5米。
应选择避风、向阳、淤泥少、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池塘。
放鱼前7~10天用生石灰等清塘,注水时严密过滤,水质清新,含氧量高。
一般是用鱼苗饲养池兼作孵化池,鱼苗在其中孵出后,就地进行饲养。
也可以用水泥池,面积20~100平方米,池深1.2米左右,蓄水80厘米。
2.鱼巢的制作和设置雌鱼产粘性卵,需要有附着物,以便受精卵粘附在上面发育。
通常将人工设置的供卵附着物称为鱼巢。
生产上常用水草、棕榈皮、人造纤维等做材料。
鱼巢材料经消毒处理后,扎制成束,大小合适,不疏不密,然后将其绑在细竹竿上。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鲤鱼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产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卵和孵化效果。
1、亲鱼培育(1)性成熟和性周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外荡、水库、池塘所养殖的鲤鱼,雌鲤二龄开始性成熟,雄鲤一龄以上达到性成熟,一般5月为其性腺成熟和产卵的时期。
产卵后的第Ⅵ期卵巢到7月份吸收退化到第I期,此后逐渐发育到11月份进入第Ⅳ期,并以此期越冬,第二年3-4月份,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卵巢即迅速成熟很快由第.W期发育到第V期。
性成熟的雄鲤繁殖后精巢退化到第Ⅲ期,8-9月进入第Ⅳ期,12月进入第V期,并以此期越冬。
产卵季节在南北各地有所不同,南方地区的珠江流域产卵盛期为2-3月;长江流域为4-5月:黄河流域5-6月;东北地区为6-7月,产卵期一般可持续2个月左右。
(2)雌雄鉴别鲤鱼雌雄鉴别。
(3)亲鱼的选择和饲养雌鲤鱼应选择二龄以上,体重1千克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75千克左右,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体质强壮、体形略长以及活动力强而无伤。
来源以湖泊、网围、外荡、池塘养殖为好,是无公害的优质亲本。
亲鱼池面积一般3-4亩,水深1.5-1.8米左右,每年必要清塘1次。
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50千克/亩,也可以混养少量的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升高,突然下暴雨时鲤鱼自然繁殖而零星产卵,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养在同一池塘。
鲤鱼为杂食性、食量较大的鱼种,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同时也可适当施肥使水质肥沃,补充天然饵料,并注意产卵前15-20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促性腺的发育。
2.自然产卵受精(1)产卵、孵化池的选择产卵池以2亩为好,水深1.2米左右。
应选避风、向阳、池底淤泥少。
进、排水方便,环境幽静的池塘。
放亲鱼前3-5天,用生石灰等清塘,灌水时严密过滤,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每升5毫克以上。
一般是用鱼苗饲养的池塘兼作孵化池,采用兼作孵化池必须有3-5处池塘轮翻,这样在孵化时易操作,要求池塘面积均为2 -3亩,水深0.8-1.0米,但放鱼前必须清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鲤鱼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产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卵、孵化效果。
一、亲鱼培育
(一)性成熟和性周期
长江流域的雌鲤一般2龄,雄鲤1龄以上达性成熟。
一般3-5月为其性腺成熟和产卵的时期。
产卵后的第Ⅵ期卵巢到7月份吸收退化到第Ⅱ期,此后逐渐发育到11月份进入第Ⅳ期,并以此期越冬,第二年3-4月份,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卵巢即迅速成熟很快由第Ⅳ期发展到第Ⅴ期。
性成熟的雄鲤繁殖后精巢退化到第Ⅲ期,8-9月进入第Ⅳ期,12月进入第Ⅴ期,并以此期越冬。
产卵季节在南北各地有所不同,南方地区产卵盛期为2-3月;长江流域为3-4月;黄河流域为4~5月;东北地区为5-6月。
产卵期一般可持续2个月左右。
(二)雌雄鉴别
1、雌鲤。
体形:背高、体宽、头小;胸腹鳍:光滑,没有或很少追星;腹部:成熟时膨大松软,外观饱满;生殖孔:较大,略红肿,凸出。
2、雄鲤。
体形:体狭长,头较大;胸腹鳍:生殖季节胸、腹鳍及鳃盖有追星;腹部:狭小而略硬,成熟时轻亚后腹部有精液流出;生殖孔:较小,略向内凹。
(三)亲鱼的选择和饲养
雌鲤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1公斤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5
公斤左右。
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身体健康、强壮,体形好,活动力强而无伤。
来源以池塘饲养的为好。
亲鱼池面积一般为1-3亩,水深1.5米左右,每年要清塘一次。
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00-150公斤/亩,也可以混养少数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
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突然升高时鲤鱼自然繁殖而零星产卵,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混养一塘。
鲤鱼为杂食性,食量较大,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同时也可适当施肥使水质肥沃,天然饵料充足。
注意产卵前10-15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以利于性腺的发育。
二、自然产卵受精
(一)产卵、孵化池的选择。
产卵池以0.5-1亩较好,水深1-1.5米。
应选避风、向阳、淤泥少,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池塘。
放鱼前7-10天用生石灰等清塘,注水时严密过滤,水质清新,含氧量高。
一般是用鱼苗饲养池兼作孵化池,鱼苗在其中孵出后,就地进行饲养。
要求池塘面积1-2亩,水深0.7-1米,放鱼前要清塘。
(二)鱼巢的制作和设置。
鲤鱼是产粘性卵,需要有附着物,以便受精卵粘附在上面发育。
通常将人工设置的供卵附着物称为鱼巢。
扎制鱼巢的天然材料,只要质地柔软,纤细须多,在水中易散开不易腐烂的均可应用。
生产上常用水草(聚草、金鱼藻等)、杨柳根须、棕榈皮、蕨类植物等,现在又发展了人造纤维制作的鱼巢,更加经久耐用。
鱼巢材料经消毒处理后,扎制成束,大小合适,不疏不密,然后将其绑在细竹竿或树条上。
常
见的设置方式有悬吊式和平列式。
一般鱼巢布置在离岸边1米左右的浅水处,将竹竿沉入水下10-15厘米,使鱼巢呈漂浮状态。
管理时根据着卵情况注意鱼巢的及时换取。
(三)配组产卵。
鲤鱼在一般江湖、池塘中均能自然产卵,当春季水温升高到18℃左右时,即开始产卵繁殖。
雌雄分养的亲鱼需要并池配组,宜在晴暖无风,或雨后初晴的天气,选择成熟较好的雌雄亲鱼,按1:1比例配对,并入产卵池产卵。
一般午夜开始到翌日早晨6-8时产卵最盛,到中午停止。
三、人工授精
当自然产卵因天气影响,产卵不多,拖的时间太长时,通过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可以促使卵子成熟,产卵多,出苗整齐。
鲤鱼对催产激素的剂量要求不很严格,脑垂体、绒毛膜激素和类似物对鲤鱼的催产都是有效的。
雌鱼的注射剂量垂体4-10毫克/公斤或绒毛膜激素1500-2000国际单位/公斤或释放激素类似物35-100微克/公斤,也可任取两种激素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雄鱼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均采用一次注射法。
注射液的配制和注射方法与四大家鱼相同。
注射一般在下午4-5时进行,注射完后将亲鱼放入产卵池,冲水1-2小时,放入鱼巢等,一般当晚或次日清晨就能产卵。
催产后也可进行人工授精,鲤鱼卵未遇水不呈粘性,一般采用干法授精。
先将亲鱼体表擦干,挤卵入盆,随即将精液挤于卵子上面,用羽毛轻轻搅拌,使精卵充分接触,加水使其受精,将受精卵均匀地撒在预先放在浅水中的鱼巢上孵化。
四、孵化
(一)池塘孵化。
目前生产上多直接使用鱼苗培育池进行孵化,以减少鱼苗转塘的麻烦和损失。
将粘有鱼卵的鱼巢放入池中水面下10厘米并固定,每亩水面可放25-30万粒卵左右,若以60%的成活率计算,每亩鱼苗的密度为15-18万尾。
鱼苗刚孵出时,不可立即将鱼巢取出,此时鱼苗大部分时间附着在鱼巢上,靠卵黄囊提供营养,为鱼苗能主动游泳觅食时,才能去掉鱼巢。
(二)淋水孵化。
将着卵的鱼巢放在室内悬吊或平铺在架子上,用淋水的方法使鱼巢保持湿润。
此法能人为控制孵化时室内温度、湿度,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具有孵化速度一致,减少水霉危害,孵化不受气象变化影响等优点。
当胚胎发育到发眼期时应立即将鱼巢移到孵化池内孵化,注意室内与水池温度相差不超过5℃。
(三)脱粘流水孵化。
鲤鱼产的粘性卵在人工授精后,将其粘性除掉,再用家鱼的孵化设备进行流水孵化。
采用此法可以避免敌害的侵袭,水质清新,溶氧丰富,适于大规模生产,不用制作鱼巢,节约材料和人工。
1、泥浆脱粘法
先用黄泥土合成稀泥浆水,一般5公斤水加0.5-1公斤黄泥,经40目网布过滤。
将受精卵缓慢倒入泥浆水中,不停地翻动泥浆水2-3分钟,将脱粘后的卵移入网箱中洗去泥浆,即可放入孵化器中流水孵
化。
2、滑石粉脱粘法
将100克滑石粉即硅酸镁再加20-25克食盐溶于10升水中,搅拌成混合悬浮液,即可用来脱粘鲤卵1-1.5公斤。
操作时一面向悬浮液中慢慢倒卵,一面用羽毛轻轻搅动,经半小时后,受精卵呈分散颗粒状,漂洗后放入孵化器中进行流水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