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盥洗、入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

合集下载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午睡活动要点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午睡活动要点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午睡活动要点盥洗、入厕、喝水、午睡活动一、盥洗活动(一)对幼儿的要求和保教人员工作要点(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小班洗手活动常见的问题(1)不会挽袖子。

(2)不会控制水流的大小。

(3)洗手方法不正确。

(4)洗手时不用香皂。

解决策略:1.保教人员适当进行示范、帮助、提醒。

2.将洗手方法分解多次进行。

还可与幼儿一起洗手,边说边做,让幼儿轻松地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3.准备形状、颜色不同的香皂激发幼儿洗手的兴趣。

香皂放置要避免二次污染,装香皂的器具要定期消毒。

2.小班漱口活动常见的问题(1)将漱口水咽入肚中。

(2)不愿意漱口。

(3)漱口方法不正确。

解决策略:(1)为幼儿准备温开水漱口。

(2)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孩子知道漱口的重要性。

(3)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张贴正确洗手和漱口的图示。

3.中大班洗手、漱口活动常见的问题(1)不认真洗手、漱口。

(2)洗手、漱口时有打闹、玩耍的现象。

解决策略:(1)引导幼儿自己制定洗手和漱口的规则。

(2)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互相提醒。

(3)利用榜样示范。

组织中、大班的幼儿教小班幼儿洗手、漱口,激励中、大班幼儿坚持正确洗手、漱口。

二、入厕活动(一)对幼儿的要求和保教人员工作要点(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小班常见的问题(1)不敢小便、不会小便,尿裤子的现象时有发生。

(2)便后不会自己提裤子、擦屁股。

解决策略:(1)参观熟悉厕所环境。

带领刚入园幼儿参观、熟悉厕所环境,介绍男孩、女孩的入厕方式。

(2)保教人员细心照顾。

每次幼儿入厕时保证有一名保教人员在旁看护,随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耐心引导,边帮边教。

2.中、大班常见的问题(1)入厕时玩耍、打闹。

(2)便后整理衣服不到位。

解决策略:(1)环境创设。

可安装穿衣镜,或张贴正确提裤子的步骤示意图,让幼儿按图示提好裤子并对着镜子检查。

(2)组织幼儿制定“文明入厕公约”等。

(3)及时评价幼儿在入厕中的表现,并正确引导。

【卫生保健】盥洗环节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卫生保健】盥洗环节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盥洗环节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幼儿在园的盥洗活动主要包括洗手、漱口、洗脸、梳头四个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盥洗环节所占的时间各不相同。

洗手是进行最频繁的一项活动,如幼儿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活动前后等都需要将手清洗干净;漱口活动在幼儿每餐点后进行,一般每天要进行四次左右; 洗脸和梳头活动一般在幼儿每天午睡起床后进行。

每一项盥洗活动对幼儿的常规要求也不尽相同。

1、洗手环节♦学习用六步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

♦洗手时不湿衣袖、不玩水、节约用水。

♦知道洗手的好处,饭前、便后、手脏时能及时洗手。

♦养成认真有序洗手的良好习惯。

2、漱口环节♦知道漱口能清洁口腔,喜欢漱口。

♦会用鼓漱的方法漱口。

♦餐后能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漱口。

3、洗脸环节♦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洗脸时不湿衣袖、衣襟,不玩水。

♦知道起床后、脸脏时要及时洗脸。

4、梳头环节♦学习梳头发的基本方法。

♦梳头结束后,学习清洁梳子和地面。

♦知道梳理头发前后要洗净双手。

♦知道起床后、头发凌乱时要及时梳头。

托、小班幼儿极易受到外部事物对自己情绪和行动的影响,注意力不稳定、无意性占优势,精细动作及协调性相对较差;中、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明显增强。

针对托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差别,教师对幼儿盥洗活动的指导要点也随之调整。

1、洗手环节托、小班幼儿♦准备色彩不同、大小适宜、形状各异的肥皂,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洗手活动。

♦根据盥洗室的空间大小,将幼儿合理分组,指导其有序地洗手。

♦帮助或指导每个幼儿将袖子挽至胳膊肘处,防止溅湿衣袖。

♦指导幼儿轻轻打开水龙头调至合适的位置,保持水流柔和。

♦参与幼儿的洗手活动,和幼儿一起边说儿歌边用六步洗手法洗手,增强幼儿洗手活动的趣味性。

♦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洗手过程,对搓洗不仔细、冲洗不干净等行为,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动作示范和语言提示。

♦帮助幼儿洗完手后用正确的方法擦干双手,将衣袖放下,整理平整。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活动要点-精选.doc

幼儿园盥洗、入厕、喝水活动要点-精选.doc
(2)喝水时喜欢边喝边玩、边喝边聊天。
(3)不能根据身体的需要喝水,喝水过少或过量。
解决策略:
(1)设制“喝水记录表”,激发幼儿主动喝水的兴趣。
(2)开展谈话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喝水的注意事项,避免呛水。
(3)保教人员根据喝水记录,及时提醒幼儿喝水,保证每个幼儿都能适量喝水。
视幼儿需要组织集中喝水、分散喝水。如:可在集体活动、户外活动、起床后等时间组织幼儿集中喝水,
(3).准备形状、颜色不同的香皂激发幼儿洗手的兴趣。香皂放置要避免二次污染,装香皂的器具要定期
消毒。
2.小班漱口活动常见的问题
(1)将漱口水咽入肚中。
(2)不愿意漱口。
(3)漱口方法不正确。
解决策略:
(1)为幼儿准备温开水漱口。
(2)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孩子知道漱口的重要性。
(3)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张贴正确洗手和漱口的图示。
1.关注幼儿的漱口方
法是否正确。
2.对玩水、打闹的幼
儿及时提醒和纠正。
中。
(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小班洗手活动常见的问题
(1)不会挽袖子。
(2)不会控制水流的大小。
(3)洗手方法不正确。
(4)洗手时不用香皂。
解决策略:
(1).保教人员适当进行示范、帮助、提醒。
(2).将洗手方法分解多次进行。还可与幼儿一起洗手,边说边做,让幼儿轻松地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3)耐心引导,边帮边教。
2.中、大班常见的问题
(1)入厕时玩耍、打闹。
(2)便后整理衣服不到位。
解决策略:
(1)环境创设。可安装穿衣镜,或张贴正确提裤子的步骤示意图,让幼儿按图示提好裤子并对着镜子检查。
(2)组织幼儿制定“文明入厕公约”等。

【幼儿园必备】幼儿午睡环节常规教师指导要点

【幼儿园必备】幼儿午睡环节常规教师指导要点

幼儿午睡环节常规教师指导要点一、托小班幼儿午睡环节常规教师指导要求(一)午睡前1.拉好窗帘,准备好床铺,根据需要开关窗户,调节好室温、光线,营造温馨的午睡环境。

2.午餐后带领幼儿散步、自主阅读,讲故事等安静活动,帮助助个别需服药幼儿服好药。

3.上床前,引导将幼儿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纽扣、皮筋、发卡、线头等)放到指定的位置,避免睡中玩耍,发生意外。

4.帮助或指导幼儿睡前如厕。

5.播放优美的轻音乐,组织幼儿轻轻进人寝室、找到自己的小床。

6.指导幼儿脱换鞋子,并将脱下的鞋子整齐放到固定的位置。

7.帮助或指导幼儿学习脱上衣、裤子的正确方法,并将衣物放在固定位置。

提醒幼儿先脱鞋子:再脱裤子最后脱上衣。

8.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躺在床上,盖好被子,教师用轻柔的语调讲述睡前故事,帮助幼儿尽快入睡。

9.鼓励幼儿独自入睡,教师用轻柔的语言提示幼儿右侧卧或仰卧入睡。

10.对哭闹厉害、人睡困难的幼儿教师要多关注,以抚摸、抱一抱、拍一拍的方式安抚幼儿情绪。

(二)午睡中1.全面关注幼儿的午睡情况,随时巡视,为蹬被子的幼儿盖好被子。

2.用轻柔的语言提示、温柔的动作调整,帮助幼儿保持正确睡姿。

3.适当开窗,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4.轻声提醒并照顾常尿床的幼儿起床如厕,发现幼儿尿床要及时换洗、晾晒寝具。

鼓励幼儿在感觉身体不舒服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老师。

5.幼儿出现高烧、惊厥、腹痛等紧急情况,立即采取恰当方式处理,必要时通知保健大夫或相关人员,立即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6.个别幼儿做恶梦哭喊时,教师要迅速赶到他身边,用轻柔的语气、亲切的抚慰帮他调整睡姿,使其恢复平静继续入睡。

7.夏天酷热时可使用空调,室温在23度- 28度之间,空气湿度在30%—60%之间;准备柔软毛巾随时为幼儿轻擦去汗水。

冬季严寒时保持室温在18C—25C,控制室内空气湿度在30%—80%。

8.看睡时注意集中,动作轻柔,轻声说话,不离岗、不做私活、不会客、不吃零食、不睡觉等。

幼儿园盥洗、入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

幼儿园盥洗、入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

幼儿园盥洗、入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一、盥洗(一)洗手指导要点‎:1.幼儿要用六步‎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

2.根据盥洗室的‎空间大小,将幼儿合理分‎组,保持盥洗室安‎静有序。

3.帮助或指导每‎个幼儿将袖子‎挽至胳膊处,防止溅湿衣袖‎。

4.指导幼儿节约‎用水,控制水流大小‎,洗完手后要在‎水池内轻轻甩‎三下,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水迹。

5.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洗手过‎程,对搓洗不仔细‎,冲洗不干净等‎行为,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动作示范‎和语言提示。

6.帮助幼儿洗完‎手后用正确的‎方法擦干双手‎,将衣袖放下,整理平整。

7.秋冬季节还要‎帮助幼儿涂抹‎护手霜。

8.幼儿盥洗结束‎后,及时用干拖把‎擦干地面上的‎水,等最后一个幼‎儿洗完手后再‎离开盥洗室。

9.采用竖大拇指‎、亲抱幼儿、语言鼓励、同伴示范、环境暗示等方‎法,及时鼓励幼儿‎洗手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促进幼儿良好‎洗手习惯的养‎成。

10.教育幼儿懂得‎洗手对身体的‎好处,饭前便后、活动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二)漱口指导要点‎:1.组织幼儿餐后‎拿着自己的饭‎碗或者取出自‎己的水杯,在茶水桶内接‎半碗或者半杯‎漱口水,安静有序的漱‎口。

2.引导幼儿用鼓‎漱法进行漱口‎,提醒幼儿将漱‎口水含在嘴里‎鼓漱3-5次,再轻轻吐进水‎池中,不把水咽进肚‎中。

3.关注幼儿漱口‎过程,发现漱口不正‎确的幼儿,及时耐心地给‎予语言和动作‎提示。

4.幼儿漱完口后‎把自己的碗或‎水杯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三)洗脸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知道‎午睡后,脸脏时、夏季运动后、要把脸洗干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洗脸习‎惯。

2.用轻柔的语调‎、温柔的动作指‎导幼儿从下到‎上,从里到外轻轻‎用力,依次把嘴巴、鼻子、额头、脸颊、耳朵、脖子擦干净。

3.秋冬季洗脸后‎,帮助或指导幼‎儿用手蘸取适‎量护肤霜,均匀涂抹在脸‎上。

(四)梳头指导要点‎1.为每个幼儿提‎供专用的梳子‎。

幼儿园盥洗、入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

幼儿园盥洗、入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

幼儿园盥洗、入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一、盥洗(一)洗手指导要点:1、幼儿要用六步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

2、根据盥洗室的空间大小,将幼儿合理分组,保持盥洗室安静有序。

3、帮助或指导每个幼儿将袖子挽至胳膊处,防止溅湿衣袖。

4、指导幼儿节约用水,控制水流大小,洗完手后要在水池内轻轻甩三下,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水迹。

5、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洗手过程,对搓洗不仔细,冲洗不干净等行为,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动作示范和语言提示。

6、帮助幼儿洗完手后用正确的方法擦干双手,将衣袖放下,整理平整。

7、秋冬季节还要帮助幼儿涂抹护手霜。

8、幼儿盥洗结束后,及时用干拖把擦干地面上的水,等最后一个幼儿洗完手后再离开盥洗室。

9、采用竖大拇指、亲抱幼儿、语言鼓励、同伴示范、环境暗示等方法,及时鼓励幼儿洗手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促进幼儿良好洗手习惯的养成。

10、教育幼儿懂得洗手对身体的好处,饭前便后、活动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二)漱口指导要点:1、组织幼儿餐后拿着自己的饭碗或者取出自己的水杯,在茶水桶内接半碗或者半杯漱口水,安静有序的漱口。

2、引导幼儿用鼓漱法进行漱口,提醒幼儿将漱口水含在嘴里鼓漱3-5次,再轻轻吐进水池中,不把水咽进肚中。

3、关注幼儿漱口过程,发现漱口不正确的幼儿,及时耐心地给予语言和动作提示。

4、幼儿漱完口后把自己的碗或水杯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三)洗脸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知道午睡后,脸脏时、夏季运动后、要把脸洗干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洗脸习惯。

2、用轻柔的语调、温柔的动作指导幼儿从下到上,从里到外轻轻用力,依次把嘴巴、鼻子、额头、脸颊、耳朵、脖子擦干净。

3、秋冬季洗脸后,帮助或指导幼儿用手蘸取适量护肤霜,均匀涂抹在脸上。

(四)梳头指导要点1、为每个幼儿提供专用的梳子。

2、午睡洗脸后,帮助或指导幼儿使用自己的梳子梳头。

3、指导幼儿学习梳头的正确方法:从上向下,梳整前面、侧面、后面。

4、鼓励短发幼儿照着镜子自己尝试梳理头发,及时关注幼儿是否需要帮助整理,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

幼儿园盥洗

幼儿园盥洗

幼儿园盥洗、如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一、盥洗(一)洗手指导要点:1.幼儿要用六步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

2.根据盥洗室的空间大小,将幼儿合理分组,保持盥洗室安静有序。

3.帮助或指导每个幼儿将袖子挽至胳膊处,防止溅湿衣袖。

4.指导幼儿节约用水,控制水流大小,洗完手后要在水池内轻轻甩三下,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水迹。

5.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洗手过程,对搓洗不仔细,冲洗不干净等行为,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动作示范和语言提示。

6.帮助幼儿洗完手后用正确的方法擦干双手,将衣袖放下,整理平整。

7.秋冬季节还要帮助幼儿涂抹护手霜。

8.幼儿盥洗结束后,及时用干拖把擦干地面上的水,等最后一个幼儿洗完手后再离开盥洗室。

9.采用竖大拇指、亲抱幼儿、语言鼓励、同伴示范、环境暗示等方法,及时鼓励幼儿洗手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促进幼儿良好洗手习惯的养成。

10.教育幼儿懂得洗手对身体的好处,饭前便后、活动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二)漱口指导要点:1.组织幼儿餐后拿着自己的饭碗或者取出自己的水杯,在茶水桶内接半碗或者半杯漱口水,安静有序的漱口。

2.引导幼儿用鼓漱法进行漱口,提醒幼儿将漱口水含在嘴里鼓漱3-5次,再轻轻吐进水池中,不把水咽进肚中。

3.关注幼儿漱口过程,发现漱口不正确的幼儿,及时耐心地给予语言和动作提示。

4.幼儿漱完口后把自己的碗或水杯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三)洗脸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知道午睡后,脸脏时、夏季运动后、要把脸洗干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洗脸习惯。

2.用轻柔的语调、温柔的动作指导幼儿从下到上,从里到外轻轻用力,依次把嘴巴、鼻子、额头、脸颊、耳朵、脖子擦干净。

3.秋冬季洗脸后,帮助或指导幼儿用手蘸取适量护肤霜,均匀涂抹在脸上。

(四)梳头指导要点1.为每个幼儿提供专用的梳子。

2.午睡洗脸后,帮助或指导幼儿使用自己的梳子梳头。

3.指导幼儿学习梳头的正确方法:从上向下,梳整前面、侧面、后面。

4.鼓励短发幼儿照着镜子自己尝试梳理头发,及时关注幼儿是否需要帮助整理,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

如何做好幼儿的午睡管理

如何做好幼儿的午睡管理

如何做好幼儿的午睡管理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午睡可以让幼儿放松身心,有利于疲劳缓解和身体健康。

幼儿园安排每天2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生长的需要,更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意识,增强独立性。

因此,保教人员要有效地组织午睡环节,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促进身体各机能的发展。

一、睡前环节1.鼓励独立午睡。

做好睡前准备,拉好窗帘,调节好室温、光线,营造温馨的午睡环境。

幼儿上床前,将其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皮筋、发夹等)集中摆放,避免发生意外。

指导幼儿睡前如厕、洗手,脱换衣裤鞋,并放在指定位置,动作紧凑,避免着凉,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及优美的文学作品等,使幼儿感受午睡带来的舒适感和放松感。

2.培养午睡习惯。

指导幼儿穿脱衣裤、鞋袜,并摆放在固定位置,上床后盖好被子,保持安静,尽快入睡。

引导幼儿右侧卧或仰卧入睡,保持正确睡姿,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3.关注个别教育。

对个别哭闹厉害、入睡困难或者有恋物习惯的幼儿,教师用多种方法安抚情绪,也可采取陪伴、延缓上床的方式,逐步改善其不良的午睡习惯。

二、睡中环节1.及时巡查午睡。

坚持做好每15分钟一次的巡查工作,并及时做好午睡记录反映幼儿情绪状况,如是否有咳嗽、流鼻血、睡眠异常等,便于离园时及时向家长反馈情况,引起重视。

教育幼儿有便意、身体不适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保教人员。

提醒常尿床的幼儿如厕,发现尿床及时换洗、晾晒寝具。

保教人员的注意力要集中,动作轻柔,说话轻声,不离岗、不会客、不睡觉等。

2.关注午睡环境。

午睡室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夏天酷热时可使用空调,室温保持在23—26℃,冬季严寒时室温保持在18℃左右。

午睡时间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增减。

3.关注特殊儿童。

个别幼儿做噩梦时,教师要抚慰或者帮其调整睡姿,使其恢复平静继续入睡。

对幼儿出现高烧、惊厥、腹痛等紧急情况,要及时通知保健医生或相关人员,立即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并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盥洗、入厕、饮食、午睡环节要点指导
一、盥洗
(一)洗手指导要点:
1.幼儿要用六步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

2.根据盥洗室的空间大小,将幼儿合理分组,保持盥洗室安静有序。

3.帮助或指导每个幼儿将袖子挽至胳膊处,防止溅湿衣袖。

4.指导幼儿节约用水,控制水流大小,洗完手后要在水池内轻轻甩三下,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水迹。

5.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洗手过程,对搓洗不仔细,冲洗不干净等行为,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动作示范和语言提示。

6.帮助幼儿洗完手后用正确的方法擦干双手,将衣袖放下,整理平整。

7.秋冬季节还要帮助幼儿涂抹护手霜。

8.幼儿盥洗结束后,及时用干拖把擦干地面上的水,等最后一个幼儿洗完手后再离开盥洗室。

9.采用竖大拇指、亲抱幼儿、语言鼓励、同伴示范、环境暗示等方法,及时鼓励幼儿洗手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促进幼儿良好洗手习惯的养成。

10.教育幼儿懂得洗手对身体的好处,饭前便后、活动后,手脏时主动洗手。

(二)漱口指导要点:
1.组织幼儿餐后拿着自己的饭碗或者取出自己的水杯,在茶水桶内接半碗或者半杯漱口水,安静有序的漱口。

2.引导幼儿用鼓漱法进行漱口,提醒幼儿将漱口水含在嘴里鼓漱3-5次,再轻轻吐进水池中,不把水咽进肚中。

3.关注幼儿漱口过程,发现漱口不正确的幼儿,及时耐心地给予语言和动作提示。

4.幼儿漱完口后把自己的碗或水杯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三)洗脸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知道午睡后,脸脏时、夏季运动后、要把脸洗干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洗脸习惯。

2.用轻柔的语调、温柔的动作指导幼儿从下到上,从里到外轻轻用力,依次把嘴巴、鼻子、额头、脸颊、耳朵、脖子擦干净。

3.秋冬季洗脸后,帮助或指导幼儿用手蘸取适量护肤霜,均匀涂抹在脸上。

(四)梳头指导要点
1.为每个幼儿提供专用的梳子。

2.午睡洗脸后,帮助或指导幼儿使用自己的梳子梳头。

3.指导幼儿学习梳头的正确方法:从上向下,梳整前面、侧面、后面。

4.鼓励短发幼儿照着镜子自己尝试梳理头发,及时关注幼儿是否需要帮助整理,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

5.轻柔用力,松紧适度地帮助长发幼儿扎好辫子,戴好发夹,并请幼儿自己照照镜子,欣赏梳理后的整齐发型,感受仪表整洁的美。

6.梳头结束后,指导幼儿将掉落在肩部、地上及残留在梳子上的头发收进垃圾桶,将梳子放回原处。

7.提醒幼儿头发松散,凌乱时及时梳理,保持仪表整洁。

8.定期对幼儿的梳子进行清洗和消毒。

学习梳头发的基本方法。

梳头结束后,学习清洁梳子和地面。

知道梳理头发前后要洗净双手。

知道起床后,头发凌乱时要及时梳头。

指导保育员配合:
1.保障盥洗室的环境安全卫生。

2.及时增补材料。

二、如厕
指导要点:
1.消除幼儿对在幼儿园如厕的恐惧感。

2.在便池边安装小扶手,让幼儿可以把握,帮助幼儿顺利排便。

3.采用张贴图片或标记等方法引导幼儿正确、有序如厕。

4.在和幼儿如厕时高度相同处,放置便纸盒。

5.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按时,及时排便的习惯。

6、引导幼儿主动做好集体活动、户外活动、进餐、午睡等活动前的如厕准备。

指导保育员配合:
1.及时清理厕所卫生,保持厕所清洁与安全。

2.协助教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三、饮食
(一)点心环节指导要点
1.提出吃点心的要求,请幼儿分组进行盥洗。

2.指导幼儿排队按需选取饼干、轻轻拿杯子且手拿杯柄。

3.幼儿坐稳后,提醒幼儿左手拿杯柄,右手拿水壶,慢慢倒牛奶,倒好牛奶后轻轻把水壶放回。

4.指导幼儿吃点心时注意保持桌面干净。

指导幼儿如打翻牛奶学会避让,并用抹布擦干净。

5.幼儿吃完点心后,指导幼儿将杯子轻轻放入桶里,用毛巾将小嘴巴擦干净。

站位:教室—〉吃点心处
(二)配班
1.协助主班观察幼儿进行盥洗活动。

2.指导另一半幼儿有序进行活动。

站位:盥洗室—〉教室
指导保育员配合:
1.在点心前30分钟进行桌面消毒工作,并做好一切准备。

2.将每人吃饼干的数量告知带班老师。

3.关注特殊幼儿的点心情况,如肥胖儿和营养不良儿的饼干量。

4.及时应对幼儿的突发状况,如牛奶、饼干打翻、幼儿身体不
适等。

(二)午餐环节指导要点
1.午餐前的指导:
(1)组织安静活动,可以是讲故事、安静游戏、播报新闻等。

(2)进行餐前教育,建立必要的进餐规则。

(3)组织进行盥洗,轻放椅子至进餐处。

(4)指导值日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站位:教室—〉盥洗室门口—〉教室用餐处。

2.午餐过程的指导
(1)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如播放轻柔舒缓的轻音乐。

(2)大班教师应提醒幼儿根据自己的饭量盛饭,不浪费。

(3)提醒幼儿自主、文明进餐。

①着重指导小年龄幼儿用好勺子,鼓励其自己吃饭。

②着重指导大年龄幼儿使用筷子。

(4)注意饭菜不撒落。

(5)关注幼儿进餐情况,对特殊幼儿的用餐需求,协调保健教师、
保育员指导到位。

(6)指导幼儿吃饭做到桌、地面、碗三干净。

自已清理溢出物。

3.午餐后的指导
(1)进餐完毕,让幼儿自己检查桌上、地上是否干净,自己动
手将掉下的碎屑、剥剔下的残渣放在指定处。

(2)餐具摆放处应设有明显的标识,便于幼儿自理,保育员不要随意变动餐具的摆放位置。

(3)提醒幼儿进餐后养成漱口的好习惯。

(4)指导幼儿将碗筷摆放整齐,并把毛巾打开把脸部、手部擦干
净。

(5)请先吃好的幼儿进行安静活动。

指导保育员配合:
1.提前30分钟进行桌面消毒。

2.做好幼儿午餐前的一切准备:抹布、果壳盘置于桌子中央,进餐饭菜分发,关注特需幼儿(不吃海鲜、肥胖、营养不良幼儿)。

3.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食物温度适中。

4.关注幼儿用餐情况,协助教师提醒幼儿掌握正确的用餐方法。

5.关注特需幼儿,指导肥胖儿先喝汤,适当加些蔬菜,鼓励体弱儿不挑食,适当增加其爱吃的食物。

6.餐后整理、清洁桌面、地面,但不能因抢时间而将幼儿饭菜倒掉或把餐具收好,使幼儿失去自理的机会。

四、午睡
(一)午睡前的准备
1.环境准备:温度与光线适宜。

2、情绪准备:午睡前教师要稳定幼儿的情绪;入睡后,教师引
发幼儿的睡意。

3、脱衣准备:
为保证幼儿午睡时的安全、舒适,教师可提供固定位置给予幼儿放置发卡等随身物品。

4、睡姿准备:培养幼儿睡眠时良好睡姿。

(二)午睡中的巡视
教师需每15分钟巡视一次,仔细观察幼儿的动态,关注幼儿的情绪、睡姿、盖被、尿频、不良习惯等情况,做好个别照顾,并及时和保育员沟通。

(三)午睡后的自理
1.幼儿起床前教师提前拉开窗帘,可播放舒缓的起床音乐,帮助幼儿逐渐从睡眠中清醒。

2.当幼儿醒来时教师应带着笑容和幼儿互道“下午好”。

3.鼓励幼儿自己穿。

教师要善于根据季节变化,利用午睡起床的机会教会幼儿学习和掌握穿不同衣裤的方法,培养幼儿自己穿。

4.鼓励幼儿自己整理。

5.关注个别幼儿,教师应给予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指导保育员配合:
1.关注“三开三关”。

2.幼儿起床半小时后进行叠被,将被套拉链处放置到幼儿睡觉时的脚后跟方向。

3.定时间对卧室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及消毒后开窗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